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未绿
“您别多礼,一路同行,大家本该互相照顾才是。”李琚笑道。
他要出来时,又让芙蓉传话给舍娘,问她有没有什么要的礼物,舍娘摇头:“我什么都不要,赶紧回家才好。”
见舍娘不提要求,李琚借着送东西过来,在次间和舍娘说话:“总归还是说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看看能不能帮你备下?”
“真的不必麻烦,我并非是故意拿乔,而是想着又要老一岁了,我本来也没什么心思过。我祖母给我送了两套很是名贵的首饰,一套是髻加首饰一共二三十件,一套是红宝石的,已然足够了,便是办了及笄礼,也不过是用插上钗子罢了。”
听舍娘这般说,李琚点头:“好,我明白了。”
舍娘也不知道他明白什么了,还好过了两三日,船总算能开了,从长江入黄河,很快到了南京。李琚还要带着两位锦衣卫百户去覆命,特地让庾氏和舍娘住在他们庆王府的别院,还道:“我这一来,他们那些人肯定是要拉着我不放,你和你母亲先暂且住下,也先休整一番,我们再走。”
这似乎在跟自己交代行踪,舍娘暗自低下头,又抬头看了他一眼,李琚似乎还是和往常一样。
庆王府的别院虽然比不得杭州的王府,但也很是宏伟,这里伺候的人也很小心。
芙蓉珊瑚都是家生子,芙蓉的姨妈就在金陵看房子,舍娘当然不阻止她,还道:“你自去就是,我这里且有人照顾呢。”
要说金陵的菜色和杭州又是一样的风味,盐水鸭、汤包、蒜醋白血汤、羊肉水晶饺儿、丝鹅粉汤好些。
这盐水鸭还真是不错,她们在杭州也吃过,但金陵的显然更好吃。
“娘,您看弟弟。”舍娘见雱哥儿这小娃子都吃的津津有味。
庾氏见儿子吃的起劲,也道:“我们这些北方人啊,跟着你爹坐船算是坐尽了,下次我宁愿坐马车也不愿意坐船了。”
“马车坐多了,人也容易散架,您和弟弟还好,只是我这里,怕是还要去庆王府。我真想和这位庆王世子说说,不做伴读了。”舍娘也想回家躺几日。
庾氏笑道:“我看这事儿世子也做不得主,不过,说起来,郡主也快到了定亲的年纪了,恐怕你也不会做太久。”
“也是,如今杨茉走了,就我一个人,没什么鬼魅伎俩,我在庆王府倒也使得。”舍娘想的清楚,她也及笄了,等哥哥的亲事毕了,她的亲事怕就要提上日程了。
在那个王府也待不了多久了。
至于襄王世子那里,他们王府不出孝,此事怕是定不下来,但那个时候她怕是早已经定亲了。
这般一想心情大好。
凭借她帮了庆王世子,救了郡主,想必庆王府指不定还会添妆,那可就太好了?
李琚不知道舍娘的心事,刚在南京礼部交了差,又和一些熟识见了面,等夜里回来时,他突然想起舍娘的及笄礼耽搁在路上了,自己要不要送些钗环过去。
但这样送过去,未免遭人误会。
私相授受又显得二人有私,不如到时候请他娘帮忙,这般才名正言顺。
他是这样的想法,芙蓉又是另一样的想法,在她看来,自己伺候的裴姑娘才貌双全,家世亦是不错,若是裴姑娘成为世子妃,她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这两人虽然也会私下见面,但都是为了大事,一句私下的话都不便说。
故而,她从姨母那里出来,见着李琚就欲言又止,李琚还以为是舍娘那里有什么差遣,就让她跟着进来了。
“是裴姑娘那里有事儿么?”李琚问。
芙蓉摇头:“裴姑娘便是有事,也绝对不会让奴婢找世子的。是奴婢自己的意思,原本我是王府的奴婢,但是王妃偏偏让我伺候她,她待我是极好的。只可惜我是听说他家想把她嫁给新安侯世子做续弦,姑娘是不肯,但是也愁眉苦展的。”
李琚想了想:“新安侯世子不是在京里吗?怎么找她做续弦。”
“您有所不知,这新安侯世子的原配是裴姑娘的堂姐,她去世之后,留下一儿一女,找外人有怕苛待自己的儿女,所以想找我们姑娘。”芙蓉这话也是听兰若提起的,这时候提起。
李琚挑眉:“裴姑娘自个儿怎么想?”
