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42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这还是姑奶奶看红莲嫁人,多加了粮食,你们都不晓得,他们平时都吃什么!”

  “他们还想留我们吃早饭,我们连忙跑回来了!”

  人们说话总是喜欢添油加醋的,尤其是属于邻市的,距离市区不远,而临河大队属于吴县,他们这种市下面的村子,对于临河大队距离县城很远的村子,总存在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这种可以贬低临河大队的伙食,来抬高他们自己优越感的这件事,听的周围的赵家村人是津津有味。

  就有人笑着说:“那红莲嫁过去不是要吃苦头啦?”

  一说赵红莲嫁的不好,堂哥堂嫂们也不乐意了,“那不是,你不晓得红莲家的砖瓦房子有多好,他们家晚上不睡高床,睡炕!一晚上睡下来,我腰都舒服了不少!”

  几个人是一顿说,说的都是红莲嫁的人家很好,但是临河大队得大食堂太抠,这种事情,是周边对大队的村民们最爱听的八卦了。

  原本还羡慕赵红莲嫁了干部,听了临河大队的事情后,是一点都不羡慕了,回头还笑话赵家挑了半天白挑了,嫁过去就吃苦!

  “吃苦菜,可不就是吃苦嘛,哈哈!”

  *

  许老太太性子是真的好,她如果是个泼辣的,在丈夫意外去世后,也就不用靠才十二岁的儿子来支应门户了。

  她因为小脚,走不快,做事永远都是不急不徐的。

  早上赵红莲起来的早,她一边舀炕灶上砂锅里的热水,一边嘱咐赵红莲:“咋不多睡一会儿?好孩子,现在不忙,你多睡一会儿,不用这么早起的。”她将热水放在洗脸架上,叫赵红莲去洗脸。

  赵红莲看着老太太踩着两只菱角似的小脚,颤颤巍巍的走路,她生怕她摔倒了,忙过去接过水盆,想了想,开口说:“妈,我自己来!”

  赵红莲的一声‘妈’,把老太太笑眯了眼。

  老太太原本就长着一张和善的脸,眼睛是天然的一笑就弯弯的眼睛,哪怕老了,还是能看出她打从心底的高兴。

  看的赵红莲也心底不由放松了些,跟着笑了起来。

  老太太指着堂屋茶几上,一个崭新的竹杯和牙刷说:“这个新杯子和新牙刷是给你用的。”

  旁边已经有几个竹杯了,每个竹杯的牙刷颜色都不一样,只杯子上面用黑色记号笔,写了不同的名字。

  许明月因为整过牙,平时要带保持器,每次出门,除了要带她自己的电动牙刷,还要带刷舌苔的、刷保持器的、牙缝刷,每次出去旅行住酒店,都会让打扫房间的阿姨,多给她几把一次性牙刷,一来是方便家里有人做客的时候,有一次性牙刷,二来为了防止她其它牙刷掉了,忘带了,有备用的牙刷,所以不管去哪儿,她行李箱里都起码备两只新牙刷。

  这些牙刷,她给许凤台、许凤莲、许凤发他们都准备了一只,还有牙膏。

  牙膏是她在网上买正装牙膏时,送的中小只的,不过巴掌长,她箱子里备用了两只,还有两只酒店的一次性牙膏,她住的酒店都是还不错的酒店,牙膏说是一次性的,实际上的量还挺足,勉勉强强省着点用,一个月也能凑合。

  倒是小阿锦的牙膏量很充足,儿童牙膏没有小样儿,她都是带正装的。

  许明月要是用完了自己的,就用她的牙膏。

  赵红莲红了脸。

  没有工业票的她们,都是没有刷牙习惯的,最多就是漱漱口,或是用柳条擦擦牙齿。

  *

  原本她还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被休离回来的大姑子,赵父赵母的意思是不用管,反正不生活在一起,就当一般亲戚处着。

  可昨天的床单被单,今天早上的红棉衣,还有昨晚的糖水蛋,都让她无法心安理得的收那些东西,还当做看不见这大姑子。

  她洗了脸,就拿起她的蛤蜊油,听说大姑子还有个女儿,又用红纸包了个红包,她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就这蛤蜊油,还是赵母怕冬天太冷,把她的脸给冻裂了,给她买的,全家独一份,她平时都不舍得用,只敢抹一点点。

  许凤台也起的早,快速的刷牙洗脸,一群人就往大食堂赶着吃早饭。

  赵红莲自然也在大食堂看到了抱着小阿锦过来的许明月,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过来,将红包塞到小阿锦怀里,嘴里说着祝福词:“长命百岁!长命百岁!”

  许明月知道这就是新嫂子了,也大大方方地对小阿锦说:“快谢谢大舅妈!”

  小阿锦声音特别清脆地说:“谢谢大舅妈!”她可太喜欢红包了,红包能买零食!

