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41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从此,她的娘家不再是她的家。

  惶恐和害怕,一下子就淹没了她。

  她坐在船上,看着随着小船远去,也离的原来越远的村子的倒影,脸上挂着泪。

  她想回头看看,她对面坐着的送亲的人立马提醒她:“不能回头啊!”

  过了片刻,紧张又木讷地坐在她身边许凤台,忽然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果塞到她手里。

  她愣了一下,低头看手里黄色塑料袋包装的东西。

  是糖。

第41章 她有些呆怔的看着许凤台……

  她有些呆怔的看着许凤台, 挂着泪珠的脸上,蓦地露出个笑来,像此刻天边的晚霞。

  许凤台也放松的笑了。

  他长这么大, 除了和两个妹妹,和同村的女孩都没说过几句话, 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赵红莲, 嘴巴笨拙的像河滩里的蚌壳似的, 愣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赵红莲撕开黄色包装的糖果,含到嘴里,酸酸甜甜的话梅味, 便从她的舌尖一直甜到了心间。

  她不由笑着看着许凤台:“好甜。”

  这是大实话,在他们农村,能有一块糖吃, 太难得了。

  只有到秋冬季节的时候,他们上山砍草, 松林里的绿色松针间,会有一些细小如鼻屎大的白色松香味蜜糖, 爱护家里孩子的大人,就折一些有白色蜜糖的松枝回来,给孩子们慢慢舔舐着蜜糖当零嘴。

  可那个蜜糖与嘴里的糖果是不一样的。

  她连包装纸都舍不得扔, 仔仔细细的叠好, 放在口袋里。

  实际上这糖果, 应该是市场上最便宜的糖果之一, 因为是话梅糖,有开胃的效果,基本都是各家饭店放在柜台上,让客人们免费吃, 待到吃饭时,胃口会更好些,就连上面的包装纸,都是最简单的只画了个卡通话梅,连个字都没有,估计直接从人家厂里拿的货。

  小船摇摇晃晃,一个小时后,终于到了许家村渡口。

  今年因为没有下雨的缘故,河水始终没有涨上来,目前河滩的水位,还是和冬季一样,在渡口这里,往年都是要直接到村子边沿的。

  到了渡口,一群人又喜气洋洋的捧着床单被罩、搪瓷盆、热水壶、床,还有新娘子陪嫁的一个木箱子,一床薄被等,往许家村走。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新娘子来了!”

  没有爆竹,只有许老太太从窗户那里扔出来的几把煮熟的毛栗子。

  毛栗子在农村,那真是好东西,它的口感比板栗软糯香甜,小孩子们一看,都这时节了,居然还有栗子,都纷纷去抢,就连一些大人都忍不住加入争抢行列,多捡几颗毛栗子给家里孩子当零嘴,还能饱腹。

  赵家村来送亲的人看到这热闹劲,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把赵红莲送到新房里去。

  他们早就听说了许家是砖瓦房,但没想到房子建的这么好,这么结实,下面全都是红砖,中间是结实的石头和水泥,只有最顶上,是土砖。

  她们又跟着新娘进了新房。

  外面的堂屋很小,她们还以为房间也很小,哪晓得进了新房后,她们才知道错了,“这么大房间,完全可以隔成两个房间啦!以后小孩都不愁没地方住!”

  又有人摸了摸新娘坐着的暖和的炕:“哎哟,这就是炕吧?晚上睡觉不怕冷了,有了这床,睡觉腿和腰都舒服些,不然一到阴冷天气,腿疼的啊,像蚂蚁在钻!”

  “这炕也大,以后房间都不用隔,在炕中间隔个草席,小孩子睡边上,都不怕掉下去!”

  她们摸着这炕,是真羡慕啊!

