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小姑姑,这个猪蹄给你,希望你长胖胖,不要再长高了,因为你真的太高了,比我妈还高了半个头。”
苏渺头埋在大碗里疯狂炫饭,抬不起来一点,然后有一块肉,被很迟疑的放进她碗里。
停下来抬头一看,魏玉峰局促不安的说:“我……我也可以叫你小姑姑吗?”
苏渺歪着头说:“em……虽然我们不是亲戚,我也大不了你几岁,不过你想叫就叫呗,反正我也不吃亏。”
“小姑姑,请问我可不可以和虎子他们一起去渺渺图书馆看书呢?”
苏渺一愣,问道:“渺渺图书馆?那是什么好东西?”
乐乐在她旁边吃得满嘴流油,奶声奶气的说:“就是小姑姑你赞助我们建的图书馆啊。
上一年你给我们寄了那么多的书,比我们学校图书室的还要多。
二爷爷家小卖部旁边有一间空的小房子,虎子哥他们做了木架子把书放起来,我们想看的时候都可以去看。
因为是小姑姑买的书,当然得用小姑姑的名字啦!所以就叫做渺渺图书馆。
第386章
啊!是她从旧书摊淘的那一堆书啊,都是简装的,两大叠加起来数量确实是挺多的,但是寄回来之后苏渺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现在看小家伙们这么珍视那些书,苏渺有些惭愧的说:“书已经看完了吧,过完年回去,我再去找一批新的来。”
“耶!小姑姑太棒了!” 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其中一个小家伙激动地跳着说道,“上次寄来的书好多啊,感觉都有上百本了呢,我还有好些都没来得及看呢。要是能再有新的,那可就再好不过啦!”
一个孩子连忙附和,眼睛亮晶晶的,“是啊是啊,小姑姑,那些书我们可宝贝了,每天看完都小心翼翼地放好,一点都没有弄坏。”
这时,虎子像个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地交代起来:“小姑姑,你可千万别花大钱去买新书呀,就买这些二手的就行。
你看这些二手书,一点都不影响看,和新的没有什么区别,还能省好多钱呢。”
苏渺点点头:“行,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想看的说,到时候我可以去淘一淘。”
“我想看漫画书,小姑姑,” 一个年纪稍小的孩子举起手,奶声奶气地说,“我字还没学全呢,有画的书我才能看懂。”
“好呀,那小姑姑多买一些漫画书给你。”
“小姑姑,能不能找一些讲科学的书呀?上次寄来的有几本就是讲这个的,我好喜欢,看了一遍又一遍。”
又一个孩子期待地问道。
苏渺思索片刻,说道:“行,我去找找有没有《十万个为什么》,现在好像是出了第四版。
里面有介绍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天文地理…… 分了好多册呢,够你看个过瘾啦。”
不经意间,苏渺看到一旁的魏玉峰露出羡慕的表情,心中一动,便开口问道:“虎子,那些书是只有苏家的孩子能看吗?”
虎子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是啊,这个小姑姑给我们买的,别人也不好意思来看吧。”
“我觉得村里其他孩子应该也有喜欢看书的,如果他们想看的话,也不是不行,当然,是在你们愿意的情况下。”
虎子和小伙伴们对视了几眼,然后说:“好吧,如果其他人想来看我们也可以分享,不过我们只给好孩子来看,坏孩子不可以。”
乐乐转头,非常直接的问:“玉峰哥,你是好孩子吗?”
“是啊!是啊!我一直都是好孩子,从不让大人操心。”
“好吧,那你以后可以来渺渺图书馆看书。”
渺渺图书馆在苏家村里开了很多年,苏渺每年都会批发新书来进行补充。
图书越来越多,小卖部旁边的小房子装不下了,村民们在四伯的牵头下,在祠堂旁边盖了一间大大的房子用作图书馆的用房。
再到后来,苏渺将图书馆正式改名为“奇渺图书馆”,个人捐款在苏家村重新建了一个,比宁县图书馆藏书更多的图书馆。
再以集团的名义,在很多偏远山区小镇,开启了一系列“奇渺图书馆”建设项目。
图书馆满足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后期图书馆的受众并不只针对孩子们,里面收录的书籍类型越来越广,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
对于年轻人而言,“奇渺图书馆” 是他们提升自我的充电站。
一些渴望学习农业新技术的农民,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学到了科学种植、养殖的方法,尝试改良自家的农田和养殖场,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还有些年轻人借助馆内丰富的文学、历史书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为参加各类技能考试和外出务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老人们也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乐趣,他们聚在一起,阅读养生保健的书籍,交流着健康生活的心得。
有的老人还会给孩子们讲述从书中读到的古老故事,传承着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奇渺图书馆” 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各地媒体纷纷报道,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受到触动,主动加入到这个公益事业中来。
有的捐赠书籍,有的提供志愿服务,还有的为后续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奇渺图书馆”也成为了政企合作进行公益项目推进的典型代表,苏渺和集团的名字登上了报纸一次又一次。
这个就是后话了,现在的渺渺图书馆,还只是一间小破屋和几个小木架而已。
不过今晚有了苏渺的邀请,魏玉峰和苏家孩子们算是破了冰。
二伯酒过三巡,在各桌间逛来逛去的猜码,逛到这桌看见孩子们聊得开了怀,声音一点不比大人们小。
他开心极了,说:“渺渺,明天让孩子们来家里一起吃烤乳猪,我们大人不吃,全留给你们,玉峰明天你也一起来吧。”
惊喜一波接着一波,孩子们今晚怕是要高兴得睡不着觉了,都跳起来围着二伯喊“二爷爷,二爷爷”,要是不带这个二字,苏渺都以为在看葫芦娃了。
“先别高兴得太早,要想吃到最好吃的烤乳猪,还得去哄一哄你们七爷爷,他可是有绝招的。”
于是下一个被围起来的就是七伯了,七伯正在和四伯猜码,两人斗得热血沸腾,外套早就脱了,七伯一只脚踩在板凳上,喊得一张脸涨红。
突然被一群孩子围起来让他也是一脸懵逼,听懂他们的诉求之后,哈哈大笑,手一挥,说道:“这有什么难的,等我喝赢你们四爷爷,明天烤出来的猪更香。”
这句话让他收获了一支啦啦队,小朋友在一旁蹦蹦跳跳的加油助威。
四伯摇了摇头,说道:“我认输我认输,要是因为我,让孩子们明天吃不上最香的烤乳猪,那可真的是罪过了。”
“耶!七爷爷赢啦!明天我们有最最好吃的烤乳猪吃啦!!”
