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46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他想得很清楚,自己不图这些人感激,不如集中经营豆腐娘子的名声,让这些人感激阿宁,跟着阿宁好好干活儿。

本身也是阿宁提议他买这些人家的。

他自然要卖沈宁这个好儿。

荷花嫂子和张母果然感激得不行,豆腐娘子咋恁实在呢,不但教她们点豆腐,还帮她们赚豆子呢。

今儿这七十斤的油豆皮和二十斤千张,她们就能赚八斤11两豆子!!!

哪敢想啊?

就在家里做,不用出去四处跑就能换到豆子!

她四哥认识几个家境不错的,人家愿意吃豆皮千张豆干这个,好几天去一次,也就能赚到一斤豆子呢。

人高里正隔几天还要呢。

高里正让她去找陶氏结算豆子,又去黑壮嫂子家进腐竹。

现成的40斤都被他换走了。

听说是沈宁让里正来买自家腐竹的,黑壮嫂子不肯要那么多豆子,“里正叔,一斤豆子给我一两赚头就行,那一两给豆腐娘子。”

高里正:“一斤赚二两,都是这个价儿,你好好做,我以后隔几天就来买。”

他没时间多啰嗦,又预订二十斤千张明儿早上交货。

正好毛蛋儿娘在家刚做了豆腐,高里正直接去订了十五斤让给沈宁送去。

毛蛋儿娘一直做豆腐自己吃,和邻里合伙人轮流做,没曾想今儿里正来定她的豆腐。

高兴得有些语无伦次。

高里正:“我给县城送呢,阿宁怕我受累,让我从你们几家轮流买豆腐。”

说好了,不是固定从你家,下一次换别人的时候你也甭不乐意。

毛蛋儿娘当然没意见啊,高兴道:“之前我送阿宁尝豆腐,她夸我做的味儿正,今儿就给里正推荐我了,阿宁真是大好人。”

高里正心道,可不么,豆腐娘子说的这几家,都是做豆腐最好的几家。

村里还有一些虽然学会了做豆腐,但是做的吧,也就他们自己吃,换都不一定有人换。

手艺还是差别很大的。

他又去了裴大伯家。

订上二十斤豆腐,二十斤豆干,明早上要。

他订这些,又一下子要,大伯娘他们明儿一早得做两锅。

这会儿就赶紧泡豆子。

就是自家小石磨不够用的,明儿天不亮起来推磨也磨不完这些豆子。

她便去找沈宁,看看沈宁明早用不用石磨,不用的话她让张氏一早过来推磨。

沈宁不在家,裴母说不用,让她只管来推磨。

她家现在只磨煎饼的浆子和面粉,不做豆腐,村里人送的吃不完。

大伯娘拉着裴母感激道:“让我说啥好呢,里正说他家不做豆腐了,以后从俺们几家拿,让俺们一直做。这都是阿宁给说的呀。”

裴母心里骄傲,表面谦逊道:“那孩子是实在人,你们帮她和二郎那么些,她两口子可记着呢,整天说多亏大伯和大伯娘帮衬。”

大伯娘笑得露出小舌头,“俺们以后呀就跟着阿宁干了。我得日夜跟灶王爷求求,让阿宁和里正的生意做大些,这样俺们就能一直跟着做豆腐。”

裴母:“放心吧,肯定大的,阿宁说要做不少腐乳,需要恁老些豆腐呢。”

大伯娘眼睛一亮,她并没有想学做腐乳,能给做豆腐就很好。

“弟妹,这一天能要多少豆腐?”

裴母:“那我不清楚,要是高里正去城里卖得好,估计就很多。这东西差不多得二十多天才好呢,得多做了备着。”

小鹤年和小珍珠正在檐下挂新萝卜条呢。

小珍珠:“大奶奶,我娘说要择优录取,鼓励村里人做更好的豆腐,明儿一早让大家伙儿送豆腐来比一比。你家豆腐好吃,肯定可以选上。”

大伯娘:“哎呀,明儿不行,我给里正家做豆腐呢。”

小珍珠:“为什么不行?你和三婶儿四婶儿家一起做,好几口锅呢,只要能推出浆子就能做呗,我们家石磨这两天不用,大奶奶你就来推吧。”

大伯娘乐了,“还是珍珠聪明,那大奶奶就这么干。”

她不会跟沈宁走后门的,但是她豆腐做得好,公平竞争一点都不怕。

沈宁正在街上和妇女们说呢,“我要老豆腐给县里做腐乳,一斤豆子三斤豆腐那种,不要太嫩呀。明儿一早你们先把豆腐拿来我瞧瞧。为了公平公开,你们就把豆腐放那里,我不知道是谁的也不会偏心谁,合用的就留下,不合用的就拿回去自己吃。”

“豆腐娘子,俺们信你,俺们这就回家泡豆子!”

妇女们纷纷兴奋地跑回家准备去了。

废话,当然要积极啊,尤其那些自信豆腐做得好的,要是能被豆腐娘子选上,那是多大荣誉啊。

不只是荣誉,还是豆子啊。

这要是一直做,那就一直可以赚豆子啊。

里正和豆腐娘子带全村赚豆子呢!

