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未绿
杨茉一大早过来庆王妃这里的时候,舍娘已经在这里一会儿了,正和庆王妃说的起劲。庆王妃也是很给舍娘的面子,她心里即便对舍娘有几分不满,觉得她进门后,缠的自己儿子,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精尽人亡。
但她已经敲打过一次,也不好总说,况且,说的太狠,也是打自己儿子的脸。
再说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她把世子院打理的井井有条,常陪着女儿,甚至一直陪着她说话,态度性情都是极好的,没的挑。
反倒是因为李琼的事情,庆王妃还有些不待见杨茉,见她过来,只假意道:“老太妃正惦记你们呢,去她老人家那里请个安。”
一竿子就把人支走了。
见状,舍娘微微一笑,她和崇宁郡王府的人熟悉之后,自然有人告诉她杨茉说过什么。你若是光明正大,我便光明正大,你若是暗地里插刀,我也会。
李琼的事情就是她引导,李琚听她说的,当然觉得李琼不堪用,将来指不定李琼出事了,还反倒怪人,才在庆王面前陈言,又有辅国公府不知好歹,庆王就直接把人弃了。
老太妃再慈爱,那也是庆王亲娘,人家就是面上好,也不会真的没有亲疏之分,只是不会让你发现罢了。
杨茉还不知道这些,在老太妃那边坐着吃了一盏茶,老太妃倒是态度不错,还让她帮忙抄经,她还算在这里有些事情做。
中午,老太妃还留她用饭,还道:“世子妃今日还进献了几个菜,你也尝尝。”
后宅女人最知道怎么恶心人,杨茉果然就食不知味,回去还哭了一场。
此时,舍娘正和李琚把饭用完,又道:“你这几日在赵王府那边忙,也不能不吃饭,别人的事情固然要放在心上,可自己的身体也要放心上。”
“这我知道,放心吧。”李琚笑道。
舍娘又忍不住问道:“你知晓赵王世子为人如何吗?上回见到她的正妃,仿佛和赵王妃有些不对付。”
后宅的角度和前面不同,但是总能从中窥见王府端倪,听李琚道:“赵王世子,为人很是豁达大度,又是宗室难得知兵的人。”
“嗯,我就随口问问。”她帮他系上荷包,又送她出门。
见夏妈妈端了参汤过来:“世子妃,这是我亲自熬的独参汤,冬日您吃的冰多,以至于气血虚,就得多调和。明儿咱们喝当归羊肉汤,保管您身体更好。”
舍娘如今有自己的小厨房,还有夏妈妈这个会做饭的人,饮食上照料得当,睡眠也好。平日晨昏定省权当散步锻炼,休息自己的眼睛,她气色比之前愈发好了。
“妈妈,说起来,这也个把月了,你看咱们院子里,谁跑王妃那里跑的勤?”舍娘问道。
夏妈妈摇头:“按照您说的,我也一直盯着,平日去传话跑腿的也都那几个小丫头,大丫头们有出去的,但是没有去那么远的,多半就是在前面竹林躲懒。”
舍娘笑道:“看来这还是个藏的深的,无妨,你继续盯着,别露出痕迹来。”
夏妈妈连忙应是,见舍娘把独参汤喝完,她把炖盅拿走,秋菊又进来了,正笑道:“奴婢按照您的吩咐送了东西过去,那边六姑娘给奴婢打赏了。”
新安侯夫人的寿辰,虽然不宜操办,但姻亲请了不少,舍娘不好过去,就让秋菊送了东西去。
接着,她又问道:“你看舜娘在新安侯府过的怎么样?”
秋菊想了想便道:“依照奴婢说看着倒是不错,虽说都说萧世子风流,但他有尊卑之分,后院一切都是六姑娘管着。”
“嗯,等她生下一儿半女倒是好了,只是前头大姐姐又有儿子,恐怕将来若是淡泊些还好,若是还想争权夺位,怕是难了。”等舜娘的孩子生下来,前头那个孩子年纪可不小了。
这也是她当初不愿意做继室的道理,地位的确能带来尊荣,但如果能够选择,还是这般很好。
赵王的遗体被送来后,庆王妃又和舍娘过去一趟
,舍娘则留下来帮忙。官氏现下是新出炉的赵王妃了,气势又不一样,她管着全府,哪里肯让外面的人来插手府里的事情,只道:“外头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人在处理,只我们家王太妃那里有些不好,还请你帮我照看一二。”
“好。”舍娘正好也想去后院,也不知能不能碰上郭宪珠。
领着她们去后院的是个小丫头,舍娘让人看了赏,又打听起来:“方才见你们新王妃好生厉害,怎么没见其余人帮忙?”
“都在别的地方忙呢,我们王爷有三位兄弟,另外三位奶奶都在那边。”小丫鬟想着这位庆王世子妃出手大方,和自家也没什么交集,故而说话也不大设防。
舍娘笑道:“原来如此,你们王妃有孩子吗?”
