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43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他问许凤台:“这事是你自己想的?”

  许凤台很老实的摇头,露出一抹憨笑:“我哪里有这脑子,是兰子想的。”

  许大队长和老村长就不出声了。

  他们宁愿把这样的功劳按在许凤台头上,都不愿意一个女人出头,不愿意相信一个女人能比男人聪明。

  知道今年大概率会有旱情,都已经育苗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大队长也不耽搁,拿了许凤台的图纸,带着许凤台就去了江家村的大队部,找大队书记商量这件事。

  大队书记自己虽不懂生产的事,但一眼就看出按照这张图挖水沟引水的好处,最起码在水位下去后,不用跟建设大队抢水了。

  他们是在自己大队挖水沟,又没有在建设大队挖,即使深入到竹子河深处,谁都没说竹子河是建设大队的,他们村凭什么不能挖?

  不过为了防止建设大队反对,大队书记说:“最好别一开始就从河里挖,先从这条大水沟开始往河的方向挖,等我们这边都挖通了,直接通到河里,他们还能把我们这条水渠填了不成?他们敢动我们的水沟,我们的铁锹也不是吃素的!”

  大队书记能从战场上全须全尾的下来,那也是个狠人。

  两个村的头号人物意见得到了一致,两人就开始组织此事。

  至于施胡万三村,他们在山脚下,河水又引不到山上去,这事跟他们没关系,再说,他们还在山上挖水渠呢。

  事情定下了,可还有许多细节的事情,需要商量,怎么挖能用最短的路线达到这个目标,挖出来的泥土要怎么搞,是运到许家村的河堤,还是别的方式。

  许大队长和大队书记问许凤台,许凤台哪里懂这些?自然是一问三不知,老老实实地说:“这些都是兰子想的,我字都写不清,哪里还懂这个?”

  这个时候的他,习惯了听命行事,还没学会自己动脑子思考问题,想问题也简单,听的许大队长都头疼。

  实在没办法,他又让许凤台回去问许明月。

  许明月说:“抬过来干嘛?直接就地筑堤,只要这个堤坝建起来,隔离了竹子河的河水,露出水面的这一大片河滩,不就是现成的耕地吗?”

  大队长听到许凤台转述的许明月的话,简直是惊呆了!就连老村长都坐不住了,和大队长一起,拄着拐杖来荒山找许明月,让她把计划具体的说说。

  不怪他们这么激动,他们这里虽然背山面水,说是说风水宝地,却又是个实实在在的恶地,雨水季节饱受洪水困扰,雨水稍多,就直接淹到村子口,就只有山脚下和荒山两边的田地可以种地。

  前面的大河后面的大山拦住了他们通往外界的路,祖祖辈辈的人都希望能建一座大桥,能将河两岸连起来,可这样的梦想直到几十年后都没有实现,实在是对于外面的领导们来说,在这里建桥,花费巨大不说,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极低,所以他们选择建桥的地方都是某某长江大桥。

  但如果按照许明月说的方案来搞的话,他们一下子就多了几百上千亩的肥沃水田。

  这是他们过去从未想过的事情。

  不是他们思想僵化,实在是这事超出了他们之前的思考范围。

  一来,是这里鲜少有干旱的情况,大多数都是水淹到家门口,谁能想到能趁着河水退下去的时候,直接筑堤,把河滩截留下来当农田呢?

  即使河水在冬季短暂的退下去了,可春天水位又很快涨上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太多时间做这样的事。

  再往前几十年,即使有干旱时,人们没饭吃,饿都要饿死了,谁还想着搞河堤啊。

  也就是现在上面派了强制性任务,所有公社、大队的人,都要来挑河堤,加上遇到干旱,许明月提出的提议,一下子就有了实施的可能。

  但这样一来,就是个巨大的工程,要是真能实施好,收益的就不只是他们一个大队,包括隔壁的石涧大队都要收益。

  不过这时候的人还是家族观念深重,许大队长才不会考虑隔壁石涧大队呢,他只想着他们许家村能得到的好处,隔壁的江家村还是他是负责生产的大队长,不得不带上的。

  他们来到荒山,老村长先诧异地看了眼离地有五米多高的高墙。

  高墙实际只有两米五,但许明月在让他们打地基的时候,很巧妙的利用了荒山与水田的高坡和荒山与大水沟的高度,使得她院墙的两面就有了天然的防御,想上荒山来,就只剩下了两条路,一条就是她家正门口的小路,一条就是后面江家村的那条小路。

  这是他第一次来荒山,他望着等闲人都翻不过去的高墙,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很多人为什么看不起寡居的女人?因为她们会受到来自周围的男人的骚扰,本村的,外村的,光棍的,有媳妇的,会带累的名声不好听不说,要是有妇之夫也过来,她就不仅遭受到男人的骚扰,更会遭受到村里女人的厌恶,成为众矢之的。

  而这其中,有部分古板或者看不惯这类事情的人,也会将责任怪到寡居女人身上。

  这也是寡居女人在村里不受欢迎,日子难过的原因。

  目前许明月还没有遭受到此待遇的一个原因,是她本身姓许,其次就是荒山一次一次出现的闹鬼的事,让荒山暂时还算安全,没有人来。

  老村长暗自点头,就是认可了许明月这高墙大院洁身自好,不会在名声上带累许家村的行为。

  虽然她被离婚这件事名声本身就足够坏,可许明月低调啊。

  院子大门也高大厚实,许大队长敲着门环,高声喊:“大兰子!大兰子!”

