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他道:“我看新房那边有些香椿木、榆木啥的下脚料,我去给搜寻一些,得空给孩子们掏掏。”
盘算珠子可没那么好做,而且他也没有现成的样子,就自己琢磨。
而小少爷和阿鹏回去书肆,也是抱着坛子就往楼上跑。
“阿鹏,帮我找些细木棍儿和带眼儿的珠子来。”
没有珠子,棋子也行,想办法凿上眼儿。
阿鹏许久没见小少爷如此风风火火了,也很配合,“少爷,坛子给我,我送去后厨。”
小少爷犹豫了一下,“只把素鸡这些放下,腐乳要放我们这里。”
搁后厨,保管被谢掌柜他们偷吃掉。
别忘了,这里除了谢掌柜,还住着几个抄书的书生呢。
见向来对金钱不甚在意的少爷竟然如此宝贝一罐腐乳,阿鹏也感受到阿年一家在少爷心目中的分量了。
小少爷一边让阿鹏准备珠子,一边又自己磨墨,他要给先生写信。
他要告诉先生自己的想法,今天去阿年家收获巨大。
他要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先生,还要告诉他自己和阿年正在研究新式算筹,就叫算珠好了。
他们要改进繁琐复杂不方便的算筹。
以后先生出门就不用带一大袋子算筹啦。
嗯,他还要给先生出个谜语,看先生能不能猜到,嘿嘿。
而裴家,沈宁也没有再额外引导小鹤年,就让他和小少爷一起研究吧。
小少爷肯定会跟很多有学问的人请教,到时候算盘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到底谁发明算盘这个虚名,并不重要。
一般人谁知道历史上谁发明的珠算呢?
第二日一早沈宁又选了一波豆腐。
今儿来的都是合格的,沈宁全给留下了。
众妇女一起欢呼起来,对于她们来说让沈宁选中比赚豆子更重要,更开心,因为这是来自豆腐娘子的肯定。
沈宁把她们一个个记下来,哪天,谁家,几斤。
这些豆子是赊账的,要等腐乳交货结账以后再付款。
早饭后送走阿年,沈宁继续安排顾氏和四婶儿切豆腐、晾豆腐,再把昨日晾的豆腐装进干净的装有稻草的坛子里发酵。
沈宁和裴母再做一些素鸡和素烧鹅。
傍晚裴父去接小鹤年的时候沈宁让他再邀请小少爷和阿鹏过来吃饭。
对方来就来,不来也没关系。
以前不随便邀请,是觉得自家寒酸,招待不起贵客,既然小少爷不在意这些,那自家还有什么介意的?
就把他当阿年的好同窗走动呗。
这位好同窗还是个孩子呢,远离父母先生,独自在异乡求学,作为好朋友的母亲,她当然要关心啊。
果然小少爷又领着阿鹏来了,不过今儿他们是带了礼物来的。
一条肉,一袋糯米,差不多有个十六七斤的样子。
之所以带糯米,是因为小少爷在沈宁的账本上发现有一页待买物品,其中糯米被重点圈起来。
这礼物送得也太可心了,沈宁都怀疑是不是阿年暗示过人家。
那多不好意思啊。
而且人家带的这礼物也太贵重了一些,这袋糯米差不多得90文了,一条肉也两斤多。
今儿小少爷带来的礼物得有140多文了。
这在乡下属实有些贵重了。
毕竟在乡下给孩子过百日、新婚、给老人贺大寿、送葬仪这些比较隆重的人情,也不会送这么多。
葬仪是最重的,五十文都顶天了。
其他的十文二十文的就够了。
还不是钱,而是送等价物。
不过对于小少爷来说,可能这不算什么,保不齐人家还得挑挑拣拣怎么送才符合乡下人的习惯呢。
所以沈宁只是心里惊讶一下,也没说出来,只是把这个人情账目记下。
小少爷今儿是来跟小鹤年继续讨论怎么改良算筹的,他带了一兜子打眼儿的木珠子。
用棋子改做的。
阿鹏的手这两天都磨出血泡来了呢。
裴父也给小鹤年磨木珠子,今儿还跟王木匠请教过。
王木匠让他不用急,回头他帮忙做。
