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55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众人一听,茶厂负责人是江副县长的夫人,更是客气了几分,进来参观茶厂的时候还都细心的在茶厂外面的草地上,将脚下的黄泥一一擦去了,又在黄草地上将鞋底擦了又擦,这才步入茶厂内。

  茶厂现如今全靠人工炒茶,所以茶厂内现在最多的,就是各种大厨灶,厨灶上放着一口口大铁锅。

  许明月带着他们参观完了茶厂,才对他们介绍道:“我们计划再引进几台炒茶的机器,今后尽量脱离人工炒茶,进行统一的自动化机器炒茶,并在隔壁的真空包装厂进行统一包装。”

  之前他们听说临河大队招人建厂,建的什么厂,年初二回娘家的姑娘媳妇们也说不清楚,现在他们才知道,居然是为了茶叶,又建了个什么包装厂。

  一直到他们从临河大队离开,回到他们各自的大队后,看着自家大队灰扑扑的土坯茅草屋,一年到头几十上百年都不曾有过改变的村子,人脸上永远都死气沉沉被劳累和疲惫压的没了生气的面容,他们才忽然察觉到,他们大队和临河大队差的是什么。

  是一种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朝气!

  整个临河大队现在都像是一颗初升的太阳,散发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第353章 一直忙到了元宵节那天……

  一直忙到了元宵节那天, 各大队各村的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学年度报名,叶冰澜和许凤潮夫妇他们才回来。

  这次回来不得了,直接带回来三辆大卡车, 其中一辆卡车上面装的全都是蒲河口的水电专家们需要的各种电力研发器材和机械,还有两辆卡车, 分别装着炒茶机和真空包装机和其它一些许明月并不太认识的机械。

  不光是许明月不认识这些器械, 围绕着三辆大货车看的各村村民们也全都好奇的看着大货车车斗内的一个个金属大铁疙瘩, 嘴里不住的发出惊呼。

  许明月他们都在大队部,听到外面的叫喊声,也都出来查看是怎么回事。

  看着他们一个个都风尘仆仆的赶回来, 许明月也是亲自去大队部下面的稻场上去迎接。

  和堤坝相连着的地方,就稻场的面积最大,三辆卡车都停留在这里, 再想往村子里,就要过石桥了, 石桥太窄,拖拉机过石桥还行, 大卡车是万万过不了石桥的。

  这一天也刚好是临河小学报名的时候,从大队部到临河小学门口都排满了过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马秀梅这次也跟着丈夫, 带着二女儿一起来到了临河大队。

  她不好意思直接去荒山找许明月, 只和上次一样, 在马路上排着队, 其实像她儿子这样的去年就报名的老生,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的和新生一样报名,可她站在大水沟边上的马路上,荒山的许明月若在家里, 出门一眼就能看到她。

  此时看着三辆卡车突突突地驶进临河大队,站在临河小学高地上、荒山对岸的马路上,大队部门口的人,全都转头朝着开过来的三辆大卡车看去。

  几乎所有的人都从大队部里出来看热闹。

  许明月听到众人的惊呼声,也和江建军一起从大队部里走出来,然后就看到满脸胡渣,兴奋的许凤潮。

  一看到许明月,已经三十岁,性格还依然维持着少年时候的活泼的他,双腿一并,朝许明月敬了个礼:“报告书记,完美完成任务!”

  在蒲河口当了几年民兵,敬礼都形成了条件反射。

  由不得他不兴奋。

  这次出去,他跟着叶冰澜可是见了好大的世面,不仅去了省城,见识了省城的繁华,还去了广市那边。

  炒茶机和真空包装机省城这边的机械厂没有,想要买到这两种机器,还得去广市那边买‘进口’的,‘进口’的东西现在多难弄啊,听说要从港城那边运送过来,还不能走合法渠道,这个路子叶冰澜并没有带着他,总之去了没多少天,叶冰澜就联系好了大货车,带着他们去装车了。

  这一路回来,可把他紧张坏了,生怕这些机器路上被查封了。

  可花了好多钱呢!

