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7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他家还想雇工去修,可价格给得太低,直接被官府找上门。

  以前乔家跟衙门勾结,别说雇工了,甚至直接征调劳役即可,现在?别想了。

  等到田地分得差不多,衙门又来了规定,确定各家最低田地数额,如果低于这个数字,把田地买回来。

  而且不准卖出自家最低限度的农田,否则买卖双方都要受罚。

  这一条看着不合理。

  俗话说买卖自由。

  这家就是想把自己手里的五亩地全卖了,官府有什么资格阻拦。

  但事实情况中,大部分农户都是不想卖田的,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

  可总会有人威逼利诱,让你看似自愿地卖光所有家产,那样就可以更好奴役他们。

  这一条并不是防百姓,而是防大户。

  就算以后纪楚不在这里,他们若想卖光某家的田地,逼着他们做佃农做流民,也是违法的。

  只有有土地,有粮食,大家就能活下去。

  活下去很重要。

  这事一直做到十月底,还没彻底收尾,好在剩下都是文书工作,并不难办。

  期间纪楚还给安丘县那边写信,让李师爷继续管着,有事写信即可。

  不仅他没“按时”回去,就连过来的差役们也没能回来,直接留在沾桥县做事。

  实在不是他们愿意。

  是这里事情真的多啊。

  眼看田地分完,整个沾桥县明显恢复生机,当地百姓提到明年自家田地,整个人神采奕奕。

  可衙门还有很多事要做。

  便是前面说的冬日扶济。

  就算是冬日扶济,同样要分批次去做。

  沾桥县需要扶济的人数太多,而且情况各有不同。

  衙门直接分了五个队伍,每个人负责三到四个地方,第一遍排查房屋不能住人的人家,把他们带到县城的精舍里。

  这些房屋虽然只有最基础的床铺桌椅,但不漏风不漏雪这一条,已经胜过无数了。

  不仅是房屋不能住人的,家中若有老人婴儿,只要方便挪动,都要送到保暖的屋子。

  寒冬对他们来说,很难熬过去。

  其中十几间房屋,甚至被大家戏称婴儿所,全都是产妇带着婴儿在那边住。

  多人住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省炭火,屋子里点着炭火,大家都暖和。

  前前后后直到十一月中旬,整个衙门的人才能坐下喘口气。

  以前也在衙门当差,怎么没觉得事情那样多啊。

  但现在的忙碌,却是有意义的。

  看着家家户户准备过冬物资,不再哀号痛哭,住到温暖的房子里,这种感觉无与伦比。

  安丘县来的差役还道:“前几年,我们过的也是这般,不到两年,就完全不同了。”

  “是啊,只要有纪县令在,一定会没事的。”

  消息传到安丘县,原本还觉得纪大人怎么不回来的百姓们,都显得有些沉默。

  他们也经历过沾桥县的事,知道现在对那边的人来说,纪大人无比重要。

  都是平临国的人,他们也希望沾桥县的人能过上好日子。

  等到歇下来,纪楚看着天空有点沉默,问身边的傅书吏:“上个月那会下了几场下雪,一直到现在,既无雨水也无冰雪,对吗?”

  傅书吏点头,户房的人已经有些着急了。

  对于冬天而言,没有雪可不是什么好事。

  凛冽的北风依旧吹着,只有风没有雪,也就意味着没有水源。

  “好在前几个月挖的水渠够深,还储存了些水。”傅书吏依旧担忧,“沾桥县好不容易恢复了生机,若今年是个暖冬,明年只会更难。”

