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251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陈锦莹简略说明情况,拿出一张纸递给岳宁:“这是我外甥女的基本情况。不离开台北,不离开那个家,她们祖孙三人都没好日子过。虽然我三妈也没给过我们母女多少帮助,但我物伤其类。”

  岳宁看了纸上的基本信息,说:“小事一桩,更何况是成大的毕业生,还是靠着实习留在星光的,也是人才。”

  “谢了。”

  岳宁笑着说:“我已经把房子钥匙给吴哥了。姐姐,莫要错过良辰啊!”

  陈锦莹无奈地捏了捏岳宁的脸:“你个小坏蛋。”

  岳宁收好纸条,到四点多离开办公室,前往乔园。

  慧仪姐姐怀孕了,最近害喜严重,特别爱吃酸辣口味。乔家佣人做的酸辣菜里,南洋风味的叻沙或冬阴功最好,但天天吃也腻了。岳宁打算给她做顿酸菜鱼。

  岳宁的车子驶入乔园,大黑和小乐一起蹿过来。

  她摸了摸狗头,跟花王伯伯打招呼后进了家门,看见芳姨:“芳姨,姐姐回来了没有?”

  “大少奶奶下午两点就到家了,应该在睡觉吧?”芳姨回答。

  “醒了,醒了!”崔慧仪从楼上下来。

  岳宁问:“今天好些了吗?”

  “吐了吃,吃了再吐。我姐说她也这样,我就说她怎么就能生一个又一个,还想再生一个。”崔慧仪耸耸肩。

  乔老太太走出来:“等你生了,小娃娃软软的,香香的,又淘气又可爱,你就会想再生一个了。”

  “好吧!好吧!我现在就想马上把他生出来。”崔慧仪低头看着平坦的肚子。

  “熬过这个月就好了。”乔老太太搂住崔慧仪,“抱抱大宝贝,希望肚里的小宝贝别闹了。”

  “我去给你做酸菜鱼。”

  崔慧仪跟着两人进厨房。菜都是岳宁让人送来的:做酸菜鱼的黄翅鱼,孕妇这时候嘴巴最刁,岳宁特意不用河鱼,改用肉质细腻的黄翅鱼;乔爷爷爱吃的老鼠斑;大姨妈爱吃的咖喱牛腩已经炖到一半,过来再加咖喱再炖一会儿就好。

  岳宁系上围裙,将黄翅鱼两面的鱼肉剔下,鱼头、鱼尾、鱼骨剁碎后用油煎熬汤。

  崔慧仪一闻到油烟就干呕起来,老太太连忙让她出去。

  佣人搬来椅子,崔慧仪坐在外面,跟岳宁聊起生意上的事。立德上个月销售额再次突破新高,股价也创新高,崔慧仪的身家已高达两个多亿港元。

  这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港城堪称奇迹,然而与世界范围内的富人来比,还是差了许多,这时世界首富身家一百二十亿美元,港城首富不过三十多亿港币。两亿多港元的身家,这个年纪,无论男女,都能排到港城第一。

  “我这算什么?我这是承接了我外公的家业。你才叫厉害,下个月宁小厨上市,身家破亿肯定没问题。你这才是真白手起家。”崔慧仪说完,啃起酸李子。

  岳宁笑道:“接我出山村的是我爷爷和乔君贤。就凭乔君贤接我这件事,就已经为我打开了进入港城你们这个圈子的通路。再加上莫伯伯和大妈妈的关系,乔爷爷和蔡家阿公都把我当小辈。我要资金有资金,要人脉有人脉。这叫白手起家?算起来,跟你一样也是富二代创业而已。”

  “人家恨不得说自己无依无靠、白手起家,你倒好。纵然有你爷爷和咱们家的关系,还有小姨夫。可我跟你结缘,跟他们都没关系吧?你还非说自己不是白手起家。你要这么说,港城那几个富豪,有几个是真白手起家的?”崔慧仪撇撇嘴,“最近那位拿地很凶的,天天吹嘘自己白手起家……”

  岳宁上辈子就讨厌听那些靠岳家起家的富豪吹嘘白手起家的经历,尤其是富贵之后,恨不能完全抹去妻子那边的支持痕迹。

  她可是经历过真正白手起家的艰辛,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这辈子虽然有上辈子的知识和能力积累,还有人脉资源,但她哪儿能算白手起家?