第二日天还黑着呢,整个裴庄就苏醒了,很快石磨轰隆转动,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笑声随着炊烟在上空飘荡。

大家伙儿忙得热火朝天的。

今儿张氏不挑担子出去换豆腐了,而是跑到沈宁家来推磨。

以前张氏她们三个一天能换六斤豆子回来,现在一斤都换不到,因为绝大多数村民都自己做豆腐,毕竟还多豆渣吃呢,所以三婶儿四婶儿不去了,只有张氏不放弃,每天还挑担子出去。

她嘴皮子利索,为人又热情,之前教人点豆腐积累了人情。

现在她六两换一斤豆腐,另外也带了千张豆干豆皮随卖。

两三天也能换斤豆子回来。

在没有多少活儿的时候能额外赚点豆子回来,甭管多少那都是收入。

反正张氏依然干劲十足,毕竟不出去一粒豆子都得不来呢。

她朝沈宁笑道:“阿宁,你真厉害,把咱整个村都给带动了。”

沈宁笑道:“咱这是互相成全,我负责教你们做,你们负责做,里正伯负责卖。”

张氏也笑,“就是你厉害,带着俺们都赚豆子。”

今儿是小鹤年的读书日,沈宁早起先和裴母做饭。

把茄子干泡发,然后加上上梁那天肥肉煸的猪油炒炒加大酱焖熟,又把韭菜洗洗切碎末,然后把鹅蛋搅和搅和,摊个薄薄的大蛋饼,卷成蛋卷拿出来切段,再添上半瓢水,烧开,把韭菜丢进去,再把留下的一点蛋液倒进去,把碗也用汤冲冲。

鹅蛋卷和酱茄子给阿年带一半,都用煎饼卷着,去了书肆让谢掌柜的后厨帮忙热热就好。

韭菜蛋花汤就当早饭配汤。

拿槲叶给包几块腐乳,让阿年拿去和谢掌柜他们尝尝。

早饭因为有腐乳和韭菜蛋花汤,裴长青都多吃了一个煎饼。

小珍珠更是胃口大开,比小鹤年多吃了一个煎饼!

小鹤年看看她,知道的你比我大一会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大一年呢!

小珍珠抚摸着小肚子,“心满意足!娘,这几个腐乳都好吃,每个我都很享受!”

待裴父推着专车送阿年上学以后,沈宁又开始挑选豆腐了。

荷花嫂子几个被高里正订货的人家没送豆腐,主动把机会让给其他人家了。

大伯娘因为是三家合伙儿,所以也做了十斤豆腐参选,没做多。

村里不少妇女早起推磨点豆腐的,她们也没做很多,一家做三斤豆子的。

选不上自己也能吃。

妇女们为了公平,都用干净笸箩、茶盘盛着豆腐,上面盖着干净的包袱,依次放在沈宁家堂屋、灶房,让她选。

沈宁打开一个,轻轻按了按,看看含水量,再掰一点尝尝味道。

“嗯,这个不错,要了。”

人群中一个妇女瞬间欢呼起来,“是我的,多谢豆腐娘子。”

沈宁一连留了四份,第五份水分有点多大。

她都说了一斤对三斤,这人怕是得有四斤,当然可能是没学好黄豆和水的比例怎么调,不小心就倒多了。

平时自家吃很多人做一斤黄豆五斤水呢。

她没要,人群中有个妇女神情失落,嘴角瘪了瘪,眼圈就红了。

张氏笑道:“这是怎的了?学点豆腐的时候没学好啊?要是哪里不会,趁着大家伙儿都在,赶紧问问。”

那妇女觉得丢人,擦擦眼泪儿,道:“可不赖我,我本来兑得很准的。”

是她婆婆喜欢占便宜,说人家要三斤的,那你多来点,弄个三斤半也没啥。

怎么没啥?

人家豆腐娘子丁是丁卯是卯,哪里会没啥?

别人的都要了,单单不要她的,多丢人啊。

沈宁多半都留了,没留的有的水分大,有的味道不行,有的压得有些散,里面都有蜂窝眼了。

选完以后,沈宁笑道:“没选上的也甭觉得丢人,做腐乳的豆腐要求就是很高的。大家伙儿再接再厉,明儿早再送一波,够数就先不要,过阵子再要。”

有她这句话,那些没选上的妇女这才转阴为晴,纷纷跟沈宁道谢道歉。

“俺不是故意做这样的。”

有的没学好,有的就是笨,有的是家里人拖后腿。

沈宁鼓励她们回去多练练,熟能生巧。

等妇女们走后,沈宁就去找三婶儿和四婶儿。

她要找裴大民的媳妇儿顾氏和四婶儿一起做腐乳,她们负责切豆腐块、晾干、装坛,回头她带着裴母做配料,她们负责蘸料、装坛。

干活儿的时候一天给十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