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宋福瑞:小时候的舒坦,是长大的眼泪。现在后悔来得及不,在线等,挺急。
——
第69章 宣传火炕 盘火炕,五百文一天
不愧是生意人,真精明到家了。
但人家能为自家着想,这人情是要领的。
宋福瑞转身把宝儿抱下来,又给裴云扶下来,再把车上的礼物搬下来。
小珍珠和小鹤年也过来帮忙。
看到两大匹布,裴长青:“你们这是做什么?”
宋福瑞笑道:“二哥,这是我娘给阿年的进学礼。”
裴长青不是那种为了自己面子和自尊心就委屈孩子的人,阿年要去学堂读书,新衣服和鞋子是必须要准备的,但是他也没预备着要妹夫的。
他道:“你们日常来,不要带礼物,这布算我们买的。”
宋福瑞:“二哥,那怎么行,这是走礼的,我俩嫂子都……”
裴长青:“你嫂子是你嫂子,跟我们没关系。”
裴云看裴长青的神色,就知道他说认真的。
二哥和以前不一样,现在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来虚的。
若是他们坚持,只怕二哥会让他们少来。
她对宋福瑞道:“就听二哥的吧。”
宋福瑞还有些不乐意,咋能不给呢?那大嫂二嫂给娘家那些东西呢,阿云娘家咋能没有?
裴云却让他别争了,二嫂给钱,回头他们再换成米面肉的送来也是一样的。
宋福瑞看明白媳妇儿的眼神就闭嘴了,又嚷嚷着找岳父赔罪。
“家里有个不长眼的小子,有眼不识泰山,咱爹去了也不告诉我一声,我给他好一顿踹。”
裴父在新房那边儿和泥呢,看到女儿女婿回来也就洗手洗脚过来看看。
听见宋福瑞说这话,他道:“你咋恁大脾气,那小子也没说啥,是我去得早点,你们估计还没起呢。”
正跟珍珠和小鹤年告状的宝儿扭头道:“就该踹,我的驴打滚儿被他们吃了!”
小珍珠:“打他满地找牙没?”
宝儿:“大伯娘给他打板子了!”
裴父是典型的多一事不如小一事,在别人看来很严重的事儿,在他这里就没什么。
他让闺女和女婿不要计较,“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别当回事,搞得妯娌不睦就不好了。”
在他看来自家穷是现实,人家瞧不起也正常,他顶多不上门碍人眼就是了。
等自家好了,人家自然就瞧得起,就不会这样对他。
裴父回家没说,裴长青沈宁和裴母都不知道。
宝儿跟哥哥姐姐说他没吃到驴打滚儿,小珍珠只以为小姑不给他吃那么多点心,还安慰他收着回去吃呢。
沈宁和裴长青也没生气,这事儿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家境不对等就是会惹人白眼。
古代像萧先生和小公子那样的人少见,就算现代也少见。
沈宁的室友谈了个公务员男朋友,哪怕她工资是男朋友的几倍,男朋友的爸妈都觉得她高攀了,处处拿捏贬低她,说能嫁给自己儿子是她烧高香呢。
这样的事儿多得很,生气不值当,除非你和对方绝交。
可他们能和宋家绝交吗?
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后也不和宋家交心。
等自家发达了,除小妹一家,跟宋家其他两房就是面子情,不会如对方所愿是实在亲戚。
若自己真的变成官宦人家,那宋家到时候就要仰头巴结,得主动道歉。
前提是裴长青和阿年给力。
而裴长青和阿年都是那种心机深沉闷头做大事的,记仇,藏得住事儿,估计裴父受辱这事儿是记在心里的。
但是人家不说。
面上却没什么异常,裴长青还安慰宋福瑞和裴云让他们不必在意。
小鹤年也安慰宝儿,以后家里有点心让他来吃。
不可能再送了,想吃就来吧。
宝儿自然听不出哥哥的心思啊,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裴母也不管闺女赊棉花了,宁愿像沈宁那样四外村买,大不了赊人家的呗。
裴长青带人烧石灰配石灰浆子,宋福瑞也去围观。
三个孩子也去凑热闹。
高大郎已经把铁锅送来,沈宁教张氏几个熏素鸡,去灶房那边忙。
裴云纠结着怎么起话头跟二嫂取经。
她跟亲娘说话没那么顾忌,“就算二哥二嫂不乐意沾光,可我是裴家闺女吧?我是宋家儿媳妇吧?那两房娘家都有的,我都没有。以前就算了,现在看我二哥二嫂好了,又要开始走动。就拿嘴皮子走动呀?该是我的,我自然得要。”
她让裴母只管用这布给阿年和珍珠做衣裳,“回头我二嫂给钱,我就拿着,再买更好的给她。”
裴母心疼闺女,“气坏了吧?”