  许明月走上前去拍了拍许凤潮的肩膀:“辛苦了!”又过去抱了抱他妻子,“这一路不容易吧,快回去洗一洗好好睡一觉,晚上来我家吃饭,我亲自掌厨。”

  吓得许凤潮的妻子连连摆手:“不辛苦不辛苦!”说着害羞的躲到了许凤潮的身后去了,惹得许凤潮哈哈大笑,晓得她脸都红了。

  她是个笑起来两只眼睛就弯成月牙的小媳妇,一连生了三个孩子,她在家除了每日的家务劳作外,还有三个孩子要带,许凤潮现在是蒲河口的民兵排长,每天早出晚归,大嫂也有了工作,就她一个人在家面对公公婆婆和三个孩子。

  虽然这个时代的女性都是这么过来的,她的婆婆还是她的表姑,对她已经很好,可她依然感觉疲惫,这次和许凤潮‘单独’出了趟院门,见识到大城市里女人的风貌,让长了大见识的她很是兴奋。

  虽然许明月严格的意义上,也是她的堂大姑姐,可她依然很害怕许明月,对许明月这么亲热的和她说话感到受宠若惊。

  此时叶冰澜也从车上下来。

  半个月不见,出去了一圈的她虽然看上去风尘仆仆,眼睛却亮的惊人,在许明月和许凤潮夫妇寒暄完之后,她才走上前来,含蓄地笑着说:“书记,不辱使命,您要的机器都拉回来了!”

  许明月同样上前紧紧握了握她的手:“辛苦你了!”

  她是真的觉得叶冰澜辛苦,出去大半个月时间,冒着风险采购这些机器,她虽不知道她是从哪里采购来的,或许用的是她过去家里的人脉资源,可她一家人都下放来了,想必别人就算帮她,也是要很费一番心思的。

  君不见江天旺当年为了临河大队水电站的发电机和水轮机,整整往省城和其它城市跑了一年多,鞋底都磨平了好几双,才逐渐弄来了这些设备、机械,叶冰澜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拉回来这么几大车东西,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她凑近了她:“晚上来家里吃饭,我给你们接风。”她拍拍叶冰澜的背。

  这下可把叶冰澜给激动坏了!

  领导要请她在家里吃饭,那就是彻底接受她,拿她当自己人啦!

  原本还因为‘资本家’出身的身份而担心的她,这次是彻底放心了,用力点头:“嗯!”

  她还给领导带回来一些特殊的礼物,说是带回来的,实际上是从她随身商超里拿出来的,这东西放在她商超里一点用都没有,但送给领导,想必正是领导现在需要的,正好可以趁着这次出去,有带回来的理由。

  现在人这么多,自然不好拿,不过晚上去领导家里吃饭的时候,可以给领导带上。

  因为刚好赶上学校开学,不光是临河大队的人在围观,别的大队来送孩子报名上学的人也都看到了大卡车的车都内一个个崭新的机器。

  江建军特意叫人去山上开了拖拉机下来,将几个炒茶机小心地搬到拖拉机上,再送到山上的茶厂。

  一共六个炒茶机。

  这六个炒茶机有三个是商超的,商超内为了展示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不是陈年的旧茶,放了三个炒茶机在那里,一边炒茶一边卖,在炒茶的过程中,炒茶的香气在商超内弥漫,自然而然的吸引进入商超买东西的顾客过来观看。

  不得不说,这一招对很多顾客来说很好用,毕竟很多人是分不清新茶旧茶的,怕买到去年旧茶的人,看到现场就有新鲜新炒的新茶,都纷纷过来买现炒的新茶。

  商超外面还有几个卖茶的品牌店,原本他们卖的全部都是包装好的茶叶,没有现场炒制这一环节的,结果商超搞现场炒茶,吸引了大批客户过去围观,大大影响了他们几个茶叶品牌的销量,为了抢夺生意,各个卖茶叶的店,就都搞了个炒茶机在那里炒茶,实际上这几个品牌卖的茶叶都不是同一个品类,可没办法,为了吸引顾客,也都各家店里都弄了个炒茶机。

