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58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这些明前茶是今年作为去茶博会上展销的主力品种,是半点意外都不能有的。

  炒废掉的明前茶只能倒出来,重新人工炒制,炒茶工都是熟手,闭着眼睛都能炒茶,停电对她们来说影响并不大,几根蜡烛就足以。

  可这些重新炒制的茶叶,就不能再作为精品包装,口感会差上一些,影响他们茶叶的口碑,而是作为茶厂的福利,分给员工们自己喝。

  其实本地人还真不在乎这些茶叶,她们家家户户都有茶叶,现在春耕正忙,往年春季,她们都是先忙着自家地里的事,等她们有闲暇去采摘自家地头的茶叶时,自家茶叶树上的茶叶都长到手掌长了,哪里分什么明前明后?有的喝就不错了!

  由于真空包装厂暂时还没建完,几台真空包装机暂时也只能放在茶厂。

  茶叶炒出来放在竹筛上放凉,刚一放凉,就要立即进行真空包装,不然春季潮湿多雨的天气,不密封保存起来,很容易就会受潮。

  叶冰澜商超里面各种包装袋都有,尤其商超里面的炒茶区和几个茶叶铺,后面的大型仓库区和下面柜子里很多茶叶真空包装袋和外面的包装盒、包装袋,有些茶叶铺子的真空包装袋上是有LOGO的,也有没LOGO的,几十年后的技术和这时候还不一样,包装袋一个个都十分的精美,材质也非常好。

  电力专家们看到真空包装机,一个个也是感兴趣的很,他们都不知道这些真空包装机实际上是来自几十年后,都以为是临河大队想办法搞的进口货。

  这在前几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国内科技起步晚,很多技术和机器都是依靠进口。

  他们都见怪不怪。

  可看到制作的如此精细好用的包装机,他们还是感叹国内和国外技术的差距之大。

  真空包装技术在国内还没开始普遍使用,在国外已经发展到这么先进的程度了。

  有几个专家还想把真空包装机带回去拆开看看,能不能复制出来。

  实在是真空包装机的原理,及它的精密程度,远比不上一些大型的机器设备,属于比较好复制的机器类型,区别在于材质罢了,以现在大河以南的条件,想要有和茶厂现有的几台真空包装机一样的材质,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茶厂负责炒茶部分的员工们,在工作之余,也都好奇的看着包装机的工作。

  这一点上,叶冰澜确实给茶厂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她不知道是不是秘密被许明月知道了,干脆就不装了,不光从她的商超里拿出来几个不大的电子秤,还提供了一箱透明塑料的,可以放置口水喷溅的口罩,让工人们戴上。

  专家们对这小小的电子秤感兴趣,却也没有怀疑,他们很多都在国外留学过,国外这个时期的科技已经相当发达,一些国家都已经有了地铁、高铁,有这些小玩意儿并不奇怪,他们好奇的是,这才距离他们回国才多少年,国外的这些小东西做的就越发精细了。

  炒茶厂的工人们对这些塑料的放唾沫飞溅的口罩半点不排斥,反而一个个很是好奇,戴在下巴上后,相互打闹嬉笑,觉得自己戴上这些了,才真正像个工人了!

  在这个时代,低层老百姓就没有人不渴望成为工人阶级的。

  茶厂因为工作特殊,炒出来的东西是要进入嘴里的,所以在卫生这一块比较讲究,不仅在洗手池的位置放了洗手皂,让每个工人每天都必须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洗完手后,也必须要用发下去的干净毛巾,将手擦干再触碰茶叶,不然手上的潮湿的水汽也会影响茶叶保存。

  毕竟茶叶是入口的东西,你自己在家喝茶,卫生不过关,或是有头发落入到茶叶中,没有人会去管你,但若落在要卖的茶叶中,哪怕只有一根,被顾客发现,都是对口碑极大的打击。

  没有人不愿意遵守茶厂的规章制度,毕竟还会发一条毛巾呢,有这样一条崭新的大毛巾,都可以带回家给女儿做陪嫁,都是个极为体面的陪嫁了,有不愿意给女儿做陪嫁的,给儿子作为聘礼也很合适啊!

  这些毛巾可都是免费发放的,只要她们不出错,不扣分,这些毛巾以后也是她们的了,免费得一条毛巾,还有工钱发,谁能不愿意呢?