  敲了半天都没人应,许凤台说:“兰子估计挖野菜去了。”

  这段时间,山脚下、山上,到处都是挖野菜的女人孩子。

  把大队长和老村长给急的,说:“她咋还有闲心挖野菜啊?你赶紧把她找回来!”他这时候才想起来,他们几个大男人就这么上荒山找许明月一个独居的女人有些不太好,对许凤台说:“你把她叫回来直接到大队部来报到!好歹也是大队部的记工员,到今天都没来过大队部,像什么话?”

  当许凤台去山上找到正在悠闲地摘蕨菜头的许明月,传达了大队长的话时,许明月唇角的笑容缓缓绽开了。

  她原本是打算当个透明人过完这波荡起伏的十几年的,可既然当了这记工员,她也就透明不起来了。

  不能低调,那就去争!

  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争夺更多的权利!

第43章 这还是自记工员考试后,……

  这还是自记工员考试后, 许明月第一次来坐落在江家村下方位置的大队部。

  许家村和江家村虽是同一个大队,但两个村子的分工基本都很明确,各干各的!

  哪怕生产任务是由许大队长统一调配, 江家村的人基本也都集中在原本江家村的河滩位置,许家村集中在许家村河滩位置, 虽比邻在一起, 看着像是两个村子热热闹闹的在一起干活, 实际上泾渭分明。

  江家村有江家村的记工员,许家村有许家村的记工员,平时许明月只需要从许家村出发去大食堂吃完早饭, 就去河滩上给许家村人记工分,完全不需要和江家村人打交道。

  江家村人哪怕对她离婚女人还能当记工员的事好奇,也只是远远的朝她指指点点, 也从不过来和她说话。

  其实江家村在他们这十里八乡都还算有名,有名的和气。

  哪怕是和许家村一样的超级大村, 除了他们大房强势一些,其它三房从未传出过仗势欺人的例子。

  这次许明月被叫到大队部, 大队部的干部们,都好奇的看着她。

  大队书记见她来了,指指开会的桌子一旁的座位:“坐。”

  许明月很自觉的坐到许大队长的旁边, 看的许大队长唇角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听凤台说, 为了抗旱, 是你跟他说, 建议修建沟渠?”

  许明月故作腼腆地说:“我就是看老是不下雨,心里着急,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大队书记指着桌面上她画的图纸:“这图也是你画的?”

  许明月继续羞涩点头, 把自己无害无攻击性无威胁的一面放大到极致:“让书记见笑了。”

  许大队长却很不喜欢这样的客套,敲敲桌子说:“都别客套了,快把你的想法仔细说说,怎么个扩大农田面积,水沟要怎么挖,后续取水要怎么搞,你还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抓紧时间!”

  他是真的很急。

  他们这里的人主要耕地都靠山脚下和村子两边的地,种地面积对他们来说太难得了,尤其是今年可能是个旱年,增加水田面积,对他们来说,就是能多出更多的口粮,可以更好的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灾情。

  江家村和许家村拥有同样的困境,所以许明月的方案被许凤台回报给许大队长及大队书记后,就立刻引起了大队部的重视。

  其他来开会的人才知道,今天突然把他们召集起来开会,居然是这个原因。

  一时间,厌恶的、好奇的、探究的目光,都落在许明月身上。

  厌恶的也很好理解,她一个女人懂什么?还是个被离婚的女人!

  会议室的桌子上方的墙面上,图了一层黑板,平时开会时有什么事,就会在黑板上上课画画,晚上临河大队的人上扫盲班,也是在这里。

  许明月起身笑着说:“我光是说可能说不明白,我直接画图给你们看吧。”

  她直接在黑板的角落画上江家村、荒山、许家村的位置,用一条线隔绝竹子河与这三个地方:“这是一条大水沟,我们过去用水,都是通过这条大水沟,将竹子河的水引入到江家村和许家村进行灌溉,但这条水沟只到我们许家村的这个位置!”