  六台炒茶机每天不停的工作,再加上人工炒茶,已经够用了。

  毕竟人工炒茶,每个人对火候、手感、受热是否均匀之类的把握是不同的,但机器炒茶就不一样了,它每一锅茶,不论火候、受热程度,几乎都没有太大差别,这也会导致茶叶炒熟后的口感大致都相同,不会出现不同炒茶人炒出的茶,口感相差很大的情况出现。

  当然,也有人可能说,人炒出来的茶叶就是比机器炒出来的香,可在这个时代,人们追求的就是高科技的统一性,一听说加入了高科技,那就是好东西,好茶!

  周围的家长和学生们看着那一个个雪白锃亮的机器被拉走,听说那些都是临河大队从外面花大价钱采购回来的炒茶机后,全都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

  他们的大队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在开垦山头,就等着今年开春,临河大队的人来指导他们种植茶树。

  也有很多人自负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种茶还不是手拿把掐?觉得不需要别人指导的,为了不耽误春耕,就自己选起品种,自己种起来。

  临河大队的人看到自己大队又多了这么多新鲜机器,一个个骄傲的抬头挺胸,觉得自己村子可厉害了!

  拖拉机拉完了炒茶机,剩下的两辆大货车也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去,也都叫人赶紧过来卸车上的机械。

  叶冰澜带回来的真空包装机分为三种,一种就是商超炒茶区自带的茶叶包装机,现炒现卖现包装的,有小包装,也有一两斤的大包装,甚至连包装袋都有现成的,叶冰澜从仓库里找了,居然有好几箱。

  另两种,一种是面粉包装机,一种是熟食包装机,都分别在散装面粉区和熟食区。

  商超里每天先做出来的熟食,有些当天卖不完,还能有一两天保质期的,就用真空包装起来,放在冷柜里,打折卖。

  这些真空包装机全都有使用过的痕迹,可几十年后的东西,不论是技术和材质,都完全不是这个时代所能比拟的,外表看着那真是锃光瓦亮,完全看不出这是个别人已经使用过的二手货!

  除此外,就是一箱一箱的包装袋和其它物品,都是用大纸箱包着的,有些连许凤潮都不知道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叶冰澜从哪里弄来的,叶冰澜让他搬,他就搬,让他带,他就带。

  一路上他们也不是没遇到劫道的,也都有老天爷保佑,顺利的回来了。

  至于给蒲河口那边的机械设备,则转由船只运送,由许凤潮亲自送去,一趟送不完,他还连着送了两趟,第二趟直接叫了他哥许凤翔和周宗宝过来,划了三条五米的船,才全部运送完。

  晚上叶冰澜并没有早早的就来到许明月家,而是等着天黑之后。

  她来的时候,赵红莲和许凤潮的妻子已经到了,在厨房给许明月打下手,说是给许明月打下手,两个人哪里真敢让许明月当主厨?都是两个人动手,许明月想动手她们都拦着不让动,让她指挥就行。

  这么点人情世故她们还是懂得!

  她们早就知道许明月有一手好厨艺,早几年她还经常做饭,随着她官职的高升,工作也越来越忙,这两年下厨的机会便越来越少,除了阿锦和孟福生还常能吃到她做的饭,其他人也就许凤台夫妻、许凤发夫妻偶尔得到荒山那边送来的肉食。

  她们自然不能干看着许明月来给他们做饭,别说许明月是她们的大姑姐,即使在本地,大姑子回家,只要不是特别把女儿当佣人奴隶的人家,姑娘回娘家都是‘娇客’,许明月这虽然是在自己家,不是回娘家,可许明月现如今的身份不同,那在赵红莲和许凤潮妻子眼中,那就是‘娇客’中的‘娇客’。

  所以不光两个女同志在厨房帮忙,男同志们也都没有闲着,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杀鱼的杀鱼。

  反倒是许明月站在那里闲着了。

  叶冰澜手里提着一个轻飘飘的袋子,许凤翔和江建军蹲在井边刮鱼鳞,许凤潮和许红桦都蹲在他身边和他一边聊天一边看着,见到叶冰澜,兄弟俩还和她打了声招呼,见她手上轻飘飘的袋子也没说什么。

  叶冰澜问了两人许主任现在在哪儿,许凤潮笑着道:“在后厨呢!”

