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没的说了,他必须要会会豆腐娘子。
为了弥补高里正不去发展好运来那几家酒楼的损失,靳老板们又开始给他介绍茶馆青楼戏楼的生意。
说回头请那些老板吃饭,帮高里正推广素鸡这些菜。
茶馆、青楼、戏楼跟他们的生意不冲突,他们乐得介绍给高里正做这个人情。
只让高里正以后豆腐娘子做出新菜色,一定要先告诉他们。
高里正眉开眼笑,满口应承。
茶馆一天正经消耗不少小菜呢,什么香干、茴香豆、卤素鸡、素烧鹅、豆腐酿肉都可以。
青楼都是有钱的主顾,外面十五文一盘的素鸡里面能卖五十文。
戏楼和茶楼差不多。
不过这生意不能让儿子做,他……他一个里正似乎也不大合适。
回去跟豆腐娘子商量一下。
第二日他紧赶慢赶,傍晚到家。
一到家裴长青就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他房间的火炕差不多盘好了,正在收尾儿呢。
裴长青是昨儿一早领着王大和哑巴过来给他家开工的。
他家正房三间是隔开的,东间和堂屋中间有砖墙,易于保暖,也方便砌火炕。
当然也有难点,需要在搁墙上掏洞砌火炉。
火炕盘在南窗下,连接了两道墙壁,土坯盘火道,大土坯板做炕面,然后抹上光滑细细的麦糠泥。
炕沿是木板的,干净整洁。
火炕的外观是青砖,白灰抹缝,清爽漂亮。
外间的炉口也砌得漂亮整洁,装了炉箅子,能燎水、烤吃食啥的,还能罩上罩子烘衣服。
甭提多带劲了!
最大的难点就是开烟囱。
山墙自然是不能动的,只能再砌一个烟道出来,掀开房顶的瓦片,掏开干泥巴,锯掉几段椽木,然后连接烟道,装上烟囱。
烟囱是裴长青用青砖砌的,迷你瞭望塔的样子,两尺多高,下部分的四周和顶端封闭,从上部分的四面出烟。
烟囱和屋顶、烟道的连接处要注意密封,这样才能不漏雨。
下面烟道也要密封好,不能漏烟。
为了美观,裴长青在盘好火炕以后,还用木板给高里正家烟道两边装了隔板和挂衣钩。
既防止磕碰,还能烘干衣服。
而烟道离炉膛火源有三四米,炉膛的火也烧不到这里,即便因为其他原因这个烟道会漏烟却也不会失火。
也没用木匠另做,直接从家里拆了现成的,稍微加工一下就成。
主打一个省钱省事儿。
此时哑巴正往火炉里填软和草,再添劈好的小木柴,然后梆梆地敲梆子。
外面裴长青和王大就仰头看烟囱。
白烟袅袅,在夕阳下格外清晰,透着股子热乎气。
高里正看得浑身都暖呼呼的,他拉着裴长青的手,一点不嫌弃裴长青手上的泥灰,夸道:“二郎啊,你可给我家送温暖啦,以后冬天不用挨冻都得感激你。”
裴长青谦逊地笑道:“里正伯,是你会赚钱,能买足足的木柴煤炭。”
没钱你还想不挨冻,那不可能。
高里正被他夸得心里舒坦,拉着他就往屋里走,“阿宁的新菜大火,二郎的火炕也极好,双喜临门,今晚咱们好好喝两盅。”
【作者有话说】
裴长青:不是,双喜临门是这么用的?
第71章 道歉 裴长青是个记仇的人
裴长青给高里正盘两天炕赚了160文。
他觉得有点少,配不起自己的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可对于现在普遍的工钱来说,已经是高收入了。
晚上裴长青和沈宁躺在被窝里总结,“人工不费什么,比盖房子轻快,但是这技术有难度,得加钱。”
他都后悔跟宋家要五百文了,应该要一吊。
除了发工钱,剩下的是他的知识附加值。
沈宁窝在他怀里,笑得肩头一颤一颤的。
“你说要是宋家知道你给高里正那么便宜,会不会背后骂你?”
裴长青搂着她,“高里正和咱自家一个价儿,那能一样么?以后别家问,我就一天一吊钱,三天包完工,还负责售后。”
沈宁好奇,“火炕怎么售后?”
裴长青:“孩子调皮蹦塌了,时间久了需要重新盘炕,烧火久了烟道堵塞需要通烟囱,家里屋顶漏雨等等,特价,五十文搞定。”
如果不改烟道不开屋顶砌烟囱,单纯盘火炕的话,他手下随便一个三十文的熟练工一天就能搞定。
没什么难度。
一天一吊钱看着贵,但是加上这无限售后就很便宜,也变相为手下工人揽活儿。
现代很多商品的售后不就是源源不断收钱么?