孩子们的欢呼声响起,引得大家都探头来看,然后皆是会心一笑。
第387章
烤乳猪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孩子们第二天吃了早餐,就拉着苏渺去七伯家找人了,奈何七伯昨晚喝多了,现在还昏睡不醒呢。
七婶对孩子们笑道:“要不中午再来?你们听,七爷爷的呼噜声还和打雷一样呢。”
苏渺点点头,低头对孩子们说:“七爷爷要睡饱觉,才能做好吃的,我们先去田里放炮玩儿吧,我买了一大箱回来呢,前几天都给忘了。”
于是,一群人又风风火火的朝村尾跑去。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七伯已经起床,来到二伯家做烤猪的准备了。
眼看烤乳猪要开始做了,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去吃午餐,每个人拿了一个糍粑,一边吃一边蹲在一边看。
七伯已经把小猪收拾干净了,此刻去了内脏和脑髓的小猪像一只蝙蝠一样趴着。
他刀法实在太快太专业,苏渺是一点没看明白就结束了。
“烤乳猪还得是十斤的最合适,那时候的猪仔猪皮肉脂肪刚刚好,也好烤,这只还是老了点,不过不要紧,我还是有办法整治它。”
七伯拍了拍光溜溜的猪仔,自信的说道。
随后他用秘制调料均匀的在猪内腔揉搓,目的是让调味得到更好的渗入。
苏渺看了看,调味料大概是盐、孜然粉、蒜泥、白酒、白糖和酱油等等,揉搓好之后,猪仔还要腌制二十分钟。
趁着这个时间,二伯和父亲把烤猪的家伙事给架了起来。
用火炉来烧炭,要比随意堆叠起来的火力要集中均匀,二伯从杂物房拖出了一个长条的大火炉,苏渺看着眼熟极了,问:
“二伯,这个……不是烧纸钱的炉子吗?”
“是啊!是啊!之前放在祠堂的,今年不是换了新的吗?正好这个拿来烤猪仔,刚好合适。”
“这……是可以的吗?”苏渺迟疑的说。
“可以可以~我们吃上肉了,祖宗们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大火炉之前是已经清洗干净了的,这会儿直接往里烧炭就行了。
七伯用泡好了水的竹子,从乳猪的臀部插入至腮部固定好,用竹条在内腔撑起猪身,前后腿也各用一条木条横撑开,扎好猪手,猪仔现在就呈现一个飞翔的姿态。
在火炉两头搭上架子,一会儿在烤制的过程中,能让猪仔不停的旋转,受热均匀。
猪仔上架前,还需要进行烫皮,将猪头向上斜放,用沸水淋遍猪皮使皮绷紧、肉变硬。
擦干水分后均匀的刷上糖水,静止等表皮干燥。
虎子帮端着糖水碗,好奇的问:“二爷爷,为什么要刷糖水啊?烤乳猪是甜甜的吗?”
“这个糖水没有那么甜的,能提鲜,而且刷了糖水烤出来的猪仔红彤彤的,特别漂亮。好了!可以上火烤了!”
七伯还是第一次烤乳猪的时候被那么多孩子围着,肉眼可见的兴奋,一边转着烤猪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
“烤乳猪,怎么烤是有大讲究的,先烤肚子那一面十五分钟,再翻过来烤背部和旁边的肉,之后就可以慢慢的转啊转啊。
乳猪的全身,特别是脖子和腰的地方,烤得有点红的时候,就要用大针来扎,排水排气。
我们一边烤的时候,一边用大刷子,把被烤出来的油脂抹平,这样子出来的皮又香又脆,平平滑滑的,跟玻璃做的一样!”
七伯一副要把现场孩子都教会的样子,孩子们不管听没听懂,都在那不停的点头。
乐乐看着还是白花花的猪仔,抬头问道:“二爷爷,这烤猪要多久才能好呀”
七伯乐呵呵的说:“还要好久呢,得把猪皮烤得脆脆香香的才行,小馋猫饿了的话先去吃午饭,再出去玩儿一圈回来就差不多了。”
烤猪需要的时间长,孩子们坐不住,又一起跑出门玩了,不过这回苏渺没跟着去。
她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在炭火上转动的烤乳猪,心想,烤乳猪可是广州十大名菜之一啊。
早在西周时代就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后来在《齐民要术》中,书上形容烤乳猪“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清康熙时代,曾被选作宫廷名菜,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主要菜肴,烤乳猪看起来红光油亮,吃起来皮脆肉嫩,向来注重好意头的岭南人民,赋予它“鸿运当头”的美好寓意,是粤菜筵席、年节祭拜等重要场合不可或缺的领军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