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9章

作者:苏西坡喵 标签: 宅斗 市井生活 日常 先婚后爱 HE 穿越重生

  眼角余光扫过一旁的许玉颜,她尚且看到中间。许栀和放慢了自己的速度,同时倒转往回看,在心底心算了一边,确认自己得出的结果没有错。

  许玉颜算完,立刻对吕氏道:“娘,我算完了。”

  吕氏一直站在她身后,自然知道她每一步都按部就班,没有出现瑕疵,立刻点了点头。转过身看向另一边,许栀和正打完最后一个数目。

  她瞧了眼算盘所现,虽然慢了些,对还是对的。

  许栀和见吕氏没有蹙眉,知道这关自己又算过了。

  出头拔尖,尤其是在大娘子亲生的子女面前,是万万不可取的。

  吕氏没有急着讲下一条,坐下后端起丫鬟刚换的热水轻轻抿了口,只沾了嘴唇。旁边的孙妈妈持着两张已经写好的白纸,分发给两人。

  许栀和定眼一瞧……这是,这是《九九乘法表》?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和她小学期间学的《九九乘法表》并无区别,只不过现在不叫作乘法表,而是叫做九九歌。

  许栀和惊讶了片刻又释怀。

  西汉时九章算术发端,后经历三国、隋唐不断增补,现今已经为算学考的主要书目之一。里面记载了方田(求几何面积)、少广(开平方)、均输(最优方案)、盈不足(盈亏及假设)等九种类别的算术方式。出现一个九九歌,实在不足为奇。

  见她们两人脸上或露出苦恼抑或惊讶的神色,吕氏继续道:“算盘除了相加相减,还能算总成和日耗。”

  怕两人不懂,吕氏举了个例子:“例如,府上妈妈月例二百八十文一个月,府上七个妈妈,一个月当多少银钱?”

  乘法。

  一千九百六十。许栀和默然心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并不难算。

  算完,她又惊讶地看着吕氏,难不成算盘还能算乘除?这是她不知道的。

  吕氏见无人答话,咳了声道:“总成和日耗并不常用,但还是学会的好。”说完,她分开在左右两侧,打上了二百八十与七,个位数先于个位数,再与十位数、百位数相乘……

  演示完一遍,许栀和心中大抵知道了。相当于把算盘看成是一个竖式,方便记忆,实际操作起来效果有限。

  吕氏自己也并不算精通总成和日耗,演示完一遍后,表示道:“学不会也无妨,府上人少的情况,可以一一相加。”

  账本的主要算法在加减。

  算盘的基本规则已经讲完,至于后期的掌握情况,便是看谁花的心思多了。吕氏望着许玉颜,心中暗自决定晚间拉着她多练半个时辰。

  她的女儿,自然要比庶出的三丫头更聪慧。

  至少在外人面前看上去。

  许栀和不知道吕氏的想法,只默默在脑海中思量着自己选择列式子,还是学着吕氏一样扒拉算盘。最后作出决定,有人在的时候用算盘显得认真,没人在的时候用纸笔以求快速。

  她心底愉快地决定了。

  “今日学到这里,”吕氏心中估摸了时辰,开口道,“算盘你们都带回去,勤加练习,不可懈怠。”

  许栀和跟着许玉颜起身,将铺开没用上的纸重新折叠放回袖中,又拿上了算盘,准备出正院。

  孙妈妈一推开门,“嚯”得一声发出惊呼:“六姑娘,你站在门口做什么呢!”

  许兰舒没想到正院闭合的门会突然拉开,一时间有些惶然无措,后退了两步。旁边的丹桂适时俯身道:“大娘子,三姑娘,四姑娘,我们姑娘正好路过。”

  路过?孙妈妈对此表示一个字都不信。

  正院可是许府里头最宽敞的所在,门前空地那么大,庭前廊下,花圃树下,怎么就刚好走到了门口?

