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54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第352章 乍一看叶冰澜和叶守成……

  乍一看叶冰澜和叶守成、苏婉英长的并不像。

  叶冰澜就像是中了人类的基因彩票, 脸蛋好看的过分,生活中遇到,你并不会把她和叶守成和苏婉英夫妇俩联想到一起。

  可当他们见面时, 许明月看看叶守成夫妇,又看看叶冰澜。

  三分像叶守成, 两分像苏婉英, 还有五分, 也不知道她像谁,加上都姓叶。

  许明月不说话,叶守成只觉自己背后都湿透了, 整个人面如土色,苏婉英也是紧张的心脏都仿佛跳到了喉头,哪怕叶冰澜表面上装作还是云淡风轻, 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她觉得自己脸上表情都快僵住了, 刚刚看到父母时瞬间激动的双目发红的样子都还没来得及收回去!

  许明月也没说话,径直走到了会议室的主位上, 让叶冰澜坐在自己左手边,让所有被叫来开会的管理蒲河口的干事们都落座。

  原本被叫来的众人,还以为许明月叫他们过来是因为新的一年到来, 上面有什么新的政策变化呢, 结果许明月是向他们介绍叶冰澜的, 哪怕叶冰澜给自己做了伪装, 将自己的肤色用深色粉底液涂的和这里的人差不多,又在眉毛和面部给自己做了硬朗化和英气方面处理。

  可美人就是美人,顶级的美人就是你不论肤色又多黑,眉毛有多粗, 面部轮廓有多硬朗,依然在人群中是闪闪发光,让人移不开眼睛的,甚至因为她的这番遮掩,使得她的外表看上去斩男又斩女,别说周宗宝他们忍不住多看了许书记身后站着的年轻秘书一眼,就连过来开会的妇人们,都忍不住那眼睛瞅她。

  让蒲河口的人都认识了叶冰澜后,许明月也没有停歇,让叶冰澜留在蒲河口,和叶守成夫妇两人商讨茶叶包装和销售的事情,她自己去了‘养猪场’。

  许明月一走,还留在蒲河口会议室的叶冰澜和叶守成夫妇面面相觑,他们既不敢相认,也不敢不相认,毕竟许明月当时看他们的表情,明显是看出了什么,可即使这样,许书记还是把他们单独留下了。

  许书记是想做什么?

  叶守成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想和女儿说点什么,又怕会议室外有人偷听,一时间,他竟觉得周围都布满了盯着他们的眼睛。

  沉默了半响后,还是见女儿要开口说话的苏婉英最先反应过来,握住了女儿的手,激动的喊了声:“叶……叶干事……”

  叶守成也反应了过来,擦了擦额上的汗,跑到会议室门口,想听听门外的动静,结果什么都听不出来,只能走回来,结结巴巴地说:“叶干事,不知道你对茶厂工作有什么指示。”

  苏婉英握着女儿手上厚厚的一层茧子,心疼的眼泪直掉,两年的时间,哪怕叶冰澜有商超作为金手指,可日常干的活,是一点没少干。

  她身份本来就比别人敏感,长的也出众的过分,受人瞩目,若是在干活上还偷懒耍滑,那简直就是给自己竖起活生生的靶子。

  叶冰澜看着父母两年不见,就仿佛老了十岁的面容,又何尝不心疼愧疚?

  她愧疚自己下乡都两年了,居然才来见父母。

  叶守成看到女儿却是松了口气,女儿居然这么能干,混到了许书记身边当秘书,但他又好像丝毫不意外。

  许书记现在是水埠公社一把手,那自己女儿是什么?那就是许书记身边的亲信,传说中的‘二号首长’啊!

  此时他完全把水埠公社现如今真正的一把手许金虎给忘到爪哇国去了。

  一家三口不敢说多余的事情,只将茶厂包装盒宣传的事情沟通了下,叶冰澜这才知道,她父母居然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被许书记提拔起来,一个负责与陶瓷厂那边对接茶叶罐的示意,一个负责设计外包装盒茶叶包装图纸。

  听完这些,叶冰澜更加觉得许书记是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领导,想要好好为她做事,一方面是实现自我价值,一方面也是想在这个时代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印记。

  许明月到达养猪场的时候是是白天,养猪场的电灯都没有开。

  蒲河口的养猪场如今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自然是真正的养猪场,另一部分却是蒲河口电力机械研发人员本的研发实验室,只是这个实验室十分的简陋。

  陈卫民等教授并没有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就在休息,而是都还聚集在研发的实验室内,许明月到的时候,他们都还在忙碌,许明月则站在窗户外面看着,并没有马上进去打扰他们,还是站了许久后,一个同样是下放来的电力专家看到了她,看到她的第一反应,这个电力专家是举手握拳,对着天空喊了声:“MZX万岁!”

