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08章

作者:苏西坡喵 标签: 宅斗 市井生活 日常 先婚后爱 HE 穿越重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压抑又闷沉。许栀和走进了屋中,看见陈允渡坐在书案前点着灯火,俯首写着东西。

  他的神色太专注,许栀和看了一会儿,收回视线,准备等他空闲了再和他讲话。

  陈允渡写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方梨将饭菜又热了一回,听到里面传来的脚步声,将饭菜端上了桌。

  许栀和拿了筷子,撇开压在心头的一件事,转而专心吃饭。

  吃饱喝足,许栀和轻轻揉着肚子消食,等陈允渡将桌面收拾干净,才开口道:“今日常家……”

  话刚出口,她就卡壳在了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后面的话。

  陈允渡站在门口,安静地等着她的下文。

  许栀和重新在脑海中组织了一番说辞,才紧接着道:“常庆妤的母亲和兄长有意请你与我去吃饭。”

  陈允渡听许栀和提起过常庆妤,也知道家中羊毛手衣的生意大多是交给了她。

  现在乍然听到栀和提起此事,陈允渡微微沉吟,然后问:“若是不去,于你可有影响。”

  许栀和摇头,“常家我只和庆妤有来往,至于其他人,来往平平。”

  她是个能将事和事分得很清的人,常庆妤坦诚真率,她不会因为她受了母亲和兄长的指示传一句话,就彻底断了来往。

  除非常庆妤不愿意与她往来。

  许栀和补充了一句:“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说,不必顾虑我。”

  沉闷的空气达到临界值,刮起一场春雨,雨水敲在弧形的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许栀和像是被春雨吸引了心神,不等陈允渡回答,就小跑着走到了窗边,伸手推开了窗户。

  灯光照映在院中,尽头处可以看见细线一半的银白色水滴,溅起的瞬间,像一只振开翅膀的透明色蝴蝶。

  雨丝吹散了沉闷,许栀和伸出手,任带着凉意的雨丝从自己的指尖划过。

  等玩够了,她才转过头,去看陈允渡思考过后的结果。

  陈允渡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学着她的动作将手伸出去,体会着冰凉的雨滴沾上手指。

  “容我再考虑吧,栀和。”他说。

  很多时候,这样的回答和委婉的拒绝并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许栀和很想促进两家的关系,也许她会追问一句“为什么”。

  可是她不在意,所以在听到陈允渡的回应后,她心中只剩下一片“本该如此”的舒服。

  或许很多人在看见常家的权势富贵之后就会迫不及待追上前,但,陈允渡不是。

  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许栀和去看陈允渡的脸,正好和他转过来的眼神相撞。

  视线在空中交汇,谁也没有开口先说话。

  半响,一滴斜飞的雨丝打破了这一幕本该温情十足的画面。许栀和慌忙转过脸,伸手揉了揉自己的鼻尖。

  也不知道这场春雨什么时候会停止。

  ……

  春雨连绵下了小半个月。

  时停时续,小雨绵绵一晚上,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叶片泛着绿,叶尖还滴着水。

  等三月二十,才难得出了个艳阳天。

  天刚放晴,安静了小半个月的街道重新恢复了往常的烟火气。走街串巷的货郎似乎要将这些日子错过的生意一道补上,吆喝声一声比一声卖力。

  陈允渡去梅府后,许栀和养成的作息回到最初,什么时候睡醒,什么时候起身。

  透入窗棂的阳光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许栀和,她起身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从床上爬出来换了身衣服。

  门口,方梨正在和人交谈。

  许栀和望了一眼,收回视线,慢慢吃着桌上的菜叶瘦肉粥。

  除夕过后没几日,何娘子就带着全家离开了,现在那儿还空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新人住进去。

  吃了几口,方梨小跑到许栀和的面前,双手撑在桌面上,“姑娘,常姑娘说已经选好了画师。”

  许栀和应了一声,依旧是不急不慢地吃着碗里的粥,等吃饱了,她才用帕子擦了擦嘴,对她说:“走罢。”

