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24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请他们是体面,他们还不一定愿意呢。

像裴端就不屑。

今儿的是裴长青和沈宁自己编的,他哪里还用请别人?

说完吉祥话,裴长青朗声道:“我们家这房子盖得着实不容易,材料是乡亲们凑的,地基也是乡亲们帮忙夯的,今儿地基终于完工,值得一起庆贺!”

大家就噼里啪啦鼓掌。

裴长青:“今儿就是感谢大家,以后还请大家伙儿继续团结互助。”

“裴二郎,你放心吧,你家有事儿只管朝村里喊一声,俺们都愿意帮忙儿。”

“对!”

裴长青:“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今儿供品是豆腐,大家都有福气,还有圆饼,大家都圆圆满满,还有福气三卷,大家都多福多财。现在咱们把供品分着吃掉,一起热闹热闹。”

众人纷纷叫好。

馋孩子们嗷嗷地拍手跺脚,“香……好香好福气,我要吃!”

有自家大人看到,赶紧伸手去拍皮孩子,别给自己丢人。

此时南边官道上停着一马三驴。

几人显然已经在此有一会儿了。

萧先生翻身下马,对小少爷道:“阿恒,走吧,先生再请你吃一次农家饭。”

小少爷瞪圆了他漂亮的眸子,今儿先生说要请他外面吃饭,他寻思不去府城也是去县城酒楼吧,谁知道是路上……如此简陋之地?

他以为先生单纯好奇乡下人扎堆干什么才停下看热闹的呢。

他已经忘记上次在这里吃煎饼的事儿了。

萧先生朝他伸手,“阿恒。”

小少爷委委屈屈地下了驴,明明他可以骑马,先生非让他骑驴,还让高高大大的阿鹏也骑驴。

可怜的驴子。

他们把缰绳交给随从,由他去附近放马喂驴,萧先生则领着小少爷往裴家去。

护卫阿鹏就不紧不慢跟在后面。

【作者有话说】

存文都造光了。

后面继续日更。

造作一时爽。

第54章 互相影响 见个文化人不容易,使劲薅羊毛

来晚了没挤到前面只在后面看热闹的村里人发现了过来的三个人。

这三人一看就非同一般。

他们穿着有颜色的布料做的非常柔滑的长袍,头上束着发冠,脚上穿着皂靴,腰上还系着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些他们不认识的物件。

这是贵人啊!

根本不敢看他们的神情气势如何,众人便吓得纷纷后退,让开道路,躬身束手低头侧立道边儿。

萧先生知道乡下就是这样,也不需要勉强他们不需多礼。

因为你今儿让他们不需多礼,回头他们可能就因为没多礼被小肚鸡肠的贵人鞭打了。

裴长青和沈宁正领着家里人给大家伙儿分供品吃呢,主要是来干活儿的汉子们。

裴母和裴父招呼那些老人家,小珍珠和小鹤年帮忙招呼馋孩子们,二蛋也跑来给他们帮忙。

虽然一大盆一大盆看着多,可真要是全村都来分,那自然不够一人一碗的。

就是意思一下,主要老人孩子过来分吃的。

关系熟的只来道喜并不吃供品,毕竟他们要等房子盖起来随礼暖房,那是正儿八经地请客。

小珍珠把一个叫蒜头的馋孩子推开,“你刚才来过了,我记得。”

蒜头:“好珍珠,你行行好,太香了,再给我吃一口。”

小珍珠挥了挥拳头,“再给你吃一拳要不要?”

蒜头:“你给我吃一口肉豆腐,给我两拳也行。”

就主打一个耍赖,反正他爹娘下地去了。

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了漂亮得跟从画里走出来似的小少爷,吓得扑通就跪下了,“贵、贵人。”

小珍珠哈哈大笑,“你这点出息吧。”

小鹤年也看到了萧先生三人,拽拽小珍珠的衣袖。

萧先生笑容温煦,声音也非常亲和,“路过贵宝地,特来叨扰,买份粗茶淡饭吃。”

小珍珠认出来,主要是萧先生太特别,看过就不会忘记,再者乡下来来回回都是灰突突的人,看过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也不会忘掉。