  送亲的有三个人,一个堂哥,一个堂嫂,一个堂妹。

  堂哥在外面看,堂嫂和堂妹要留在房间里陪新娘子的,怕新娘子刚来新环境不习惯。

  她们摸完了炕,又去摸衣柜。

  衣柜很大,高大约有两米二,宽有一米八。

  本来他们是没想打这么大的衣柜的,是看到许明月打的大衣柜,什么都能往里面放,就在许明月的建议下,打大一点了,主要是中间有个可以挂衣服的木杆,这样以后换洗了衣服,就不用折叠麻烦,直接挂在衣柜里,省很多事。

  对于每天忙于劳作的农村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省事更好的事了。

  上面的顶柜许明月说放冬天的棉被,当时许凤台他们就笑了,他们哪有什么棉被可以放,那么大那么长的顶柜,能放多少棉被啊?

  但他想着,不能放棉被,藕粉、咸鱼什么的,可以放,把柜子关的紧紧的,不怕老鼠来偷。

  农村储存食物,最怕的就是无所不在的老鼠。

  衣柜上了锁,她们打不开,没上锁的,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看了这个婚房,她堂嫂就对赵红莲说:“红莲,这许家里是真嫁对了!”

  这句话在她们去许家村的大食堂,吃到了大食堂的饭菜后,就把话收回来了。

  和她们大队,她们村子,日日稠粥和大米饭相比,许家村大食堂吃的啥呀,猪都不吃的苦菜粥!

  里面全都是苦菜,米都找不到十几粒。

  她们当时就惊呆了,问许凤台:“你们每天就吃这个啊?”

  大队长媳妇说:“今天都算好的,凤台和红莲结婚,我特意让人让粥里添了一升米。”

  农村量米的器具叫米升,满满一升米大约是两斤。

  两斤米看着多,可许家村全村六七百人呢,分到每个人碗里,可不就看着很寒酸了嘛!

  赵家堂嫂和堂妹,看到碗里的苦菜粥,听姑奶奶说,这还是因为红莲嫁过来,特意加的大米,不由都无语了,问:“那你们平时吃什么?不放米?”

  大队长媳妇理所当然地说:“现在野菜这么多,不吃野菜难不成吃粮食?那有多少粮食好吃?日子不过啦?”

  还好晚上有赵红莲给她们的两颗糖,不然她们这送一趟亲,可亏大了!

  赵红莲也没想到许家村的大食堂是这样的,说实话,她把苦菜稀粥吃到嘴里时,心也是稍稍往下沉的。

  可到了晚上,黑灯瞎火的,许凤台不知从哪里端来了一碗糖水蛋,里面足足有两个鸡蛋!

  黑夜中,她有些惊讶的看着许凤台。

  许凤台轻声说:“是兰子给你煮的,怕你刚来许家村,吃不习惯。”他又低声解释说:“鸡蛋不多,就没给堂哥他们准备了。”

  因为光线昏暗看不清,许凤台只听到有水滴滴入水里时,发出的轻微的滴答声。

  即使是赵家对姑娘也足够好了,她长这么大,也没吃过几回鸡蛋。

  家里那些有营养的肉也好、鱼也好、蛋也好,都是优先给阿爹和弟弟他们吃的,好在她们是河边上的人,偶尔煮些鱼汤,她也能跟着喝几口,吃点鱼尾巴。

  赵家人都知道她爱吃鱼尾巴,如果她不爱吃鱼尾巴,整条鱼都没有她们女孩子的份。

  她声音低低地说:“你也吃一个。”

  许凤台连连摆手说:“我吃过了,你吃!”说完又觉得不对,解释说:“兰子怕我们吃不饱,每天晚上都煮些野菜汤给我们吃,偶尔会打个蛋花。”

  想到大妹做的枸杞菜蛋花汤,许凤台忍不住又吞咽了下口水,他都不知道大妹是怎么做的,食堂里难以下咽的野菜,能被她做的跟地主家吃的菜一样!

