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只见里面叠着三床白里花面儿的新棉被,一床豆面印花的,白底蓝花,一床蓝底红花的,还有一床红底黄花的,格外喜庆。
裴母寻思阿年是男孩子,还是沉稳点好,就拿了那床豆面印花的。
阿云给的那床就给珍珠用。
吴秀娥哭喊着,撕心裂肺,“抢劫,偷东西,抢东西,来人啊——”
可惜这是他们的家务事,外人怎么好干涉?
以前她欺负沈宁、裴母的时候,不也是仗着家务事,不许大伯娘等外人干涉吗?
所以今儿裴母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吴秀娥这会儿体会到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这时候躲在门外那个婆子冲进来,作势拦裴母几个,却又不真拦,毕竟她也不想和人打架不是?
她只是想给吴秀娥卖好,好留下做工罢了。
她作势努力阻拦,一副幸亏我拦住,否则她们要抢走三床棉被的架势。
裴母几个拆了织布机带走,将纺线车子扛走,还扛着一床新棉被,雄赳赳掐昂昂地走了。
她感觉打了胜仗一样,就好像多年的委屈污垢都被冲掉般痛快。
小珍珠是小孩子不能去看长辈吵架,一直在外面望风。
见奶她们出来,她也胜利会师,一起班师回朝了。
身后是吴秀娥撕心裂肺的哭声,哭天抢地,真真的惨啊。
但是,谁管呢?
【作者有话说】
裴母:我jiao得这会儿我婆婆活过来,我都敢给她俩大必兜。
第66章 菊花糕 用漂亮的菊花糕拜师,成不?
到了家里,裴母让大伯娘几个帮忙把织布机装在她睡觉那屋,即便现在不能织布,看着也开心。
小珍珠则趴在床上稀罕那床新棉被。
新花新面新里,全新的,好软,还有熏香的味儿呢。
她在新被子上滚来滚去,不亦乐乎。
沈宁领着哑巴娘过来,见状还纳闷呢,“娘,你们干什么了?”
大伯娘三婶儿和四婶儿几个就笑。
裴母已经收敛了笑,大声道:“二郎媳妇啊,你大嫂还是个好的,我说阿年没被子盖,阿年和珍珠也没鞋子穿,得织布做衣服鞋子,她就把织布机给我了,还送咱一床棉被。这下,阿年来年去学堂有被子了。哈哈……”
她到底是没忍住又哈哈笑起来。
小珍珠也哈哈大笑,她扒门缝都瞅见了呢,奶她们可厉害了,大娘都没招儿没招儿的。
大伯娘几个也跟着笑,这都是受过吴秀娥气的。
现场一片欢快的气氛。
沈宁都惊呆了,我婆婆也忒厉害了吧?
不是,你这进步也忒大了吧?
让你别胆小,没让你上天呀。
你不是也被穿了吧?咋就脱胎换骨了?
裴母怕沈宁不让织布,还说呢,“这是我婆婆留给我的,她磋磨我这么多年,就给我留这么个家什儿,我得天天看着有个念想儿。”
大伯娘:“可不么,得好好看看。”
三婶儿四婶儿也帮着说话。
沈宁:“……”
怎么的?是怕我抢?我才不要呢!给我我都不要!
裴母见沈宁对织布机没意见,心里美了,等送走大伯娘,回来对沈宁喜滋滋道:“儿媳妇呀,我想好了,冬天不少妇女织布呢,我也跟着她们沾个光,到时候一起走趟儿布经纬刷浆子,你说行不?”
冬天地里没活儿,庄户人能稍微轻快点。
男人们用竹篾、苇篾、高粱篾编席,用荆条等编筐子,割柳条子编笆斗,要么就编草鞋、草墩子、草垫子、草帘子等等,女人们就织布、用梃杆儿钉盖垫、钉箅子、用麦草打苫子、编小盒子、小笸箩。
反正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尽量不花钱买。
其中织布、编席、编不漏水的笆斗箢子是最厉害最繁琐的。
而又以织布为最。
沈宁:“娘,屋里黑乎乎的,织布费眼,坐那里也费腰。”
裴母不同意,“干啥不费眼不费腰啊?就啥也不干,干瞪眼喘气儿她也费眼啊。”
沈宁:“……”
嘿,你个老太太,厉害了是吧?
