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47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宅斗 重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丽娘摊手:“原本咱们老夫人定的是褚家,也就是褚王妃的亲弟弟。可是后来大姐夫又亲自去了一趟河东,故而就把舜娘定给了他。”

  裴霁道:“褚家的大老爷在京里做着首辅是不错,可褚王妃的亲爹不是犯事在任上去世了么?如此看来老太太的选择也没错。”

  “有这位伯父在,到底能保佑褚家。不过你说的也对,新安侯世子到底有爵位。”丽娘如此道。

  裴老夫人也是如此想的,襄王府那边久久没有回音,她便想着书里写着晋王终究荣登大宝,既然如此,晋王妃的弟弟们当然将来就是国舅爷。

  尤其是褚王妃的三弟,最得晋王喜欢,平日还在王府读书呢。然而比起将来数年之后的爵位,萧棠可是现成的世子,立马要做侯爷的人,更何况,舜娘的爹娘都很满意。

  这桩亲事定的很顺利,舜娘的嫁妆早早就准备好了,约莫一百二十抬,算是极其厚的嫁妆了。

  但孟氏难免道:“还是等五丫头出嫁了,我们舜娘再嫁吧?就是不知道五丫头说了人家没有?”

  裴老夫人暗道便是丽娘的亲事都是她引荐的,没有她,那一家子能攀上什么好亲?

  却没想到等到次年三月,国孝出了之后,庆王就立马为儿子亲事上折子,这次是庆王本人先上的旨意,不似前世被打个猝不及防。

  很快旨意批准,庆王府送来了定亲礼,金五十两、珍珠十两、花银四百两、各色苧丝四十匹、大红罗二匹、生纱二匹、绢四十匹、绵胭脂一百个、金花胭脂二两、铅粉二十袋计十两重、北羊四牵、猪二口、鹅二十只、酒八十瓶、圆饼八十个、末茶十袋、果六合、白熟米二石、面四十袋……【1】

  晋王府消息灵通立马向裴家道喜,裴老

  夫人听了却手脚冰凉,她费尽心思阻止丽娘嫁到皇家,可是那个舍娘怎么会嫁到庆王府呢?还是庆王世子妃。

  她本人德行比舜娘差远了,家世更是差远了……

  这怎么会这样呢?

第45章 第45章双章合一

  庆王府下的聘礼都令人叹为观止,装珍珠的袋子是用的红绿纱销金袋,捆绑绸缎所用的是红绿罗销金束子,可谓是既喜庆,又彰显王府气派。

  庾氏让黄氏忙着打赏众人,又喜气洋洋的和众人说话。

  她本是个庶女,一辈子只靠温柔和顺,低眉顺目博得大家欢喜,嫁到裴家,因裴以清也是庶出,夫妇二人哪里敢多冒头,都是压抑自己,生怕被人家看不顺眼。

  但是如今他们的女儿竟然是世子妃了,也就是将来的王妃,从此再也不必屈居人下。

  这个时候舍娘是不能出去的,但她能够感受到家里人的欢喜,就连舍娘自己也松了一口气。芙蓉奉了茶来:“姑娘,吃茶吧。”

  舍娘转过身来看着芙蓉:“日后你就是我的丫头,别把我的事情告诉别人了。”

  芙蓉听了心下大异,又忙低着头道:“奴婢知道了。”

  “嗯,你知道就好。冬梅马上就要出阁了,兰若桂芳两个年纪还小,你就做一等丫头吧。”舍娘看向他。

  芙蓉一凛,从此不敢有二心。

  却说舍娘这边亲事定下之后,庆王府请钦天监挑了日子,正好在来年八月完婚。恰逢此时,裴以清任期将至,调任京中任鸿胪寺少卿。

  正好,大伯亦是从从三品的参政,也调入京中通政司任右参政。

  弟兄二人同为京官,倒也是一件大喜事了。

  庾氏这边自然亲自上门去庆王府辞行,庆王妃笑道:“说起来,他们真个是做夫妻的,我家世子也奉命进京。”

  “世子也要进京?所谓何事?”庾氏问起。

  庆王妃笑道:“是管理宗人府事,充当玉牒总裁官。”

  “修玉牒这可是大事了,哎呀,无论如何,您让世子若是想吃我做的菜了,只管上门来。”庾氏热情道。

  庆王妃颔首。

  庾氏又说了几句,还把手头的一幅画给庆王妃:“这是我家女儿要我送给郡主的,说是一幅什么湖光山色画,我也不懂,还劳烦王妃转交了。”

  这幅画是以前老太妃让郡主画的,也因为画画的事情,辅国公的公子让大家出去玩儿,这才导致杨茉落水,转眼都两年了,连郡主自己都忘记了,没想到舍娘还记得。

  庆王妃暗道这还真是个有心,不似杨茉,亲事不成,明里暗里抱怨的话都传到她耳朵里了。

  要说杨茉嫁给李琼,她本来也算是认命了,但舍娘嫁给李琚,让她摔了一日的东西,屋子里的瓷器、用具几乎都狼藉在地上。

  可是她再怎么不忿,也改变不了事实了。

  就像丽娘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嘴张的能吞下一颗鸡蛋:“怎么这事儿我不知道啊?她是怎么能够到那个位置的啊?”