  丹桂也知道自己的这番说辞没有说服力,答话的时候,掌心都在冒冷汗。

  她们出来的这一趟,确实不是路过。今日午饭后,许兰舒照例在自己房中准备小憩。可是刚躺下,却听到正院请了三姑娘和四姑娘去房中,闭了房门,不知道在做什么。

  许兰舒告诉自己别多想,可是心底还是忍不住好奇,于是拽着丹桂的衣袖,“我们去瞧一眼。”

  她说话的时候,惯常用命令式的语气。既然说出了口,便不是与丹桂商量。

  丹桂深知这一点,她本想劝上一劝:出了黄池县县令嫡次子这事的时期,现在小娘和正院算是彻底闹僵了。这个时候凑过去,被抓住了讨不了好。

  许兰舒看出丹桂的迟疑,一脚踢开正在帮她穿鞋的丹桂,斥道:“娘现在已经怀孕八月,不许你去打扰。你若是不愿意陪我,我自己去就算了。”

  只在外面远远看上一眼,能出什么事。就算被抓了,大娘子还敢真的斥责她不成?丹桂也忒谨慎过了头,瞻前顾后,惹人厌烦。

  许兰舒打定主意,跳下床榻,一鼓作气跑了出去。剩下丹桂在房中着急打转,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追了上去。

  去与不去,结果无非是被大娘子训斥抑或被姚小娘训斥……想起银杏的下场,丹桂下意识打了个哆嗦。

  姚小娘是真的会发卖人的。

  ……

  丹桂低着头,脖颈都有些酸了。

  孙妈妈心底本就对姚小娘院里憋着一股气,她们院里强词夺理叫老爷吩咐下人折了她一只手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余光瞥到吕氏纵容允准的神色,她多了几分底气,呵斥道:“这般宽敞的院子,好好的路不走,非凑到门前,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府上的姑娘没教养,专爱做听人墙角的事!”

  许兰舒:“我没有!”

  正院里头安静得很,她耳朵都贴在门上了,也只能零零散散听到木头击撞的声音,至于交谈内容,一个字都没听清……她既然什么都没有听到,怎么能叫做听人墙角?

  这锅她不背。

  孙妈妈发挥完毕,接着轮到吕氏上场。她点了两个在院中侍弄花草、打扫残叶的丫鬟过来,“你们方才见到了什么?”

  孙妈妈道:“你们看到什么,只管说就是了。”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吕氏牢牢将管家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好处了。府上丫鬟多归属吕氏,不必害怕老爷宠妾的报复。两个丫鬟眼观鼻鼻观心,齐声道:“六姑娘在正堂门前徘徊。”

  丹桂不顶用,现在一帮人围着自己一个,许兰舒瞬间就被点燃,飞快伸出手扯住了丫鬟的头发,“你胡说!我没有!”

  “拉住她!”吕氏平静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威严。

  站在她身后的婆子个个膀大腰圆,听到吕氏的吩咐,立刻伸出鹰钩般的手,将挥舞着双臂的许兰舒制服。

  她们做惯了粗活,摁住身娇肉贵、胡乱扑腾的许兰舒,手拿把掐的事。

  吕氏视线落在许兰舒一脸不服气的脸上,神色淡然,“六姑娘行风不正,倒是我这个做嫡母懈怠了。虽无外客,但终究行事欠缺稳妥,便去祠堂抄家训五遍。”

  许兰舒瞪大眼睛。虽然已经三月天,可倒春寒还是厉害,家祠统共那么点大位置,遮不住外头的冷风不说,一进去就和祖宗牌位对上,阴森森的,她才不要去!

  她正在反抗,肩头摁住她的手掌猛然使劲,叫她说不出话来。

  吕氏看到她吃痛的神情,心底的郁气总算消散了一些。她抬起脚尖不轻不慢地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许兰舒和丹桂的心上。

  她在丹桂面前停下,伸手挑起了丹桂的下巴,淡声道:“姚小娘现在八个月了,不可打扰。你便陪在你们姑娘身边抄书,什么时候家训抄完了,什么时候可用饭。”

第27章

  许兰舒的身边又换了丫鬟。

  听说那日祠堂抄家训之后,丹桂惹了许兰舒不快,她主动与姚小娘提及此事,说要换了身边的丫鬟。

  一个丫鬟而已,姚小娘不以为意。将丹桂换了之后,又让田妈妈去人伢子那里挑了几个过来,让许兰舒自己选。

  新来伺候许兰舒的小丫鬟看着约莫十四五岁,和许兰舒年龄相仿。鹅蛋脸,两颊上面带着点点雀斑,看着很老实本分。

  此刻她的一双眼睛往下看着,隐隐透露出几分焦虑和不安。

  在她的身上,许栀和看不到丝毫被指为姑娘贴身大丫鬟的喜悦。

  许玉颜本不想搭理许栀和,但现在许兰舒塞了过来,她心底对许栀和的敌意顿时消减了不少——毕竟她们俩是正经在一处学了四天的“自己人”,至于被姚小娘塞过来的许兰舒,怎么看怎么讨厌。

