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180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叶冰澜那边,靠着黑市走私的生意,她在本地迅速累积了一批熟客,雨停了之后,她能出和平大队的机会就少了,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也亏的她有商超,里面有泳圈等物,她不害怕在夜里行船,找了几个多次在她这里买东西的人,直接干起了批发商,她批发货物给这些人,自己则隐藏在幕后。

  她给的都是市面上少见的好货,价格也很合适,唯一的要求,就是帮她打听这边下放人员的信息,包括并不限于水埠公社、邻市、蒲河口等所有劳改犯们可能回被下放的地方。

  在钞能力的前提下,她终于打探到确切消息,她父母被下放的地点,就是蒲河口劳改农场。

  蒲河口劳改农场距离和平大队划船不过三十多分钟的距离,可以说非常近了,问题是除了从山上采摘草药去蒲河口兑换粮食的人,外人很难进入蒲河口农场,她现在还不了解情况,就更无法真身前往蒲河口农场去见她父母了,甚至都不能让这样的关系暴露出来,不然她也会受到影响。

  她又很快从和平大队的两个老知青,张莹莹和李秀梅口中打听到,蒲河口劳改农场的生产主任,家就在临河大队,距离临河小学不远。

  她急于知道父母现在的情况,可现在临河小学根本就没开新课程、新班级,暂且也就不需要再招老师,而且看张莹莹和李秀梅每天看书的架势就知道,两人是对下一次临河小学招考老师的事情势在必得!

  除了和平大队的三个知青外,还有隔壁建设大队的知青,这次光是分到临河大队的知青就有五个,这五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也会更大。

  他们这批新来的知青,总数超过二十人要竞争下一批,不知道几个的名额,就是前世大学毕业,并且有留学经历的她,也无法保证自己在这里的考试中,就一定能考上,哪怕几个老知青防着她们几个新的竞争者,从她偶尔瞥见她们的书封面的时候,也察觉到,她们看的书和她自己过去学的内容一点都不同。

  不过这段时间,她已经通过黑市的下线,帮她找到了一套完整的本地的数理化自动丛书和《革命的接班人》等书籍,私下在看,争取能考上临河小学的老师。

  这个才建了不久的新房子,她也无所谓,大不了留给和平大队的女知青们,当做知青点使用,她们住了她建的房子,总是要承她的情的。

  只要考上临河小学的老师,就距离蒲河口生产主任小许主任家里更近,可以从靠近小许主任开始,慢慢找机会,看能不能混到蒲河口农场搞个职务,就算不能进蒲河口农场,能离小许主任家里近一些,做事情也方便一些。

  至于怎么接近小许主任,叶冰澜想的还是老一套:钞能力!

  既然打探到父母是被下放到蒲河口劳改农场,劳改农场的一把手又是许明月,她自然也将许明月的家人情况打听的一清二楚,知道她自小丧父,老母年迈,由家中长兄挣钱养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妹。

  据她打听到的情报,小许主任与她长兄、一双弟妹之间的感情极深,对他们极为疼爱,被离婚回娘家后,不仅用离婚分到的钱,给自己建了个房子,还给兄长和弟弟一起把婚房建了,她妹妹许凤莲结婚的时候,她还陪嫁了搪瓷盆和热水瓶,还有一床棉花被,据说也是她这个做姐姐的给妹妹的。

  搪瓷盆和热水瓶在叶冰澜心里自然是不值什么,可她却知道,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农村,搪瓷盆和热水瓶就好比这个时代的三六条腿,比三十六条腿还要难得,毕竟三十六条腿有钱能打,搪瓷盆和热水瓶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尤其是在农村这个缺少票据的地方。

  由此也能看出,她对这个妹妹的疼爱。

  她还打听到,小许主任名下只有一独生女,与前夫所生,大约是她童年时代日子过的太苦,伤了身子,除了和前夫育有一女,再婚多年,仍未生育,对这个独生女儿疼爱之极,听说她这女儿都十岁了,她还每天‘宝宝、宝贝’的叫着,光是从称呼上,就能听出她对这女儿的疼爱可见一斑。

  叶冰澜自然不敢直接找上小许主任,一个离婚后,直接让前夫家身败名裂、人人喊打,离婚后短短九年时间,就从白身一路高升,成为一个地方的一把手,十八级干部,并带着家里兄长、弟、妹都成为了入了级的干部,这样的人,光是从她查到的这些信息,她就丝毫不敢小瞧。

  所以她所想的,便是从她最在乎的亲人出手。

  她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是小许主任的独生女,但想到小许主任的女儿年龄还小,估计对小许主任的影响有限,况且拉一个孩子的好感,能给什么?几颗糖果就够了,分量不够!

