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小少爷微微颔首,又和裴云告辞,然后领着阿鹏去了。
裴云回到自家棚子这里,有些头晕目眩,脚步虚浮,做梦一样。
那位阿恒小少爷长得可真俊,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那皮肤细腻的啊,瓷白透亮的感觉。
阿年竟然得人家青眼,可以跟着读书。
裴云欢喜得都要哭了,不受控制地眼圈泛红。
真好啊。
郑氏和李氏等人都惊呆了,扯着裴云一叠声地问她,“老三家的,怎么回事呢?”
“对呀,宝儿娘,你和那位贵人说什么了?”
裴云不想多说,“贵人哪里认识我呀,是我侄子跟着读书呢。”
李氏:“是给谢公子当书童吗?”
不卖身的书童,那就是陪读啊,跟陪太子读书差不多。
以后谢家都会给个好前程,至少是秀才,说不定还是举人,以后做个主簿、县丞、县令什么妥妥的。
裴云:“不是书童,我侄子叫人家师兄。”
“师兄?”李氏和郑氏等人倒抽了一口冷气。
师兄师弟,那……那是一起读书,是同窗啊。
不,比同窗更亲近。
学堂那么多学子,谁师兄师弟的叫了?
李氏又开始说了,“阿云啊,你侄子咋还穿草鞋呢?你这个当姑的可得上点心啊。”
另外一个媳妇道:“对呀,娘家困难点,咱当姑的该帮衬就得帮衬。”
郑氏脸色就不大好看了。
心里酸得要命,她娘家侄子,她儿子,废了老鼻子劲都进不去聚文学堂。
裴氏娘家侄子竟然能跟着京城来的谢家小公子读书,还称兄道弟,那以后宝儿是不是……
她推了裴云一把,“弟妹啊,你娘家有这好关系,你咋从来不说呀。你藏得够深的啊,怕我们沾光还是咋的啊。我们不沾光,那宝儿到时候肯定能去聚文学堂吧?”
启蒙能进聚文学堂,以后就可以进聚文书院!
裴云皱眉,“我也才知道呢。”
郑氏压根儿不信,前阵子老三两口子见天儿往娘家跑,咋可能不知道?
就是怕她要人情,让帮忙把儿子送去学堂呗。
这下子郑氏都没心思聚会吃斋饭了,越看越觉得裴云藏得深。
李氏几个却突然对裴云无比热情,拉着说动说西。
裴云招架不住,就找借口去看孩子了。
小鹤年过来跟小姑父和宝儿打个招呼就去和师兄会合了,小珍珠不耐烦去见什么先生,反而喜欢和他们捞鱼。
她也不怕冷,挽了裤管就站在水边用宝儿的网兜子捞鱼。
宋福瑞半天没捞着一条,小珍珠倒是捞了好几条指头长的鱼,装在宝儿的小木桶里。
裴云脸色一变,赶紧让宋福瑞给小珍珠拎出来,又拿了帕子给她擦脚,把鞋子穿上。
“珍珠,这么冷的天儿你咋能脱鞋子下水呢?冻出毛病来怎么办?”
小珍珠:“他们也下水。”
裴云:“他们是男的,不怕冷。”
小珍珠:“我也不冷。”
裴云好说歹说给她哄住,又让宝儿和姐姐一起去吃点心。
小珍珠:“没事儿的,冷的话起来跑跑就好了,我早上跟着阿鹏哥哥跑了半个时辰,浑身热乎乎的。”
她还不饿,吃过娘做的驴打滚儿和菊花糕暂时不馋别的点心,领着宝儿跑步去了。
裴云则把小鹤年和谢家小公子读书的事儿告诉宋福瑞。
宋福瑞第一反应是:“哇,阿年这么厉害的!阿年就是优秀,我没说错吧?连谢家小公子都高看他。”
他看看和宝儿跑步的小珍珠,又道:“以后我的零花钱,给你十文,给宝儿五文,给阿年十文。”
他自己就二十五文了。
“给珍珠也五文吧。”
免得珍珠小丫头说他重男轻女,只给阿年不给她。
裴云笑道:“拉倒吧,指望你这十文,阿年猴年马月读书。”
再说二哥和嫂子也不会要。
“我寻思要不咱给阿年做两身衣裳,做两双新鞋子,天冷了,得给他做双棉鞋。”
宋福瑞不管这个,只要夫妻俩有,裴云想给就给,又心疼媳妇儿做鞋累,硬气道:“就跟公中说,让给现成的鞋底和鞋面来,你直接缝起来就行。这是走礼的,咋让咱自己出?”
咱也没钱不是?
大嫂二嫂娘家得了宋家多少布料?