  还不待许栀和多看两眼眼,许玉颜主动催促:“还不快来坐下?免得被让小娘强塞进来的占了位置。”

  她的话里含沙射影。

  换做以往的许兰舒,早就一言不合与许玉颜吵起来了。不过今日她却十分安静,甚至还会看着自己亲自选中的丫鬟微微颤抖,然后出声安抚,“你别怕,只要你听我的话,我会对你好的。”

  巧云不知道如何作答,只屈膝道:“奴婢但凭姑娘作主。”

  许兰舒这才走到最后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和许玉颜猜测的不同,今日来到正院,并不是姚小娘的主意。是她自己主动要求过来的。从前她被小娘保护得太好,小娘才一下午不在,她就受尽屈辱不能还嘴,辩驳无门。而现在小娘给她选中了官宦人家做夫婿,以后见面,不必再受这份气了。

  姚小娘虽然也能教她看账和管家的本事,但终究只守着院子里的一亩三分地,家里的总账仍在大娘子手里。

  为了学到点真东西,她可以不在乎一点难听的闲言碎语。

  吕氏在房中坐了半响,孙妈妈好说歹说,才将人劝了出来,“大娘子,老爷那边都发了话了,就算你再不情愿,事情已成了定局……”

  已经成了定局的事情,再争辩下去,只会闹得更加没脸。这个道理,吕氏前不久才领教过。

  她只好站起身,拢了拢身上墨绿色的袄子,确认自己脸上没有展现出丝毫的不愉后,挑开纱帘走入正堂。

  三人已经坐下,看见吕氏进来,又纷纷站起身行礼,“母亲。”

  吕氏绷着脸色,略一点头,让她们都坐下了。

  “前两日教过的,便不过多赘述了,”吕氏翻着手中的账本,尽量心平气和道,“看账,除了要看错漏,更要对银钱几何做到心中有数。”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纸页上的梗米,“就好比方说这梗米,峨桥县一斗三十五文,湖州一斗三十二文,采买价钱在三十文至四十文钱浮动,就算正常范畴。”

  许兰舒起步晚,学着两人的动作翻开账本,望着账面上的字。

  视线落在纸上,却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吕氏注意她的走神,抿了抿唇一言不发,继续道:“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的度,需要你们自行把握。”

  除了地区的影响,当年的丰收抑或蝗灾也会对粮食价钱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吕氏刚出生那年——大中祥符元年,京东、京西、江淮、两浙、荆湖、广南路都大获丰收,户部呈给真宗的奏疏中,每斗米只七至八文。

  许栀和闻言,心底牵起了一丝波澜。浮动高出的银钱,想来就是采买从中谋取的油水,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下头办事的人喂饱了,做事才会更尽心尽力。

  吕氏见许玉颜看得认真,不再言语,转而专心算起了自己的账。

  许兰舒左顾右盼,上头的许玉颜一本正经看着手中的单子,时不时还在算盘上有模有样地拨弄,已经初具雏形。许栀和望着纸,半响也不动弹一下,不知道是在走神还是看进去了。

  她默默咬紧了下唇……今日一进门,吕氏就在上头说“前两日教过的,便不再赘述了”,这不就是故意为难她一个人吗?

  许兰舒煎熬地在大娘子房中坐满了一个时辰,直到听到大娘子让她们离开的声音,才觉得如释重负。

  一想到不知道要这样学多久,许兰舒就感到眼前一阵发黑,恨不能当场晕过去。

  ……

  许栀和离开大娘子的屋中,便没有急着回西屋,而是转头去了大厨房。

  她算是大厨房的常客了。刘妈妈见到她,半点没觉着奇怪。她先是在灶台后头瞄了一圈,然后对许栀和道:“三姑娘,方梨今日没来。”

  许栀和当然知道方梨没来,今年开春过来,她的不少薄衫都变小了,方梨正在用针线帮她改大……能将就一年是一年。

  “我找刘妈妈有别的事,”许栀和朝着刘妈妈露出一抹轻柔乖巧的笑容,她从袖中拿出纸,一双澄澈的眸子中满是不解,“为何牛肉价更低,却不用牛肉呢?孙妈妈可明白其中的缘由?”

  今日看账,其他数目和她印象中大差不差。除了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