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61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下一次宝儿过来,她必须得让他发誓,以后有稀罕的好东西也不能忘了她。

“阿嚏——”宋家,宝儿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爹,咱明儿去姥儿家啊。”

奶说明儿过节,那二舅妈是不是做好吃的哇?

宋福瑞:“明儿不去,明儿咱去娘娘庙吃斋饭。”

龙庙镇西北边有座不高的小山坡,有座娘娘庙,当地有钱有闲的人重阳节会去那里爬爬山吃吃斋饭啥的。

应个景儿。

真有钱有闲的人家会去县城东北边,那里有座真正的山,叫捉云山,虽然没有五岳那么出名吧,也是当地最有名的山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可以出去玩儿就挺好,去姥儿家和去娘娘庙差不多,宝儿就无所谓了。

傍晚时分,沈宁的驴打滚儿就做好了。

为了颜色好看,而且小少爷也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所以沈宁没在糯米粉里加糖,只把糖炒进豆沙馅儿里。

糯米粉搅和成糊糊上锅蒸熟,放凉就可以摁饼子卷红豆沙了。

卷好了再在炒熟加了芝麻和糖的豆面里滚滚。

小珍珠一边滚一边尝尝,被豆面儿呛了又一边咳嗽一边噗噗,“真是驴打滚儿,起烟尘!”

沈宁惊讶道:“珍珠,你还会作诗呢?”

裴母赶紧给小珍珠喝水,“别急,小心呛着。你这会儿多吃,一会儿阿年回来你不就吃不动了么?”

小珍珠:“我这是尝尝味道,看看用不用改进。”

挺好,她再尝尝的。

外面天色暗下来,裴父和小鹤年还没回来,沈宁先让干活儿的妇女们回去吃饭,明儿再来。

这时候陶氏带着高进禄过来送菊花酒和菊花糕。

高里正去买调料还没回来,陶氏自己送了。

沈宁心道真是讲究人,过节随着习俗来,村里人都不过这种节日的,她家也是有啥做啥,不会特意准备。

看来高里正还是有点家底的啊。

陶氏笑道:“他姑打发人来送的菊花酒和菊花糕,明儿登高节么,应个景儿,特意嘱咐让给豆腐娘子送一份儿呢。”

沈宁感谢霍家高氏,又忙请陶氏和高进禄进屋落座。

旁边的小珍珠眨巴眨巴眼睛,呜呜,驴打滚儿又要损失一部分了。

幸亏她多磨了糯米粉,要不就没她的份儿了!

果然,沈宁要给回礼,正好有驴打滚就给包一包放在人家装菊花糕的匣子里。

高进禄看得眼睛都亮了,这个糕看着就好吃。

他没忍住,吞了口唾沫,想从匣子里拿一块吃吃。

小珍珠以为他想多要一块,用手挡着脸不让大人看见,瞪了高进禄一眼。

你个豁牙子,别贪心!

高进禄就没敢伸手。

陶氏和沈宁、裴母说了一番亲亲热热的话就告辞,带着孙子走了。

路上她问孙子:“你咋不和珍珠说说话呢?”

高进禄:“她那么凶!”

我才不和她说。

陶氏笑道:“珍珠多好呀,你多和她说说话,一起玩玩。”

老头子以前想把孙女嫁给小鹤年,现在看没戏。

小鹤年太过优秀,能被谢家瞧上,以后至少是秀才,说不定还是举人啥的,指定被很多人盯着选婿。

人家怕是瞧不上自家孙女。

若是阿禄和珍珠好,倒是也挺好。

看二郎两口子疼闺女的样子,怕是舍不得闺女外嫁,嫁给自己村知根知底也挺好。

关键阿禄是个宽厚老实的孩子,和珍珠也般配。

这年代爷奶爹娘都在孩子七八岁上就开始考虑亲事了,十岁出头下定,十五六就成亲了。

沈宁自然想不到陶氏的心思,待他们走后她就和裴母摆饭,又喊裴长青去迎迎爷爷和阿年。

裴长青洗了手脚脸,换了衣服,不等走呢裴父推着小鹤年和一个小坛子、一个木盒子回来了。

想必是谢掌柜替小少爷准备的菊花酒和菊花糕了。

小鹤年脸上的笑容一直没下去过,“我和师兄今儿除了看书就是讨论那个珠算,就像娘说的,道理真是越辩越明呢,我们从一开始全无头绪,慢慢地有点感觉了呢。因为讨论得太入迷,就错过了回家的时间。”

实际阿鹏提醒过几次的,但是小鹤年和小少爷讨论得兴起,只说好的,知道了,然后继续沉迷。

裴父去了,他俩还在那里讨论,谢掌柜就请裴父进去坐着喝茶吃点心。

直到天黑下来,灯光显得特别明显,俩孩子才惊呼一声,好晚了!