  她把线画到许家村靠近建设大队汪家村的交界处,“但如果,我们沿着这条大水沟继续挖。”她把线一直向建设大队的方向延伸,然后靠着它们的交界处,突然一个转弯,直取竹子河的更深处:“我们许家村和江家村还算正临着竹子河,但实际上竹子河到江家村,尤其是石涧大队,已经是河的尾部,平时石涧大队根本通不了船,想坐船只能到我们临河大队,现在水位不涨,整个石涧大队,除了这个区域,和部分深水区,整个河滩基本都已经没多少水。”

  她用粉笔继续在黑板上画了个圆弧:“假如我们在这里挖沟渠,再将挖沟渠的土,沿着沟渠筑建河堤,然后与我们现在挑河堤的位置相连,你们看一下。”

  她指着被弧线整个围住的区域:“有了这条河堤挡住竹子河的河水,这片区域是不是可以形成一片土地肥沃的农田?”

  大队长皱眉问:“河堤整个将这一块圈起来当农田用,那灌溉怎么搞?总不能再把堤坝挖断,那河水不是整个倒灌进来,把田淹了吗?”

  许明月又在河堤位置的左边,画了一个长长的圈,再用十字将那块河滩一分为四,说:“我们可以在这个位置,挖一个深水区,平时既可以做储存灌溉用水,也可以用来养鱼。”

  竹子河其实是不属于临河的任何一个村子,平时也不允许捕鱼,它是属于政府的,“假若这一块深水区挖出来,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养鱼地,不属于竹子河,只属于我们临河大队!”

  一段话,把许大队长和大队书记的心都说热了。

  这个时代,资源太过匮乏,哪怕他们这些生活在河边的人,都不能以捕鱼为生,你抓个一条两条的鱼自己家里吃,没人会说什么,但若你把竹子河的鱼,当做自己家里的鱼,想怎么抓就怎么抓,那是不被允许的,是要抓起来的。

  要是真有一块属于他们临河大队的养鱼场,哪怕这个渔场不大,至少在这个匮乏的年代,能够有口鱼吃,那也是不错的。

  许明月继续指着那条十字说:“光是挖深水区养鱼肯定不行,灌溉都要从这里挑水太麻烦,我们再以这个深水区为头,直接挖一条十字形大水沟,通过这条十字形水沟,就可以将整个河滩位置的水田灌溉问题全部解决!”

  大队长还是疑惑地问:“这个深水区挖出来,不是还要从竹子河里灌水进来吗?”

  其他人也都看出来这个问题,都纷纷表示这个方案行不通:“你还养鱼呢,鱼不都跑到竹子河里了,养个啥?你真当别人傻?”

  许明月无奈地笑了笑,说:“书记,大队长,你们咋忘了,河对岸的炭山下,就有一座水泥厂,我们只要在这个位置,建个闸口,都不用太大,下面用竹片编织成网,或者直接用竹子在闸口这里插入河底,进行拦截,这样就既解决了水的问题,也解决了鱼的问题。”她说:“如果还不放心的话,就用竹子多做几道隔栏。”

  在没有特别多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机械的年代,用竹子做隔断阻拦是这个时候的普遍做法,材料既便宜易得,又容易操作,即使是以后竹子腐烂了,再换新的就是,山上别的不多,就是竹子多。

  大队部的人听她这么一说,还真觉得能成。

  主要是,如果真能将这道堤坝和现在建的堤坝连在一起,既没有耽误现在强制的挑堤坝的任务,又解决了接下来可能出现旱情的灌溉问题,同时还拥有了一大片肥沃的水田可以种植水稻,还有了一片属于他们大队的养鱼场。

  这样的方案着实很难不让人心动。

  可还是有人皱眉挑刺说:“那假如后续下雨,没有干旱,后续河水上涨,把河滩又淹没了,不是白干了?”

  许明月真想一巴掌把这杠精扇飞,摊手说:“挖这条大水沟本来的意义,就是为了防止接下来的旱情,这些好处通通只是防止旱情的附加的好处,如果没有旱情不是更好?往年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啊,又不会损失什么。”

  挑刺的人这才想起来,他们原本的本意只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旱情而已,一时间黑着脸不说话了。

  他只是看许明月是个女人,在大队部指点江山的样子,纯挑事罢了。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段旱情的持续时间,整整三年!

  大队长白了说的男人一眼,支持许明月说:“我看这事能干。”他看向大队书记:“书记,你觉得呢?”

  大队书记是万万没想到,许家村还藏着这样一个人才,而这样优秀的人才,没有奉献给国家,反倒被人休离回来。

  大队书记说:“这事要干,就不是小工程,别的不说,这需要的水泥,还得上头的支持,这样,我写个报告到公社,跟公社书记汇报一下。”

  他之所以是跟公社书记汇报,而不是公社主任汇报,当然也是公社书记也是他的老战友的缘故。

  公社书记和公社主任的关系,就好比他和大队长之间的关系一样,他们底下的人自然也是要站队分派别的,更亲近谁,自然不用多说。

  许大队长立刻说:“不用,这事我直接跟主任说就行!”

  许大队长能在公社和生产大队成立后,直接就当上了第一任大队长,自然不是上面没人的,这样的大事,如果真让大队书记去汇报了,那功劳就全成大队书记的了,明明是他们许家村的人提供的方案,他又怎么肯让大队书记摘了功劳去。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