  “创业难,守业也难。不管是不是白手起家,你们俩已经是港城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了。”乔启明走进来,身后跟着乔君慎。

  “爷爷。”

  “爷爷,君慎哥哥。”

  崔慧仪和岳宁先后问好。乔君慎手搭在妻子肩上,低头问:“今天感觉怎么样?”

  “不好不坏。”崔慧仪太想念没怀孕时吃什么都香的感觉了,就希望一夜之间宝宝长大,让她能快点生了就好了。

  乔启明看看正在做菜的岳宁,又看向崔慧仪:“慧仪啊!我和君慎今天去墓地看你外公外婆和妈妈了,告诉他们你怀孕的好消息。”

  “啊?”崔慧仪愣了一下,眼眶有些湿润,“他们肯定会高兴的。”

  “我跟你外公说,慧仪像极了他,把立德经营得比他那时候还好,孩子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乔启明说。

  崔慧仪含着泪笑了:“爷爷,那不一样。外公那时候多难啊,而且他在抗战时捐款,在港城沦陷时拿出存在英资银行里的钱全部买粮食救港城的人。他不仅是做生意,更是一生立德。我没有胜过他,他是我的榜样。”

  当年港城沦陷时,日本在东南亚战场战线拉得过长,搜刮走港城八成储备粮用于军需。

  日本占领港城前,这里有一百六十万人口,大部分储备粮已被抽走。原本港城的粮食很大一部分来自同属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盟军为阻止日军补给,禁止印度再向港城出口粮食。

  港城陷入粮荒,当时一袋白糖能换一栋唐楼,马路上饿死的尸体甚至被割肉充饥。

  崔慧仪的大姨夫余嘉鸿父母当时在印度加尔各答避难。项立德辗转联系到余嘉鸿的父亲余修礼,通过他的关系买到一些粮食。英国人要求这些粮食必须用于缓解港城人道主义危机。

  项立德联合港城华商领袖与日本人谈判。

  日本人规定:销售粮食所得必须是军需券。

  当时日本人用军需券兑换港币,英国人承认港币与英镑的兑换,日本人再用港币兑换英镑购买物资。

  项立德购粮用的是存在海外英资银行的钱,卖粮换来军需券。虽然早有准备,算规避了风险,最终还是把半生积蓄全拿了出来。

  “是啊!所以我跟他说,慧仪肚子里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叫项承善,继承你外公的善良德行。”乔启明看着她说。

  崔慧仪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她敬仰外公,也以外公为榜样,但是嫁给乔君慎,乔君慎是长子长孙,她怎敢提这样的要求?没想到爷爷主动提出。

  “爷爷……”

  乔君慎拿出手帕给她擦泪:“孕妇不能哭。”

  崔慧仪的眼泪更止不住了。

  “是君贤提醒了我。”乔启明看着岳宁,“宁宁的命是她爸爸拿命换来的,而且她的手艺和德行也传承自父亲,该传承下去。我就想你外公也该有传承。”

  正在烧菜的岳宁听见这话,其实跟乔君贤讨论孩子随母姓,没想过给爸爸和爷爷传承姓,她就是在说起,嫁人以后冠夫姓,引申到生孩子随谁,是跟乔君贤探讨港城这个地方兼容了封建和开放两种割裂的观念。纯粹就是认为,她不愿意婚后冠夫姓,孩子可以随母姓,她要孩子的冠姓权。

  他回来跟他爷爷说了?虽然他借口是要继承她爸爸的德行,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但是能让他爷爷这样理解也很好。

  还帮慧仪姐姐争取到孩子随外公姓,这真是意外之喜。

  说实话,乔爷爷这代人能接受长孙不随自己姓,实在难得。

  岳宁举着锅铲说:“爷爷,您是我见过最开明、最有德行的老头。”

  乔启明问:“所以,今天,最开明,最有德行的老头,有老鼠斑吃吗?”

  “有啊!”