裴云噗嗤笑起来,“当时可生气,也是想借机耍耍性子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别以为我没脾气。你不知道,他二嫂看到阿年和谢家小公子在一起,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吃了我,怪我有关系藏着不给家里使。”
裴母冷笑,“这人情她想使也使不着。人家是自己来的,不是咱求来的。你二哥二嫂也不会求小公子任何事儿的,但凡求了,只怕这情分也就到头了。”
当初去求萧先生帮忙说句话,结果人家早就跟学堂打了招呼。
裴母觉得除了阿年读书、珍珠习武,其他的事儿二郎和阿宁都不会求人的。
至于亲戚家孩子要去学堂读书?
关他们屁事儿!
裴云看到织布机也好奇,“二嫂帮你要回来的?”
裴母得意道:“这么点小事儿还用麻烦你二嫂?我自己带你大伯娘几个扛回来的。”
裴云惊讶地看着她,“老太太你行呀?”
裴母也笑起来,“这不是有你二哥二嫂给撑腰嘛,要不我哪敢啊。”
裴云深以为然,她昨儿晚上敢当着婆婆的面儿耍性子,不也是仗着二哥二嫂给撑腰么。
要不说女人得有个好兄弟好侄子呢,在男人和儿子还靠不着的时候就得靠娘家兄弟。
她越发坚定了要跟二嫂取经的心思。
她在婆家这几年也不是什么都没干,总是给宋母干活儿让她练了一手裁衣缝衣做鞋的本事。
“娘,我有功夫,这两天我给阿年做鞋子。”
裴母:“阿云呐,你给阿年什么,也得带珍珠一份。咱家不偏心,珍珠和阿年都是你二哥二嫂的心头宝儿。”
要是裴云偏心,二郎和阿宁不会说什么,珍珠是一定会叫的。
到时候反而是裴云这个给东西的不落好。
裴云笑道:“放心吧,我指定不偏心。我先给阿年做一双,让他穿着上学,再给珍珠做一双。后面再给他们做棉鞋。”
裴母:“你也甭做多,表个心意就行,他们的衣服鞋子有我呢。”
裴云:“你的手艺好,可你的样子没我时兴,小孩子穿点新样子才好呢。”
她从针线笸箩里拿了剪刀,拿小磨刀石磨了磨,帮着把布料裁剪一下,先给阿年和珍珠各裁一身。
这时候的宝蓝色是蓝中带点紫的颜色,有点俏丽,草绿色则是有点黄的绿色,都是时下城里人流行的颜色。
乡下人虽然没钱却也想赶时髦,喜欢采草叶子、槐米、花朵啥的捣碎染土布,一般能染出灰灰的绿色、黄绿色,发灰的紫红色,但是没有蓼蓝染不出蓝色。
所以宝蓝色还是稀罕的。
但是人家这个草绿色也不是自家染的那种不均匀的颜色,而是非常柔和的绿色,且布料还带花纹呢,迎着光或者侧着就能看出来。
裴母惊讶道:“了不得,人家咋织出来的?这一匹得顶咱好几匹的价儿吧?”
颜色好,花纹巧,布料厚,布匹大,那价格肯定不便宜。
裴云:“不知道,她给我就拿着。”
她熟悉阿年和小珍珠的尺寸,先给小鹤年裁了一件宝蓝色的长袍,再裁一条同色的裤子。
然后给小珍珠裁一件草绿色的袄子,再裁一条……
裴母赶紧道:“珍珠不穿裙子,你给她裁裤子。”
要穿裙子就像大人那样在腰上围一块布。
文化人叫合欢裙,乡下人就叫围布、围裙。
裴云:“娘,我还带了一些红色粉色黄色的布条,你到时候给他们掐个边儿,好看还有垂感,不至于衣角乱飘。”
有时候布料不够厚,袍子又是分片的,就很容易乱晃。
所以有钱人穿织锦,织锦厚实,绝对不会乱飞乱晃。
即便薄衫,有些讲究的贵人都在衣角、衣边里缝金丝银线,就为了增加垂感。
裴云也是听宋母讲的。
裴母还让她给裁大点,这样来年长高了也能穿。
裴云:“不要大的,合身才好。”
小孩子穿大人衣服,也是招人白眼的点。
以后阿年去学堂读书,少不得要被人说三道四,自家能避免的就避免。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