她点点头,“行吧,你要是有人一起你就织,我可不会。”
这个她真不会,帮不上忙。
裴母高兴了,“不用你,我和你大伯娘她们就弄了。”
她都想好了,不用儿媳妇帮忙买棉花,她让闺女帮忙。
她也没打闺女的秋风,也不让闺女给便宜,就正常价格赊棉花,等她织了棉布就能继续换。
她只赚差价,也不让布庄吃亏,顶多就是看闺女的面子赊给她第一批棉花而已。
她先织小匹布,一匹两丈出头,两斤棉花就够。
从纺线到成布一个来月,一冬天她至少能织两匹布。
咋也得给阿年攒两身来年去学堂穿的衣服出来。
读书人要穿长衫、长袍,可不能一身短打,被同学嗤笑下人不说,只怕学堂还不收呢。
小珍珠趴在新棉被上舒服够了,又跑下来帮三奶奶扎萝卜条了。
沈宁则手把手教哑巴娘做素鸡,让她以后跟张氏一起做。
张氏是沈宁看好的销售人才,做活儿只是为了了解工艺,学会以后就得去忙别的。
哑巴娘身体弱一些,但是不耽误做素鸡,而且家务活儿有闺女干,不用非得她做饭磨豆腐,也能腾出手来赚点钱。
当然沈宁也不是烂好人,如果哑巴娘做活儿达不到正常速度,要么减钱要么换人,毕竟她也没说一定用谁,说的是来试试,合适就留下继续做。
哑巴娘做活儿却不慢,手上动作灵巧,一点都不磨洋工。
她心里感激着呢,不管是学点豆腐,还是半夜送的豆渣,儿子被裴二郎雇来当小工,现在早上送选老豆腐,都让她感激涕零。
她也发现了,豆腐娘子找来干活儿的,都是老实肯干话不多的。
瞅瞅顾氏就知道了。
张氏虽然话多,但是人家不耽误干活儿啊。
哑巴娘自然也埋头苦干,非必要不闲聊。
沈宁见她们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也就腾出手来。
明儿是重阳节,小少爷说要带阿年去龙庙镇那边的娘娘庙骑驴呢,沈宁打算给他们做点点心。
之前小少爷送的糯米,就做个老首都的点心驴打滚儿吧。
“珍珠,过来给娘推磨啦。”磨点糯米粉,用小石磨就好。
小珍珠便放过那些萝卜条,跑来给沈宁磨糯米粉。
一边推磨一边嘶哈,“娘,做什么好吃的呀?”
最近一直忙,娘都没时间给他们做点心呢。
沈宁笑道:“之前说过的,我来炒点黄豆面儿。”
小珍珠立刻就知道啦,“豆面糕驴打滚儿!”
裴母听见也过来帮忙,她的油豆腐也控好油放凉装笆斗里了。
沈宁用砂锅最小火炒黄豆面儿,一点点火苗,慢慢炒,很快那香味儿就飘出来。
她让裴母煮红豆洗红豆沙。
这也是裴母做熟的。
小珍珠瞅瞅那些糯米,“娘,是不是多磨点啊?给不给宝儿啊?”
沈宁逗她,“你想不想给啊。”
小珍珠:“我说了算吗?”
沈宁点头,“那当然,你说不给,娘绝对谁都不给,就咱自己吃。”
小珍珠:“阿恒要给的,阿鹏哥哥也要尝尝,宝儿也给吧。”
不给,要是他知道的话肯定会哇哇哭。
小孩子哭起来好烦啊。
裴母稀罕道:“咱珍珠都会安排走人情了呢。”
之前她夸孩子就会“真聪明,真乖,真懂事”,后来发现沈宁和裴长青从不这样夸,而是夸得相当具体,什么“阿年咋这么会动脑筋呢,一想就一个解决问题的主意”,什么“珍珠嫉恶如仇,有正义感,像个女将军”,什么“阿年读书认真,喜欢举一反三,喜欢思考,读一本书顶人家读五本,读一个时辰顶人家读一天”。
裴母现在也学着改了,懂事算啥好事儿啊?聪明算啥好事儿啊?有那些大聪明,专门坑爹呢。
你瞅瞅吴老二个大聪明!
小珍珠就很得意,“宝儿也舍得给咱吃嘛,咱也不能对他抠搜。”
还是挺舍不得,毕竟宝儿吃点心就和她家吃煎饼一样。
宝儿吃煎饼她很舍得,吃驴打滚儿她着实有点肉疼啊。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