  尤其是这些茶厂的工人,大多都是女性,炒茶工大多来自许家村和江家村本地,过去江地主家炒茶,本地许多人都是炒茶的熟手。

  采茶人就多了,有大山里出来的,有邻市那边过来的,还有更远的,隔壁县的。

  来的人多了,采茶人的素质便也良莠不齐,因采摘的茶叶是按照重量收费,一斤多少钱,有些偷奸耍滑的人,为了提高茶叶的重量,就在地上抓一把碎石子,掺杂在茶叶中,这种人是极其坏的,因为她们这样的行为,一旦茶厂负责称重的人没有检查出来,将她们采的茶叶一起倒入细竹筐中,或是细密的簸箕当中,与其它干净的茶叶混在一起,后期是非常难把混在茶叶中的碎石子挑干净的,只能靠筛子筛。

  还有人自作聪明,在采摘茶叶的竹篓子下面放石头的。

  在去年杀一儆百之后,今年来的人素质就好多了,但还是有一些新来的人心存侥幸。

  这种人一旦发现,终生不再录用,谁求情都没有用。

  叶冰澜还让她们穿上白色麻布罩衣、戴上口罩,站在一起,给她们拍照,还有工人炒茶时的照片,戴着口罩和手套为茶叶装袋时的照片,周围都是雪白的抹了石灰的背景墙。

  这些照片到时候也洗出来,作为他们茶厂的宣传点之一,至少临河大队的茶厂在卫生这一块,是拿的出手的。

  茶厂虽还简陋,可他们对茶叶卫生的要求,却丝毫不简陋。

  负责包装的工人们,指甲都剪的整整齐齐,戴上橡胶手套,往小小的袋子里装上一百克的茶叶,在电子秤上称重,每一包的量都要精确的要用真空包装机抽空里面的空气,就形成一个包装完整漂亮的茶叶小包。

  这些真空包装的茶叶小包会放置在一旁到大的平的竹篾编制而成的平蓝里,只等木匠那边定制的木盒和瓷器厂那边定制的青瓷管到来,就可以再进行第二次包装。

  这个本来是在包装厂进行的步骤,却因为包装厂还没建完,不得不暂时放在茶厂里面完成。

  每一步叶冰澜都会在旁边记录。

  这些电力专家们在临河大队一连待了二十多天,就连夜里都宿在临河大队的大队部,只因茶厂的采茶工,白天需要在山上采摘茶叶,傍晚才能将茶叶送到下面的茶厂,茶厂的工人再对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二次、三次的挑选、检查,要捡去里面可能存在的枯草、老叶子,确保明前茶里面每一片叶子都是鲜嫩的尖尖,都是精品茶叶。

  这是临河大队的第一仗,这些茶叶就是他们打出去口碑的武器,在质量管理这一块必须做的到位,然后晚上才是炒茶的时间。

  她们也不得不这样日夜抢工的干活。

  三月底到四月份这段时间,不只是茶叶采摘的季节,还是春耕的季节,哪怕已经招了不少山里人出来建厂,人手依然很紧张。

  不光是临河大队,整个水埠公社都忙了起来,水埠公社那边的许金虎,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三番五次的来催许明月赶紧回水埠公社里,担起她书记的责任来。

  他现在相当于是一人顶三职,既干了革委会主任负责武装、安保这一块的工作,又干了公社主任负责生产这一块的工作,同时还有许明月这个作为公社书记要处理事情的思想和行政重担,包括重要的文书,日常的事务、会议,确保公社的各项决策得以顺利执行等等,把许金虎忙的是一个头两个大。

  然而就在这时,水埠公社又发生了一件让人惊讶又吃惊的事,上面不知道是怎么博弈的,居然把许金虎从水埠公社,调到了吴城,担任吴城革委会副主任去了!