芙蓉道:“我们姑娘自然是不愿意的。”
她这话就没说下去,李琚想难道是裴姑娘让她传话的么?但又不像。因为裴舍娘素来都是很有主见的,她娘庾氏也是很听她的,恐怕在家也是很有主见的。
所以,李琚看向芙蓉道:“这是你的意思,但你这是杞人忧天,恐怕你们姑娘早有对策了。”
芙蓉见李琚的回答在她意料之外,倒是不好再说许多了,只能默默回去了。这些话她也没跟舍娘说,因为舍娘最不喜欢身边的人自作主张。
但她没想到世子竟然如此了解自家姑娘。
又说雱哥儿因为前一天吃油荤吃多了,次日便腹泻,庾氏着急的让王府的管事帮忙去请大夫来,李琚则拿了自己的贴子,让人请了太医过来。
“夫人
放心,我已经让人请了儿科圣手过来。”
庾氏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忙道:“世子何等身份,原本我们就沾了您的光,一路上让您操劳,现下又劳烦您了。”
李琚对庾氏印象不错,这是个很温和的妇人,心思澄澈,为人憨厚,于是谦虚了几句。
好在太医过来,看了一下,说是无事,开了两幅药止泻,让好生保养就好。
庾氏和舍娘才纷纷松了一口气,出门在外真是要处处小心,舍娘是铁胃,她吃了大肉大鱼还觉得口干,让人弄了一碗冰饮子,就着喝了两杯都没事。
她还在想雱哥儿年纪虽小,平日肚腹一直挺好的,不曾想这般。
房里自有庾氏安排,舍娘见无事了,就先出来透透气,没想到见李琚在这里,她赶紧上前道谢:“舍弟的病多亏您了。”
李琚眨了眨眼睛:“你这么客气做什么,这也是应该的。对了,我还未祝你生辰快乐呢,今日是寿星的生辰。”
舍娘失笑:“多谢多谢,其实能够在金陵这样的古都过生辰,还尝到在地的美食,今年也算是过的很有意思了。”
“你还真是性情豁达的很。”李琚由衷道。
他见过不少女子稍不如意就骄纵起来,或者就是满脸怨气,只是一直在忍耐,舍娘却非如此,她是真的很快就能恢复如常,且能够苦中作乐的人。
舍娘笑笑没说话。
这边李琚又道:“你在襄王府过的好么?一直也没机会问你。”
舍娘看向他道:“只是去做客,怎么会不好,再说了,能和我祖母相聚,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
“真的没有么?襄王世子你觉得如何?其实你们两家有这一层关系,你此番过去,襄王世子对你印象也很好的。”李琚想自己要不然也帮她一把。
其实他说这话是很唐突的,但是如果舍娘能做襄王世子妃,总比做新安侯世子的续弦好啊。
他这番话,让舍娘抬头看他,原来花太妃的盘算连李琚也看出来了,她就笑着摇头:“我之所以过去,是因为我祖母的缘故,可是地位高又如何,难道天下女子因为男子身份高就个个攀附吗?”
“也不能这么说……”李琚觉得自己笨嘴拙舌了。
舍娘见他如此,就道:“长辈们有长辈的想法,可天下的事情,只要留一息能够改变,我就一定要改变的。”
“改变,如何改变?做新安侯世子的续弦么?”李琚听到这句话,不知怎地想到了自己。他也在改变,但是在亲事上,他却还是听之任之。
舍娘眯了眯眼睛,他怎么知晓此事,但想着自己身边还有庆王府的人,也就清楚了。但她必须说清楚:“此事我父亲已然回绝了,世子,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我的事情你还是别管了,我自有我的打算。”
说罢,她福了一身,想转身就走。
却见李琚上前,着急拉着她的衣袂,“你是什么意思?你告诉我了,我才知道呀,知道了,也才好帮你。”
他就是这样的人,有什么误会不懂的,得问清楚。
舍娘转身看他,怎么觉得他现在明媚许多了,“你怎么这么想帮我?就是因为我帮了你吗?”