没看村里老头子老太太还能说清楚小时候见过的某个贵人样子么。

“萧先生,你要吃煎饼还是什么,今儿我们没有豆浆和豆花儿。”

萧先生笑道:“能果腹就行。”

小珍珠不知道果腹是啥意思,小鹤年忙道:“几位这边请。”

去租房那边。

小珍珠立刻跑去告诉爹娘。

裴长青正和大伯几个说话呢,一会儿大伯他们还要去下地,打算傍晚早点回来帮二郎搬石头。

见有贵人来,其他看热闹的立刻躲远远的,下地的赶紧去下地,要么就回家练习点豆腐。

村里人喜欢看左邻右舍的热闹,喜欢看邻村谁偷人谁偷东西被打的热闹,可不敢随便往贵人跟前凑。

就俩书生在那里说话,他们也不会凑过去听热闹的。

很快沈宁家就安静下来。

裴长青和裴父裴母端着大瓦盆过来。

裴父和裴母当即就躲一边儿刷盆子忙活去,让二郎和媳妇儿招待贵客。

沈宁和裴长青上前跟萧先生打招呼。

萧先生并不拿架子,跟他们招呼过,又介绍自己的学生谢恒,护卫阿鹏。

裴长青原本以为他们就是路过看热闹的,不曾想对方正儿八经介绍学生和护卫,他便也将家人介绍给对方。

沈宁笑道:“几位想吃什么?你们若是早点来,我们家还有块肉的,这会儿却没了。”

因为家里刚吃过红烧肉和饺子,所以把那一斤多肉当供品给大家分了,他们也没很心疼。

小少爷嘴角微微抿着,谁稀罕吃肉。

我要吃煎饼。

小珍珠跑到屋里端了一碗豆腐碎炒肉末和一碗黄金三卷出来,又抱了一笸箩煎饼,累得气喘吁吁,“吃吧!”

沈宁都惊呆了,她以为都拿去那边儿了,这丫头怎么还藏私呢?

小鹤年也惊讶地看着小珍珠,这是她背着爹娘偷偷留的,不舍的给别人吃掉,这会儿倒是大方。

小珍珠朝他挤咕眼睛,他们有钱!你瞅那小少爷脑门上还勒着一块石头,嗯,玉,腰上也有,肯定有钱。

上一次萧先生就多给他们几文的,今儿不得更多给几文呀。

小鹤年一想也是,又去捞仅剩的萝卜条以及晒的萝卜皮来。

心里盘算着收他们多少文合适呢。

那边裴长青和沈宁跟萧先生简单聊几句,打水给人净手,就让人自己吃。

讲究人都是食不言寝不语的,所以咱不打扰。

他们之前吃过的,毕竟做饭的时候就开始尝,尝着不错就直接当饭吃一顿了。

两人去场里看看裴父裴母。

他俩在这里处理豆子呢。

豆子非常好脱粒,晒干一压就掉出来。

直接划拉划拉,再扬扬场就行。

裴父是干活儿一把好手,木锨往上一撇,豆荚什么的就被吹出去,豆粒直接掉下来。

裴母就拿笤帚扫出来,把豆粒装起来。

回头再晒晒,就可以收到缸里了。

小珍珠小鹤年反而成了陪客的主人。

因为萧先生邀请他俩坐下,还问他俩一些事儿。

譬如几岁啦,双胞胎吗?谁大谁小?

然后问小鹤年读书没等等。

听闻小鹤年识字,读过三字经千字文一些儿童启蒙诗,以后爹娘会让他继续读书什么的,小少爷眉头微动,这才睁眼瞅他,神情也正经两分。

只要是读书人就是同类人。

萧先生聊天间不动声色地就摸清了小鹤年的文化水平。

说是熟读三字经千字文,实际懂的远比这两本书多。

这孩子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小小年纪却老成持重,比许多大人都稳重、懂事。

有些人可能会批评他小小孩童,心机深沉等等,萧先生却觉得这孩子心性天生坚韧,是做事情的好苗子,可以说有这份心性他做什么都不会差。

而一个孩子有耐心又有绝佳的悟性和记性,便是读书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