第356章 许明月得到许金虎派人……

  许明月得到许金虎派人来通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 不是去水埠公社,而是叫人去了蒲河口,让许凤潮带上一百民兵赶到水埠公社去, 另外,将之前军训被刷下去的一百个民兵备选, 提上来, 作为蒲河口新的民兵使用。

  然后才赶紧将大河以南的这一摊子事, 交给了几个大队的大队长和大队支书自己负责,自己赶紧带着叶冰澜去了水埠公社。

  晁立伟也想去,可他现在是身兼三个厂的会计, 也是忙的很,虽担心水埠公社那边出事,却走不开, 只能担心的伸长着脖子,看着许书记离开。

  他现在抱的是许书记的大腿, 生怕许书记出一点事,他就又被打回到之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二叔, 怎么回事?”现在水位高涨,许明月划着船,是直接到达码头, 直奔公社大院革委会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有陈正毛在, 是许金虎紧急调回到水埠公社来辅助许明月工作的。

  许金虎也是抓耳挠腮, “我要晓得是咋回事, 就不会这么急了,我就怕是刘主任那孙子出手,故意把我调走,再派人下来夺权!”

  许明月这时倒是平静下来, 说:“别急,我已经让人去蒲河口,安排凤潮带一百民兵赶到公社里来,你把水埠公社这边的民兵带一半走,留下一些稳住局面就行了。”

  许金虎闻言也镇定下来:“蒲河口那边人手够吗?”

  “放心,之前就多招收了一百多人参加军训,这两年训练就没停下来过,人手够用的,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去吴城和周县长他们见面,把情况弄清楚,吴城那边是个什么章程。”

  许金虎虽说嫉妒江天旺升官,可他在水埠公社当土皇帝,也是很爽的,突然把他调到吴城革委会,还是个副主任,城里一堆大佬压着他,让他很不爽。

  可之前毕竟是做过多年生产大队长的,那时候他头顶是个人都比他官大,他升到水埠公社也不过几年时间,倒也能适应。

  手里有了来自大河以南的家乡人民兵,许金虎的心立刻就安定了下来。

  他的那股子凶悍之劲又上来,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都有兵,我怕他个鸟!”

  打架这事,他从小打到大,打遍周边无敌手,又凶又狠,现在年纪虽上来了,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莽,可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却一如往昔。

  “现在公社这边情况不明,你可千万不能回河南了,公社这边现在除了你,我谁都不放心。”除了许明月,没有一个能统筹大局的,“我特意把正毛和红菱叫过来帮你稳住公社革委会这一块的事情,他虽然熊,好歹在五公山革委会的位置上待了一段时间,工作上的事情他都熟,上手起来快,五公山革委会那边你有什么想法,想推荐的人,就赶紧安排过去,就怕吴城那边趁现在这边乱着,又搞幺蛾子!”

  许金虎叮嘱道:“对于五公山革委会那边,我就一点要求,安排的人一定要是我们许家村的自己人!”

  如此重要的位置,许金虎根本不放心交给其他人,要是又在本地腹内安插了一个王根生那样的人,对于现在水埠公社和五公山公社的发展计划太致命了。

  许明月看向和她同龄,却笑的像个哈士奇,脸上还带着天真笑容的许凤潮,也是无奈,对许金虎说:“先让凤潮过去稳定局势。”

  许金虎也是狐疑地看了许凤潮一眼,“他行吗?”

  许明月是许金虎这一房的族亲,许凤潮自然也是。

  他哥哥许凤翔还好,虽然有些结巴,但做事沉稳周全,许凤潮在家里排行老二,从小就跟在许凤翔屁股后面,啥事都不需要他出主意,性子养的活泼又天真,这样的人不是不好,而是坐不了革委会主任的位置,干不了脏活黑活。

  许凤潮一听许金虎怀疑他,立刻不乐意了,“嘿,二叔,你这是小看我,我咋就不行了?……”

  还不等他把话说完,许金虎就已经不耐烦了,打断他:“行了行了行了。”他自己心里盘算了一圈,都找不到合适的人。

  许家村狠人不少,浑人也不少,打架斗殴一把好手,但若说做一公社负责人的位置,没一个行的,包括许明月的兄长许凤台和弟弟许凤发。

  性格都太过老实纯良了,不太纯良的,比如另外几房的小队长,又怕他们没有大局观,上位后只想跟许明月争权夺利,大好的局面反而被搅的一团糟。

  许金虎说:“实在不行,让红桦过去,把你哥哥调上来当大队长,你哥哥也干了这么多年小队长了,对生产的工作熟悉,相信主持一个生产大队的生产工作不在话下。”

