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25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若是再遇名师指点,他日定然青云直上,金榜题名。

萧先生非常意外,没想到乡野之间竟然有如此特殊人才,便试探裴家是不是有了不起的亲戚。

男孩子心眼儿多,女孩子却简单得很,所以很好试探。

他们只有一个童生大伯有点身份,没有其他读书的亲戚。

萧先生微笑着,轻声道:“童生大伯不想你读书,对吧。”

小珍珠瞳孔一张,“哇,萧先生,你会算卦吗?”

说得太准了!

萧先生哈哈笑起来。

小鹤年已经不想说什么了,方才萧先生问话,珍珠就差把对大伯的不满骂出来了,谁能不知道呀。

萧先生看向旁边神色淡淡的小少爷,“阿恒,你说呢?”

小少爷下意识挺了挺脊背,想当然认为是先生出考题。

他道:“小子这般聪慧,若大伯真心疼爱,定然大力培养,那他如今不当只读这两本书,也该开始秒描大字才对。”

小珍珠:“哇,还会说呀。”

萧先生:“阿恒,你觉得这大伯和兄弟孰是孰非?”

小少爷瞥了唇角紧抿的小鹤年和满脸惊叹的小珍珠一眼,缓缓道:“清官难断家务事,难说孰是孰非,”看小珍珠好看的眉毛拧出不满了,他继续道:“然弟弟盖房无钱,合村来助,父母也真心帮衬,想必弟弟品行高洁,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小珍珠露出大大的笑脸,“你们好会猜啊!”

萧先生:“万一弟弟沽名钓誉,善弄人心。”

小少爷:“那分家出来住破屋子的就该是哥哥。”

小珍珠拿了新木杯殷勤地给小少爷倒上水,这个人真聪明,没见过大伯就知道是大伯坏!

萧先生笑了笑,虽然有些人的确能伪装骗人,可这家人确实如阿恒所说。

“阿恒,小子如此聪慧,若加以培养也能为家族挣得荣光,为何大伯不想培养?”

小少爷很少接触贫贱之家,努力回忆跟着先生一路看过的景象。

一个四面漏风的破屋子,一个罹患重病的母亲,两个瘦得眼突肚鼓的小子,为了争夺半个饼子大打出手。

是贫穷让他们如此吗?

一座屋宇连绵的大宅子,吃不完的米肉,穿不完的布帛,老父亲尸骨未寒,亲兄弟为了分家产大打出手。

是财富让他们如此吗?

小少爷不太想得明白。

他道:“可能这位大伯更想培养自己的孩子,毕竟钱财有限,但是他亲自教读也不花费钱财,却没有,只能说明他是个心胸狭隘、妒贤嫉能的人,此人不可交。”

小珍珠“啪啪啪”用力给小少爷鼓掌。

冲着你帮忙骂我大伯,我就觉得你是个大好人!

萧先生看看小鹤年,又看看小珍珠,笑了笑,男孩子稳重内敛,不轻易对陌生人表露好恶,喜怒不形于色,小姑娘却天真烂漫。

阿恒说的不错,现实就是普通庄户人想读书非常难。

要供一个读书人,就好比从家人的骨头里往外榨油。

要榨干多少家人,才能供出一个,更多的根本供不出。

所以读书的庄户人寥寥无几。

这户人家能把这小子供出来吗?

他很好奇。

小少爷见先生不在出考题,朝对面的小鹤年和小珍珠微微颔首,然后开始专心扒饭了。

先生说请他吃饭,那他就吃。

他吃相斯文好看,绝对不会被指摘礼仪问题,而且吃得并不少。

他跟着萧先生从京城南下这些时日,并不总是住客栈的,有时候也会风餐露宿。

吃的有时候也马马虎虎。

但是小少爷并不抱怨,只要先生说能吃,再拉嗓子他也会吃饱的。

因为先生早就让他知道,有饭不吃饱,回头可能会饿肚子。

真饿肚子可不好受。

而且这农家饭怪好吃的呢。

豆腐炒得干而不柴,吃起来有弹性,油润润的,若是吃到金黄的嘎渣还会发出细微的脆响,伴随而来的就是那股香气。

那些卷卷要蘸酱吃,还可以就着葱碎吃。

他出门在外,不吃口味儿重的食材,就蘸着大酱吃了。

嗯,也不错!

