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267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次升旗仪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学校里都会以相关的内容作为写作题目,苏渺记得自己就写过了很多篇,不过并没有留下稿子。

在此后的悠悠岁月里,无论风霜如何肆虐,雨雪怎样纷飞,也不管严寒彻骨,酷暑难耐。

T安门红旗护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他们的忠诚与坚守,捍卫着那代表祖国尊严的五星红旗,让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熠熠生辉。

第505章

如今,还没有改革新的升旗仪式,仍是由三位武警战士负责。

特地来观看升旗仪式的游客比以前要多了一些,但与之后的相比也还是在少数。

不需要奔跑不需要人挤人,苏渺和父亲静静地等待在升旗台前。

升旗仪式结束后,观礼的人慢慢散开,但大家的心情依然澎湃。

因为还没有到纪念堂的开放时间,苏渺和苏元正在广场上逛了好久,赶在了开门前的第一波。

苏渺和父亲随着人流走向伟人纪念堂,人们都秩序井然,安静地缓缓向前。

在排队的过程中,苏渺看到周围的人们,有的神色凝重,有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口音,但此刻,大家心中都怀着同样的崇敬。

有的神情凝重,眉头紧锁,似乎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沉追忆;

有的眼中闪烁着晶莹泪光,那是对伟人深深的缅怀与敬意。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父女俩的脚步也愈发沉重,他们知道,每前进一步,就离伟大领袖更近一点。

堂内庄严肃穆,苏渺和父亲怀着敬畏之心注视伟人遗容,耳边是大家压抑着的啜泣声。

……

从纪念堂出来,阳光已经洒满了整个广场,微风轻拂,旗帜猎猎作响,似在诉说着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日出韶山,辉映井冈,遵义旗红。

忆长征万里,驱倭十四载,中原逐鹿,屡建奇功。

雄鸡唱,看东方屹立,傲视苍穹。

江山代有英雄出,数历代君王拜下风。

……

此时才是上午九点钟,苏渺和苏元正在回去的路上进了一家炸酱面馆。

面馆不大,却坐满了食客,热气腾腾的蒸汽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浓郁的酱香,让人口舌生津。

点了两碗炸酱面,面条根根筋道,色泽诱人,码好的黄瓜丝、豆芽、心里美萝卜丝,翠绿、嫩黄、嫣红,搭配得煞是好看。

中间堆着满满一勺色泽油亮的炸酱,酱香味扑鼻而来。

“渺渺!这个和我们的干捞粉有点像也,也是放的这几样配菜,然后放汁进去拌,只不过粉换成了面条。”

“对,爸,吃法一样的,要把它都拌均匀才行。”

苏元正平时喜欢吃干捞粉,所以拌起炸酱面来手法格外娴熟,就是浓稠的酱汁需要多加一分力气而已。

在父亲拌面的时候,苏渺起身去柜台夹了几颗腊八蒜,回来还不忘分给父亲一颗。

苏元正愣愣看着绿幽幽的蒜头,问:“渺渺,这是要放进去拌?这蒜头放太久发芽了?这都变绿色了。”

“爸,这个是腊八蒜,就这颜色的,是用醋来泡的。

我听嘉音说,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吃炸酱面配着腊八蒜能激发口感,解腻增香。”

苏渺率先吸溜了一口面,然后咬了半截腊八蒜,眯着眼睛说:“好吃!”

苏元正学着女儿的样子,塞了一大口面进嘴里,醇厚的酱香瞬间在舌尖散开,他又啃了一口腊八蒜。

唔……是新奇的味道,有点像藠头的意思,但又不是一样的东西。

这几天遇上的老板似乎人均话痨,看出他们是外地人后,骄傲地和他们夸起了自家的面:

“咱家的炸酱面那是正正宗宗的老手艺,讲究可多了。

面条得是手擀面,可不像你们南方吃的挂面!配菜也得新鲜应季,这样吃起来才鲜亮!

这酱得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黄酱、甜面酱细细熬制,光做这个酱就得一个小时!”

苏元正这几天听老京城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讲究两个字。

苏元正笑着回应老板:“听您这么一讲,才晓得这小小的一碗炸酱面,背后有这么多讲究,难怪吃起来味道这么好。这吃的形式看起来有些像我们邕城的干捞粉,但是我们制酱不用费那么长的时间。”

老板一听,兴致更高了,站在一旁,眉飞色舞地继续说道:

“可不是嘛,这酱可不是轻易能做得好的,五花肉煸炒出油,黄酱和甜面酱按比例下锅,小火慢熬。

不停地搅拌,把酱的香味彻底激发出来,少了这火候和功夫,味道就差远喽。”

从面馆出来,很早起又加上刚吃饱了碳水的父女俩都有些困了,直奔小院而去,简单的洗漱就上床补觉了。

一觉醒来!又可以精神抖擞的去爬长城了!