小丫头听了这话瑟缩了一下,又摇头:“没有呢,倒是郭夫人生了个儿子。”
郭夫人,总算是打听出来了。
“是夫人吗?既然生了儿子,不该是侧妃么?”舍娘还想着之前都说郭宪珠是侧妃啊。
小丫头摇摇头,这她哪里知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舍娘不明白。
今日当然也没见过郭宪珠,她在赵王太妃那里坐了一会儿,帮忙招呼了几位客人就回家了。到了家里,她才想通,先以侧妃的名义让你心甘情愿的嫁过来,等生了孩子,年纪过了二十五,正妻无所出才申请。
花太妃就是生了三个儿子,才封成侧妃的,那还是襄王继承王位后多年才封的。
幸好自己没有答应,否则就是无名无分了。
当年她被晋王选为侧妃是因为晋王本身是王爷,且当时无子,已经满二十五岁,原来如此呀!
她跟着去赵王府三日才见到郭宪珠,这个时候的郭宪珠和记忆里完全不同了,记忆里的她还是那样英气的美人,此时的她眉宇间却笼着一股忧愁。
“郭姐姐。”舍娘喊道,并没有不认她。
如果原本认识,还装不认得,那才有问题。
郭宪珠也见到舍娘了,她前后都有人,不好说话,只道:“裴家妹妹。”
舍娘看了一眼她身边的下人,也不好直接强行利用自己的身份在人家府上发威,就道:“当年我爹外放泉州,幸而与姐姐认识,没想到这么多年,在赵王府又见面了。”
“是啊,我们不如去前面坐坐吧。”郭宪珠看了身边的下人一眼,径直道。
舍娘点头,又和她一处走着,下人们都听着她们说话,舍娘当然只提曾经诗会花宴的事情,并不提其他的。
还道:“赵姐姐自从倭乱之后,也就再没见过了。”
郭宪珠听她说起,也感叹:“是啊,我都不知道她怎么样了,一晃,竟然这么些年过去了。”
二人到一处客房里,郭宪珠吩咐人上茶,又让人都守在外面:“也让我们自自在在的说些话。”
那其中有个嬷嬷还想说什么,被郭宪珠看了一眼,方才不情不愿的离开,等她们出去了,舍娘才道:“见到你可太好了,我一直打听着呢。”
“嘘,小点声音,我身边都是王妃的人,可别被听了去。”郭宪珠道。
舍娘睁大眼:“她为何要监视你?”
郭宪珠摇头:“原本我比她得宠,也比她早生下孩子,她就四处说我为了封侧妃,给她下药。偏偏不知怎么她饮食里,的确查出很多寒药,我分明没做,却所有人都怀疑我。我有这个儿子,不管将来怎么样,我总是会封侧妃的,何必呢?”
这是后宅女子惯用手段,只不过官氏是真狠,敢给自己下药。
“如今我儿子在她那里养着,我受制于人,真不知将来的日子怎么熬。”郭宪珠甚至想着自己死了,指不定就好了。
舍娘看她这般,不由劝道:“古代还有苏武牧羊这样的人不说,就连多少妃嫔被打入冷宫,最后还有翻身机会。姐姐,正如你所说,你有孩子,总有希望,更何况你还年轻。你若是真的死了,那才是什么都没有了,孩子被人打骂坑害,都无人顾忌了。”
郭宪珠抹泪:“我现下的日子太难熬了。”
“最难的时候,也许曙光就会降临,即便你没有宠爱了,但你们王爷会让自己的长子只是个夫人所出吗?等老王爷孝期过了,事情就明了了。好了,我看外头有人探头探脑的,我就不多说了,以免让人怀疑。”舍娘如此道。
闻言,郭宪珠却大受鼓舞,是啊,她自怨自艾不受宠。可王爷膝下只有这一个儿子,舍娘这话真提醒她了,也难怪人家直接成了世子妃的。
她瞬间打起精神头来。
殊不知这事儿却惹了官氏,舍娘当然不会因为畏惧官氏连自己曾经的朋友都不认了,人活在世上可以趋利避害,但不可以所有的事情都趋利避害,那叫没有道义没有血性。
这事儿她也没瞒着李琚,晚饭时就同他说了:“虽说人家家中妻妾之争,我们不必管,但念及小时候那点香火情,我便过去和她说了几句。”
“幸而是你,若是别人,怕就是见到了,也不过寥寥数语。”李琚自己就是颇讲义气的人,见舍娘这样做,做完还和他说一声,显然没任何意见。
舍娘听他这般说也放下心来,还道:“好在赵王府明日就出殡了,倒没什么大事了,襄王府的人不知道来了没有?”