  她的目光又落到小许主任的兄长和幼弟身上。

  这两兄弟,一个是养她长大亦兄亦父的长兄,一个是自小疼爱的幼弟,相信分量在小许主任的心中都很足。

  至于小许主任的妹妹,听说她嫁人之后,就跟着丈夫被调去了水埠公社,一两个月都不回来一次,她自己现在每天都要挑堤坝、拔草,参与春耕,根本不可能去水埠公社。

  遗憾的是,她能打探到的消息只有这么多了,更多更细的,还需要时间去打探,要是她能考到临河小学,再近距离接触到这一家子,就更容易打探到这一家的突破点。

第260章 许明月还不知道有人因……

  许明月还不知道有人因为想要接近她而先去将她调查了一番。

  此刻她正和江建军, 许红桦一起在水埠公社开会。

  等待了整整一年的发电机设备终于到了。

  江天旺为这事跑了整整一年,头发都白了许多,才终于在周县长的帮助下拉来了这一批设备。

  此刻, 江天旺满面红光。

  这是自他接任水部公社书记以来,继为大河以南开辟了近万亩良田和建立了临河小学之后, 做出的第三件实打实的政绩, 且且和前两件基本上都由许明月提议并参与不同, 建立水电站的事,最开始虽然是许明月提的,但后续工作, 几乎全部是由江天望父子在负责,而跑发电机设备一事,则全程都是他自己独自完成, 许金虎这老小子可是一点忙都没有帮上。

  自许金虎接任水埠公社革委会主任之后 ,许金虎就成为了水埠公社实际上的一把手, 水埠公社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成了许金虎的一言堂。

  如今这个水电站发电机终于到了, 一旦水电站正式落成,整个临河大队都要受他江天旺的情,惠及子孙好几代, 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就这一年跑下来晒的黢黑的面色, 在此时都透着激动的红光。

  他坐在水埠公社会议室的主位上, 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发电机设备已经到了吴城, 建军,你们今天回去安排好船,一早就去城门口的码头接收发电机,多安排些人。”他又对许红桦说:“建成发电站与我们整个吴城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到时候周县长会安排报社的人下去采访,你回临河大队把相关接待事宜也安排一下。”

  他已经能够想象,他和临河大队的水电站,一起出现在报纸上的模样,只要一想到那个画面,他就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

  接着就是众人讨论要如何安排建成仪式,接待周县长和吴城革委会主任的到来。

  这本来没有吴城革委会主任什么事,但他上任一年多以来,先是派了王根生担任五公山公社革委会主任,先后又派了无数红小兵下来,想要扰乱水埠公社的局势,让他的人来接收水埠公社革委会主任的位置。

  没想到一年多时间,不光五公山公社革委会主任王根深莫名其妙地栽了,就连水埠公社也跟一个乌龟壳一样,他派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下来,不仅没有扰乱水埠公社,反而被许金虎带人狠狠收拾了一顿。

  他这次就是趁着水埠公社临河大队水电站建成仪式,亲自带人到水埠公式来看一看,他就不信许金虎连他也敢抓。

  原本许金虎在吴城的靠山栽了,他在吴城不应该这么快收到消息了,上面的人想收拾他按理来说不难,但他和江天望两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表面上看来斗得水火不容,实际上,许金虎早已搭着江天旺的关系,投靠了周县长。

  他们这次过来开会,为的便是两个目的,一是要如何办好这一次的水电站开站仪式;二便是要做好一切防范,尤其是针对陈卫民等主持修建水电站工作的敏感分子。

  许金虎对许明月说:“水电站落成那天,老陈那些人就先留在浦河口,别让他们去临河大队了。”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还有浦河口那些人,防止上面的人也去浦河口,你浦河口也要做些准备,该学习的学习,该批斗的批斗!”