李琚连忙点头:“是这样没错。”
“些许小事现在还不必你帮忙,再说了我的事情也是我爹娘作主的,他们对我很好,不会害我的。若有需要,我一定找你,好么?”舍娘见他态度很诚恳,想着他也才是个少年人,如此这般说话。
她这般走了,李琚也想了很多,一开始他很讨厌舍娘,可是接触下来,发现她不睦富贵,敢于反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许许多多的优点。
其实襄王世子跟他抱怨说舍娘不收他的拂菻犬,也并不怎么接受他的好,可能对他无意。李琚突然想起前世说她是李代桃僵,可她对李玦都这般冷淡,可想而知,她并不是这样的人,兴许她才是被推出去的那个。
要不然,她随随便便就能做侯夫人,还需要去李代桃僵,那个时候谁知道晋王会荣登大宝的?
后院也没什么能藏住的秘密,有几位下人看到他们二人说话,虽然不知道说的什么,但是世子的神态一看就是一脸关心,不似作伪啊。
有些人都想着要去庆王妃那里卖弄口舌了。
庾氏也不傻,她见李琚这般关心她们,时常还会找机会和舍娘说几句话,大抵明白了,故而等雱哥儿病愈后,就和女儿道:“我看庆王世子似乎很关心你的。”
“他倒是个质朴之人,有什么说什么。”自己是个想说什么,说出来的话也未必是真的人,所以很羡慕李琚这种人。
庾氏笑道:“你平日爱多思,就连娘也未必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找一个这般直率的人也可以啊。”
舍娘嗔道:“娘,您说什么呢,我才不会做侧妃呢。”
“如果是正妃你就做咯?”庾氏抓住女儿的漏洞。
舍娘则道:“娘,虽然女儿及笄了,但您也不能碰到一个大好男儿就凑对。”
庾氏叹了一口气:“这一路上我也套问了珊瑚,世子身边干净,人又是文武双全,性格虽然张扬义气,可是办起事情妥帖。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况且,读书人也不都是通情达理的,学问可不等于人品,你还是考虑一下。”
舍娘暗道李琚旁的不说,他在路途中也仿佛说他不喜欢养狗,这点倒是和自己一样。
第44章 第44章双章合一
从南京回杭州就算不上远了,这次他们又换了一艘船,窗户竟然用的是玻璃,窗明几净,看起来人的心情也分外好了。
舍娘极少弹琴,今日心情好,自然弹一首《碣石调幽兰》,这是梁代琴家丘明传下来的,曲调清丽婉转,似乎能直触人心。
这样的琴声让李琚听的也分外入神,他也在想自己的亲事,他也要满十五了,按照正常宗室子弟的要求,如果不是国丧,他们就要在藩地选秀了。家里人原本选谁他都无所谓,反正是政治联姻。
再者,这辈子如果现在的延平帝一直在,那他靠自己就会得到重用,将来妻子要在王府,多半要和母妃太妃相处,所以他们喜欢就好。
无论是杨茉还是褚氏,对他本来是没什么区别的。
可今日舍娘的话给了他一个启发,就像她不愿意去高攀,她也能够在亲事上反抗,自己也未曾不可,他为何不能选一位自己也觉得好的呢?
这个念头一起,他就抑制不住了。
虽然他认为为李姓宗室做了正确的事情,但是从另一种方面说,也剥夺了舍娘扶摇直上的机会,以至于竟然只能做续弦。
看她的样子,也不太受家人束缚,连襄王世子都看不上,这般有主见的人,让他觉得捉摸不透,也把握不住。
其实前世最大的变数就是裴舍娘,这辈子依旧是如此。他在南京已然听到风声,等皇帝出丧之后,全国大选女子充盈后宫,以裴舍娘的美貌才情,即便没有家世,都是上等拔尖的,入宫当即封妃都是有可能的。
她身体又好,骑马凫水样样都行,恐怕又是新一轮夺嫡了。
如此之计,只有自己以身饲虎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隐约松了口气。
却说船很快行到了杭州,舍娘她们下船的时候,裴以清的茶都已然快成白水了,显然是在这里等了许久了。
庾氏在儿女面前得刚强些,在丈夫面前倒是恢复了些小儿女情态:“你怎么来了?今日不要上衙么?”
“我是特地来接你们母女的。”裴以清也是担心的不得了。
庾氏又说:“我们这一来一去,都是世子照顾的,还要多谢世子才是。”
裴以清对李琚好一番道谢,李琚却十分客气,对他一个知府都很礼遇,这让裴以清还有些受宠若惊。
还是在回程的路上,庾氏同丈夫说了:“我看世子对咱们女儿有些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