车子抵达长城脚下,一下车,苏元正就被眼前巍峨雄伟的长城震撼到了。

那蜿蜒曲折的巨龙盘踞在山峦之上,气势磅礴,仿佛穿越千年岁月,诉说着往昔的沧桑与辉煌。

苏元正仰望着长城,不禁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

“这长城可真壮观啊,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如今亲眼所见,才知道它有多了不起!”

嘉音笑着说:“元叔,这长城可是咱们的骄傲呢,等会儿爬上去,俯瞰四周的风景,您肯定会更惊叹。”

开始攀登,一开始,苏渺和父亲步伐轻快,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每一块砖石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可过了一会儿,脚下的长城变得陡峭起来,真正把“爬”这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步都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其他三位身强体壮的还好,软弱无力的苏渺没爬多久,便累得气喘吁吁,脚步也变得踉跄起来。

到最后,甚至是被父亲和嘉音一左一右架到一处较平坦处。

苏渺长舒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想动弹。

看着周围壮丽的景色,她心中满是感慨,以后想看美景就看电视吧!不来了!再也不来了!

晚上回到家中,苏渺整个人像散了架一般,直接举手投降:“不行了不行了,玩了三天,实在有点玩不动了。”

苏元正也是一脸疲惫,坐在椅子上,揉着酸痛的双腿。

父女俩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地商量起来:“明天就开始筹备开店的事情吧。”

晚上的时候,苏渺接到了小胖哥的电话。

电话那头,小胖哥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兴奋与神秘:“渺啊!嘿嘿!鱼游过来咯!”

第506章

苏渺和小胖哥之前商定的计划,先在“非刻意”的场合,让王大锤知道小胖哥是“恒远”的老板,引他来主动结交。

之后在王大锤的请求下,“勉为其难”带他入行。

所以,在另一个大老板的生日宴上,好戏上演了。

酒店宴会厅内,水晶吊灯洒下璀璨光芒,照亮了满座宾朋,衣香鬓影,欢声笑语交织,与酒店外的朴素形成鲜明对比。

王大锤与吴大强坐在角落的一桌,周围嘈杂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时不时有人起身走动,趁着这个场合交流。

吴大强正与身旁的人闲聊着,不经意间目光扫向前方不远处的一桌,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他瞧见了小胖哥正坐在那里,神态悠然地与周围人交谈,于是端着酒杯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和他搭话。

王大锤看着吴大强那副急切的模样,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嫌弃。

待吴大强和小胖哥聊了好一会儿,终于返回时,王大锤忍不住开口,语气中满是鄙夷:

“再怎么样你也是启运皮革厂的股东,这么腆着脸去跟一个后生喝酒,真是有失面子,以后注意点!”

吴大强并不在意王大锤的指责,反而兴致勃勃地说道:“诶!话不是这么说,英雄不问年纪!你知道他是谁吗?”

“谁?做生意的还是做官的?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哪轮到一个黄毛小儿掌权了?”

王大锤满脸不屑,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眼神中透露出傲慢。

吴大强冷哼一声,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故意拖长了音调:

“黄毛小儿?可偏偏就是这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拿了你求而不得的项目,赚了你垂涎欲滴的钱~呵呵~”

王大锤猛然坐直身体,厉声说道:“你什么意思?难道……就是他抢了我宁县的项目?”

看他着急的样子,长期被他压制的吴大强心中畅快极了,慢悠悠的说:

“是啊~可不就是那个小广场嘛~我们和人家可比不得,人家家里一大堆血亲在各个部门里掌事,哪像我们,想做点什么,都得求爷爷告奶奶,还都办不成。”

不说别的,这吴大强真是王大锤的亲表哥,句句往他伤口上撒盐。

王大锤自觉能力超群,没能站在顶峰就是少了机遇与背景,若他也有那样的人脉和背景,那想要的成功不都是信手拈来吗?

于是他坐在位置上沉思熟虑了一刻钟,终于下了决定,露出了今年来对吴大强的第一抹笑意:

“强哥!你是怎么结交到这样的人物的?怎么也不跟我说一说?”

“哦,那还不是得谢谢你,之前你让我好好休息,别管厂子里的事情了,我就回宁县去了呗。

这小潘总就是宁县的人,也是机缘巧合下就认识了,我听说最近他又拿下了一下邕城的改建项目,刚才过去恭喜他呢。”

“邕城的项目?强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直想搞这个房地产,一直苦于没有门路,你既然认识,倒是引荐引荐啊!”

王大锤的眼中闪烁着急切与渴望,身体不自觉地前倾,仿佛这样就能离机会更近一步。

吴大强面露难色,装模作样地犹豫了一番:“不好吧,人家是搞房地产的,你也想搞,那等于是抢饭吃啊。我还介绍你们认识,不妥不妥。”

“这有什么,做生意不就是得多多结交同行,况且我现在连门都还没踏得进去呢!要是这小潘总能引我上道,说不定我能成他的助力啊!

欸!你是哪一波的!有资源不给我,你还是不是我表哥了!”

王大锤有些急了,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周围几桌的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