  许明月心领神会的笑道:“行,我心底有数。”

  如今的风气便是如此,批斗成风,哪个地方要是不批斗,反而犯了大忌。

  浦河口想要太平,自然也少不了每天喊口号,开批斗大会。

  许金虎这边给她送了不少作奸犯科的人过去,对于这些真正犯了罪的人,许明月可是没少批斗他们,尤其是那些犯了男女之事的,许明月可是牢记前世网络上流传的监狱传统,在监狱中鄙视链最底端的便是这类犯人。

  传统如此,许明月这一个监狱长自然要遵循传统。

  这次上面革委会的人要来检查,她便把这批斗之风吹得更猛烈些。

  但许金虎担心的却不是这件事,他又对许明月说:“你那蒲河口现在是产粮大户,上面不少人都在盯着,行政级别又高,现在只有你一个生产主任,我怕上面的人下来后看到咱们浦河口没有革委会,会安排人下来成立革委会夺权,你这次回去最好先安排人,把革委会成立了你自己担任革委会主任,至于生产主任的事,你推个你信得过的人上来。”

  许金虎想到了自己的哥哥。

  但他大哥已经年近五十,性格老实巴交,让他在临河大队担任一个小队长还行,担任一个18级干部的生产主任,统领7000多亩地的生产工作,着实有些难为了他。

  村里大部分识文断字的人都已经被他安排到水埠公社了,毕竟他担任水部公社革委会主任兼武装部主任,需要大量的信得过的自己人,现在留给许明月的,全都是后来在扫盲班出来的年轻人,让他们做做后勤工作,担任小队长小排长,管理少数的人还行,但要提拔为18级干部,不光缺少能力,还缺少拿得出手的政绩。

  这些人不像许明月,她虽年轻,但自担任干部以来,只要她出手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是实实在在的拿得出手的大事。

  这是连他儿子许红桦都做不到的,冒然提拔一个没有什么大功的人到这个位置也不合适。

  许金虎揉了揉额头,皱着眉头:“实在不行你就让自己兼任一下,我看谁敢把手伸到浦河口去,谁敢伸手老子就敢把他手给剁了!”

  此话一出,在座的几人又都笑了。

  外面的人想要插手蒲河口,除非将浦河口现有的民兵全部撤了,换上他的人,不然不管谁来浦河口担任主任,都将会被许明月架空。

  这就是来自大河以南的武装实力。

  倒是水电站的成立仪式,和欢迎周县长和吴城革委会主任的莅临接待一事,许红桦有些头疼:“要是往年水电站成立这样的大事,爆竹肯定要放一些。”放爆竹驱驱邪气,“可今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到时候县长和革委会主任来了,不热闹啊。”

  许明月笑着开口说:“这有啥?到时候多安排一些孩子在前面献花,映山红山上还有一些,就用这个,喜庆!”

  许红桦赶紧转动笔尖在纸上记下来:“妹子你还有什么主意?赶紧都给哥提出来,你脑子好使!”

  许明月笑道:“什么脑子好使?就是一些小建议,行不行的还要咱主任和书记把关,主任和书记说行才行!”

  说的许金虎和江天旺又笑了起来。

  许金虎笑着说:“你赶紧给他说吧!”

  江天旺用笔尖敲敲桌子,看着众人道:“都严肃一点,到时候县长在呢,再这么嬉皮笑脸的可不行。”

  许明月笑着说:“回去叫咱们大队的人出来排练一下,对周县长和吴主任要笑的热忱,笑得淳朴,多说一说在两个领导的领导下,咱们临河大队的日子才越过越好,大领导说话的时候,咱们掌声要热烈一点。”

  许金虎挥着笔尖,笑着对许红桦说:“都记下来,你要是学到你妹子三分,今后我也不操心你了。”

  许明月继续笑着说:“到时候不是有记者要来吗?主席语录班办了这么久,也要给人看看吧?”

  江建军受到启发,灵机一动:“咱大队部墙上的语录是不是也要重新刷一下?”

