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177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哎哟,这衣服我能穿!”

  “你别看这衣服分量轻飘飘的,穿在身上暖和的很!”

  “这好大啊,这得是给凤台那样的大个子的人穿吧?”

  他们翻来覆去看着自己身上穿的‘棉袄’,在昏黄的灯盏下,还有些不解地说:“你们说城里人也真是怪,好好的袄子,做成屎黄色,这颜色好看在哪儿了,你说?”

  江建军随口问站在一旁靠着课桌的许明月。

  许明月眼神躲闪了一下,抬头望着窗户外面黑漆漆的夜空,仿佛被外面璀璨的繁星吸引,“那谁知道呢?可能是品味独特,喜好特别?”

  全部包裹都拆出来了,这次是全大队的人都出了钱,只是有人出的多,有人出的少而已,大头还是大队部出的,毕竟还有一些村民没看到东西,或者囊中羞涩,叫他们就这么出钱,他们是肯定不愿意的,但大队部的干部们却不愿意放过这样一个可以低价买到不要票的棉布衣裳的好机会,他们通通都是有正式工资的入级的干部,哪怕工资不多,也比村民们有钱,况且他们谁家没有几个关系好的亲朋了?他们自家买够了,这瑕疵布给亲戚买到也是人情。

  二十多袋的衣服中,有十七袋小孩子各年龄段的衣服鞋子,两袋子成年女式皮鞋,两袋子灰棉布,两袋子屎黄色袄子,一袋子前面是会脱色的青花瓷图案,因为河心岛上潮湿的天气,已经把青花瓷图案脱色脱的染得脏的不能看的鹅绒裤。

  这些衣服都不能就这么穿,上面好多黑色霉点子,拆开就有一股霉味还得洗过之后才能穿。

  老村长问许明月:“大兰子,这些衣服布匹都是什么价格?”

  许明月早就想好了说辞,说:“这些衣服布料因为都是瑕疵品,不是按件卖的,是按袋卖,一袋五十块钱,这里鞋子衣服一共二十四袋,一千两百块钱。”

  听到要这么多钱,众人全都是齐齐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

  被老校长回头瞪了一眼,训斥地说:“多什么多?就那两袋子皮鞋都值多少钱了?那一双皮鞋你到供销社里买,没个二三十块钱你能买的来?更别说还要票了!”

  批发市场装菜的蛇皮袋很大,两袋子皮鞋少说有七、八十双,光是这两袋子皮鞋就值一千多块钱了,更别说还有这么多的小孩子衣服,厚实的棉袄棉裤。

  被老校长这么一瞪,施、胡、万三个村子的村长顿时不敢说话了。

  都怕老校长。

  老校长拄着拐杖坐在长凳上,双手搭在拐杖柄上,沉声说:“这么多小孩子衣服,你们每家分点去,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之前交了钱的,看他们要棉布还是衣服,交了多的自然有多的,交了少的有少的。”他用拐杖指着那一卷枕套和一袋子倒出来的粉色小裤衩,说:“剩下的,我们临河小学买下来当校服!”

  临河小学自然没钱,但大队部有啊!

  临河大队现如今七千多亩水田,每年光是上交的公粮都是附近几个大队首屈一指,这两年建学校、建水电站、开办养鸭场、买鱼苗花掉不少,但买鱼苗花的钱早就翻倍赚回来了,养鸭场去年也向水埠公社的供销社定时提供咸鸭蛋和鸭子了,也回了本了。

  现在赔钱的就只有学校和水电站。

  水电站的大头在于还没有买回来的发电机等设备,学校就不用说了,这么大个建筑物,花费的水泥砖瓦不知凡几,还有桌子长凳柜子等,也都是要花钱的,现在又要买这么多校服,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可是跟这么多的衣服相比,花的这笔钱简直值哭了,且这么便宜的衣服鞋子,还全都是小孩子的,简直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

  老校长当了一辈子村长,带领许家村的人外拒山匪,内管村民,把许家村治理成十里八乡最大的村子,人人熟知的当地一霸,他又岂是没有一点见识的,当下就决定要是这么多小孩子衣服临河大队消化不完,临河小学就全买了。

  老校长一开口,一个敢反对的都没有。

  老校长年轻时候也是凶名赫赫,到现在都还说一不二,江建军性格温厚,施、胡、万三个小村子的村长,在老校长面前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临河大队七千多亩地,几乎全都是许家村和江家村两个大村落带着他们开垦出来的,他们三个小村子完全就是抱大腿的存在,他们哪里敢有什么意见?都默默的不吭声,眼睛看向江建军。

  要是江天旺在这里,还能笑呵呵的为江家村要些好处,可江建军年纪轻轻,又哪里是老校长的对手,被老校长说的也说不出话来,更重要的是,他性格受他父母影响,江老太太就是个性格豁达爽利的,他爹江天旺受多年革命思想,公心甚重,老校长都说了这些衣服是学校买了当校服,完全一心为公,他能说什么?