  可惜她的红包全在她的电话手表里,每天都有限额。

  是的,这是许明月第一次见赵红莲,昨天许凤台结婚,她其实是没去参加的。

  她当然也可以参加,她知道爷爷肯定不在意,但她不知道老太太会不会介意,哪怕她自己觉得离婚很爽,很自由,但在这个时代,在很多人眼里,离婚女人去参加婚礼,是不受欢迎的。

  许凤莲、许凤发他们还拉她去,她本身也不是很想凑这种热闹,就没有去。

  一声‘大舅妈’,也叫的赵红莲脸上绽出笑来,她将手中的蛤喇油塞给许明月,握着她的手说:“我也没啥好东西,你也别嫌弃。”

  许明月一看是蛤喇油,惊喜地说:“这好东西谁能嫌弃?正好我脸干,有了嫂子送的哈喇油,我这脸可算能救一救了!”

  赵红莲见她真的喜欢,也开心的很。

  她这才注意到许明月围巾下的脸,在看到大姑子的相貌后,她真的觉得,那男人真瞎了狗眼蒙了黑心肝,她大姑子这样的人才相貌,都能被休离回家,简直离了大普!

  许家几兄妹长得还挺像的,不论是五官还是脸型,都生的十分标志,许凤台因为有些驼背,拉低了他的颜值,可许明月、许凤莲、许凤发,都生的好看。

  许凤发一个泥猴子,还说不到相貌,可翻过年二十一岁的许明月和十六岁的许凤莲,就好看的非常明显,尤其是一双眼睛,湛然有神。

  可她看到大姑子故意用围巾遮住大半张脸后,也明白了她的做法,心里叹了口气。

  晚上的荒山聚会,老太太和赵红莲是没有去的。

  老太太是怕留赵红莲一个人在家,儿媳妇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倒不是把她排除在外,还是之前的想法,新嫁娘不好和休离的大姑子凑在一起,哪怕赵红莲自己本身不在意,许明月也不太希望她过来,有了离婚身份就更好,拒绝的理由都是现成的,继续给爷爷、许凤莲、许凤发他们开小灶,不过许凤台回去的时候,她会将之前专门给她留的一碗,让爷爷给嫂子带回去。

  今晚做的是枸杞菜黑口贝蛋花汤。

  黑口贝就是河滩上的常见贝类,形状大小像鸭嘴,当地人又叫它鸭嘴贝。

  当地人因为没有去腥的料酒、香料、油,基本上没人会去吃它们,可在许明月这里,这不是现成的河鲜吗!

  已经吃了一天苦菜粥的赵红莲,接过许凤台给她带的,她大姑子做的野菜汤后,还没吃呢,掀开盖子,光是闻着味道,她就口角生津了。

  她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汤,就把她鲜的连连又喝了好几口,吃着里面的枸杞菜和黑口贝,不敢置信的问许凤台:“你说这是野菜?”

  她是没见过野菜吗?

第42章 就以这段时间,他们在大……

  就以这段时间, 他们在大食堂喝过的苦菜粥为例,这时代的人,做菜的手法十分粗糙, 野菜清洗干净后,根本不焯水, 去一去苦味和酸涩味什么的, 在稀粥煮开后, 直接就加入进去一起煮,煮的苦菜又苦又涩不说,颜色还是黑绿色, 看着真的跟猪食没什么两样。

  黑暗中,她看不清碗中野菜的颜色,可吃在嘴里却不是如猪食一般稀烂的口感, 而是清脆鲜甜中带着一点甘苦,这点甘苦, 又不像苦菜,苦的那么难以下咽。

  还有菜汤里面的蛋花和黑口贝。

  黑口贝不仅不腥不柴不老, 入口的鲜味更是让缺油少肉的她,忍不住一连吃了好几口,在嘴中嚼着它的滋味, 问许凤台:“是肉?”

  许凤台说:“是河滩上摸的鸭嘴贝。”

  赵红莲又惊讶的叫了声:“不可能!”

  生长在河边的她, 自然也是吃过鸭嘴贝的, 只是不知道如何烹饪及缺少调料的他们, 捡回来就直接煮,也不懂掌握火候什么的,煮出来的黑口贝又老又腥又柴,加上吐沙时间不够, 或者方法不对,嚼在嘴里半天都嚼不烂,还时不时有吃到泥沙之感,最后生吞下去。

  可她吃的肉,却嫩的要命,鲜的要命,哪里有半点腥柴之感?里面还混合着蛋花的香味。

  等她一碗枸杞菜蛋花黑贝汤喝完,她才有些不好意思的把碗递给了许凤台,许凤台顺手就送到厨房给洗了。

  等许凤台回来,她还在舔着唇角的油,感叹着:“大姑姑做饭也太好吃了吧!”

