穿越当县令 第183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更觉得自己做得没错。

  这种情况下,便是理直气壮的。

  所以纪楚到的时候,比其他人想得还要泰然自若,这份淡定,便足以让其他京城官员微微点头了。

  纪楚拜见各位大人后,就见张巡考认真打量他,最后道:“数科如今的境况,你可知晓?”

  这话里的意思,原本是指责他。

  纪楚却笑着道:“大人不必夸赞,让数科繁荣起来,也是天下学子应该做的。”

  ???

  我是夸你吗?

  明明是在指责你!

  纪楚又道:“之前数科冷清,几近凋零,总算找到方法,让学生多起来。”

  “古人都说君子六艺,这数科绝对不能落下。”

  一番言语,上升到君子六艺上,便是张巡考也无法反驳。

  最后他道:“君子六艺确实该学,但把匠人学带到数科,这合适吗。”

  此话一出,无法反驳的,应该是纪楚了。

  纪楚沉默片刻道:“大人,您认为的数科,应该是什么样。”

  自然是兴趣使然,专心研究数科的学者们,而不是敲敲打打地锯木头。

  如此市井行为,实在不堪。

  对此,纪楚并未反驳,而是说了另一件事:“这样的数科,确实高雅,却也不能长久。”

  张巡考本想讲,学术之事,怎么能用长不长久衡量。

  可纪楚又道:“今年乡试考生六百多人,录取十五人,剩下六百多人,大人觉得应该如何。”

  “继续考?还是直接放弃。”

  “无论哪种行为,都是学生们的选择。”张巡考道,“自古科考都是如此,无从改变。”

  “即便不考了,自有他们的去处,读书识字,便是好的。”

  纪楚赞同这一点,却也道:“但如今士风涣散,也是因为秀才过多。”

  什么?!

  你在乱说什么!

  纪楚却大胆直言:“秀才,已经不是白丁,但其身家却又跟白丁差别不大。”

  “学了许多知识学问,却无从施展,多半会做师爷,做幕僚。”

  “又或者去做诉棍。”

  “秀才之多,早就无赖化了。”

  在场众人震惊。

  你你你,你这话说出去,就不怕被秀才们打吗!

  可众人仔细想想,纪楚说的话,又是真的。

  过多的秀才,又没有适合他们的岗位,便会聚集成风,作为乡绅士族的爪牙,想办法欺负人。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路线不对,知识越多越反动。

  这话他们虽然不知道,但大概知道其中意思。

  “而秀才无赖化的根本,也不是他们的错,是朝廷民间的职位太少。”纪楚继续解释,“就拿今年一位姓贾的考生来说。”

  “他十八岁考中秀才,连考四次乡试,均落榜。”

  “那他接下来的选择是什么,是继续考?可他今年整三十,上有爹娘,下有妻子儿女。已经无法再考。”

  “不考了?那能做什么,算账也好写字也好,挣来的银钱,是不够养家的。”

  成千上万的考生过独木桥。

  能过去的人自然好,过不去的呢?

  “数科就是给他们另一条出路,难道我们要让这位贾秀才从此落寞失志,浑浑噩噩过一生吗。”纪楚拱手对张巡考道,“咱们读书明理,既是修养身心,也是造福百姓。”

  “为何不能给落榜书生一条新的出路。”

  张巡考在说书生去数科不合规矩。

  纪楚却说,要给他们一条出路。

  不止这位贾秀才,还有更多的穷秀才是一样的境地。

  他们空有学问,却无处施展,真的太浪费了。

  难道你张巡考看着他们贫困潦倒一生,也不愿意让他们去数科吗。

  这是不是太死板了。

  不要再让这些书生们过独木桥了。

  给他们多铺几条路吧。

  科举很重要,纪楚依旧这样认为,但科举不应该是唯一的路。

  世间百种职业,若因歧视,阻碍更多人的发展生计,实属不应该。

  张巡考哑口无言,此刻说再多空话也没用。

  在穿衣吃饭面前,换个职业,是最好的选择。

  “那也不能跟科举抢人。”张巡考最后道。

  “大人,数科并未抢人,数科要的,不过是落榜的考生。”纪楚继续道,“而且两者哪个前途更宽广,大家都知道的。”

  当官可以位极人臣,数科可以糊口扬名,怎么看都是前者好啊。

  咱们数科哪会抢人啊。

  一番言语下,张巡考心中怒火消失大半。

  纪楚说得真诚,而且是为读书人考虑。

  可他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好像不鼓励数科,就是放弃那些落榜书生一样。

  张巡考头有点疼,看向纪楚的眼神满是狐疑。

  可纪楚说的那句,秀才过多,所以无赖化,也确实是个问题。

  各地秀才极多的地方,士风也糜烂。

  按纪楚说的,那就是这些人太闲了,没有正经营生,只能聚在一起吃喝嫖赌,给他们找点事做,那就好了。

  原本想指责纪楚的张巡考,反而意识到什么,纪楚不是真的推崇匠人学,是给书生们找点出路。

  这么看来,他对读书人着实不错。

  如此古板的张巡考都被说服,其他人也差不多,甚至觉得纪楚说得对。

  秀才高不成低不就的,换个营生最为合适。

  这么看,去数科当工程师,好像还可以?

  纪楚看出他们的表情,却心道:“工程师有那么好当?他们数科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啊。”

  但不管怎么样,张巡考这一关是过了。

  张巡考在筹备乡试宴的时候,也在观察数科,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鬼把戏。

  张巡考还在探究事实如何,看他一个手下,却把今日的谈话如实记录下来,寄给自己舅舅,也就是如今的吏部尚书。

  因为纪楚这些话的根本,好像指向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如何消化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平临国发展两三百年,读书人越来越多,官府职位也越来越少。

  这是礼部跟吏部向来头疼的问题。

  吏部每年都说,科举应该更严格一些,少录取一点学生,囤积那么多候补官员有什么用,还会滋生捐官,以及更多腐败。

  可礼部这边却恨不得年年科举,毕竟科举是他们部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而且减少招生,会让天下学子不满,更有甚者还会聚众闹事。

  前十几年里,有一次因大水耽误乡试,朝廷本打算取消那边考试,但几个府的书生们联名抗议,只得恢复。

  所以礼部跟吏部,向来对越来越多的举人进士头疼。

  纪楚这个做法,似乎跟吏部礼部两部在做同一件事。

  用现代的话来说。

  差不多等于大学生,研究生越来越多,好的职位越来越少。

  一个是学历开始贬值,另一个是闲散人员越来越多,社会容易不稳定。

  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想要闹事,可比平头老百姓难办多了。

  纪楚虽然没有明说,却用书生举例说明这么做的好处。

  无论纪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似乎能跟吏部礼部想要的殊途同归。

  只是把这话记录下来的官员忍不住心想,这位纪大人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看似是在解释情况,实际拉了更多人下场。

  倘若他真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给吏部礼部解决方案,那两部都要感谢他的。

  这个年轻人,着实不简单,对什么人都说什么话,他算是拿捏得非常到位。

  纪楚自然是故意的。

  因为自古以来,解决就业问题,就是个难事啊。

  官员们的就业,难道就不是就业了?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