他岳丈和岳母还没穿过一件他家的衣裳呢。
他道:“你甭管,我和大嫂说。”
他们两房孩子的零花钱比他都多,但是提起来就说老太太偏心三爷,最疼三爷啥的,好像他占多大便宜似的。
裴云又不好意思,还是不习惯,“要不还是别要了,咱也该做冬衣了,我把我的拆拆给珍珠做,把你的给阿年做。”
宋福瑞不同意,他也想穿新衣服啊,而且做好的衣服拆不出多少布料,浪费。
“没事,有我呢。”
裴云不让他们捞鱼了,让去坐在棚子里暖和暖和,喝甜汤吃点心。
尽管会被嫂子们围攻,也没办法了。
珍珠却嫌弃郑氏那些女人不像自家伯娘婶子那么和气,不耐烦听她们呱呱,领着宝儿去找阿年和小少爷了。
郑氏便逮着宋福瑞阴阳怪气。
宋福瑞笑道:“二嫂,我媳妇儿侄子就是聪慧,那没办法呀,要是个笨的,人家哪能看上呢?”
你儿子笨就认了吧,还想跟着人家小公子是咋滴?
郑氏被他气得不轻,冷笑:“老三,你们两口子不厚道啊,我们谁不是为家里使劲?谁有几分力就出几分力,啥人情的都得给家里知道,你们藏着掖着的。”
宋福瑞:“二嫂,看你说的,这关系给你你敢要啊?那现在人家小少爷在呢,我去跟我内侄说你是我二嫂,你想把孩子送小少爷身边当个陪读?”
郑氏气得脸色都变了,一跺脚,“老三,你说什么混账话呢?我说那意思了吗?”
就算读书,也是跟谢家人说,跟一个小孩子说得着吗?
谁知道裴云娘家咋挖门盗洞地认识了谢家人,把孩子塞过去给小公子当书童呢?
谢家那位七奶奶最是心软和善,保不齐怎么求她的呢。
李氏几个赶紧打圆场,让别闹脾气,赶紧去吃斋饭了。
娘娘庙有几个比丘尼,她们会给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烧斋饭,换取一些香火钱
今儿聚文学堂带了厨子,小少爷不但带了厨子,还自带食材,倒是不用她们帮忙。
主持慧心去厨房看看,她和学堂的厨子认识,好奇道:“这是什么?”
厨子:“素鸡,小少爷那边新得的食材。”
慧心惊讶,“我吃过的素鸡不这样。”
厨子:“这是豆子做的,肯定不一样。”
慧心忍不住仔细端详,想了想豆子做的和豆腐一样,那倒是斋饭的好食材。
她忍不住管厨子要了一点尝尝味道,红烧素鸡,确实别有风味。
她虽然是出家人,不能吃肉等荤腥,可也不想天天吃粗粮饼子,自然想办法把素斋做好吃些。
她便问哪里能买得。
厨子想了想,“这是我们书肆掌柜给寻摸的,说豆腐村豆腐娘子做的。”
谢掌柜当初去学堂跟管事儿说的时候自然也介绍了豆腐娘子的事迹,什么自学成才点豆腐,又琢磨不少菜式,还教很多村民点豆腐,大家知恩图报帮她家盖房子等等。
厨子把有意思的关键处也说了。
慧心听得心潮起伏,念了个佛号,“大慈大悲,这是有慧根的人,与我佛有缘。”
厨子心道拉倒吧,谁跟你佛有缘,是肉不好吃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睡?
他笑道:“主持有意,去瞅瞅呗,顺便买些素鸡素烧鹅油豆腐的回来烧烧。她们用素油炸的,不是猪油。”
慧心:“有空倒是要和娘子讲讲经了。”
小少爷和小鹤年正和聚文学堂三位先生说得兴起,给几位先生说得一愣一愣的,跟不上他们的思路。
这是俩孩子?
这是俩妖孽吧?
他们都是三四十的读书人,浸淫四书五经多年。
那算术也是有涉猎的,不说多精通吧,但是不至于跟傻子一样听不懂吧?
什么一上一,二上二的,又什么加法得一下五去四的,这是什么?
瞅着俩孩子失望的眼神儿,当中一位谢先生脸都黑了。
这是来羞辱他们的吗?
为了不丢面子,谢炽拉着脸教训道:“阿恒,我等读书人要以四书五经为要,这些算术终是小道,难不成你以后要当个账房?”
小少爷却不惧他,直接回击,“先生,若你中了进士,为一县父母官,难道能不懂税赋钱粮,只等主簿来算?那岂不是被人牵着鼻子糊弄?”
谢炽心中恼火,“等你中了进士,当上一县父母官再学也不晚,现在不需要为此浪费光阴。”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