  她刚刚在脑海中想着如何面对常庆妤,最后的出来的结果是,以前怎么面对,现在还怎么面对。

  许栀和怀着一颗平常心走到了常府,一路畅通无阻,常庆妤等在院门,她将场地设在了院中,见许栀和走来,连忙请她走到大理石桌前。

  桌边站了两个看着年岁不大的女子,约莫十三四岁出头,皆穿着淡青色的衣裳,素雅干净。

  常庆妤和许栀和介绍:“许姐姐,这两位姑娘曾经也是官宦女儿,后来家中遭遇变故……听闻你招人学画,都愿意过来……左边是梁影,旁边是陆云阔。”

  许栀和看着面前的两位姑娘,微微颔首见礼。

  两者有些受宠若惊,她们家中发生变故,原先的那点子傲气早就被这么多年的人情冷暖磨灭得所剩无几,见许栀和毫无轻慢之意,心中有些酸涩。

  常家派人找到她们的时候,她们尚且衣食不能暖。

  至于笔墨,已经两三年不曾碰过了。

  “许姐姐,梁影姑娘的灵气可是连当年的名家燕文贵都夸过的,至于云阔,也于丹青一道颇有造诣。”常庆妤补充道。

  梁影听到常庆妤提到燕文贵的时候挺起了身子,竭力想让自己的表现更加自然一些。陆云阔则在常庆妤说完之后,揪了揪自己的裙摆。

  都是从前的赞誉,算不得什么。

  在常庆妤说话的期间,许栀和一直观察着面前的两个人。

  她们的站姿笔直,仪态端庄,显然儿时受过家中教导;身形瘦削,面颊蜡黄,家中受到波折后的时日并不好过。现在站在许栀和的面前,身上并无半分大小姐般的矜贵,而是一种平和求生的态度。

  老实说,许栀和本以为常庆妤会选择常家的后人或者门生,没想到常庆妤推举了两个和常家关系不大的人。

  有常庆妤的保,这两人的品行大抵是端正的。许栀和定了定神,问:“你们既然过来,应该知道为了什么?”

  梁影没说话,陆云阔先开口:“知道,常姑娘说过。”

  她顿了顿,像是下定决心一般道:“若是许娘子不嫌,我们愿意拜姑娘为师父。”

  梁影虽然没说话,眼神却传达的是一个意思。

  她们现在无处可去,从前跟在父母身后学过几年丹青。

  早些年家族还全在的时候被名家夸赞,现在物是人非,早就变成了人人都瞧不上的冷锅灶。

  她们也曾想过和许栀和一样靠着卖画赚钱,但她们的画作普通,寻常人家中用不上,富贵人家又觉得不够新颖特别……其实新颖不够也算不上什么,但既然选择山水人物,那为何不选择燕文贵或者范宽的呢?

  梁影和陆云阔遭遇了几番打击,才认清了现实。

  后面常家郎君和常家姑娘派人来找,问她们愿不愿意学一门新画艺。她们当时孑然一身,对视一眼,答应了常家的邀请。

  也是到了常家,梁影和陆云阔才看清了自己将要学习的东西,被宫里的人都欣赏的东西,她们没有因为是自己全然陌生的领域就露出不解、疑惑的情绪,而是虚心观摩。

  许栀和听到了陆云阔的话,微微陷入沉默。

  丹青一门和求学问道一样,会有师门传承。如果说原先一开始打算教给常家只是顺水推舟作为人情,那么常庆妤给出的回应则是超出了她的预期。

  梁影和陆云阔的年纪都不算大,不是十岁以下的稚子不易沟通,也不是学画有所成的少年人心高气傲,而是在许栀和能顾得过来的范围,能听明白话,却也不会难以管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梁影和陆云阔紧张地等待着许栀和的反应。

