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41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岳宁跟着周爷爷一起去他家。她是个外来的“和尚”,昨天念了一整天“经”。要是一直在福运楼“念经”,就成了野和尚赶走家和尚,会遭人嫉恨的。

  昨天,她让宋局长看到了罗世昌的问题,还利用晚饭时解决服务员和顾客冲突的契机,让宋局长看到张经理的管理水平也就那样。宋局长说要把福运楼当作典型来抓,希望他能成功吧。今天,她还是跟周爷爷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明天再去福运楼待一天。

  “阿女,你昨天说用高汤炒扬州炒饭,我今天就想自己试试。”昨天饭桌上,周老爷子就问过她扬州炒饭的做法,记在了心里。他不好意思让岳宁做,那自己做总行吧?现在小丫头说要去他家,那他总能让小丫头给自己做了吧?

  岳宁笑出声:“想吃吧?想吃,我就给您做。”

  “想想想!”周老爷子连说三个“想”。

  “不过有些食材,您家可能没有。”

  “老头子我都备齐了。”周老爷子说道。

  “真的?”

  还真被他说中了,他老人家海参、瑶柱、花菇都发好了放在冰箱里。他又得意地拿出虾籽:“我做云吞面用的。还有花胶,要不要?”

  “那就不用了。”

  他老人家还从冰箱里拿出一大盆米饭:“炒饭要用隔夜饭,我都煮好了。”

  哎呦!昨天她光讲里面有什么食材,没提米饭的事。她说:“谁跟您说要用隔夜饭的?用隔夜饭,新出锅米饭的清香就没了,您这个老饕还不够到家。”

  “那现煮?”

  岳宁也舍不得浪费这些米饭,说:“要不还是用这些米饭吧?”

  “现煮,现煮。这些米饭,我等下晚上煮泡饭。”老爷子可不想这碗炒饭有任何缺憾。

  岳宁淘米:“这米饭啊,要比平时吃的饭硬一些,这样炒出来的米粒才会粒粒分明。”岳宁加好水,让保姆阿芳把饭煮上。

  周老爷子像献宝似的让她闻那块火腿肉:“阿女,这块火腿怎么样?”

  岳宁凑近闻了一下,隔了一世,又闻到了这极品金华火腿的香味:“能用它做菜是我的荣幸。”

  得到肯定,老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米饭熟还需要些时间,岳宁把灶台交给阿芳,周老爷子对阿芳说:“中午吃炒饭,你用剩下的鸡汤炖个冬瓜汤就行。”

  老爷子带着岳宁去天井里喝茶,老爷子烧水,岳宁拿起茶饼闻了闻。

  “我自己存的茶,混乱中我存的那些茶饼都没了,这个茶饼到现在也就三年。”

  “已经有糯米香气了,可以了!”岳宁提起水壶烫茶具。

  老爷子有些惊讶:“你还懂茶。”

  岳宁洗茶:“大妈妈给莫伯伯寄茶叶,莫伯伯就带着我们父女喝茶,莫伯伯是……”

  岳宁跟老爷子闲聊起来,老爷子听她有这番际遇,为她高兴,说:“还好,你能遇到这么好的人。你那个妈啊,要不是她,你爸在福运楼,福运楼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岳宁想起那个跑去港城做二奶的女人,倒茶说:“不说她了。”

  矮脚门被推开,岳宁回头一看,一位穿着颇为时髦的中年女士走了进来,周老爷子问:“文婷,你怎么回来了?”

  “昨天供港的一批猪肉抽检出不合格,有污染,回来跟屠宰场开会,屠宰场的人还在赶来,还得点时间,来看看您。”这位女士放下包。

  岳宁站起身来,周老爷子介绍道:“福运楼以前有个小岳师傅,岳志荣,你还记得吗?”

  “记得,小岳师傅给我做过婚宴菜,他做的菜可好吃了。”这位女士说道。

  “这是小岳师傅的女儿。”周老爷子说,“宁宁啊,这是我女儿。”

  周爷爷刚才叫她文婷,那全名应该叫周文婷,岳宁点头:“周阿姨好,我是岳宁。”

  “我想起来了,那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周文婷仔细打量她,“长大了,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眉眼还是很像小岳师傅的。”

  岳宁对这位周阿姨已经没有印象了。

  周文婷转头跟老爷子说:“我记得您说过小岳师傅他……”大约是意识到岳宁在,周文婷没再说下去。

  岳宁说:“我爸爸过世五年了,我爷爷去西北,把我找了回来。”

  “哦!回来了就好。”

  岳宁说:“周爷爷、周阿姨,我去做饭了。你们俩先聊一会儿。”

  “怎么能让客人做饭呢?”周文婷皱眉,“爸,带宁宁出去吃吧!”