  他的一声叫喊,立刻引起了实验室里的其它专家们纷纷抬头,像是吓到一般,顿时实验室内此起彼伏的响起同样的:“MZX万岁!”

  待看到是许明月之后,他们才放松了下来。

  许明月有些诧异,走进来问他们:“怎么回事?”

  里面为首的专家陈卫民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细汗,说:“这不是魏兆丰那小子过来,说了去年革委会的人去你们临河大队闹事批斗的事,搞得我们这里也人心惶惶,生怕那些人又来到这里捣乱,这不大家都谨慎起来,就怕被抓到把柄。”

  许明月听到,也不由的心里凄凄,为这个时代的这些专家学者们感到悲哀。

  “许书记,您这趟过来是有什么指示吗?”前些天许明月才刚给他们送来过过年的鱼肉等物,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又来了,以为她是有什么事。

  对他们来说,包括许明月在内的所有官员,他们都不想看到,看到他们,就意味着要有事情。

  他们更愿意待在实验室内,安安静静的做研发。

  可他们实验室内的所有机械器材,又必须托许明月才能弄到,十分矛盾。

  等许明月说了是要他们为临河大队水电站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后,他们倒也干脆:“这个事情倒是好解决,只是咱们这里的机械器材毕竟有限,也没有生产线,要是想完全解决大河以南的电力问题,光是靠眼前的这点东西,肯定是不够的。”

  这里的实验条件实在太简陋了。

  许明月问他们要什么东西,“还缺的,缺多少,都列个单子给我,最近刚好要去一趟省城,能给你们拉过来的,我都尽量给你们拉过来。”

  既然叶冰澜说她有门路弄到炒茶机和真空包装机,那她的门路或者说人脉可能就是和机械相关的,加上叶守成夫妇二人过去‘资本家’的身份,许明月对于叶冰澜的门路还真有些期待起来,即使她只能买到炒茶机和真空包装机,买不到其它机械,也可以直接去省城的机械厂。

  许明月是准备将这件事一起交给叶冰澜去办。

  在座的人都不由一喜。

  现如今蒲河口的沼气燃烧发电的沼气池,便是建立在蒲河口的养猪场这边,毕竟养猪场这边有着丰富的生物质原料。

  但蒲河口的沼气发电研究和应用都还处于不完善阶段,还需要长期且大量的实验,逐步的去完善和改进沼气发电机组,现在蒲河口的沼气发电机组,目前蒲河口的沼气发电机组只有20~300kW,暂时也只能完成蒲河口养猪场到蒲河口监狱这两个地方的电力使用,再多,想要解决,并不是只靠他们空手就能够解决的,各种原材料肯定少不了。

  有些不是电力系统的,也都纷纷把自己需要的器材都写出来给许明月,能全部买到最好,买不到试试也可以。

  回去的时候,叶冰澜内心一直非常忐忑,好几次都小心地觑着正在专心划船的许书记。

  许明月却像是没看到一般,不闻,也不问她和叶守成夫妇的关系,就像是丝毫没有察觉到他们的关系不一般。

  对她来说,他们的身份确实无所谓,只要能为她办事,能办的成事情就好。

  叶冰澜心脏一直噗通噗通的跳着,直到回到学校的宿舍。

  她现在已经不是临河小学的老师了,但她同时又是许书记的秘书兼茶厂对外贸易处的干事,将来若是干的好,作为茶厂部门负责人也说不好,毕竟对外贸易处目前只有她一个人,所以学校并没有收回她的宿舍。

  但叶冰澜自己却想搬出来,她也不是想搬到知青点去,知青点的两个宿舍虽还没住满人,但每个宿舍也都住了四五个人,比学校宿舍宽敞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她因为自身的秘密,依然想要自己独居一室。

  她才刚当上茶厂对外贸易处的干事,目前为止未建一功,也不敢随便和许明月提要求,只想等着这次出去后,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回来,再提想要自己单独建房的事,没想到就遇到了身份貌似曝光的事。

  她回到宿舍,坐在书桌前认真思索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会儿觉得许书记定然是发现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了,一会儿又觉得,许书记或许没有察觉。

