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146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这次除了水泥,就属红砖要的多,许明月决定像临河大队的大队部一样,建成四合院式的学校,也就是直接去除学校院墙,直接用一个个教室将学校围成一个长方形,中间的空地就做操场,这样既最大化的去将砖和水泥利用起来,除了教室、办公室,还有老师们的宿舍一起建。

  她至今还记得她小时候新教学楼还没建好前,读的那个老小学,四面漏风,冬季来临,教室就是冰窖,脚冻的宛若冰块。

  还有教室数量。

  许明月长大后,和她的大学同学们说起她小学初中班里的人数时,别人都惊呆了。

  她小学、初中一个班九十多个人,谁敢信?

  她以为这是普遍的事情呢,她对小时候教室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排快要贴着黑板了,最后一排直接靠墙,几乎天天都要和前后桌为中间坐的空当争执吵架,因为太狭窄了,背直接贴着后桌。

  这还是一个大队学生的学校班级情况。

  这次的学校要容纳三个大队的学生,这时代送孩子们来上学的人可能没有她小时候多,但她既然建了学校,就不能只想着现在,至少要考虑到一二十年后,所以一个年级最少要建三到五个班,老师办公室至少也要准备两个,一个放语文教师,一个放数学教师,还有知青老师们住的宿舍,即使一个宿舍住八个人,也得考虑分男女。

  对了,更重要的,学校厕所!

  在抽水式公共厕所还没有出来前,那种老式的厕所简直脏的无法回忆。

  关于学校的建造图纸,许明月依然找了孟福生和郑济河两人帮忙画,将她的想法全都告诉了两人。

  原本许明月还想将学校建成一层的,孟福生和郑济河听了许明月的要求后,都建议她将学校建成小二层,不然真规划不出那么多的教室,容纳不了三个大队的学生,但若建成二层教学楼还是可以的。

  这年头还没有钢筋预石板,更高的楼层建起来比较困难。

  当许明月把孟福生和郑济河两人画好的学校建设规划图纸拿给许金虎和江天旺看的时候,两个人看到上面的面积和教室数量,也惊呆了:“要这么多教室的吗?有这么多人要上学的?”

  他小时候在江地主家的私塾读书,里面最多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这还都是家境不错,供的起上学的人家。

  按照许明月规划出来的教室,那一个年级起码得一百五十个学生以上,五个年级加起来就有七百多人!

  “公社中学都没这么多学生,你确定学校需要建这么大?”江天旺摸着他圆滚滚的脑袋,震惊地说。

  他小儿子就是在公社中学读书的,公社中学也只是一层的四合院房子,也没有临河大队规模这么大。

  许明月笑着拍了个马屁说:“有您和主任在水埠公社,今后说不好炭山那边的人都不来公社学校读书了,都去我们大河以南呢!”

  一句话把许金虎和江天旺两个人都说美了,两人只要一想到大河以东的学生也来他们临河大队上学的情景,那画面美好的让两人都忍不住咧开了嘴巴笑出了一口大牙。

  许金虎直接用钢笔点了点许明月,乐呵呵地笑着说:“你也真敢想!”

  “有您和书记在,我们大河以南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现在养鸭场有了,养猪场也在建了,今后可能还有养鸡场、养鹅厂,水电站也在建了,等这些厂子都开起来,大河以南发展的繁荣富强还远吗?”许明月给两人画大饼。

  两个人脑海中想象着大河以南在他们两人手中发展的比炭山还繁荣的样子,脸上都笑开了花:“建!就这么建!奶奶的,到时候别说炭山了,我让水埠公社里的人都去我大河以南上学去!”

  建设小学计划书通过,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建学校的具体事宜。

  现在大河以南又要建堤坝,又要搞生产,同时还在建水电站,人手严重不足。

  许明月便建议让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都参与进来,同时招募大山里面的人出来工作。

  “我们大队和蒲河口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粮食,而粮食恰恰就是大山里面的人缺的,我们给他们一个赚取口粮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口,将我们大队建学校,并对整个大河以南招收学生的事情发散出去,让大山里的人也有机会走出来,学到知识,改善大山里面的环境。”

  许明月可太知道知识对一个地方,一个人的重要性。

  她希望能够通过收购草药、开办学校、工厂、普及识字率和法律,来逐渐带动整个大河以南的人富裕起来,再带动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慢慢走出来,有了工作、有更广阔的视野,当地的女人地位才会提高,有了收入,溺女婴杀女婴的情况才会减少,拐卖妇女儿童的事情才会逐渐在当地少起来。

  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靠近河边的几个大队极少出现娶不到媳妇的情况,而越是山里面的人,越是精穷的村子,越难通过正常途径娶到媳妇,因为女婴刚生出来就已经被溺杀了。

  娶不到媳妇怎么办?犯罪。

  听着许明月的建议,许金虎皱着眉说:“从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招募人手我倒是没意见,就是从大山里头招人来建学校……”他食指敲击着桌面,眉头深皱:“就怕那些人来了不好管哦!”