  他小时候在地主家灶房待过,可是知道地主家菜的香味的,偶尔还能吃上一回呢。

  地主家厨娘烧的菜,都没他妹妹做的菜好吃。

  他催她:“你赶紧的,趁热乎吃。”

  赵红莲浅浅的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夹杂着一些姜味的糖水进入到口腔里。

  这是她长这么大,吃过最多的甜的一天了。

  她细致的品尝着,吃了一半后,就说什么都不吃了,一定要让许凤台吃,许凤台拗不过她,就喝了两口糖水,嫌弃地说:“甜腻腻的,我不爱喝,你自己喝吧。”说着放下碗,去给赵红莲打水洗脸、泡脚。

  他今天已经洗过一次澡了,从头到脚用大妹给他的肥皂浑身都搓洗了一遍,晚上就按常例跑热水脚就行了。

  赵红莲是怎么都没想到,许凤台居然连洗脸水和洗脚水都给她打好了。

  她一边红着脸吃着甜蜜蜜的糖水蛋,一边泡着热水脚,脸越泡越红,直到红到了耳朵根。

  因为许凤台也把脚伸进了泡脚桶。

  这是他的泡脚桶,他每天晚上都用艾草水泡脚,平时他和许凤发一起泡,可这时候,他脚背上踩着赵红莲不算柔嫩的脚,他也整个人跟爆炸了似的,从头红到了脚。

  夜里行船危险,赵家堂哥晚上和许凤发睡,堂嫂和堂妹和许凤莲、老太太睡了一晚。

  哪怕四个人睡一个炕,都一点不挤,下面又垫足了新稻草,暖而不燥,舒服的很。

  早上一大早,哪怕许家再三挽留,说吃了早饭再走,可赵家几个人一想到昨晚喝的苦菜粥,就赶紧和许凤台、赵红莲告辞,划船回了赵家村。

  要不是他们姑姑就是管大食堂的人,他们都要怀疑许家村是不是故意给他们和红莲下马威了。

  真不是大队长想给他们喝苦菜粥,实在是这个月份,能挖的野菜没几样,加上开春就下了一场小雨,很多野菜长不出来,长出来的野菜,她们也按照能储存的和不能储存的,分成先后来吃。

  这时节,正是苦菜长的最好的时候,这些天吃的全是苦菜粥。

  赵红莲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准备将新被套收起来,放到柜子里的时候,才看到里面挂着一件红色棉衣的。

  床上的被单全都洗的干干净净,下面的稻草也全部换成了新的,上面的棉被每天都晒,用竹拍拍了又拍,昨晚上还换了新的被单。

  不过赵红莲不舍得用这么好的花布当被单,一早起来,就想把被单重新洗了收起来。

  她不知道这是羽绒服,看着厚实的很,就以为是棉衣。

  棉衣很长,她穿都要到脚后跟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推推许凤台:“凤台,柜子里咋有件红棉衣啊?”

  许凤台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那是大妹给你的。”

  赵红莲有些惊讶的回头看许凤台,然后拿出大红色棉衣在身上比划,惊讶地问:“咋这么长?”

  这么长的棉衣,都能改成两件了,这要是能包裹在身上,冬天该有多暖和啊!

  她能看出,这棉衣不是全新的,却保存的非常完好,料子也都是好料子,摸着也厚实。

  她也知道,大姑子前头那位是在纺织厂上班的正式工,就以为是许明月以前的衣服,送给她一件。

  她有些羞愧,因为她什么礼物都没有给婆婆还有大姑子、小姑子、小叔子准备。

  这年代条件匮乏,她连想给许凤台纳双鞋底的布都没有,光是为她准备这条陪嫁的薄被,就已经花费了她娘家所有人的能量,凑出来这么一床被。

  婆家的一桩桩一件件,已经让她没有了惶恐与不安,很明显,如果婆家不重视她,她的小姑子们不尊重她,是不可能又给被单,又送棉衣的。

  主要是,这大红的棉衣,穿在新婚的她身上,很喜庆。

  不过长度要改一改的,她想着,改下来的部分,给小姑子她们做点什么好。

  *

  赵家的堂哥堂嫂,一回村子,就往大食堂跑,说她们在许家村的见闻:“我滴妈哎!你们是不晓得许家村都吃什么,苦菜粥!”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