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个水瓶
到底该如何破局呢……
就在此时,敲门声传来,人进来后直接跪下道:“御史台弹劾庆王!”
崔阁老苍老的眼睛中突然划过一道亮光,“仔细讲来!”
临近傍晚,崔阁老的人上了庆王府的门。
来人在庆王太妃面前苦口婆心的劝道:“太妃娘娘就不要再固执了!平心而论,王爷如何比得上宸王啊!何况如今一瞧人家不仅有血脉还有手段,陛下又站在他后面,咱们又能如何呢!”
“太妃娘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还要抱孙子呢!安王府就是前车之鉴,您难道要让庆王府断根吗?您怎么对得起老王爷啊!”
庆王太妃眼神狠厉,她烦躁道:“闭嘴!你看看如今局势,是我们庆王府不放弃吗?是他李昭不放过我们!”
来人又立刻道:“您瞧着这事厉害,可实际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王爷丢不了性命,但若是继续执迷不悟下去,庆王府的香火还能不能抱住……我祖父也拿不准了啊!”
庆王太妃苦笑一声,是吗?她怎么觉得是崔阁老宁愿罪证被曝光也不愿意帮扶映儿呢……
来人一声叹息,她乃是崔阁老的孙女崔澄澄。
她一身小丫鬟打扮掩人耳目才来了庆王府,将祖父的意思传达清楚。
崔澄澄无奈的叹口气,向前一步,她俯下身小声道:“娘娘,宸王手段不俗,咱们打不过的。”
宸王本身占据正统大义,要他是个正直清高的人那还有无数可操作的地方,但如今一看,宸王分明阴的很!
这趟浑水,祖父如何敢趟啊!
不听庆王府的,庆王太妃要鱼死网破,听庆王府的与宸王作对,宸王下手这么阴,崔家必然也好不了。
还好拖了一段时间,拖到了转机。
崔澄澄极力劝说,好半晌后,庆王太妃颓废的瘫坐在榻上,花白的发丝凌乱的撒下。
崔澄澄心中一惊,庆王太妃与她母亲同年,如今已有了这么多白头发。
庆王太妃讽刺的勾起嘴角,她抬头看着面前娇艳的小娘子,“崔小娘子,阁老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回去吧。”
崔澄澄心中直跳,按捺住心中的不安,她一步步退后。
庆王太妃眼神空空的落在崔澄澄的身上,她喃喃道:“小娘子,你早晚会明白……女人要有……”
吱呀一声,崔澄澄关门站在门外,她隐约听见庆王太妃说,什么权力。
她蹙眉思索片刻,未果,悄声离了庆王府。
翌日。
朝会上叽叽喳喳,大臣们炸开了锅,全是讨论庆王之事。
贺云昭头戴银冠,一身亲王吉服立在最前面居于阁老之前。
她神色忧虑,听着朝臣们议论时不时跟着蹙眉叹气。
“静!”内官高声唱道。
众人纷纷整理衣装躬身面对龙椅。
“圣驾临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燧看向阶下的臣子们,从左到右,视线回到气宇轩昂的大宝贝身上。
有了小昭,他上早朝都美滋滋的啊,又是快乐的一日!
“平身。”
臣子们纷纷起身。
李燧的美好心情只维持了几个呼吸,很快就有一大堆弹劾砸的他眼冒金星。
“臣要弹劾庆王□□!”
“臣弹劾庆王暴躁伤人!”
“臣弹劾庆王当街虐待堂弟。”
“臣弹劾庆王府收受贿赂。”
“臣弹劾庆王府欠钱不还!还钱!”
“臣弹劾宸王勾结安王幼子陷害庆王。”
“臣弹劾宸王不知分寸令其养姐议政。”
“臣弹劾崔老……”
“臣弹劾……”
李燧:“……”
贺云昭无辜的睁着眼睛,她手揣在袖子里,真好呀,一大早大家都这么有精神。
第94章
弹劾庆王李映的人很多, 其中两三个是贺云昭安排的人。
不得不说有一位师父对她的仕途来说着实是一份不小的助益,这两三人虽不是出身书院,但师承都与丁翰林脱不了干系。
在封王几日后, 这几人便试探了一番, 没有同贺云昭说话, 但与丁老整整谈了一夜, 很快便往还没修好的宸王府递了折子,送了两匣子四色糕点去。
薄礼仅代表了一份心意, 贺云昭便回了几本诗集回去。
党争历来便有, 任何一个朝代都逃脱不了。
假如贺云昭没有成为皇子, 她离开翰林院后不出意外应该就会加入到这群人当中。
但如今她是宸王, 京城一派的官员很快就下定决心投奔她。
“臣弹劾宸王令其养姐参与政事, 此事非同小可还请陛下严惩。”
贺云昭扭头看向另一侧, 眼底刮过一道利光。
弹劾她的人也不少,隐隐为首的就是庆王太妃的弟弟,孙南益。
在一堆重要的事情中,这一句弹劾似乎无关紧要,但贺云昭还是扭头看了一眼弹劾的人,瞧着年轻, 红润的脸颊像是烧乳猪的猪皮泛着油光。
她收回视线, 两手淡然的交在身前,似乎一点不在意是谁弹劾了她。
有心人注意到,但也以为平常,毕竟庆王被弹劾之事件件都是要命的事, 但弹劾宸王的不过是不痛不痒的几句,宸王浑不在意也是应当的。
朝堂上众人吵成一团,这个说‘庆王残暴有伤天和’, 那个说‘庆王跋扈败坏皇族声誉’,偶尔夹杂着几句‘宸王指使安王幼子算计庆王。’
乱糟糟的声音一窝蜂的涌入皇帝的耳朵,这才是当皇帝最烦躁的时刻,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能让吵的脸红脖子粗的朝臣们安静下来。
到了嘴皮子上见真章的时候,武将们老实的退后,只留下唇枪舌战的文官。
好在崔德中对此早有经验,急忙领着几个内官上前拉开已经要动手的大人们。
“大人们,冷静些!”