  “周阿姨,您别客气。周爷爷今天要是吃不到我做的炒饭,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岳宁把空间留给父女俩,一个在外忙碌的女儿,抽空回来看望老父亲,就让他们俩好好说说话。自己还是去做扬州炒饭吧,她叫上阿芳一起进厨房做饭。

  扬州炒饭的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发源地在扬州,另一说是光绪年间粤城的一家淮扬菜馆推出的炒饭,还有说是扬州厨子到海外谋生时做的炒饭。蛋炒饭加点配料可以叫扬州炒饭,加上山珍海味也叫扬州炒饭。

  岳宁想给父女俩留些空间,可周爷爷倒好,又跑进厨房来了:“我得看着,好好学学。”

  姜末爆香,鸡丁滑炒开来,接着炒火腿丁。这火腿品质极佳,一入锅就散发出陈年火腿特有的香气。周老爷子在吃的方面是行家,他买了绿笋回来,绿笋带着清甜。鸭胗、香菇、海参一起下锅翻炒,放入葱花,瑶柱连带蒸它的汤水一起倒进去,加一勺黄酒,再加入鸡汤,大火煮开,小火煨制。

  “怎么样?香吧?”周老爷子像只偷油的老鼠,追着香气闻。

  亲爹对吃,真的是痴迷到走火入魔了,周文婷早已无话可说。

  岳宁笑了:“周爷爷,我还没炒呢。我现在是用鸡汤煮这些食材。”

  “就是很香。”周老爷子闻到这香气,就想起昨天的脆皮糯米鸡:“文婷,我跟你说昨天啊,宁宁做的脆皮糯米鸡……”周老爷子把昨天的脆皮糯米鸡形容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周文婷其实不太在意,随口应了一句:“我又没得吃。”

  “你可以吃,等手续办下来,宁宁要去港城。”周老爷子说,“宁宁的爷爷在港城开了家酒楼。等宁宁去了,你可以去她那儿吃。”

  “好呀!”周文婷这话回答得漫不经心。

  米饭已经煮好,岳宁把米饭盛出来,用勺子打散,果然颗颗分明。她去打鸡蛋,将一小半蛋液拌进米饭里,让米粒均匀地裹上金黄色。

  岳宁揭开锅盖,馥郁的香气升腾起来,周老爷子又问女儿:“香吧?香吧?”

  “很香。”周文婷回答,确实很香,但也不至于像她爸这样夸张。

  岳宁把食材丁和高汤分开备用,让阿芳添柴,猛火炒鸡蛋,放入米饭,这时她往锅里淋了一勺高汤,米粒在锅里翻滚,香气四溢。周老爷子已经开始深深吸气,就连对吃不太感兴趣的周文婷,也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第一波高汤被米饭吸收后,她再淋第二勺。高汤必须分次加入,否则炒饭外面湿软,里面又进不去味道。等米饭把高汤全部吸收,由于柴火灶不好颠勺,米饭随着炒勺抛起落下。接着放入煮过的食材丁,加入青豆和虾仁,颜色缤纷,香气越发诱人。

  已经够香了,还要加葱花?一大早从港城赶回来的周文婷没有像她爸那样露出饿狼般的眼神,但她的胃比她的嘴先察觉到这份美味,“咕噜”一声,这是最诚实的反应。

  出锅前洒上虾籽,再翻炒,让虾籽与米饭充分混合,最后撒上碧绿的葱花,出锅。

  “吃饭了。”

  周老爷子拿了碗筷,阿芳端着冬瓜汤,周文婷也迫不及待地跟在岳宁后面来到饭厅,饭盆放下。周老爷子毫不掩饰自己的急切,立马盛了一碗饭,先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满是满足。作为厨子,给这样的食客做饭,真的是一种享受。

  周文婷也端起了饭碗,一口饭下肚,本就空空的胃给了她最迫切的信号,她连着扒拉了几口饭,终于,她的胃得到了抚慰,脸上露出了和她爸爸一样的表情。

  想起她爸说这个小姑娘要去港城,她爷爷开了家酒楼,周文婷问:“宁宁,刚才听你说要去港城,你爷爷开的酒楼是哪一家啊?”

  “宝华楼,不知道阿姨有没有听说过。”岳宁相信这位阿姨肯定听过,毕竟最近宝华楼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

  周文婷停下手中的筷子:“宝华楼?那肯定听过,是旺角那里口味最好的酒楼,很多老饕都爱去光顾。”

  “是吧?”周老爷子说,“就说手艺好,到哪儿都有识货的人。岳老板是小岳师傅的爸爸,当年跟罗长发一起做菜的时候,就比罗长发厉害。罗长发能有国家名厨的称号,岳宝华能差吗?”

  “是啊!”周文婷心里琢磨着,不知道该不该跟小姑娘说最近宝华楼正面临危机,也许她爷爷不想让小姑娘担心呢?