  只弱弱的说:“大爷,这些孩子的衣服给我们本大队的娃儿们当校服也就算了,那些山里的娃儿们……”

  老校长心里也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做,让他这样免费的给别的大队的娃儿这么好的衣服,他也心疼。

  在一旁的许明月开口说:“要不这样,在我们学校读书的娃儿们,就发一件衣服当校服,他们毕业后,个子也高了,衣服也穿不下了,就留给下一届学生当校服。”她又指着地上一堆粉色的平角裤衩子说:“每人可以发两件裤衩子,给他们换洗着穿,你们看可行?”

  在一堆成衣中,小小的一件裤衩子,真算不得什么了,这批衣服来的又便宜,许明月这么一提议,在座的大队干部们就都没了意见。

  老校长也点头同意:“这样以后学校一直都有校服,那些娃儿们冬天来学校上学也不至于冻的连教室都没法去。”

第254章 当干部还是有很多好处……

  当干部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比如现在,老校长就拍板决定说:“你们需要什么的,赶紧先挑, 挑好了,咱们再算多少钱, 剩下的, 过几天叫大队的人到大队部去, 问问他们要什么,再分下去。”

  几人一听,又都高兴的挑起衣服来, 施胡万三个村长首先看的就是棉衣棉裤。

  刚刚他们检查衣服的时候就发现,别看一大堆衣服塞在一个包里,看着好像都差不多, 实际上差别大着呢,有些衣服不知道是不是在包袱里面, 保存的还算好,连发黄的霉斑都没有一个, 看着完好的很,他们就在衣服堆里挑这样的。

  还真被他们挑出来好几件没有霉点的。

  许明月一看就知道是最近几个月刷新出来塞进去的,和放了好几年的相比, 那确实新了很多。

  江建军和许红桦也在翻看棉衣棉裤, 别看他们都是干部家庭, 家里老头子都当上公社一二把手了, 也缺棉衣,这年头,谁家里不缺棉衣棉裤啊,尤其是这几年, 冬天格外的冷!

  好在两个大蛇皮袋的棉衣够多,他们每人都选了三四件,要不是舍不得钱,他们还想买更多点,至少家里每人冬天得有件袄子吧?虽然家里有袄子,可袄子都好几年了,里面的棉絮都结团了,哪里还暖和?一到冬天都窝在火桶里,门都不敢出。

  之后又挑小孩子的冬季外套,他们看不上灰色羽绒服,拎在手里轻飘飘的不说,布料看着也不咋好,摸在手上薄的很,表面上看着蓬松厚实,实际上就跟他们衣服里塞的芦花一样,都是面子货。

  他们看的是一套中式复古斜襟盘口碎花棉衣,浅粉色打底,上面很多细小的碎花,斜襟几个这年代女人常用的布艺盘扣,领口、袖口、衣服边沿的地方还都用白色兔毛滚了个边,又喜庆又暖和好看,下面还有配套的裤子,别看着袄子上有霉斑,一看就是纯棉花袄子,厚实,暖和!

  这还是许明月给阿锦买的一套家里穿的拜年服,就过年那几天穿了几次,第二年阿锦身高就猛蹿了十多公分,穿不上了。

  几个大男人摸着这碎花拜年服,都觉得这棉衣好看,又都觉得这棉衣给家里女娃娃穿糟蹋了,“要是大点就好了。”

  要是能大点,他们自己就可以穿,自己穿不了,家里老娘、婆娘都能穿,哪有女娃娃穿这么好看的棉衣,给她们穿不是白瞎了好东西吗?

  他们摸着是爱不释手,想着买两件回去改一改,能不能改成大人穿的,这花布真漂亮啊!