  最终她还是想明白了,不论许书记察觉到了她和父母的关系没有,但在她父母这样的身份之下,许书记都敢用她父母,想来是只在乎能力,不在乎他们身份的人,这大概也是许书记好似察觉,却什么都没有说的原因。

  想到此,她长长的吁了口气,这才躺到床上,沉沉睡去。

  出于这个特殊年代的缘故,因为春节没有假期,尤其是外面的城市里依然一片狂热工作的热闹景象,叶冰澜并没有在临河大队多待,带着许明月给她开的出行证明和一摞钱票,许凤潮夫妻俩,并两个民兵,就离开了临河大队。

  她要为临河大队去采购各类器械。

  原本只需要给她安排两个民兵就够的,但叶冰澜毕竟只是个妙龄少女,让她单独和两个民兵一起行动,许明月也会担心路上孤男寡女,叶冰澜会有危险,这才又安排上了许凤潮夫妻俩。

  许凤潮一直跟着许明月,如今都已经是民兵排长了,并且在蒲河口收到重用,但他的妻子嫁给许凤潮后,已经一连生了三胎。

  若不是路上还需要一个知根知底的女性陪着叶冰澜,许明月也实在找不到可用的人了,许明月也不会让许凤潮的妻子陪着去。

  许凤潮的妻子也不是本地人,而是许凤潮母亲那个县的人,大约也是他外祖父那边的关系介绍的,圆脸,不到一米五的小个子,皮肤白净,和生的高大黑壮的许凤潮站在一起,一高一矮,一黑一白,对比十分明显。

  且她基因十分强大,生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长得像许凤潮的,全都是和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生下来都白白净净,小小一团,圆头圆脑跟个白嫩嫩的汤圆一样,连身高都遗传了她,最大的姑娘如今都九岁了,还依然矮矮小小的一个,如今已经上了小学,人倒是机灵。

  不知道她是不是和许凤潮还有血缘关系,他们的二子都六岁了,看着跟两三岁大的孩童一样,整日流着个长长的鼻涕,许明月碰到过几次,十分邋遢,看着似乎是智力发育缓慢,至于最小的,才三岁多,如今还看不出什么来。

  许明月知道这些,还是听老太太私下和她说的。

  老太太他们的屋子和许凤潮家隔了不到五十米,住在一起,两家的孩子年龄又差不多大,难免就在一起玩,可惜许爱国并不愿意和许凤潮家的大儿子玩,两个小的倒是常在一起玩,见的多了,有阿锦小时候六七岁的聪明劲做对比,老太太觉得,大伯老二家的大孙子,怕不是个‘傻子’,还感叹地和她说:“还好小的那个看着不是个傻的。”

  不然要是一连生出两个‘傻子’来,不光许凤潮夫妻俩要遭罪,他们的大女儿今后估计也要被娘家兄弟拖累死。

  临河大队大年初一就用大喇叭通知了招人建厂,大年初二各家的媳妇们回门,告诉了各个村子临河大队又要招工的消息。

  现在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临河大队富庶?消息一传出去,当天就有很多山里,甚至和平大队、建设大队、石涧大队,甚至更远的石门大队、山前大队等很多人来应聘,他们不光是自己过来,有的甚至把家里的十七八岁的小辈们一起带到了临河大队。

  一方面想看看能不能让自家小辈勾搭个临河大队的姑娘回去,一方面是想等厂子建好后,他们的小辈能不能优先在临河大队的厂子里招工。

  一旦当上临河大队厂子里的工人,用本地人的话说就是:“那以后就快活了!”

  简直就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除了这些来做工的人外,五公山公社的徐书记,石涧大队的丁书记,建设大队的汪书记、和平大队的吴大队长等等,很多干部也都来了临河大队,学习经验。

  若说早几年还有看不起许明月一个女人的意思,随着临河大队一年一个大变样,一年好几个厂子的开办,他们现在哪里还敢有一丁点看不起她的样子?全都收起了他们原先作为男人的傲慢和自负,过来学习和请教。

  五公山公社徐书记和石涧大队丁支书是因为去年都带着他们各自大队种了茶叶,马上要到今年采茶的季节了,到时候看他们大队种的茶叶,临河大队的茶厂能不能收。

  至于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建茶厂,茶厂的建立是要上面审批的,即使他们建了茶厂,若没有后续的销售渠道,最终也不过作为市场上最为廉价的散茶去卖罢了,那和直接卖给临河茶厂统一分配有何区别呢?他们又何必再开办什么茶厂呢?