第307章 招女厨师

  第一批来宝华楼进修的厨师,进修期满,回到粤城。粤城二商局举行了总结会。

  何运邦、马耀星和罗国强三人,为了谁代表发言推来推去。最后岳宁一锤定音,把马耀星推了上去。

  台下坐着粤城各家宾馆、饭店的领导和大厨们,干休所的总厨罗世昌也来了。

  马耀星上台,他本就生得端正,这两年在港城做主厨,又赴法国米其林三星餐厅进修,如今回来担任福运楼的总厨,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各位领导、前辈、同行,大家好!我是在福运楼刮了三年鱼鳞、做了七年切墩的小厨子马耀星。曾经我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学一身不上不下的手艺,到小饭店做个炒菜师傅。可即便如此,我仍不自觉地拼命练,练得累了,看不到希望就泄气,可泄完气又接着练,到头来不过还是个切墩的。直到宁宁和华叔来福运楼交流。”马耀星望向台下的岳宁,“第一次见宁宁,我脾气不好,说话夹枪带棒,总觉得她是靠家族传承来‘陪练’我们的。”

  他低头轻笑,又抬眼看向台下:“可她一出手,我就知道遇到了行家。就这样,我被她带到港城,开始了两年的学习。只要我肯学,宁宁、华叔和诸位大厨都倾囊相授。我还遇见了北京来的陆大厨、台湾来的陈大厨,我自己也成了港城食客追捧的大厨。宁宁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因为我从未懈怠,她才选中了我。她还说,这个机会源自上级单位的支持,没有二商局领导的支持,就没有这场交流,更不会有我的今天。”

  台下的罗世昌听着这些话,想起昨夜家中那场争吵。

  大儿子从港城进修归来,即将赴北京国宾馆担任厨师,这份荣耀堪比读书人中了状元。

  自福运楼重新开业,港方派来总厨,内地派任经理,港方总厨的话语权远高于内地经理,大事皆由张骏明做主,他拿不准的就请示港城,内地方面很少干预。

  罗世昌的老婆张丽芬和小儿子罗家强,一个在福运楼做出纳,一个在后厨当学徒。岳宁回来数次,夫妻俩曾恳请她带家强去港城。岳宁只说:“凭本事吃饭,凭本事去港城。国强能去,是因为手艺达标;家强过不了选拔关,便没这个机会。”

  在旁人看来,当年他们夫妻俩带国强去西北,撺掇他娶岳宁,意图“吃绝户”。可岳家祖孙念着罗老爷子的旧情,仍将国强带到港城,悉心培养,助他成才并推荐至国宾馆,这已是以德报怨。换作其他人,肯定不会给这样的机会。

  可家中却是一团乱麻,小儿子怨愤他们偏心,总说“好处都给了哥哥”。

  昨夜,夫妻俩又求大儿子跟岳家祖孙说说,让小儿子去港城。大儿子让小儿子切菜,看过之后却说:“以他的水平,根本进不了宝华楼。先沉下心练基本功,福运楼如今不同以往,足够学好本事,就连宁宁的朋友阿发,都被放在福运楼打基础。等基本功扎实了,通过考核自然能出去。”

  小儿子听罢,摔了菜刀便朝哥哥挥拳:“凭什么你进福运楼、去港城、进国宾馆?我也是罗长发的孙子,凭什么这些恩情只落在你身上?”

  国强不和弟弟计较,仍耐心相劝:“家强,岳家不欠我们什么。当年爷爷收养志荣叔,是因自己不愿去港城,岳爷爷才独自赴港。岳爷爷与志荣叔父子分离,根源在爷爷。可岳爷爷和宁宁不记旧怨,只念着爷爷待志荣叔如亲子,还毫无保留地教我,这是他们大度。但我们不能奢求别人无限度包容。只要你学好基本功,宁宁定会给你机会。阿健、亚明如今都上了大厨榜,成了轮班主厨。阿星回福运楼当总厨,他是宝华楼数一数二的厨子,有他在,你还怕学不到东西?”

  这些话,罗家强如何听得进去?张丽芬虽听进几分,却仍忧心忡忡:“世昌,马耀星恨你入骨。他如今做了福运楼的一把手,我们娘俩以后怎么过?”