  机会并不是天天都能被撞见,这次机会错失了,或许日后就再也没有了。

  常庆妤是场上唯一一个还算气定神闲的人。

  许栀和微微笑了,她看向两人,轻声说:“既然如此,便一炷香时间内,完成一幅画作吧。”

  虽然她的画和现在的山水人物画不一样,但是最基础的东西,还是不能缺少的。

  梁影和陆云阔从她含笑的双眸中回神,知道自己这是获得了机会,立刻压抑着狂喜,走到了大理石桌前。

  桌面上,有小厮将纸铺开,又将作画需要的东西摆上,旋即退下,将空间留给两人发挥。

  在两人作画期间,常庆妤拉着许栀和坐在一旁的花藤亭子下。毋庸置疑,常府的布景是极其精巧的,红漆木搭建成一条长长的回廊,上面缠绕着紫藤花、莺萝和金银藤,现在正值花期,从绿色的新叶底下能看见小小的花簇。

  清香宜人,也招来了蜜蜂和蝴蝶,小厮在旁边尽心尽力地伸手挥舞,免得蜂蝶伤到了亭下的贵人。

  阳光很好,不同于夏日的暴晒,而是略带沁人心脾的暖意,一阵微风袭来,许栀和惬意地靠在藤椅上享受着春光。

  常庆妤坐在一旁泡着茶,煮水、温壶、下茶、注水、拂汤、分盏,每一个步骤她都谨记于心,做起来信手拈来。

  她将一杯金黄细腻的茶水端到了许栀和的面前,笑着对她说:“许姐姐还没尝过我的手艺吧?试试看?”

  许栀和双手接过她递过来的茶,还没凑近,一股浓郁的茶香冲散了萦绕在鼻尖的花香。

  “茶汤入口丝滑细腻,醇厚回甘,回味悠长。”许栀和尝过,真心实意夸赞道。

  常庆妤笑说:“姐姐要是喜欢,我让安嬷嬷给你装一些带回去喝。再有一两个月,新茶就要出了。”

  常府的茶叶向来都是只多不少的,每年茶叶成熟的时间,都会让专人特意去歙州、建州去采买春茶,老一年的陈茶大多都喝不完。

  许栀和听了常庆妤的解释,点了点头。

  两人都默契地没有提起来府上吃饭这件事。

  常庆妤觉得这样极好,和许姐姐没什么利益往来的交流,比什么都更快活。只可惜现在天开始回暖,羊毛手衣开始不好卖了。

  不好卖也不打紧,现在羊毛手衣被人广知,趁着春夏都做一些,等到冬日来卖。她不愁卖不出去。

  一个时辰后,梁影和陆云阔几乎是同时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丫鬟走到常庆妤和许栀和身边请示:“姑娘,许娘子,两位姑娘已经画完。”

  许栀和站起身,走到大理石桌前,低头看着两幅画。

  许久不用笔,两人最初的手法有些生疏,起笔处粗细不定,后面渐渐找回感觉,用笔更加得心应手。

  两人不约而同的画了春日,一人画的是花上簇拥着的蝴蝶蜜蜂,将春花盛开的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人画的是波动着湖水,细细的垂柳轻柔地推开湖面,泛起一阵阵涟漪。

  从画功角度而言,两人都算过关了。

  见许栀和颔首,梁影和陆云阔都露出了一抹欣喜。她们毕竟才十三四岁,装了大半日的成熟稳重,现在被许栀和认可,发自内心的高兴起来。

  许娘子点头了,说明这件事八成能行!

  许栀和没让她们惴惴不安太久,笑着说:“既然你们愿意,我也愿教你们描金丹青,拜师之礼太过隆重,若是半年之后,你们还愿继续学习,到时候再行不迟……此事,可让常姑娘作为见证。”

  常庆妤忽然被点名,极快地回神,挺起胸脯示意自己很可靠。

  “对,许姐姐既然这么说了,你们也回去好生考虑一番。”常庆妤学着母亲和兄长的样子装得老成稳重,“等学了一段时日,仍初心不改,便可端端正正拜师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