  叶冰澜在人前都是冷若冰霜的模样,但这一路和性格天生乐观开朗的许凤潮也混熟了,唇角露了丝笑意,点了下头,就到后院去找许明月了。

  她没有直接从许明月家堂屋直接穿到后面厨房去,而是从菜园子边上的廊道里向后去,在无人的廊道里,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进了黑色塑料袋中,这才走到后厨窗户那里,看到了许明月。

  “许书记!”她声音很好听,不故意压着嗓子说话时,真如黄莺出谷般悦耳。

  许明月一听到她声音,就立刻抬头朝她笑了起来。

  叶冰澜不故意装作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时,真真是让人喜欢,许明月这样一个颜控,自然对叶冰澜也是喜欢的,见到是她,笑着说道:“外面冷,快进来!”

  她还亲自去厨房门口去迎。

  叶冰澜本想这个时候把自己带来的东西给许明月,但见到厨房内还有人,她立刻将手里的黑色袋子收起来揣进了口袋,笑着跟着许明月进了厨房。

  哪怕赵红莲和许凤潮妻子极力不让许明月真的动手,可在自己家里,又是她请他们吃饭,她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干活?

  她自己亲自下厨,做了个她擅长的,也是自己最爱的红烧肉闷笋、酸菜鱼、水煮肉片这些,没烧好一道菜,在院子的井边水池中洗菜的许凤翔兄弟、许红桦、江建军等人,就闻着那霸道的香味,一个劲的回头往厨房瞅,不知道许书记到底在做什么,味道这么香!

  他们也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也都是在国营饭店吃过红烧肉和肉包子、肉丝面的人,可无奈这个时代的资源太过匮乏,他们还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像酸菜鱼、水煮肉片,即使他们想吃,会做,也没有那么多油和调料,更别说他们过去都是这凶相僻壤小山村里长大的,根本没机会出去见识这些,吃到这些。

  赵红莲和许凤潮妻子看的是心都直抽抽,那一顿饭该用掉多少油啊!

  打死她们,也不会这样做饭啊!

  不是做不出来,而是舍不得放这么多肉,这么多油!

  她们擅长的都是一锅炖、大杂烩,几滴油的那种。

  许凤潮妻子在一旁和赵红莲嘀咕:“这一顿饭的油,我们家能吃一整年了!”

  说是这样说,可真到饭桌上,要开动的时候,常年缺油的他们,还是本能的把筷子伸向了红烧肉、黑鱼片和肉片。

  一大桌子人,除了江建军和叶冰澜属于外人外,在座的其他人都算是许明月的娘家亲人,今晚又是元宵节,虽没有酒,可一桌子人也是吃的满足无比。

  尤其是许红桦和江建军,他们头一次知道,许明月居然还有这么一手好厨艺,临走的时候,连剩下的菜汤都忍不住连着陶盆给端回去了,说要带回去烫菜吃!

  这么多的油,即使是光喝汤,都要好吃的把盆都要舔干净了!

  几个人一边端盆,还不住的对抱着娃坐在许明月身边的孟福生直夸他:“兄弟,你娶到大兰子,真是娶着了!”

  她前面那个王家的,也真是眼睛瞎,这么好的媳妇儿,居然欺负的性格这么坚韧好强的大兰子,带着阿锦跳河。

  想想他们就恨不能再跑到王家村,再打那人一顿!

  此刻他们都忘了,王根生到现在还在蒲河口山上的采石场挑石头,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去过了!

  一直到他们人都走光了,许明月送叶冰澜时,叶冰澜才从许明月家院子往后院的廊道里,拿出一个黑袋子出来,递给许明月。

  许明月一愣,“快拿回去!”

  叶冰澜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说:“许书记,您别误会,这里面东西都是尿布。”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