  对于越冬的麦子来说,雪的重要不用赘述。

  但凡暖冬,明年必有旱情或者虫害。

  运气不好的话,两者一起来。

  纪楚还去水渠看了下,水渠表面已经结冰,但真如傅书吏说的那般,好在够深,砸开冰面,下面还能取水。

  只是不知道能用到几时的。

  说起来,他们这地方连着三四年都是好收成,上天不算薄待。

  可没有天灾,却是有人祸的。

  往事不再提了。

  希望大雪快点到来,他们也能安心。

  沾桥县的百姓太苦了,刚解决人祸,真的承受不了再来天灾。

  麻绳真的不能只挑细处短吧。

  纪楚算了算时间,准备带着众人回安丘县。

  确定沾桥县公务差不多处理的差不多,剩下的事情自己在不在都行。

  九月十三十四号便从那里出来。

  今日都十月十四了,正好过了一个月。

  别说了,继续通勤吧,这么长时间不回去,确实不像话。

  而且沾桥县雨水不丰,就怕安丘县也是这样,正好回去看看水车的情况。

  如果水车不错,沾桥县也要安排上。

  纪楚走的当日,衙门正好去发冬日被褥,这些被褥在他看来着实一般,不过收到东西的百姓却是开心的。

  要说平临国现在的被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富人的床铺可以称为暖铺,象牙暖木之类器物做成床,下面铺上龙须草做成的席子,只听龙须二字,就知道其柔软程度。

  上面再铺设各色狐貂豹皮,只要被褥暖和,盖着的被子不必太厚,就能御寒,更不用说有钱人家必有炭火,还有各色羽毛制成的器具,不暖和是不可能的。

  再说穷人的冷铺。

  床不必再说了,大家用的被褥多填充草秸,乱麻,芦花,羊皮等物。

  冬衣也多半这般制成,这些年还流行一种树皮制成的纸衣,因为表面坚韧,也能御寒。

  不过秸秆乱麻等物十分冷硬,更是透风。

  羊皮在他们这不算昂贵,是最低等的皮子,用来御寒不如貂绒,故而被有钱人舍弃。

  但就算便宜,沾桥县也发不起羊皮被褥,发下去的冬被都是旧布制成,里面填充了乱麻。

  这样的被子极硬。

  杜甫曾说,布衾多年冷似铁,说的就是这种被子了。

  纪楚一步三回头,脑海里自然出现那件御寒神器,棉花。

  即使到现代,棉被依旧重要。

  更不用说在整个纺织行业里,棉都是不可替代的物件。

  如果有了柔软暖和,并且足够便宜的棉花,各家御寒就不会那么难了。

  即便是一家几口人,冬日全都钻在被子里不出来,那也是可以的,至少不会死伤。

  所以回到安丘县,纪楚第一件事问的,就是棉花种得怎么样。

  四月份的时候棉花种下去,九月十月收获,都是谢主簿在管。

  收的时候,纪楚正在沾桥县,根本没时间过问。

  谢主簿还道:“您刚回来,要不然先歇歇,属下让人去取。”

  纪楚知道自己有点着急,叹口气道:“谁让天太冷了。”

  不过知道大家都刚回来,还是让跟着他的众人回家歇歇,他也回内宅喝口茶。

  谢主簿则去取收好的棉花,一会直接送到宅子里。

  他做事纪楚一向放心,再看向李师爷,觉得李师爷眼神颇有些幽怨。

  虽然对方未说话,可眼神表明一切。

  说好的半个月呢!

  您这一走就是一个月啊!

  以前只是做纪大人的副手,李师爷觉得还能应付,真在这个位置上,才知道纪楚每日都在忙什么。

  就算抓大放小,可衙门的差事还是极多。

  一会是各种案子,一会是巡逻需要调动,还有乡兵们出了问题,村长也要来报。

  还有农田纠纷,水源纠纷。

  就算不用细致去管,但每日查看结果,必须还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有人问起来,那就要一问三不知了啊。

  纪楚拍拍他肩膀:“辛苦你了。”

  这话说完,李师爷又觉得不好意思,他都觉得忙,大人一人管两个县,只会更忙。

  再说沾桥县那边的事,他们可都听说了,桩桩件件都不小。

  听说那边大户服服帖帖,就连安丘县的大户们也被影响,今年扶济捐助的时候,争着过来送钱。

  提到扶济的事,纪楚难免又想到棉花。

  不行,现在提什么都会想棉花。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