小珍珠看他吃得专心,偷笑,也也很得意,我娘做的饭就是好吃,连这些有钱人都喜欢。

她指了指煎饼,“你用煎饼卷豆腐,半个就够了,我娘做的煎饼大。”

小少爷向她道谢,也没等人伺候,自己拿了半个煎饼放在专门的盖垫上开始卷豆腐。

阿鹏也没帮忙,管自己吃煎饼卷萝卜条。

嘎吱,嘎吱。

真好吃!

小少爷被他吃馋了,卷饼的时候也夹了一条萝卜条。

口感爽脆,味道清甜。

不错!

没想到乡下人竟然有这好手艺,跟城里酒楼大厨也不差了。

他好心地给先生留了几根萝卜条,免得被阿鹏吃光。

阿鹏胃口可大呢。

萧先生其实并不饿,主要是带着小弟子来瞧瞧这家人,他让阿鹏陪着阿恒留在屋里,他去外面看看。

第一次路过这里,院子里杂草横生,好像刚搬来不久,也没什么家什儿。

现在,石磨架起来了,晒禾架也搭起来了,旁边还有好几个棚子。

看起来多而不乱,井然有序,竟然透着一种独有的美感。

他往东边晒场走去。

裴长青和沈宁见状,起身朝他打招呼。

裴母也拉着裴父行了礼,不知道应该行什么礼,就半跪不跪呗。

萧先生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只管忙自己的,他就和他们随便聊聊。

这时候有几个妇女结伴儿跑到西边儿,一起跟沈宁喊:“豆腐娘子,俺们也学会点豆腐啦,多谢你!”

沈宁忙朝她们挥挥手,“学这么快,真了不起呀!”

几个妇女挥挥手又走了。

黑壮嫂子几个实在是高兴,高兴得不知道怎么表达,蹦跶几下都不够,非要和沈宁说说才觉得圆满。

但是人家家里来了贵客,她们不敢过去,就远远地喊一嗓子。

反正隔得远,贵人也不知道她们是谁,嘿嘿。

萧先生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豆腐娘子?”

沈宁笑道:“先生别介意,都是乡亲们起哄的。”

她简单解释了一下。

萧先生方才就猜了个七七八八,估计是兄弟分家,弟弟没钱,但是会做豆腐,所以就拿这个换房子。

这样有想法的乡下人,很少见。

“据我所知豆腐坊都藏着方子的,你如此教出去,不怕得罪人?”

他第一次在这里喝豆腐花没多想,毕竟在城里也能在街边儿喝到豆腐花儿,以为这家也是去豆腐坊挑来卖的。

现在看并不是。

沈宁笑道:“怎么会呢?我们这里柳家豆腐坊人家可仁义大度了,根本不会那么小心眼。他们从来不做乡下生意,都不下乡卖豆腐的。我寻思乡亲们整天吃豆饭也腻烦,换换口味也挺好,正好我们也需要盖房子,就大家互相帮助啦。”

萧先生听得连连颔首,这夫妻俩不但通透且有勇有谋,胆子大还有手段,怎么会只是俩普通乡野夫妇呢?

越发好奇,忍不住一再试探。

诸如为什么不自己靠这个赚钱,有了钱自然也好盖房子,怕人家嫉妒使坏,那为什么不靠这些本事投靠一大户,有了靠山也好发展等等。

沈宁和裴长青也给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不要寄人篱下,他们要自己的家。

裴长青笑道:“萧先生,别小看这些庄户人,若是拧成一股绳,除非朝廷之力不可抗衡,再霸道的乡绅也要忌惮三分的。”

现代高利贷可怕吧?

可高利贷不掌握武器的时候那也没用,他们只靠几个打手对手个别人,一个村一起借贷不还他们只能自认倒霉,还得靠法律给他们撑腰呢。

这时候也一样,恶霸乡绅也只是打手多,能轻松对付一户几户人。

如果上百户几百户,他们也是对付不了的,弄大了惊动官府就可能定性为民乱。

朝廷需要劳动力,不会随意屠杀百姓,但是激起民乱的那个要枭首示众,甚至为了杀一儆百可能抄家呢。

裴长青没说得那么直白,但是话里的意思很清楚,萧先生听懂了,他听懂裴长青懂这里面的道道了。

于是萧先生越发惊异。

这不该只是俩乡野村夫村妇!

他们是不是哪家子弟在此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