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373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一,种田好手,勤劳。

  二,善于学习。

  三,体力还要跟得上。

  总之一定要善种田,还要勤奋。

  什么衙门官吏的亲戚,都直接给筛下去。

  要选,就选最合适的人。

  这让原本家境普通的农户立刻高兴起来。

  本来以为要靠关系,才能得到学习种棉的机会。

  现在告诉他们,一切都依靠公平,那就更好了啊。

  再者,还因为教大家种棉的夫子是年轻女子,不少厉害的农妇同样有了平等的机会。

  这两个县几乎起了带头作用。

  其他各个县的县令见此,只能跟着做。

  人家都已经多了二十个名额,送去的人又厉害,他们这边则选一群关系户,到时候哪里种棉花厉害,岂不是一清二楚?

  什么?官吏关系不好处理?

  处理什么啊。

  他们只是县令,在这里攒够政绩就能离开,管你这些干什么。

  有本事你往上面告?

  纪大人理你们算我输。

  他们可是秉公办事的,若是让纪大人知道了,还要夸他们呢。

  那杜通判更要给他们记上一笔政绩!

  就算有些县令懒得管事,这时候也不好太偷懒,那就显得太突出了。

  随着春天到来,整个昌河州全都活跃起来。

  冰雪消融,山林苏醒。

  这块土地上的百姓们,也开始今年的农忙。

  为了更好地生活,他们会努力的!

  州城郊外的官田上,则是另一幅景象。

  流放的犯人们,穿着破烂的衣裳在荒地上干活。

  先要蹲下来,把土地上留下来的草根,以及即将发芽的杂草全都拔出来。

  然后是清理土里的大小石子,遇到结块的土地还要拿来锄头敲碎。

  之后才能大面积地翻耕土地,如果干活老实,可以借来耕牛帮助,如果平时干活偷懒,就只能靠自己了。

  天知道,他们这些人在家中时,别说农活了,就算种个花,都有园丁帮忙。

  无论男女老幼,都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

  温书吏听着他们抱怨,还笑眯眯道:“是吗?那你们流放几千里,是怎么走过来的?”

  “即使当时手不能提,如今也锻炼出来了吧。”

  本来抱怨的人立刻闭嘴了。

  再看看温书吏笑眯眯的,下意识想到纪楚。

  听曹家的人说,那纪楚就是笑眯眯的,把曹家为首的四家全都整死了。

  这里大半流放犯人,都是他的“杰作”。

  而这位温书吏,正是纪大人心腹。

  多说一个字,那就死无葬身之地!

  温书吏看着他们惧怕的表情,只好耸耸肩。

  他们这没那么吓人。

  大家好好干活,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曹垚,看好他们,今日干了多少活,都要记录清楚。”温书吏直接道。

  那曹垚立刻答应。

  他肯定会看好众人的!

  虽然他也要开荒种地,但凭借给书吏们帮忙的机会,他还给家人争取到单独的房屋,甚至给姐姐家的孩子争取到五天一个鸡蛋。

  放在以前的曹家,这些肯定不算什么。

  可如今不同了。

  如今流放在昌河州,这些东西,都要靠自己争取。

  靠着他最初的乖觉,自家这一房,甚至是整个曹家过得最好的,让不少同族都嫉妒。

  有了曹垚这个例子,还有他看着,大家只好赶紧干活。

  以前的日子再好,也是梦中幻影,只有好好干活,才能过得好一些。

  若是告诉去年的自己,如今他们都会锄地,都会开荒,接下来还要种麦子的话,估计很多人都不信吧?

  可身份转换,让他们不得不信。

  原来种地是这个感觉,原来每一寸土地都需要翻耕。

  原来种地是这么难的事。

  这让曹垚想到他们家的佃农。

  那些佃农们,总是愁眉苦脸的,好像全天下都欠了他们一样。

  稍微靠近,就能闻到他们身上的汗臭味,所以他们读书的时候,都躲得远远的。

  有些家中子弟,还嘲笑庄户上的孩子们大字不识,更笑话他们只知道种地,晒得皮肤都是黑的。

  只有自己干了农活才知道。

  有汗臭,不是佃农们不干净。

  是干了这么累的农活之后,根本没力气了。

  如果有人躲着他们走,他们也没力气说什么,脸上只有麻木。

  大字不识?

  那更是好笑了。

  曹垚之前觉得,自己在曹家没受什么好处,为什么抄家会有他们旁支。

  事实上,能在族学读书,就是恩惠。

  不是佃户们不想认字,也不是他们的孩子不想读书,是真的没有钱,没有精力。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

  为什么佃农们愁眉苦脸。

  好像天下欠了他们一样。

  事实上,好像确实欠了。

  因为一想到自己开荒的田地,自己种下的粮食,自己辛辛苦苦劳动的成果,要分给主人家一大半,任谁都笑不出来。

  曹垚现在开荒的田地就是如此。

  这是官田,是官府的土地,无论上面收成如何,都跟他们无关。

  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偷懒?

  不可以。

  因为偷懒的话,他们更没有粮食吃。

  明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其他人作嫁衣裳。

  可不得不去,不得不耗费体力健康去劳作。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

  尤其是曹垚这种读过书的人。

  不仅是体力上的痛苦,精神上同样被折磨。

  所以,他们曹家的佃农们几代人,过的都是这般日子?

  曹垚根本不敢想,他只能埋头干活,只能去锄地,去挣今天的吃食。

  因为越想下去,越没有盼头。

  到了这会,他已经不敢说自己完全无辜,更不敢说曹家是冤枉的。

  曹家吃的民脂民膏,就是这样无数佃农的血肉堆积起来。

  有这样意识的人,不止曹垚一个,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愧疚。

  更多人则是骂骂咧咧,把这些事都怪到纪楚的头上。

  但当初的佃农也是这么骂他们,也是这么恨他们,却无能为力一样。

  如今无能为力的人,成了他们。

  除了恨之外,也没有别的方法。

  时间一长,估计连怨恨的想法都没有了,只想吃饱饭,穿上衣服,有个相对舒适的住处。

  这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

  只是,这样毫无希望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或者想曹垚那般?说不定还有希望?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