小珍珠:“那你们明儿不去娘娘庙了吧?”

小鹤年笑道:“去的,师兄要去跑马,我也要去骑驴。”

骑驴还挺好玩儿呢。

他问珍珠:“你去不去?”

珍珠不答反问:“你帮我问阿鹏哥哥了吗?”

小鹤年哎呀一声。

小珍珠生气了,一跺脚,“裴鹤年,你居然忘了我!”

小鹤年忙赔礼道歉,“不是的,我到了书肆本来要和阿鹏说的,结果一见面师兄就拉我去讨论,他说自己有重大进步,比我的方法更好,我不服气就和他辩论起来,就……”

忘了呗。

小珍珠哼哼一声,“就废什么忘什么呗?算了,明儿我自己去问。”

这就是一起去的意思。

看在阿鹏的份儿上把驴打滚儿分你们一份,否则就不给了!

惦记着陶氏和小鹤年带回来的点心,小珍珠晚饭都无心吃了。

怒吃一个大煎饼以后她就把点心盒子抱出来。

她没有影响吃晚饭,沈宁自然不约束她。

再说这时候的点心也没有科技与狠活儿,都是粮食,顶多加糖和油,对身体也无害,就让她吃呗。

小珍珠打开两份点心,陶氏给的菊花糕是米糕,里面点缀着菊花瓣儿,谢掌柜给的却是有点透明的里面点缀着菊花瓣儿。

小珍珠哇了一声,拿起一块略有点透明的菊花糕,“谢掌柜好厉害,会做这样的点心。”

往常小姑回来没带过这种,她就以为镇上点心铺子没有,是谢掌柜自己做的。

小鹤年:“这个好像是谢家给师兄送的。”

小珍珠不知道怎么做的,很好奇,就问裴长青。

裴长青笑了笑,这丫头,故意的,他道:“问问你娘。”

小珍珠这才问沈宁:“娘,这是怎么做的?”

沈宁笑道:“谢家给的应该是用白凉粉做的,这种白凉粉可以用石花子和凉粉草做,看这个估计是石花子的,应该是谢家的秘方。霍家那个就是普通的粳米粉加糯米粉混合了菊花瓣直接蒸的发糕。”

那些大家族有祖上传下来的食谱秘方,轻易不教人。

闺女出嫁带几个方子都倍有面子。

不过这种方子现代网上都是,没什么神奇的。

小珍珠又用很夸张的语气哇了一声,“娘,你好厉害!这都知道!”

主打一个情绪价值足足的。

沈宁知道小丫头的心思,这丫头八百个心眼子都在脸上,这是问她会不会,也想做呢。

沈宁点头:“这个好做,咱没有白凉粉但是有别的,绿豆粉和豌豆粉都行。”

小珍珠:“咱家正好有豌豆粉,奶,是不是?”

裴母今儿高兴着呢,孙女说什么都好。

她就帮孙女问了:“儿媳妇啊,要不我也给孩子们做点菊花糕,应应景儿。”

沈宁却不想太麻烦,做一样点心就好了,不需要做太多。

她道:“咱没有菊花。”

小珍珠蹬蹬跑沈宁的卧室,把她采的野菊花抓出来,“娘!”

沈宁:“这个野菊花有味儿,做糕吃起来发苦发涩,人家那个菊花是长丝丝的那种。要不回头你跟小姑还是谢掌柜的问问,能不能给咱扦插一棵,来年养着九月做菊花糕。”

主打一个拖字诀。

小珍珠答应了,因为她目前对来年九月九和今日的距离有多久没太大概念。

以为过几天那样的感觉呢。

小鹤年就笑。

他吃完饭和小珍珠一边吃菊花糕,一边给沈宁和裴长青说他跟师兄的进展。

两人安静地听着,不时对视一眼,这俩孩子又拐弯路了,越走越远了。

两人相视一笑,却也没提点,就想看他们啥时候拐回来,或者是不是去了新大陆。

沈宁:“哇,听着很有意思,那以后是不是拿着一个木框子就好了?”

小少爷和小鹤年做了一个木框子,不是算盘,更像小孩子学珠心算的那个东西。

一个底座,上面几根棍子,然后装着一些木珠子。

为了区分上下珠,他们还用木条隔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