  许金虎无奈地说。

  在他心里,这两个人都是不合格的,不论是许红桦还是许凤台,性格都太过温厚。

  许红桦还稍微好一点,毕竟从小经过老校长和他的熏陶,做事脑子还是有的,也有大局观,之所以调许凤台上任,而不是调其他几个资历更老的小队长,就是怕许家其他几房心大,上位后给许明月闹幺蛾子。

  那调这样的人上位,还不如不调呢,临河大队的发展正是关键的时候,宁可上来一个性格软弱但听话的,也不能调混不吝还野心大的。

  许明月思索了一下,觉得这样的布局也行。

  “现在水埠公社这样主要就两件事,一是春耕问题,去年跟你学的那个稻田养鱼,去年每亩稻田比没有使用稻田养鱼法子的产量高百分之十,去年没有稻田养鱼的大队,今年也跟我申请指导他们使用稻田养鱼的法子,大部分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抽个时间各大队转转,视察指导一下就行了。第二件事,就是革委会的事情,吴城那边什么情况我现在不清楚,我会尽量帮你顶着那边的事情,剩下的水埠公社和五公山公社这边事情就需要你来上心,现在大河以南的事情也忙的差不多,你和小孟就抓紧时间,着手搬过来吧。”

  由于去年整个水埠公社采用了稻田养鱼获得了成效,今年不用许金虎特意去说,很多大队就已经自发的开始给田埂加高,去年一些没有采用稻田养鱼法的生产大队,今年也都来水埠公社,申请公社派人去指导他们学习稻田养鱼法。

  石涧大队、和平大队、建设大队更是不用说,从三月份开始,几个大队的生产大队长、小队长就常驻在了临河大队,既要学习稻田养鱼,又要学习种茶,包括蒲河口所在的近八千亩地,也全都使用了稻田养鱼的方法,整个春耕期间,忙的是前脚打后脚,根本没有闲的时候。

  去年年底农闲时期还好,现在进入农忙时期了,许金虎一个人本就不够用,急需许明月快速回到水埠公社来主持工作。

  现在许金虎调走,水埠公社的事情全都落在许明月一个人的头上,许金虎还真担心她一个人搞不定,孟福生在,至少还能给她出出主意。

  至于公社里的其他干部们,许金虎不是看不起他们,他是平等的看不起他们每一个人,在他心里,十个他们,都抵不过许明月一个人能干!

  许金虎将水埠公社的事情交待清楚,就赶紧带着水埠公社原武装部的一半民兵,和许明月从蒲河口带来的一半民兵,抓紧时间赶往了吴城。

  水埠公社这边,武装部有她妹夫江建国在,还有剩下五十个民兵的许凤潮在,她第一时间就将水埠公社的武装部掌握在手中,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许金虎强势,水埠公社原本就是他的一言堂,剩下的就是许明月,现在许金虎升官,水埠公社就又成了许明月的一言堂,一个能与她掰手腕的都没有。

  一个陈正毛,他敢拖许明月后腿,跟许明月呲牙,都不用许明月出手,他老丈人就能打死他。

  许明月快速的调任许红桦到五公山公社革委会坐镇,让五公山公社先不要乱起来,又调任许凤台当大队长。

  对于许凤台当大队长,自然有很多人不服气,比许凤台有资历的多了,许凤台才升任小队长几年?这就当上大队长了?

  “轮到谁也轮不到他啊?他算什么东西?一个连娘老子都没有的孤儿一样的玩意儿!”

  大房的小队长气的在家里和同一房的族老破口大骂。

  大房的族老不服气,但也没啥办法,抽着旱烟,瞥了在家里关着门骂的自己这一房的小队长一眼,说:“那你说有什么法子?有本事你也有个当书记的妹妹!”

  气的脸红脖子粗的小队长呼吸一窒,气势却弱了几分,不忿道:“书记这就是任人唯亲,他那是自己凭本事的吗?反正我不服!”

  “打虎还要亲兄弟呢,人家书记提拔自己哥哥有什么不对?金虎提拔红桦的时候你咋不敢说话?”许红桦当大队长的时候,都还不到三十岁,更年轻。

  比许金虎年龄还大几岁的小队长支支吾吾,又不敢说话了。

  许金虎从小就是村里一霸,谁敢惹他?

  他们还是欺负许凤台一家欺负习惯了,过去村里最底层的人人都能踩上一脚的玩意儿,妹妹一朝得势,许凤台那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熊玩意儿,都能踩在他头上当大队长了!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