  本来觉得自己嫁给定北侯的儿子已经是很不错了,没想到妹妹竟然立马就是庆王府世子妃了,真是的,如果不是裴老夫人非要跟她说亲,可能现在她才是世子妃呢。

  所以,裴老夫人她们到的时候,丽娘忍着气去见她们的。但她也不好撕破脸,毕竟定北侯府还是裴老夫人的娘家呢。

  裴霁倒是一切如常,但是没想到裴老夫人对他很是冷淡,他想丽娘就算了,本来自小到大就和舍娘关系算不得很好,可裴老夫人是为何呢?

  这些他都藏在心里,倒是没有直接说出来。

  裴大老爷回京任职,裴老夫人带着孟氏以及裴震都一道回来的,自然其余几房,也各自有选择。二夫人鲁氏因长女过世,丈夫常年瘫痪,次女嫁的莫昀也是个不成器的,她自然走不开。三夫人却带着儿子过来了,她儿子十三岁,已然是秀才了,比裴霁还强些。

  四房和六房是嫡亲的兄弟,六房有了庆王府的亲事,裴以清又做了京卿,他们当然要来。

  五房因为在本地任官,暂时还走不开。

  裴老夫人对裴霁冷淡,四房的霍氏却很关心,裴霁人虽然憨厚,也并非真的傻乎乎的,不该说的,那嘴比蚌壳还严。

  “你爹娘何时到京里来?”霍氏关心着,她出孝之后,也生了个儿子,当然希望将来裴以清提携了,所以很热络。

  裴霁想这事儿倒是能说,他想了想:“约莫就是这五六日吧,从杭州到京里肯定比咱们老家过来要慢一些的。”

  霍氏则立刻去孟氏那里建言:“五姑娘回来了,总不能还跟着她爹妈住吧?要我说,如今二房不回来了,五房也并不回来,不如拨出一间小院子给她们未出阁的姑娘住,大嫂看如何?”

  孟氏闻言,也赞同:“就让三房去园子里住,让舍娘和舜娘姐妹在原来二房三房一并住下。如此离老太太近,也是好事。”

  “还是大嫂想的周到。”霍氏笑道。

  孟氏也知道裴老夫人心里不自在,原本想把舜娘说亲给襄王世子,结果襄王世子那里据说定了褚家女儿,庆王世子又没有门路。本来裴老夫人觉得自己人面广,没想到却都不成,只好找了褚家。

  褚首辅的侄儿,褚王妃的亲弟弟,本来这也是一位家世背景人品都十分了得的青年,但还有更好的新安侯世子,将来的侯爷,全家都满足了,可没想到舍娘却要嫁给庆王世子。

  庆王世子比新安侯世子爵位更高,更年轻,还是头昏,老夫人面子上当然挂不住,何止是她,孟氏也是如此。

  但就像丈夫所言:“这说起来不是阖族的大事么?六弟他们在杭州,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反正要同处一屋檐下,何必如此作态,母亲年纪大了,有些左性,咱们却不能如此。”

  孟氏这才算是放平心态。

  家中这些人各有一番自己的想法不说,舍娘等人已然快到通州了,她们这次坐船,心情都不错。

  庾氏正和舍娘说着她的嫁妆,“咱们得嫁妆可就不能少了,庆王府给了如此丰厚的聘礼,我们至少得一百抬才行,到时候还有人会送添妆,能凑个一百二十抬就更好了。”

  “娘,姐姐才六十四抬,我这里会不会太多了?”舍娘问起。

  庾氏摆手:“这又不同了,你想庆王府的聘礼是定北侯府的十倍不止,你的嫁妆才比你姐姐多那么些,也算不得什么。我当时就和你姐姐说过,对面下聘是什么,我们双倍还回去。”

  如果是嫁给普通官宦人家,两个女儿的嫁妆自然一碗水端平,但现在庆王府定礼就已经那么多了,聘礼更是不少,就不能按照常例去办了。

  就像她想女儿将来会在杭州,所以替她买了三百亩的田,等将来女儿出嫁,就会全部给她。

  舍娘靠在庾氏怀里:“娘,您对女儿真好。”