  老校长也觉得这棉衣漂亮,他家红菱穿肯定好看。

  许红菱是老校长的长孙女,家里最宠的那个,中间连生了好几个孙子后,才又得了个小孙女许红荷,但在老校长心里,最疼爱的孙辈依然是许红菱,看到这么漂亮的棉衣,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在老校长心里,许红菱不是已经三十多岁,已经嫁人生子的妇人,还是十六七岁,梳着两个大麻花辫活泼爱笑的小姑娘。

  他对许明月说:“兰子,这花布棉衣好看,你拿两件回去,给阿锦穿。”

  这棉衣是130码的,阿锦幼儿园大班的那年过年买的,现在阿锦都十岁了,哪怕今生的个子不如前世的高,那也穿不上了啊!

  许明月笑着拎起另外一件粉紫色羽绒服,笑着拒绝道:“我拿这个就行,那个给阿锦穿小了。”

  老校长恨铁不成钢的瞪着她:“小了你就不能改啊?都让你拿两件了!”他望着许明月如今白皙了很多的蜜色皮肤说:“这袄子你们年轻小姑娘穿不也好看?你看看你身上穿的都是啥?”

  都四月份了,许明月里面的土黄色肥大羽绒服早就脱掉了,现在里面是件普通的薄款黑色毛衣内搭,外面一件黑色运动外套。

  她当时是去参加小爷爷葬礼,带的衣服全都是深色的,看的老校长嫌弃不已:“年纪轻轻的一个小姑娘,不穿花的绿的,一天到晚就是黑的灰的!”他瞅了眼许明月秀丽精致的鹅蛋脸,一副没眼看的模样:“也就是生了你爹妈的那张好脸,不然你穿的哪里能看?都十八级干部了,也要穿的体面一点了!”

  在老校长的审美中,穿花布衣裳那是最好看最体面的,至于这年代人最喜欢的军绿色衣服,他几个儿子没一个是当兵的,没一个有军装,他当然不觉得好看了,要是他家有儿子当兵,他就觉得军绿色好看!

  最不好看的,就是黑的灰的,那都是他们老头儿老太太穿的颜色。

  老校长的一件黑色翻领系扣外套,都穿十几年了,到现在还在身上穿着。

  许明月就笑着打哈哈说:“我都当干部了,还穿花布?”

  “花布咋了?干部就不能穿花布衣裳了?”他用拐杖扫了好几件阿锦的拜年服到许明月脚边:“你多拿两件,改一改,给你和阿锦都改一件。”顿了顿,他又说:“给你哥哥家也多挑几件。”

  今天来的都是各村的村长,下面的小队长就没叫过来了。

  老校长是心疼许明月就生了一个姑娘,那不得把姑娘当儿子养?

  许明月原本不想挑花布棉袄的,棉衣别看厚实,又重,保暖效果也没有羽绒服好,许明月就喜欢穿鹅绒服,穿在身上又轻又保暖,四肢也能伸展开,不沉重。

  可想到这些花布棉袄小雨、老太太、许凤莲应该是喜欢的,便也就没拒绝,从里面挑了几件霉斑少的,确实如老校长说的,这年代的审美还是花布衣裳好看,主要是明亮的色彩在这年代太少见的,在这个沉闷的时代,需要这样鲜亮明媚的色彩来点缀一下。

  一样的花布袄子,穿的人少了,或许有人会指指点点的背后说你,可这么多花布袄子呢,到时候估计都要成为临河大队的人手一件的队服了,穿的人多了,也就不起眼了。

  几个大队部干部挑完了衣服、鞋子,除了老校长说的校服,和明显只有孩子们能穿的裤衩子外,其它衣裳也没有留在这,他们还是有些防着外来知青的,毕竟是黑市买回来的,他们本地人不觉得这有啥,可外来的人可不这么想,他们又全都又装回了袋子里,用牛车拉去了大队部,顺便把许明月的那一千两百块钱中,剩下的钱给结了。

  当初他们以为有五百块钱的瑕疵布就已经不得了了,哪晓得她拉回来这么多!

  教师宿舍距离学校大门口隔着八个教室的距离,在大门的右边那一排,这里的夜晚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哪怕有听见外面有动静的,也不敢出来瞎看,怕出什么事。

  毕竟山上的狼嚎声,几乎夜夜不断,他们只是因为住在拥有坚固水泥砖石墙的学校里,夜晚才能不受狼嚎声的影响,睡得安稳而已,但到了晚上,他们也是不敢乱出门的。

  女知青就更不用说了,她们除了防备野兽,还防备本地人,明里暗里不晓得多少人打过她们的主意了,不过是因为有蒲河口农场的小许主任镇着,没人敢动手动脚而已,都是家里女人来试探,或是暗地里送些家里的鸡蛋、山楂、野柿子,或是一把树莓。

  要是插队到大西北、北大荒那样的地方,一年干不完的农活、吹不玩的风沙,她们或许还会因为受不了下乡的苦,会在当地找个农村人嫁了,可现在有临河小学的老师岗位在吊着她们,她们全都在卯足了力气想要考老师岗位,觉得只要考上老师,日子就不会那么辛苦了,一个个都拼命学习,谁要嫁在农村啊?