  要是他自己还在临河大队,他还真不担心,但现在管理临河大队的许红桦和江建军都是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许明月自己也才二十几岁,不到三十岁,脸嫩的很,他怕他不在,到时候山里的人多了,不好管。

第195章 任何事情都不是上面人……

  任何事情都不是上面人嘴巴一张, 下面的人就能立刻给你办到的。

  建立教学楼也一样。

  当许金虎、江天旺两人又将大河以南的三个大队喊到水埠公社开会时,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才知道,临河大队又要搞东西了。

  自他们建完养鸭场和在建的水电站后, 现在临河大队又要建学校。

  建设大队的大队老书记立刻就焦急地说:“江书记,许主任, 我们大队也没有学校, 也缺学校, 你看我们大队是不是也要建个学校?”

  临河大队还好一点,江地主过去就在江家村,福泽了附近几个村子, 像许金虎、江天旺他们,小时候都是念过几年私塾的,能写会算。

  他不由眼睛发酸的看了眼坐在上手的许金虎和江天旺两人, 若他们不识字,不会写, 过去和他们一样也只是一个小成产队主任和书记他们,如今也做不到区一把手上。

  在老一辈人眼里, 还是习惯性在心里称呼水埠公社为水埠区。

  像他自己,也就是勉强会认几个字,写出来的字更是别人都不认识, 他自己勉强认得, 后来还是扫盲班开始, 他一大把年纪, 又每天晚上装作去监督扫盲班学生上学,又跟着老师认全了字,每天回去用铅笔小心的在本子上写了又写,练了又练, 才勉强把字写全了的,饶是如此,错别字依然一大堆。

  这事连向来崇拜他,觉得他是知识分子的老妻都不知道。

  他一开口,和平大队的书记也眼巴巴的看着江天旺说:“书记,你看我们和平大队也没有学校,是不是也要建个学校?”

  坐在上头靠在椅背上,坐姿跟个流氓似的许金虎瞪着大眼睛说:“你说你们,急什么?啊?急什么?说了不给你们建学校了吗?今天喊你们来,不就为了这事吗?”

  江天旺看他那坐没坐相的样子,朝他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对许明月说:“许主任,还是你来说吧。”

  坐在许金虎下方的许明月这才咳嗽了一声,将几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没有打印机,她也懒的将计划书再抄一份,而是直接就着她写的那份计划书说:“是这样的,在座的书记、主任都知道,临河大队前些时间才建了一座养鸭场,未来呢,还会再建一座养鸡场和养鹅厂,我们蒲河口也有一座养猪场在建,有这么多工厂在,未来肯定要招收工人。”

  一听临河大队要建这么多工厂,还要招收工人,此时工人阶级最光荣,能拿工资补贴家里,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干部们都急了:“我们大队也能养鸭啊!”

  “我们大队可以养鹅!”

  “养猪场我们大队也可以开嘛!”

  许金虎用力敲了一下桌子,瞪大了他的虎目:“都急什么?等许凤兰主任说完!”

  许金虎一发火,两个大队的大队领导们都按捺下心中急切,暂时禁声,只是目光中的交集和渴望依然交织着。

  许明月笑着说:“焦主任和汪书记先听我说,你们都知道大河以东有水泥厂、砖瓦厂、炭山,除了炭山对面向附近所有公社招收矿工以外,其它工厂都只对大河以东的人招收过工人,那我们临河大队以后招收工人呢,也会优先向我们大河以南的招收工人。”

  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干部们还以为,许明月说的是只向大河以南的隶属于水埠公社的三个大队招收工人,还不知道许明月说的是面向整个大河以南的人,心头一喜,都点头想说话,被许金虎又瞪了一眼后,只能继续按捺下想说话的欲望,继续听许明月介绍。

  “既然是招收工人,那招的工人总不能连考试通知都看不懂,笔试的时候连字都不会写,对吧?所以呢,为了我们三个大队今后在整个大河以南的招工行动中,更有优势,我们尊敬的革委会许主任,和英明的公社领导江书记,在经过深思熟虑的商讨之后,决定在临河大队许家村村尾靠近建设大队的位置,建立一所面向临河、建设、和平,三个大队共同招生的学校,让我们大河以南的孩子们,从此有了上学的地方,有了识字的地方,有了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

  许明月铿锵有力的话音一落,许金虎和江天旺就带头鼓起了掌,江天旺还特别捧场的喊了声:“好!”

