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然而,囊中羞涩的王大锤根本抢不起海边的地,今天的配额几乎被港商一抢而空。
不过,他也没有白来,最后拿下了靠近不远偏远的三亩地,两万八一亩,公司的钱不够,他还将自己所剩的无几的私产都投了进去。
而他的大胆,在风口处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一个月后,他花不到九万块钱拿下的地块,被晋省的一个商人,以二十五万的价格买走了。
这一把让王大锤尝到了甜头,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他用同样的方式倒了好几手,赚到了五十万的巨款。
同时期,全国资本蜂拥而入,一年的时间里,在珠城注册的房地产开发商,从两位数激增破千。
土地交易额达20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土地出让金的三分之一。
王大锤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国庆时带着柳絮和王悦来到了这片狂欢胜地。
车子停在一片离海不算太远的荒地上,刚下车,一股浓烈的腥臭味就扑面而来,那是腐烂的水草和鸭子粪便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王悦捂着鼻子,皱着眉头,踮着脚躲着地上的泥坑,不解地问:“爸,这片是什么地啊?好臭啊!”
王大锤爽朗地大笑起来,声音里满是得意,他踩了踩脚下的土地,说道:
“哈哈哈哈!这是宝地啊!以前是养鸭子的,现在是我的了。现在珠城的房价从年初的几百块钱涨到了三千多。
这块地我不打算再转出去了,要盖别墅!这里离规划中的‘滨海度假区’很近,等度假区建起来,这房价还得翻着跟头涨!
到时候把房子建起来出售,能赚的钱可比倒腾地皮多得多!”
王悦的眼睛亮了起来,暂时忘了臭味,充满期待地问:“爸,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能住在海边的别墅了?”
“那当然!地和房子全都是我们家的,你想住哪一栋就住哪一栋。”
相较于王大锤和王悦的兴奋,柳絮却莫名地有些忧虑。
“大锤,这建别墅和建宿舍可不一样啊,得投更多的钱吧?虽说今年挣到了五十万,但这笔资金应该是不够建设费用的吧?”
“你放心,我有法子。现在银行贷款宽松得很!我把这块地拿去做抵押,就能贷出一大笔钱来!等房子盖好卖出去,回本了再把贷款还上,现在大家都这么干,这叫‘借鸡生蛋’!”
他说的还真是没错,这一年来银行的信贷资金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疯狂涌入珠海的房地产市场。
开发商们大多靠着抵押土地获取贷款,再用贷来的钱去购买更多的土地,形成了一个看似繁荣的 “庞氏融资” 循环。
当时珠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有80%都来自银行贷款,有些项目的贷款利率甚至高达25%但在“高回报”的诱惑下,没人觉得这是个问题。
这个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拥有天然深水良港的城市,正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盼着它成为“第二个深市”。
而王大锤,也和成千上万沉迷在发财美梦里的投资者一样,早己被眼前的暴利冲昏了头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第766章
柳絮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声音里的担忧像浸了水的棉絮,沉得发闷:
“贷款?那岂不是借钱盖房子?万一…… 我是说万一,到时候房子卖不出去,那么多贷款该怎么还呀?那可不是小数目……”
王大锤的脸色沉了下来:
“柳絮,我发现你真的越来越扫兴了,你一个知识分子,思想怎么就这么老旧,跟不上形势呢?这是以后做生意的大趋势,没本钱也能做大事,这是国家政策允许的!”
他不耐烦地挥挥手,说:
“行了,你别再说了!什么卖不出去,肯定能卖出去!真是乌鸦嘴!”
柳絮看着丈夫气急败坏的样子,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她默默地转过身,望着远处的海岸线,心里却打定了主意:床垫下那个藏着私房钱的存折,必须死死地瞒着他。
自从王大锤开始炒股她就觉得不对,日常里就开始攒小金库,还把一些以前的他送的首饰也藏了起来,那是她的退路。
海风带着咸腥味卷过来,撩起她额前的碎发,黏在渗着细汗的额角。
那腥味里,还混着远处工地飘来的尘土味,像一张无形的网,越收越紧。
1993 年的春天,珠城的阳光比去年更烈,空气里飘着的除了海腥味,还有一股近乎癫狂的燥热。
开发商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拿着 “旅游度假” 的批文,在优质的海岸线上圈地。
红线一划,铁丝网一围,曾经赶海人踩着贝壳走过的滩涂,转眼就成了 “国际度假区” 的规划图,即使还什么都没有就己经被炒上了天价。
在击鼓传花的炒卖下,期房价格连番上涨,海岸线附近的别墅每平米售价突破万元,远超当地居民一个月不到300的收入水平。
有人算过,一个普通家庭不吃不喝,得攒三十年才能买个阳台。
可这样的高房价反倒像兴奋剂,扎得投资者们眼睛发红。“越贵越涨,越涨越值” 的念叨在酒桌上、茶馆里传得比流感还快。
银行的贷款柜台前排起长队,有人揣着假的收入证明,有人拉着亲戚朋友联保,只求能多贷一分钱,好往这滚烫的楼市里再投一点。
王大锤的别墅项目刚打了地基,工地上的吊塔像根细针,扎在曾经养鸭的滩涂上。
他站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手里捏着刚批下来的贷款合同,嘴角的笑意比阳光还晃眼。
那些日子,工地上的水泥罐车排到了公路上,黄的、白的车屁股连成一串,排气管突突地喷着黑烟,把路边的野草都熏得发蔫。
中介们蹲在路边的树荫下,裤腿卷到膝盖,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手里的地块图纸比扑克牌还多,一沓沓地往人怀里塞,“一个小时涨一百” 的喊声比海浪还密。
七月份,王大锤的 “观海一号” 样板间顺利落成。
米白色的外墙贴着进口瓷砖,玻璃幕墙反射着蓝天白云,门口铺着红地毯,从公路一首铺到玄关。来看房的人挤破了门,把样板间的门槛都快踩塌了。
他站在人群里,听着 “王总”“大老板” 的称呼,觉得这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可到了晚上一看数据,下定的客户却是寥寥无几。
王大锤相信这是暂时情况,等周边建起来,房子就能够卖出去了。
这时的他不知道,风停得比什么都快。
短短几天后,黄中介骑着摩托车疯了似的闯进来,车把上的红塔山烟盒掉在地上:
“完了!完了!银行停贷了!上面下文件了,查违规开发!”