  庾氏笑道:“什么好不好的,做爹娘的不过是尽其所有罢了。”

  她姐妹二人错开几年出嫁,做爹娘的置办嫁妆也不至于太急促。

  舍娘想这辈子的许多事情都在慢慢发生改变,就比方真三姐姐回了家,还成了晋王的夫人,舜娘没嫁给邵状元,而是许配给了新安侯世子……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娘没死,自己没留在老家,许多人的命运也就此改变了。

  她支开窗棂,见到外面的河水滔滔,川流不息,人在其中,反而觉得十分渺小。

  “舍娘,别吹了风,到时候着凉。”庾氏在旁叮嘱道。

  舍娘笑着应是,让人把窗户合拢起来。

  她们的船在渡口停泊等位置的时候,却见一艘大船畅通无阻的离开了,有些人不满,纷纷叫嚷起来,却听渡口的官员道:“这是花鸟使,专门为皇上选采女的,你们还觉得不平吗?”

  只因当今圣上膝下只有一子,因此出了孝之后,朝臣都上折子纷纷请求选秀,如此各自才开始选送秀女

  。

  这些事情对于裴家而言,并非什么受委屈的事情,裴以清在任上为官,从来都是十分勤谨的,他不似别人有很大的倚仗,故而十分小心。

  除了这样选秀的船,还有喜船,裴家的船前面都挂出了牌子,那喜船的人还特地过来问好,大家一看,竟然是熟人。原来褚姑娘出阁,还是嫁到襄王府去的。

  之前褚大人去世,很多事情都是裴家帮忙操办的,裴以清特地上喜船寒暄了一会儿。

  等船开了,才各奔东西。

  从这里排期之后,就畅通无阻了,船很快到了通州。

  且不说众人由水路转陆路,一直到晚上才到家中,如何辛苦。却说家里还给舍娘分了一处院子,就是原先二房的院子,当年鲁氏为了占据这个位置,把三房都挤到廊下来,还特地辟出一间绣楼,如今却全部便宜了自己。

  庾氏还道:“听闻还是你四伯母提议的,不愧是你嫡亲的伯母,就是为了打算的周到。”

  舍娘想起前世寄居霍氏那里的日子,又是苦笑着摇头。

  她先去了新住处,发现和舜娘成了邻居。此时的舜娘,也及笄了,成了大姑娘,她一袭豆青色的攀襟琵琶衫子,配着珍珠白打褶的裙子,看起来很是素净。

  舍娘却是穿的颜色鲜亮许多,她穿着大红圆领对襟上裳,下边则穿着翠绿泥金拖地裙,就连头发上都戴着红色珠珞,整个人打扮的很是入时。

  “五姐姐。”舜娘连忙喊了一声。

  舍娘连忙上前托起她:“六妹妹,如今你出落的愈发好了,咱们也有好些年没见面了。”

  舜娘含笑应是,又看了舍娘一眼,她主动道:“我还未恭喜姐姐呢,家里人都很为姐姐高兴。”

  这个话当然是言不由衷,怕是连丽娘都未必开心,更遑论当年就请宫里嬷嬷教导过的舜娘,肯定是想舜娘嫁进宗室的。

  但舍娘这个时候也不会较真说这个,而是道:“我也听说六妹妹的喜事了,只不过刚刚听闻,还未曾来得及准备贺礼,妹妹别怪罪才是。”

  “五姐姐哪里话,我怎么可能怪罪,祖母还说让我们做姊妹的好生相处才是。”舜娘含笑。

  舍娘也状若亲热说了几句话。

  在一旁的向嬷嬷见状,立马回去告诉裴老夫人:“五姑娘现下看起来温柔许多,不似以前那般了,人也出奇的漂亮。”

  “真是没想到啊,她比她姐姐有心机多了,终日打雁却被雁啄了眼。”裴老夫人摇头,复而,又问向嬷嬷:“你也找机会打探一番,她到底是如何上位的?”

  向嬷嬷连忙应是。

  却说家中见了舍娘的人,都觉得她变化很大,舍娘自己倒是不以为意。谁不会像裴老夫人那样看起来云淡风轻,没有就得争,如果有了当然就不必费尽心机了。

  就像前世她稳坐皇后台,不管什么关淑妃等人如何撩拨她下去斗,她都熟视无睹。

  这一夜囫囵睡了一觉,次日醒来,竟然有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兰若桂芳二人进来伺候着,忍不住道:“您说这牙粉还没我们在杭州用的好呢。”

  “那就用咱们自带的吧。”舍娘笑道。

  如今管家的人是大太太孟氏,她可不是个舍得花钱的人,况且现下分了家,各自归置各自的好东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