  江天旺笑着看着会议室桌前的众人说:“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情况,刚刚许凤兰主任也把事情跟你们说了,今天喊你们来,就是想和你们说一说建设学校的具体事情,后续招收老师,也是从三个大队招募。”他严肃着脸说:“招老师,到时候要考试的,事情提前跟你们说了,要准备,你们也可以叫你们大队的人提前准备起来!”

  这就是大队领导的好处了,有什么消息他们第一个知道,只要他们心里还有私心,回去将招收老师的事情第一个跟自己亲戚朋友说,到时候他们自己的亲戚朋友提前学习,有了准备,考上的几率自然比别人大了许多,下面的生产队队员还说不出什么来。

  许金虎又用笔头敲击了一下桌面,眉头紧皱着,一双虎目扫视着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几个干部说:“别说我们不想着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要是不带你们两个大队玩,我们也不会把学校建在我们许家村村尾!”许金虎肃着脸说:“原本我和江书记商议,学校是要建在江家村村头的,还是我想到你们两个大队也是我们水埠公社的,也没有学校,大队的娃儿们没书读不容易,最后才决定把学校建在了我们许家村村尾,可以让三个大队的娃儿们都能来上学!”

  他这话说的脸不红心不跳,听的江天旺都没忍住瞅着许金虎那张老脸看了又看,心里忍不住想这老东西一张脸皮到底什么做的?如此无耻的话怎么能面不改色的说出口的?他这个当事人就在他面前呢,什么叫先和他商讨决定把学校建在他们江家村的?他们什么时候决定把学校建在江家村了?不是你一开始就不同意的吗?

  什么叫还是你许金虎想着他们两个大队的娃儿们上学不容易?这话你老许也说的出口?这话你说的就不亏心吗?明明是你这个老东西有什么好处就想着往你们许家村扒拉,现在说的好听了,是想着三个大队的娃儿们上学不容易,嘿!tui!

  不管许金虎心里怎么吐槽,面上神情更是古怪,许金虎却是一点不在意。招手示意了下江天旺,让他继续说。

  从来都是让许金虎当坏人,他来当好人的江天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他让自己说什么,愣了一下才说:“现在水泥砖瓦紧张,想建三个学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们都是生活在大河边上的人,都知道修建堤坝有多么重要,为了让我们三个大队的孩子们,未来不再当睁眼瞎,我们现在只有能力在临河大队许家村村尾建设一座向临河、建设、和平三个大队全面招生的小学,今天喊你们来,一来是要和你们两个大队商议,派出多少人手来许家村一起建设小学的事情;二来就是要招工招老师了。”

  原本还想就建学校的事情再争取一下的两个大队书记、主任一下子就被后一条的招工信息给吸引住了注意力,他们明白,想为他们两个大队单独建学校是不可能了,倒是后面的招工信息,要是布置的好,起码可以为他们自己家亲戚朋友们,多两个工人名额。

  一想到他们家族里要多几个工人,哪怕是大队书记和主任们也不由心头火热起来,恨不能立刻就回去,鞭笞家里儿子、孙子们都赶紧去扫盲班学习起来,根本就无心思听什么建学校的事情。

  你们临河大队建设学校,关我们建设大队、和平大队什么事情?

  就连会议室内几个大河以东的下面大队的干部们,听到这个招工和招老师的消息,都坐不住了,都纷纷激动的问江天旺和许金虎说:“□□,许主任,不知道到时候我们几个大队能不能也去参加招工考试?”

  虽然是大河以南的工厂和学校,大河以东的人向来看不起大河以南,也不愿意去大河以南,但这不是当工人吗?先占住了工人的位置,后面有机会再往公社里调就是了,实在不行,一个工作就是拿来卖,也能卖不少钱呢!

  许金虎眼睛一瞪,一个个大队骂的唾沫横飞:“想什么美事呢?什么好处都想着往你们碗里扒拉!你们大河以东的招工信息什么时候给过河南那边?水泥厂都不够你们大队招工是不是?砖厂不是你们大队的?还有你!”他目光又转向炭山主任:“一个炭山都不够你们招工的了是吧?”

  行政属性和蒲河口农场一个等级的炭山主任被许金虎骂的一脸无辜,心想我也没说话啊,其它几个大队说话,关我炭山什么事?