  他们没有周县长和江副县长在上面顶着,即使开办茶厂,也是给吴城革委会开的,遭受过前五公山革委会主任王根生迫害的徐书记和丁支书都恨死了革委会,又岂会愿意给革委会做嫁衣?

  况且去年开会的时候,许书记就说了,五公山公社若是也种茶,水埠公社全收。

  至于其它大队的大队长、大队支书们来临河大队,则全都是为了开春种茶的事情来的。

  他们倒是全部都会种茶,但种茶的方式、水土、品种、炒茶的方式等不同,炒出来的茶叶的口感也各不相同,一方面他们来临河大队想要学习临河大队先进的种茶经验,毕竟临河大队的茶山在十里八乡都十分有名;一方面他们也想来临河大队找许书记问问,如果他们大队也种了茶叶,临河茶厂收不收他们种的茶。

  一时间,来临河大队的人非常多。

  许明月还在人群中,看到了她的外公,也就是新一任石门大队的大队长王春山。

  她对外公记忆还停留在她前世最后一次见外公的时刻,那时候外婆已经去世多年,外公也已经十分苍老了,她去抱了抱外公,那一次相见,便是永别。

  现在的外公还十分年轻,三十五六的年纪,看着比这时代三十多岁的人要年轻很多,和妈妈说的一样,从小没有受过什么苦的样子,手心内只有一点薄茧,文质彬彬。

  她上前来握了握王春生的手,笑着问他道:“秀梅没过来?”

  现在还年轻的王春山简直受宠若惊,他是万万没想到,妻子和许书记只有一面之缘,居然还记得他妻子的名字,当下就决定,今后来临河大队,一定要带上妻子马秀梅一起。

  他连忙说:“家里两个孩子呢,她在家照顾小的。”

  许明月松开他的手,脸上笑意更深了些,道:“我记得是个女孩吧?我当时还说和秀梅投缘,回头让她带着姑娘一起来临河大队,我也看看那孩子。”

  王春山更加激动了,忙点头说:“是是是,一定一定一定!”心中已经想着,等到儿子开学,就一定带马秀梅再来临河大队一趟。

  其他人见许明月对王春山格外不同些,也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待听到是许书记和王春山的妻子投缘,心中也不由恍然大悟起来。

  许书记是个女人,当然是女人和女人之间更好打交道!他们怎么就没想过把妻子也带过来?那不是和许书记之间更好套交情了?总比他们这些大男人舔着个脸去抱许书记大腿好吧?

  尤其是建设大队和和平大队两个大队的大队干部们,之前许书记主动带他们玩的时候,他们还不屑一顾,若不是许书记怀着身孕还往他们两个大队跑了两趟,视察他们两个大队的工作,他们怕是连山脚下田间地头的茶树都没种几棵,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忙过来到许明月面前,舔着个脸说:“许书记,您看我们大队的山头今冬也清理了出来,不知要种些什么茶树?怎么种,还劳许书记您指导指导我们工作。”

  和平大队的吴书记则是想起来,许书记前几年好像经常去他们吴家村的吴二河家,吴家的吴四姐好像和她关系挺好,心里已经思索着,是不是要把吴四姐也培养起来,把吴四姐也带到许书记面前来,有吴四姐在,他都一把年纪了,此时就不用这么尴尬了。

  招工建厂的事情有许红桦去解决,许明月则需要带着这群来自各个大队的大队干部们,去临河大队家门口种的茶山上,去看看今年茶树的涨势如何。

  现场就以五公山公社徐书记和许明月两人的官职最高,五公山公社过去作为水埠区下面的下辖乡,自觉的落后许明月一步,话里话外对许明月都十分尊敬,说话也谦逊的很,还带来了好几个干部,都是来学习临河大队先进的种茶经验的。

  种茶许明月不擅长,后续的事情自然是交给孟福生和本村几个擅长种茶的人,包括茶树喜欢的土壤环境、湿度、朝向、茶树品种、肥料等,都有人和他们一一讲解。

  逛完了临河大队的茶山,他们还想进养鸡场看看临河大队是怎么养鸡的,是怎么解决和预防鸡瘟问题的,不过因为人多眼杂,且人类身上携带病菌多,又没有合适的消毒处理,许明月并没有带着他们进养鸡场,而是领着他们来到了新建成没有多久的茶厂。

  茶叶还没到采摘的时候,此时的茶厂内员工就只有茶厂负责人夏云芝和负责炒茶的技术员芸香两人。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