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7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就连看到娘子给他专门做的冬衣,都会想起来啊。

  乐薇手很巧,入秋之后就在攒各种鸭绒鹅绒,一遍遍洗干净去油,等绒毛彻底变得蓬松,才塞到布料里。

  那布料没那么紧密,填充里面一定会跑毛,所以在用线一遍遍固定,最后才有轻薄的鸭绒里衣。

  这样的手法,倒是跟后世缝棉花被一样。

  纪楚还道:“你的呢,千万不要只给我和振儿做,你自己却没有。”

  下一句话就是,若你没有,我们来肯定也不穿。

  陶乐薇知道他的想法,认真点头道:“都有,放心吧。”

  说完,纪楚再次看向这缝鹅绒的手法,若能用在棉被棉衣上,那是真好啊。

  说话间,谢主簿已经来了。

  他直接让人提了个木箱过来,把里面的东西摆了出来。

  纪楚震惊。

  棉花的各个阶段,都被谢主簿收集保存下来,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棉花的“一生”。

  先是棉花种子有十多个,再是发芽之后,接着还有长出棉花蕾,以及棉铃开始发育,再接着开花,最后吐絮,以及收获的样子。

  纪楚虽然都在外面忙碌,但依旧能观察本地棉花种植情况。

  不仅如此,还有记录的日志,可以直观看到所有过程。

  这还是让县学学生去记的,写得很翔实。

  “谢主簿,你记得这般好,实在有心。”纪楚忍不住夸了又夸。

  那边谢主簿不好意思道:“大人您不是说过,棉花若培育成了。不比油菜差,而且能让西北百姓过暖冬。”

  纪楚都忘了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估计当时看到白叠子,便忍不住激动吧。

  谁让这东西确实好。

  纪楚不再多说,认真查看谢主簿准备的东西。

  但越看下去,心里倒是慢慢凉了。

  因为他再次确定,白叠子是非洲棉,并非现代常见的其他种类棉花。

  简单来说,非洲棉在现代纺织业是最先被“抛弃”的一类棉花。

  产量低,纤维短,早熟,甚至能栽种的地方极少。

  不出意外的话,只能在边关附近种,再往内地,那就栽不活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生长周期较其他的短。

  怪不得前朝只能用作进贡。

  而进贡则直接织成布匹,毕竟王公贵族们,可不缺暖和的被子,人家直接烧地龙火墙再加烧不尽的炭火。

  出去之后,还有更保暖的各种好皮子,哪里用得着穿并不美观的棉衣棉被。

  总结下来,东西很好,但最中上层用不着,人家保暖选择极多。

  底层人用不起,毕竟产量低,还要进贡。

  大白话便是。

  有钱人用不着。

  穷人家用不起。

  纪楚思索再三,让谢主簿也有些心慌:“大人,可是不妥?”

  不是不妥,而是没想象中那么好。

  纪楚自己都笑了下,最近事情太过顺遂,让他都忘了种田是何等艰难的事。

  就像老天不下雨一样,他也没有办法。

  而对于种田,同样需要一点点耕耘。

  再说了,有比没有好,而且也不一定需要它带来经济作用。

  或者说,现在是不需要经济作用的。

  他想一直是,让百姓们能用上。

  想到这,纪楚瞬间打起精,拿起取下来的棉絮。

  这些棉絮从棉铃里取出来,里面还有不少棉籽,肯定是做不成棉被棉衣的。

  纪楚抬头看向谢主簿跟乐薇,笑着道:“今日先歇息,明日把摘下来的棉花都拿过来,咱们做个好东西。”

  乐薇好奇道:“织布吗?”

  “不是,明日还要用到你的手艺。”纪楚笑着道。

  乐薇连鸭绒鹅绒都能缝到布料里,想来棉花更不在话下。

  纪楚让谢主簿在官田种棉花,大家都以为是要纺线织布。

  其实不然,纪楚想要的,就是后世的棉花被。

  就算是短绒棉,那也比鸟兽的绒毛纤维要粗啊。

  纪楚又点了几个人,知道范县丞最近没事,也把他喊过来,他力气大,用得着。

  听到这,谢主簿道:“还有记录棉花的书生,他力气也不小。”

  那是个农家出来的读书人,从小在庄稼地里干活,所以才被派到官田做事的。

  纪楚点头:“好,我也想见见他,棉花记录得不错。”

  等谢主簿他们离开,纪楚才算真正休息,追风很有眼力,见大家走了才凑过来。

  平日里追风威风的不得了,除了纪楚,乐薇,纪振,还有李师爷的儿子之外,谁都不让碰。

  即便碰了,也昂起脑袋。

  也就到了纪楚这里,乖乖翻着肚皮。

  纪楚再吃上娘子做的热汤饭,只觉得来回奔波也是值得的。

  休息一整天,纪楚再出来的时候,已经神采奕奕。

  衙门上下换着法地来打招呼,看得纪楚也有点无奈,他真的不走,任期还有一年呢!

  但总觉得有什么事被遗漏了。

  算了,懒得再想。

  趁着还没到约定时间,纪楚翻看安丘县衙门的文书。

  他走这一个月,衙门最大的收入,就是呼文村榨油赚的银钱。

  那呼宝成不愧是范县丞举荐的人,在外面学的好,事情办得也利落。

  榨油作坊那边并未消耗太多人力,而且并不是开足马力去做。

  总之张弛有度,生意也长久。

  其中一份文书还说了那些油菜贩子的下场。

  之前集体压价,后来实在绷不住,只好赶紧购买。

  下手快的还好,下手慢的,只能接受涨价。

  他们安丘县油菜籽价格本就比其他地方低,而且质量也比其他地方好,买到就是赚到。

  跳的最高的几个贩子,则没有人卖给他们,即便最后要卖,价格也是有些离谱。

  不出意外的话,这几个人即使收购了油菜籽,这次生意也是赔钱的。

  相信这一次他们就改了,再有下一次,大概会血本无归的。

  有了今年的定例,以后就要好做了。

  剩下则是水车的效果。

  但凡装了水车的地方,对今年的旱情有很大缓解。

  以至于县里大户纷纷求购,想借着纪大人的面子,从蔡先生那里买些水车。

  这事纪楚说了也不算啊,不过帮忙写封信还是可以的,正好沾桥县同样需要。

  杂七杂八的事情处理完,冬日扶济,县学招生,一件件都可以收起来了。

  李师爷处理得都很好。

  看完这些,纪楚伸了伸懒腰,问身边人道:“今日十一月十七?”

  是啊。

  怎么了。

  差役们问道。

  纪楚终于想到什么事了。

  年末考核!

  县官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去年这会,考课院的上司们都走了啊,今年竟然还没来?

  问到教谕那,教谕也忙的厉害,只知道他三叔今年不来安丘县,别的就不知道了。

  县学那边确实极忙。

  去年招生之后,立刻就出了个秀才以至于考试还没开始,就有无数人过来打招呼。

  但宋教谕学聪明了,只看本事,不看关系。

  不服?

  不服去找我们县令大人说!

  纪楚沉默。

  真有你的,这也行吗。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