  水泥厂和砖瓦厂虽然都在大河以南炭山下面,却分别坐落在炭山的两边,分属于另外两个大队。

  家在大河以东的几个干部被许金虎骂的满脸唾沫,讪讪的敢怒不敢言。

  许金虎看着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的几个人:“现在来说说,等双抢之后,一个大队出多少个壮劳力来建学校吧,我们争取在年底之前就把学校建起来,明年开春就招收第一批学生入学。”

  许明月在一旁笑眯眯的补充说:“过来建学校的家庭有优先报名参加工人和老师考试的权利,他们的子女也会优先考虑他们入学,今后他们将会是第一批学会识字、能写会算的学生,到时候工厂和学校要是再招收工人和老师,肯定也要优先考虑他们这些最先学会识字算数的人。”

  原本还对临河大队建学校消极应对的两个大队书记、主任们,顿时不说话了,都纷纷对视一眼。

  “对了。”许明月笑的一脸温柔和善的补充说:“顶头老大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了响应顶头老大的号召,这次工厂、学校,不论是招工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男女名额各半,以后各工厂招工人也是如此,这事你们也和下面的队员们说清楚,要是他们都不愿意让女孩子上学,女孩子们不识字,今后工厂女工岗位被我们临河大队的姑娘们占了,可别说我们临河大队没提前通知过你们啊!”

第196章 许金虎和江天旺两个大……

  许金虎和江天旺两个大男人是根本想不到什么招收学生、老师、工人名额男女各半的事, 甚至在他们心底,就应该多招收男子。

  可不知道许明月本身是女娃的关系,她就格外关注女娃一些, 还是她真就是这么听顶头老大的话,将顶头老大的话奉为圭臬, 既然她提出来了, 江天旺和许金虎便也不反对, 反正顶头老大都说了嘛,妇女能顶半边天,听顶头老大的话去做事, 总不会差的。

  各大队书记、主任,会议室里其它大队的干部们听到许明月的话,也稍稍有些惊讶, 要知道,刚才许明月说出要送娃上学时, 他们脑子里完全就没有女娃子们什么事,心里头默认了, 会送去上学的都是男娃,能去工厂做工的也只有男娃,甚至是送去当老师的, 也是家中男孩子。

  现在听说了许明月补充的最后一句话, 几个大队书记和主任心里不由都紧了一下, 心想回去得和下面队员们好好说说, 一定要把家里适龄的女娃娃们也送去上学,不然到时候里面的女工名额全都被临河大队占了去,不是要便宜临河大队了?

  等会议结束,大河以东的几个干部想了想, 也都想办法把大河以南要建厂建学校招工的消息通知到家里。

  即使他们自己用不到这个招工信息,他们这些人的家人、亲戚中,总有几个大河以南的亲戚,大河以南可不是只有临河、建设、和平三个大队,许凤兰主任都说了,面相整个大河以南招聘。

  会议室里的人大多都走出来后,许凤莲端了一碗已经用井水冰镇过的藕粉汤进来,放到许明月面前,嗓音轻快:“阿姐饿了吧?快吃点东西。”看到许明月这段时间跑来跑去,黑了不止一个色度的脸,许凤莲不由心疼道:“阿姐再忙也要顾一下自己。”

  她坐在许明月旁边的椅子上,手上拿着把芭蕉扇,给许明月扇风。

  水埠公社就坐落在大河边上,晌午的公社会议室是有风的,湿热的河风吹在人身上,仿佛带着一股竹子河湿热的气息,吹在人身上带着水汽,黏糊糊的。

  许明月看着她已经显怀的肚子,推开了她给自己扇风的扇子,端起碗直接咕咚了一大口沁凉的藕粉汤,藕粉汤上撒了点点桂花,馨香扑鼻。

  “你现在怀了孕,很多事情不必要去做,照顾好你自己就行了。”许明月其实并不爱吃藕粉,尤其是这没放糖的藕粉,真不好吃。

  但水埠公社这边并没有什么好东西,盛产的藕粉就已经是许凤莲能拿的出难得的好东西了。

  许凤莲撒娇地靠近了许明月一些,头离许明月很近,笑着说:“我公爹和建国都在公社里,我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哪里都不去,能干啥?给你端一碗藕粉汤都不行了?哪里就那么娇贵了?”

  她觉得自己下田去割两亩稻都没问题,只有阿姐,把她当娇娃娃一样,就是晾个衣服,都生怕她摔倒。

  她说话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将头往许明月肩上靠。

  她现在头上没有虱子了,靠近阿姐时都自信了许多。

  可她还是没有真的把头考上阿姐的肩膀,阿姐不仅怕虱子,还怕热,她要真这么靠上去,阿姐肯定要避开。

  可她就是想要和阿姐贴贴。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