  岳宁却在想着另一件事:“阿姨,我刚才听您说,您是回来处理供港猪肉污染问题的。能冒昧问一句,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你阿姨负责供港生鲜,在港城联络处,专门处理供港生鲜的质量问题。”周老爷子替女儿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啊!我在西北的时候,牛羊都是生产队一家一户散养的,然后公社统一收购。说实话,每个生产队的饲养员养出来的牛羊都不一样。比如我,大队照顾我,我养的羊就在附近山上吃草。但队里有些小组,会赶着牛羊出去游牧。这两种养殖方式养出来的羊不一样。到了公社,只按照月龄和重量来计算。但作为厨子,饲养方式不同,羊肉的风味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咱们怎么判断、怎么分类呢?”岳宁忍不住问道。

  “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所以港城现在不要我们的牛羊,他们从澳洲、新西兰、巴西等地进口牛羊,还会区分谷饲和草饲。我们向他们供应蔬菜、鸡鸭鱼和猪肉,这些都是定点饲养场供货,相对好控制一些。”

  岳宁点头表示明白了,又问道:“不同养殖方式的鸡鸭,以及不同水源的鱼,口味都会有很大差异。如果是批量采购,我该如何挑选品质较好的呢?去菜市场挑选的情况我了解,我问的是批量采购的情形。”

  周文婷解释道:“货物到港后,会分配给相应的经销商,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有追溯体系。就像这次的猪肉,是在市场抽检中发现有问题,然后反馈给我们,我们再找到对应的屠宰场……”

  岳宁一边吃饭一边询问,通过交流,她大致了解了当前供港生鲜的供应模式,也知晓在港城市场上,蔬菜、鸡鸭鱼肉的供应中,泰国和台湾地区的产品也占据了一部分份额,并非大陆产品一家独大的局面。

  上辈子,港城的蔬菜和鸡鸭鱼肉绝大部分都来自大陆,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大陆的供应量会持续扩大呢?

  岳宁心里想着,不知道阿根叔和葛大姐现在怎么样了。要是他们能成,自己要是能和周阿姨建立良好的关系,摸清楚供港生鲜业务的门槛,以后说不定能帮阿根叔建个养殖场呢。

  周老爷子看到岳宁一边询问一边思索,便说道:“宁宁还没去港城,就已经在为宝华楼的未来经营考虑了呀?”

  大家还不太熟悉彼此,此时说出来可能会显得太过功利,于是岳宁点头回应:“是啊!爷爷年纪大了,腿又有静脉曲张的毛病,我肯定得帮他。刚好阿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趁机多问问。了解得越多,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小。对于我们做酒楼生意的来说,品质控制至关重要。”

  “宝华楼有你在,以后在港城肯定会越做越大。”周老爷子吃完一碗饭,正准备再盛一碗时,却看到女儿把剩下的那点饭都盛走了。心里想着本来就没算上她的份,还吃这么多,不过也只能无奈地想,谁叫这是自己的女儿呢?

  周文婷听到这话,心里想到宝华楼正处于危机之中,宝华楼究竟能不能渡过难关还是个未知数。

  她接着问道:“怎么没见宁宁爷爷呢?”

  “我爷爷今天早上刚回港城,宝华楼出了点小状况,他得回去处理一下。”岳宁说道。

  小状况?周文婷看着岳宁那稚嫩的脸庞,上面还挂着无忧无虑的笑容,看样子老爷子是不想让孩子担心。但她清楚,那恐怕绝非小事。

  岳宁心里同样担忧,爷爷性格正直,真的能想办法制造话题引起关注吗?真的能把事情闹大从而解决问题吗?爷爷呀,在该放下颜面的时候,一定要果断一些才行啊。

第37章 岳宝华回港

  岳宝华带着儿子的照片踏上了归途,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到达口岸。过了口岸后,徒弟阿松开车来接他回去,等抵达宝华楼时,已经是傍晚六点了。

  夏天天黑得晚,宝华楼大门紧闭,而对面的胜华楼却人声鼎沸,门口的烧腊档口排着长队。

  宁宁说已经安排好了,让他放手去闹。可他的个性本就不是争强斗狠之人,一辈子就只会用心做菜。要怎么闹呢?

  “师傅,他们太过分了,您瞧!他们还厚着脸皮贴这种告示。”阿松指着胜华楼大门左侧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说道。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岳宝华走近了两步,只见告示上写着:“本店菜品干净卫生,吃出异物,赔偿五千”。

  “这不是宝华楼的岳老板吗?”

  “他回来了?”

  “听说去内地西北找孙女了。”

  “怎么一个人回来?孙女呢?”

  “……”

  在食客们的议论声中,岳宝华一步步往前走,来到胜华楼门口。胜华楼的伙计一看到岳宝华,立刻一溜烟跑进去告诉丁胜强。这会儿,丁胜强正急忙从后面跑出来:“师傅,您回来了?”

  岳宝华没有理会他,而是径直走向那张红纸,一把将其扯了下来。

  丁胜强看到他如此激动,还扯下了这张纸,心里暗自讥讽,嘴上却说道:“师傅,您这是做什么?您看清楚,这不是您的宝华楼,这是胜华楼。”

  刚才岳宝华还拉不下脸,看到这张纸,想到对方陷害自己,还如此堂而皇之地贴出来,心头的怒气再也控制不住,他把红纸往丁胜强脸上一扔:“你还要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