沈宁:“裴总不愧是裴总,生意经就是好。”
裴长青就笑:“我这不是跟媳妇儿学的吗?你的素鸡定价低,即便以后有仿品也不怕流失客户。”
沈宁:“那不一样,我是不敢定高价,你还是很敢的。”
裴长青:“那是你心善,总想让普通人也吃点好的。我这个火炕普通人家是盘不起的,青砖一块四五文钱呢,还有改烟道,开屋顶,这都得钱。咱就不说技术附加值,单说柴火木炭和煤炭,一般人家他也烧不起。”
冬天连个炭盆子都烧不起的人家,哪有那么多柴火烧炕?
沈宁不管别人家烧不烧得起,反正她已经向往上了,“咱家的火炕啥时候干啊,想睡了。”
等火炕晒干了,铺上厚厚的麦草,喧软干燥,上面再铺席子,睡觉的时候再铺一层褥子,躺上去那感觉,甭提多美了。
裴长青咬着她耳朵低声笑,“咱家的炕又宽敞又结实,门窗也结实,门板子还厚实呢。”
沈宁假装听不懂,哎呀一声,“好困,快睡吧,明儿我得接着做松花蛋呢。”
早饭后沈宁就领着人做松花蛋。
做松花蛋得先调配灰泥糊糊。
没有纯碱,她就用自制碱水了。
碱水加食盐倒入开水中,融化开以后加入石灰面儿,再加入草木灰,搅拌将石灰化开就是灰泥糊糊。
将洗净晾干的鸭蛋滚上泥糊糊,再滚一层麦糠稻壳什么的,然后密封在缸里让其悄悄变蛋。
一个多月就能变完。
这些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有人不喜欢,但是喜欢的又会死忠,销量会稳定增长,沈宁并不愁卖。
张氏:“阿宁,你真厉害我都说腻歪了,你说你这脑袋瓜咋长的啊,怎么就知道这么多好东西?”
沈宁故作神秘道:“这是别人告诉我的。”
刚穿来的时候她不好乱说,怕人家怀疑,现在她是豆腐娘子,阿年还得谢小公子青睐隔三差五就去书肆读书。
那她营造个小谢公子告诉阿年的暗示不要紧吧。
果然张氏很上道儿,立刻接受了这个暗示,还示意三婶儿四婶儿等人也别多说呢,免得被有心人盯上回头生事儿。
村里这些人吧,喜欢说闲话,但是嘴巴又矛盾地很严实。
但凡跟他们自己赚钱、全村名声利益相关的事儿,大家嘴巴都很严实。
说出去万一被人使坏怎么办?
往自私里说,她们甚至不想外人知道阿宁这么厉害,免得别人把阿宁抢走。
比如柳家、县城那些老板们,万一给很多工钱给阿宁请去呢?
那阿宁岂不是不能带她们赚钱了?
沈宁让张氏和三婶儿在这边儿滚松花蛋,她又去带着顾氏和四婶儿把咸鸭蛋装坛。
这两天她领着几个妇女把所有鸭蛋都清洗了,先腌两缸咸鸭蛋。
咸鸭蛋她腌了两种,一种用水加上盐巴、油把黄泥沙子活成泥,把咸鸭蛋用泥糊糊裹住放入缸里腌制。
另外一种就是熬八角胡椒桂皮水,加上盐,再倒入高度白酒,把混合水倒入缸里,再把洗净晾干的鸭蛋泡进去。
基本一个月就出油。
但是这时候的白酒度数不是很高,可能达不到要求,到时候看看效果如何。
实在不行,她打算把现有的白酒给蒸馏一下。
如果够用,那就继续用霍家的白酒便好。
她们先把洗净晾干的鸭蛋泡进料缸里,再来装裹着黄泥糊糊的鸭蛋。
四婶儿:“阿宁,你别沾手了,我和大民媳妇儿做就行。”
现在他们男人跟着二郎赚钱,女人跟着阿宁赚钱,四婶儿那是恨不得过来给沈宁当保姆,把家里洗衣做饭切菜的活儿都包了。
生怕累着、磕着碰着她。
这可是豆腐娘子,是他们村的财神娘!
财神娘的手是搂钱的手,那能用来洗衣服切菜吗?
磨坏了怎么办?
顾氏虽然话不多,但是眼里有活儿,朝着沈宁笑笑就把活儿都揽过去。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