  墙上的这些语录,还是年前用白石灰写的,经过了三四月份的雨季,颜色已经脱落了部分,没有刚写时那么白皙光亮。

  许明月伸手笑着打断他:“别,那样太刻意了,咱大队现在那样才是最自然的!”

  江建军不由一愣,做了跟他父亲一样摸头的动作,给许明月竖了个大拇指。

  坐在边缘旁听的许凤莲见状,不由内心骄傲又得意,轻轻用胳膊肘拐了一下江建国,朝他得意的挑了挑眉,仿佛在说:还是我阿姐聪明吧?

  许凤莲如今怀孕,行动不便,江建国见此不由扶了扶她的后腰,让她坐的更舒服些。

  江天旺又说:“咱们临河小学也开了半年了,到时候也带周县长去看看咱临河大队的学校。”

  周县长可是任过水埠公社书记的,他对水部公社的情况再熟悉不过,最开始临河大队开辟的3000多亩河滩良田,还是在周县长在任的时候开垦出来的呢?

  这一刻谁都没有提,当时真正主持开垦良田,后升任了吴城副县长,又在吴城混乱的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曹主任。

  现如今的临河大队可有太多可以宣传的点了。

  说起这个,许红桦也道:“去年咱大队修建了养鸭场,今年养鸭规模已经达到了180只,到年底估计能突破300只,咱们养鸭场是不是也要再扩大一些?”

  他是负责临河大队生产工作的大队长,除了粮食上的生产,鸡鸭鱼肉也属于他的工作范围,他可是还一直都记得许明月提出过的养鹅场和养鸡场呢!

  如今水电站即将竣工完成,养鸭场和养鱼场也步入了正轨,下一步养鹅场和养鸡场是不是也要搞起来了?

  就像江天望在水部公社书记的位置上惦记着给家乡建小学和水电站的事一样,他许红桦担任了临河大队生产大队长,又何尝不想为家乡做一些看得见的实事呢?

  带领临河大队的家乡父老们发家致富,这是大河以南的人祖祖辈辈都想实现的愿望!

第261章 许红桦不提这事,江天……

  许红桦不提这事, 江天旺都要忘了,这一整年他的心思都在水电站上,毕竟这才是真正能够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 过去他哪里想过,他们临河大队也能通上电啊!原本以为有这么一条大河隔着, 还不知道要过多少年, 才能轮到他们大河以南呢, 现在这么快就要落成了!

  江天旺用双手搓了搓黑红的脸,压下激动的心情,说:“那事情就这么个事情, 情况就这么个情况,回去后赶紧安排人去吴城码头接发电机。”

  这发电机毕竟是国外的设备,现在对外国的东西格外的敏感, 他也怕夜长梦多。

  散会之后,他们也没有在水埠公社多停留, 时间紧张,他们都快速的离开水埠公社, 回去做准备工作。

  许明月离开前,许凤莲特意给许明月塞了一大包东西,许明月还好奇是什么东西, 被许凤莲拉着, 神秘兮兮地说:“回去看!”

  许明月在船上的时候打开看了一下, 是一袋袋用银色袋子装的粉末东西, 看不清里面是什么,许明月估计要么是麦乳精、豆奶粉之类的东西,但她没想到,许凤莲一次性给了她六大包。

  等她到了蒲河口, 打开袋子看了里面东西,才惊诧的发现是奶粉,她这才主意到,这包装奶粉的银色袋子上虽没有一个字,切口却是精细的齿锯形,袋子的质量看着也十分好,有些像几十年后,她给阿锦小时候买的奶粉袋子。

  她不由疑惑,这年代的奶粉包装就已经这么好了吗?不过想到这年代就有铁皮奶粉桶,许明月又没有过多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存在既合理,别看这个时期国内这么困难,好似科技很落后的样子,可早在百年前,冰箱就出现了呢。

  只是小姑奶奶给她的奶粉也着实太多了些,这东西拆开包装后,一个月内就得喝完,不然就坏了。

  想到爷爷的二儿子,也就是她爸出生了,现在正是喝奶的年纪,许明月给自己和孟福生留了两袋,给阿锦留了一袋,剩下的三袋准备给她爸许爱党去。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