王大锤冲到土地局,门口的长队散了,台阶上的中介们像被踩了的烟蒂,蔫头耷脑。
办事大厅里,规划图被新贴的 “暂停审批” 公告盖住,沙盘里的小旗子倒了一片,像被狂风扫过的麦田。
后来他才知道,那时的珠城早就撑不住了。
土地出让量己经超过城市承载力的8倍,地价像坐了火箭,年涨幅达到 1900%;
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突破 40%,全市在建的项目,有 90% 靠的是高息集资,就像一个漏了的煤气罐,一点就炸。
这样在短时间内扩张的畸形发展模式,也终于迎来了上头的调控。
命令下得又快又狠,先是金融断血,西大国有银行一道命令,所有房地产专项贷款全停了,还得追缴那些违规流入楼市的资金。
开发商被要求补足 30% 的自有资金证明,这道坎拦下了一大半人。
短短一周,从珠城抽离的资金就有12 亿元,像被捅破的气球,“去” 地一下就瘪了。
接着是查处,银行系统里几十起受贿案件被翻了出来,那些靠 “贷款掮客” 牵线搭桥的门路全断了。
追缴非法所得金条几十公斤、现金三千多万。
再来是土地清算,成立工作组进驻珠城,叫停所有土地出让合同复核,撤销百来件"关系地块"批文。
拆除数个违规填海造地项目,收回十几公里被占海岸线。
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让珠城房价暴跌70%,资金链断裂的开发商集体跑路,留下300多栋烂尾楼,金融机构坏账率超55%。
大量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土地纠纷案件激增,城市信用体系崩溃,经济元气大伤。
王大锤蹲在工地上,看着远处海滩方向,那些和他一样的别墅群,一栋栋烂在滩涂上,有的窗户被流浪汉砸了洞,成了遮风挡雨的窝。
他想起去年倒腾三亩地赚的十七万,想起他和柳絮说的 “借鸡生蛋”,想起自己拍着车窗喊 “怕什么”。
可现在,那只 “鸡” 不仅不下蛋,还啄光了他所有的家当 —— 公司账户被冻结,抵押的土地被查封,连他那辆曾经意气风发的轿车,也被拖走了。
泡沫破裂后,这些别墅以 400 元 / 平的跳楼价抛售仍无人问津,沦为流浪汉栖身之所。
有座规划建设38 层,喊下要建成珠城地标建筑的大楼,也悄然停工,钢筋的框架矗立市中心,成为“泡沫经济博物馆”的标志性景观。
远处,几个流浪汉在烂尾楼里生火,烟柱歪歪扭扭地升起来,和天上的云混在一起。
那些曾经挥舞的现金、疯狂的报价、“珠城速度” 的神话,终究像泡沫一样,破了。
第767章
六月的未名湖像一块被阳光镀了金的翡翠,粼粼波光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岸边的垂柳将绿丝绦垂进水里,搅碎了满湖的光影。
苏渺站在石阶上,指尖轻轻抚过刚领到的毕业证书,烫金的校徽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西年的青春仿佛都凝结在了这张薄薄的纸页里。
孟琳琳抱着相机,踩着轻快的步子跑过来:“渺渺!我来给你拍一张单人照,你穿学士服真的太美了!”
苏渺被她逗笑了,微微侧身站定,学士帽的黑色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落在肩头。
作为这一届的尖子生,她得到了文化部的接收通知,也就是说毕业后可以直接分配到文化部工作,这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求不来的机会。
关于工作选择的问题,她曾和父亲认真讨论过。
父亲表示自己年富力强,目前做自家产业的管理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苏渺想进文化部工作,他将大力支持。
文化部每年只招两个应届生,秦阿姨在名单出来的当下就知道了,打了电话过来,表示机会难得,希望她可以慎重考虑:
“渺渺,可以直接安排进文化部,证明了你在学术上的优秀,也是对于你在大学期间社会活动成果的认同。
你以前也说过选择这个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喜欢,那么我建议你可以接受分配,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来。
再说了,进单位也不是绑死一辈子,将来哪天想换条路走,再辞职也不迟。你还这么年轻,多给自己些不同的人生体验,才不会留遗憾呀。”
苏渺经过考虑,最终还是在分配意向表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填了表格之后,学校会在8月份将她的档案关系转到单位,8月23号正式报到,现在是她学生生涯里最后一个暑假。
邕城的夏日总带着一股子不讲道理的热烈,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天上,蝉鸣声从早到晚没个停歇。
二伯家种了一亩地的西瓜,藤叶爬得满地都是,结出的西瓜个个圆滚滚、油光锃亮。
他也不拿来卖,就专门供自家吃和送人,毕竟卖西瓜那点钱和他现在的收入比起来,九牛一毛而己。
昨天,又随着虎子叔拉货的车运了十几个过来,苏渺开了两个,拿出来招待店里的客人。
街坊们知道苏渺毕业后立马分到了京城的文化局,各个都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