李琚笑道:“快了,也就这几日的事情,太子的亲事他们总要赶到的。”
皇太子经过一两年的选秀,总算是选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太子妃,太子完姻,当然是大事。只不过,舍娘也没想到和自己有关。
庆王妃正对她道:“太子和太子妃大婚,要选命妇大婚那日进宫伺候,咱们家世受皇恩,到时候你进宫便是。”
舍娘没想过庆王妃会选自己,殊不知庆王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太子妃的相貌庆王妃是见过的,除了家世好点,在自己儿媳妇面前被衬的跟村妞似的,大圆盘子脸,身材高却算不上苗条。
都说崇宁郡王嫉妒庆王,但庆王妃有时候还会想如果不是公公把皇位让出去,她现在才是皇后呢,有什么比别人差的。
但这些都是她心目中最隐秘的事情,就连枕边人娘家人都不能说。
舍娘做过皇后,想着的确那些皇子大婚,会有专门的命妇在新房在夫妻行合卺礼坐帐礼的时候帮忙。
只不过,一般都会选年岁大的妇人,故而她道:“婆母有命,儿媳不敢辞,只是儿媳既非全福妇人,年纪尚轻,若是等太子和太子妃行合卺之礼,那天色已然十分黑了,到时候夜宿宫中恐怕不好。”
没想到舍娘竟然这般说,庆王妃看了她一眼:“也是。”
见庆王妃打消了念头,舍娘才笑道:“如今赵王府已然出殡,世子也不必常去那边,到时候又能在母妃膝下承欢了。”
儿子长大了,哪里能时常在自己膝下,庆王妃看了舍娘一眼,念叨道:“实不相瞒,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妹妹的亲事。原本宫里是打算替她寻一位仪宾的,但现下也没什么音信了,只宫里不发话,我们也不好自己找。”
其实这话只是转移话题,舍娘随意回了几句,又和李琚说了此事:“虽说进宫也好,但是我想我也太年轻了,又没什么资历,再者瓜田李下,到底不好。”
人如果觉得一件事情有风险,就要提前拒绝,最怕黏黏糊糊,到时候后悔莫及。
李琚心道前世他母妃可没说让褚氏进宫去,这次不知道搞什么,既然舍娘拒绝了,那也是好事。
却说襄王府果然在太子大婚前赶到了,襄王府是前朝大将的府邸,一共一百七十余间屋子,礼部的人早已开始着手修建的。
襄王妃到京之后,就进宫给太后问安,又亲自到庆王府来,庆王府毕竟是宗正,她过来的时候,也看到舍娘了,面上微微有些吃惊,她的确不知道李琚娶的是舍娘,花太妃更不会节外生枝。
舍娘也大大方方的上前行礼:“侄儿媳妇给王妃请安。”
“好孩子快些起来,真是个十分标致的姑娘。”襄王妃公主的女儿没娶到,把褚家的姑娘娶回去了,褚氏当然是贤良淑德,但褚氏名声太好,把她这个婆婆都比下去了,她就又不喜欢了。
褚氏现下也跟着来了,舍娘和她以前就认识,遂趁着人不留意,对她眨眨眼,褚氏也回以微笑。
襄王妃只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庆王妃让舍娘送她们婆媳出去,一路上,襄王妃看着舍娘道:“真是没想到姑娘有这样的造化,真
是替太妃为你开心。”
“也是我的运气罢了。”舍娘道。
襄王妃又拉着她的手道:“我们不是别的关系,你几位叔父都是自家人,以后大家要常来往。”
“好,您放心吧,也劳烦您和花太妃说一声,就说我得闲去看她。”舍娘笑道。
襄王妃满口答应下来。
但是很快舍娘这边收到花太妃写的信来,她说自己清闲惯了,热闹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现在巴不得清静,最不耐烦应酬,知道她过的好就足够了,不必往来。
舍娘看了信一怔,又觉得花太妃真是个聪明人。
正常人到了太妃这个地位,还有几个有爵位的儿子,只恨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她老人家却总是知道大家安好比什么都强。
重活一世,她想自己也应该学学花太妃的心境。
花太妃不仅不愿意和舍娘再见面,甚至和庾氏等人也是一样,她没有想过再去报复云云,对她而言,当年她输的起,已经重新开始了,何必再和裴老夫人纠缠。
裴老夫人却还在耿耿于怀,到了裴老太爷的忌日,还在佛堂道:“你对我的大恩最后如大仇一般,埋怨我赶走了花姨娘,埋怨我一辈子。可是你不知道,我对你也没有半分情谊,我要的只是活下去,你若是表现的坚定点,我也绝对不会勉强你。是你自己愿意娶我的,娶了我又埋怨我……”
屋外,孟氏正为儿子的事情忙,又想着公公忌日,正和向嬷嬷道:“六丫头如今嫁出去了,老太太这里冷清了不少,今日又是老太爷的忌日,你们好生照顾。”
“每年这个时候她老人家的心情都不是太好,请大夫人放心,我必定会照顾好的。”向嬷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