  长得那么体面,还做的这么一手好菜,还能被那家人休离回来,赵红莲是真是不知道那家人是怎么想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她已经决定好了,没事就去河滩上多摸点螺蛳、河蚌回来,给大姑子的荒山送去。

  大姑子可以不来新屋,她却不能不去荒山。

  *

  这一年的春天特别难,自惊蛰那天下了一场小雨后,人们千盼万盼,老天爷就是不下雨。

  不下雨,竹子河的水位就涨不上来,春天到了,河面行不了船还是小事,怕就怕水位会继续下降,在降就要降到建设大队那边去了,到时候他们插秧之后要用水,还得去建设大队挑,到时候两队估计会因为抢水打起来。

  许家村倒是不怕打架,可许明月怕啊。

  许家就许凤台一个成年男丁,真要爆发大队与大队的抢水大战,作为许家唯一的成年男丁,许凤台能不上吗?

  许明月可是听爷爷说起过这时候抢水,打的特别厉害,真是真刀真枪的上,那时候爷爷还挺骄傲的,说许家村在十里八乡都打出了名!

  许明月就问许凤台:“不能趁着水位还没降到建设大队,先挖个沟渠,把水引到临河大队来吗?反正每天都在挖河滩,挑堤坝,只是换个地方挖而已。”

  这事是许凤台没想过的,他其实很少动脑子,小时候是跟在大人后面去干活,大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钻碳洞如此,挑堤坝也是如此。

  繁重的劳动已经让他的脑子都累的麻木了。

  他不解地问许明月:“怎么挖?”

  许明月直接拿了小阿锦的草稿本,用铅笔在草稿本上画出竹子河靠临河大队与建设大队的边延图,再画出现在许家村和江家村的位置。

  剩下的施、胡、万三村,因为在江家村上面得山脚下和山里,河水是引到山里太困难,就没把这三个村子算进去。

  她画着图,指着许家村河滩的正前方说:“我们现在挑堤坝的位置在这里,挖的河滩在这个位置!”她又画出建设大队河滩的位置:“水位下降是往下面走的,我们明知道水位的走向,为什么还在这里挖河滩。”她指着许家村正前方,“而不是直接去许家村与建设大队交界处的这里挖,直接挖条深沟,把水引到我们临河大队得大水沟呢?”

  这其实就是后来他们这里建了水电站后,实施的引水计划,直接在河堤边挖一条大水沟,直通竹子河,再挖蓄水池蓄水,在利用河水建立水电站,通过水电站在农忙时,直接抽水引入临河大队,大水沟可以直接贯通江家村和许家村。

  这个时候的竹子河,还处于一种完全原始的状态,几十年后,她从小到大看到的理所当然的几百里长的各种河堤,马路,全是这个时代的人用肩膀一担土一担土堆积起来了。

  她对许凤台说:“哥,你去和大队长提一提,看这个方案行不行,如果能行的话,到时候竹子河水位下降,我们大队缺水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建设堤坝的任务也不耽搁。”

  许凤台并不是那种会给自己找事的性格,偏向保守,可看着妹妹画的挖沟渠的方案图,又实在觉得可行,他收起草稿纸,对许明月说:“那我今天去跟大队长说说看,他能不能同意我就不晓得了。”

  许明月笑道:“你直接去大队长家里跟大队长说。”

  通过老村长减少大食堂三餐变两餐,鼓励村里人挖莲藕囤积粮食,和减少大食堂的粮食消耗,许明月发现至少大队长和老村长是智慧的。

  这事如果是她去说,肯定不行,首先就是因为她是个女人,他们可能先入为主的就排斥她的提议和方案,其次,她还是个离婚女人,她都能想象那些人会说什么:“女人懂什么建设?”

  一直到几十年后,村里人还会PUA她们说:“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女人懂什么?回家奶孩子去吧!”

  “去去去,哪有你个小姑娘插话的余地,你爸妈怎么教你的?”

  从小到大,这样的话她听过太多,那还是几十年后,这时代只会更多。

  好在许凤台是个非常‘听话’的人,他自己没有太多主意,别人给他出主意,他会愿意去听。

  他吃过午饭,就去大队长家,和大队长说这事。

  老村长虽然退了下来,但是当了一辈子村长的他,实际上根本闲不下来,村里什么事,他都要管一管,大队长有什么事都会回来跟老村长说,让老村长帮着一起拿主意。

  许凤台找大队长说这事的时候,他就坐在一旁听。

  他早就为今年明显的旱情感到忧虑,听到许凤台给他们画的清晰的图纸,包括怎么挖沟渠引水的方案都写的清清楚楚,喜的老村长当下就一拍桌子:“就这么干!”他对大队长说:“你等下去大队部跟江天旺说一声,问他们村干不干,他们村要是不干,我们就自己干,直接把水沟挖到我们许家村,在荒山那里做一条隔断。”

  大队长没想到一向木讷寡言,做事也没什么劲头的许凤台,居然还有这一手,他看着上面的字,清秀有力,图画功底不说深厚吧画的栩栩如生吧,可也清晰明了。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