  罗国强无奈叹气:“不会的,阿星不是那种人。”

  可此时谁又听得进他的话?张丽芬絮絮叨叨说着马耀星对罗世昌的怨恨,罗家强望着与哥哥天差地别的境遇,蹲在地上大哭。

  哭过之后,罗家强提出条件:不想再待在福运楼,在这里,他是“罗长发的孙子”“罗国强的弟弟”,二十出头仍是学徒,他想跟着父亲去干休所。

  罗世昌辗转难眠:他不愿儿子去干休所,困在自己身边,一辈子难有出息;可留在福运楼,落在马耀星手下?他不信马耀星会不计前嫌,真心带教家强。

  此刻听着马耀星在台上发言,他愈发认定:这小子定是记着旧仇呢!

  马耀星赴福运楼任职,人事关系落在内地,算是内地人员。宋自强问岳宁是否派港方代表,她却说:“福运楼与宝华楼本是一脉,阿星是两地共同培养的人才,有他在,我放心。阿邦叔也是如此。”

  鸿安大酒店已竣工,尚在装修。何运邦参加完总结会,返回港城,岳宁派他去港城鸿安大酒店任职,待粤城鸿安大酒店落成,他是行政总厨,先提前适应酒店餐饮运营。

  几日后,岳宁听闻罗世昌托关系将罗家强调至干休所。她无奈摇头:人总是以己度人。虽说马耀星确实有些小心眼,顶多嘴上刻薄几句,却不至于像罗世昌这般,连基本的教带都做不到。

  中村美伊接下宁小厨方便面的代言,宁小厨赞助其巡回演唱会。崔慧仪有孕在身,不便长途奔波,岳宁便与乔君贤同赴东京观演。行前她叮嘱崔慧仪:“既然赞助了,别在现场贴广告,给歌迷纯粹的享受。”

  东京武道馆内,穹顶灯光璀璨,聚光灯打在中村美伊身上。她指尖轻落琴键,前奏如清泉流淌。开嗓瞬间,空灵歌声在馆内回荡。

  一首接一首,岳宁跟着挥舞手幅,高喊“美伊桑”。演唱会尾声,中村美伊在欢呼声中返场,岳宁声嘶力竭地喊着“安可”。

  次日,日本与港城报纸争相报道,配图里她兴奋得面目扭曲,虽不美观,却让日本粉丝觉得亲切:原来这个女孩和他们一样,只是个为偶像疯狂的普通人。中村团队还透露,是岳宁坚持不在现场投放广告,只为歌迷留一片纯粹空间。

  “天啊!多有钱却又贴心的小可爱!”

  听闻“小可爱”嗓子喊哑了,无论是中村美伊的粉丝,还是岳宁的支持者,都忍不住心疼。

  这波热度正合岳宁心意。她的下一步计划,早已备好。

  宝华楼在大阪、东京各开分店,厨师皆从港城选派,且在日本顶级日料店研修过。他们深谙日本食客口味,又坚守中华料理精髓。本就是日本游客来港必打卡的宝华楼,如今开到日本,客流竟不输港城的几家店。

  岳宁感慨:昭和时代的日本,遍地是黄金,此时不捡,待何时?热度已足,宁宴也该落地了,只是,还需要更多厨师。

  第三日,日本报纸整版刊登宝华(日本)餐饮管理公司的招聘广告。照片中,岳宁站在C位,两侧是本届厨王陈锦莹、季军孙毓可,以及宝华楼明星大厨范秀琴。

  广告词简洁有力:“宝华楼(日本)招募女料理人,姐妹,期待你的加入!”

  条件写明:有经验者年龄可放宽至四十五岁,无经验却有志者,最高三十岁。

  同样的广告,同步登上港城、新加坡、台湾的报纸。本就因东京演唱会热度很高的岳宁,再因“宝华楼单招女厨师”的消息,掀起新一轮讨论。

  东京TS电台演播室,岳宁身着职业套装,接受访谈。

  主持人问:“岳小姐为何特别注明招聘女厨师?”

  她带着职业微笑:“大家知道,我师从东亚经济问题专家万博达教授。我查阅相关资料,自1975年起,日本女性就业率持续攀升,今年已是第六年。女性追求职场平等的呼声高涨,可行业歧视仍普遍存在,厨师行业,尤为明显。恰逢我在日本开酒楼,宝华楼旗下的宁宴计划两年后落户东京、大阪。我希望日本宁宴能像香港宝华楼一样,有陈锦莹这样的顶级女厨师,打破行业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