“您退后退后!”
在将一位侍郎的领子从另一位侍郎大人手里抢出来后,人高马大的内官们就像是涌入羊群的牧羊犬,将羊群分别赶回他们应到的位置。
今日是大朝会每月一次,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到场,从太极殿延申出去的大片空地上,身着不同颜色官袍的官员们整齐的列队。
通常站到了太极殿门口就已经是三品官员了,四品五品的官员正在门外站着。
门外的官员们听到了殿内的争吵声,也纷纷交头接耳的开始议论。
有人眼睛一亮拍着曲瞻肩膀问道:“曲兄,您听见里面说什么了吗?”
曲瞻端正了姿态,他斜觑了一眼,“还能说什么,无非是庆王那些破事,他脾气暴躁闹出事情来被弹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么惊讶做什么?”
来人轻挑眉梢,这话说的可有意思,光说庆王被弹劾的事,甚至嘴巴一撇就给庆王扣一个脾气暴躁的帽子上去。
他神情有些玩味,反正仗着没有人关注他们,他便直接开口调侃:“我可是听见里面有弹劾宸王殿下的,怎么不见你提?”
曲瞻冷笑一声,眼神中泛出嘲讽,“你耳朵这么灵,还问我做什么? ”
搭话的人姓华,单名一个岭字,与曲瞻为同年,两人关系一向不错。
华岭被讽了一句,丝毫不恼,他支着手臂顶了曲瞻两下,“曲兄,苟富贵勿相忘啊。”
曲瞻瞧他一眼,未曾作声。
他心道,华岭此人是属猎人的,不见兔子不撒鹰,定然是嗅到了什么气息,这是准备做个骑墙派呢……
若是云昭已然登上皇位了,那么无论她与祖父之间有何摩擦,他都是要坚持自己的政见,不一定站在谁哪边。
但是如今云昭还只是亲王,他这个至交好友自然不会眼看着宗室的王府算计他。
在这点上他与祖父是达成一致了,如果祖父打算不助云昭,那他就要暂时脱离家族了。
没办法,云昭不仅是他至交好友还是……莫逆之交,云昭登基对他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化,若是家中与他的倾向不一,他肯定是先顾自己的想法。
他们那么多人总不会比他处境难,用不着他来担心。
曲瞻想的很清楚,曲家是个大家族,家中可不只是有祖父父亲,人多的曲家新媳妇认人都要花上几个月。
他若是与祖父离心,自然有的是孙子去和祖父同心,但贺云昭可只有他一个。
曲瞻脑袋一仰,有些骄傲的想,他可是云昭最好的朋友!
华岭眼角抽搐,他无语的看着曲瞻得瑟的样子,这家伙运道未免太好了。
出身好就算了,能力也是一等一的,运气还不差,就连好友都摇身一变成了皇子,他至今不知曲瞻到底拜的是哪座庙。
他转头望向太极殿,眼中满是向往,不知道要多久他才能在大朝会时站在太极殿里面。
华岭所向往的太极殿,吵的比菜市口还要闹几分。
文官们一个个能文能武下手还不如武将知轻重,还好有内官们出来挡着,不然今日又是一场文武双全的弹劾。
李燧头疼的宣布下朝,将涉及的官员都留下,门外的小官们可以离开了。
曲瞻脸色镇定的在龙玺卫懵逼的眼神中溜进了太极殿,原本规规矩矩要跟着人流离开的穆砚一瞧见曲瞻逆着人流的人影,他瞬间停下脚步也跟着留下。
穆砚心中不由得懊恼,他怎么这么轴呢!
陛下说无关人退出去,他就跟着退了,明明可以留下听的。
不想掺和这件事的人早就跑了个干净,留下的人要么是贺云昭的人要么就是庆王府的人,还有一些则是位高权重留下做裁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