别看木珠子不大,需要的手艺却很高,比做板凳、修农具可复杂得多。
一般人还真做不来,至少做不了大小一致、造型圆润匀称的珠子。
小鹤年和小少爷、小珍珠在那里热烈地讨论,他们觉得这个不能叫算筹了。
因为现在不是筹,而是珠,所以应该叫算珠。
裴母帮忙倒水润喉,裴父则在地上编草鞋。
阿鹏一边围观一边继续打磨手里的木棋子,免得有遗留毛刺扎手。
沈宁和裴长青没干涉,也没参与。
他们逐渐感受到了养孩子的乐趣,养孩子就是给与爱,给与关怀,然后静等花开。
【作者有话说】
萧先生:学生静悄悄,指定在作妖。
————
第63章 大宗订货 高里正试菜宴
傍晚高里正来了。
高里正昨儿去给霍家送货,今儿又跑一天往回赶。
这一路给他跑的呀,差点把骡子跑出千里马的速度来。
得亏现在有了马蹄铁,否则骡子肯定得举着蹄子嚎给他看。
“阿宁,霍家上下都很喜欢你的腐乳!他们说你的腐乳独居风味,用料厚道。”高里正欢快得跟小孩子一样,还紧跑了几步,“我还把其他家的腐乳带过来给你尝尝。”
他带去的好吃,霍家就把不好吃的送他了。
沈宁和裴长青请他进屋。
孩子们正在堂屋就着旁边的火盆讨论呢。
高里正看得心酸,“阿宁啊,你点灯,油从咱账上走。这干活儿咋能不点灯呢?”
沈宁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点了一盏灯请高里正在卧室坐了,“里正伯,晚饭就在这里吃吧,我给你上几个菜。”
高里正洗过手脸,“有劳。”
沈宁晚上又做的素烧鹅、凉拌大葱鹅蛋素鸡、红烧素鸡、油豆腐酿肉。
高里正瞅着这几道普通又不普通的菜,眼睛都亮了。
他挨道尝尝,一边尝一边问沈宁做法。
沈宁一一讲给他听。
凉拌素鸡是用老豆腐做的,鹅蛋炒得嫩嫩的,切一些大葱白,然后用生抽加一点陈醋凉拌。
爽口解腻。
沈宁笑道:“凉拌菜么,大厨都有自己的秘方,用黄瓜、绿豆芽、木耳、芹菜、千张、油豆皮什么的,都可以凉拌。另外这道红烧素鸡也可以加点木耳、萝卜、冬瓜什么的,配着味道相合的菜更好。”
至于怎么配,相信大厨们比她会。
油豆腐酿肉就是肉馅塞进油豆腐里,炒炖蒸做汤都可以。
高里正欢喜道:“明儿晚上我要去县里请他们吃饭,先给他们吃几样普通的菜色,然后拿咱这几道菜压轴,不怕他们不订货。”
这两天他时间赶,只给霍家吃了腐乳没给其他人尝,就预备着一起招待他们呢。
至于没有竞争力的豆腐、千张和香干,他不打算想什么新菜色,对方不订自己的货,自己还给他们想新菜,那不是便宜他们?
就做素烧鹅、凉拌素鸡、红烧素鸡、油焖素鸡、油豆腐汤、豆腐酿肉、凉拌腐竹等等,当然要添加不同的配菜来制作不一样的菜肴。
沈宁给他写了几个菜单,让他明儿随机应变。
他们又尝了尝高里正带回来的几份腐乳。
沈宁:“柳家这个没发透,太着急了。另外这几家豆腐不行,过于嫩,还有这家腌豆腐的调料做得不行。”
其实不是做不好,大部分都是态度问题,或者想尽量压缩成本提高利润。
尤其商家垄断的时候。
沈宁跟高里正说透这个问题,“里正伯,很多时候赚钱不是方子问题,是态度问题。若是顾客们能觉察到咱们的诚意,他们就愿意支持咱们的生意,若是能一直觉察到就一直支持。最难的就是这个坚持了,咱们能不能坚持。”
很多不错的品牌,创立之初大家很喜欢,慢慢地就开始偷工减料、换材料。
消费者一天两天发现不了,可久而久之,顾客群就流失了。
有些是创业者逝世以后,接班的第二代没有服务精神,也没有吃过苦,对消费者无比傲慢,消费者自然会抛弃他们。
有些是时代进步,品牌故步自封,跟不上社会的进步,自然也会被淘汰。
听沈宁说这些,高里正的灵魂都被触动的感觉。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