  也因此,晚上有时候有村里的男青年来她们女教师宿舍墙外面吹口哨学鸟叫,想叫她们出去,她们一个个呼噜震天响,没一个吱声的。

  许明月就这么带着一大包衣服、鞋子和一千两百块钱,回到了荒山。

  孟福生还没睡,点着昏黄的油灯在等许明月回来。

  今晚的行动涉及黑市,孟福生作为外乡人,哪怕‘嫁’在了本大队,这事大队部依然防着他。

  当然,许明月早就告诉过他了,他也知趣的没去大队部凑热闹。

  第二天一早,许红桦和江建军就把村里各队的小队长叫到大队部,财务拿着账本,开始给袋子里的衣服定价,定的都是顶便宜的价格,毕竟大队部也没有想靠卖衣服赚钱的想法,当然,老校长那里的几袋子‘校服’没算在里头。

  饶是去除了老校长那里的几袋子校服、裤衩子,这些衣服的价格依然便宜到不可思议,尤其那女式皮鞋。才八块钱一双,还不要票!

  市面上二手皮鞋也不止这个价格啊!租一双皮鞋穿两天都要五毛钱了,还要交押金!

  只要是家里有条件的,几乎都至少拿了一双。

  像几个入了级,有工资的村干部,都拿了两双皮鞋。

  十六块钱两双皮鞋,真跟白捡的一样!

第255章 女士皮鞋是许明月自己……

  女士皮鞋是许明月自己的鞋子, 许明月前世三十八的脚,要不是男人们的脚塞不进三十八码的鞋子,他们都想给自己来一双。

  定完了价格, 就开始按照之前他们交的钱,先交钱的, 交的多的人, 先进大队部来挑选。

  等她们抱着一堆衣服鞋子回家的时候, 那些之前没交钱的人,悔的肠子都青了,纷纷去找他们各房的小队长, 问现在交钱还来不来得及。

  小队长都是他们各房选出来人缘最好最有影响力的人,闻言也没立刻答应他们,而是装作为难的样子, 训斥他们说:“当初让你们交定钱的时候不交,怕吃亏!大队部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们?现在看人家拿到袄子了, 眼红了?早干嘛去了?”他装作不耐烦的挥手说:“这事我会和书记、主任(大队长)求情的,但我跟你们讲, 即使你们现在交钱了,也是最后轮到你们挑!”

  这些各小队的成员们还不知道这些瑕疵布和瑕疵衣服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他们只见到了村长、书记家带回去的衣服、皮鞋、棉袄棉裤, 不说跟全新的一样, 那也都是质量非常好的, 尤其是其中几件小孩子穿的花布棉袄, 颜色那叫一个鲜亮好看!

  至于说瑕疵,那点子霉点子,算啥瑕疵?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大队部的干部们挑选的全是最近许明月几个月刷新出来的衣服, 和已经在小岛上放置了好几年的衣服瑕疵那是完全不能比的,但此时他们不知道,并且对此事毫不在意,都兴奋的交了钱,心底还盘算着,自己要买一件棉袄棉裤,家里老头子要一件棉裤,大儿子经常出去挑堤坝,也得要一件棉袄。

  她都看了,那袄子厚实着呢!

  还有皮鞋!那皮鞋里面还有厚实的绒,冬天要是穿着皮鞋,不光脚不冷了,穿出去谁不得高看她们一眼?

  她这辈子都没穿过皮鞋,没想到眼下能有皮鞋穿了!

  可哪怕这些瑕疵布和瑕疵衣服便宜,依然有很多人家抠抠搜搜,舍不得多买,哪怕她们手中的钱,没有票啥都买不了,他们依然习惯性的存着,以防将来家里用钱的时候没有。

  头一批交了钱的人去挑选衣服是最高兴的,她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好衣服,尤其是家里有年轻人,要结婚生孩子的,小婴儿衣服最便宜,几毛钱一件,衣服上别看有霉斑,可都是半新的,上面连个补丁都没有!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