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81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结果他没想到人裴长青防着他呢,压根儿不给他套话的机会。

宋福瑞上前招呼柳大爷:“柳叔,对火炕感兴趣呀?我给你介绍介绍?”

柳大爷微微颔首:“愿闻其详。”

宋福瑞现在介绍火炕那叫一个顺溜,还特意请小鹤年帮忙抄了几个高大上的词儿,说给有点文化的人听更有感觉。

什么京城流行的取暖方式,皇宫、达官贵人都用,这么好,咱为什么不用?

人家江南不用,那是人家不冷,咱冬天那么冷,大雪没脚踝的,就生扛啊?

那多遭罪啊。

有了这个暖炕,你风里雪里的归来,回家把大氅一脱,往火炉上一搭,你往火炕上那么一坐,小被子一盖,热乎乎的茶汤那么一喝。

诶呀,你就说暖和不暖和吧。

宋福瑞嘴皮子叭叭的,给柳大爷说得冷飕飕的,恨不得立刻有个火炕坐上才好。

柳大爷是奔着素鸡来的,却被宋福瑞给忽悠上了。

实际他是知道火炕的,毕竟去过京城嘛。

当年从京城回来他也曾想过在家里砌火炕的,还找泥瓦匠回来商量。

但是泥瓦匠的意思你要火炕行,你得额外盖屋子,不能在原有的屋子里改。

没有烟道的屋子要想通烟道,太难,肯定会漏雨漏烟的。

他从府城请工匠也不好使,后来还给京城那边写信,人家的意思也是难度大,麻烦。

后来虽然家里也新盖了屋子,他却懒得弄什么火炕了。

反正他睡着蚕丝褥子,盖着蚕丝被,还有年轻貌美的丫头给暖被窝,再冷的天儿也热乎乎的。

哪里还需要火炕啊。

不过他被宋福瑞勾起了兴致,从没发现这小子嘴皮子这么利索,叭叭地很会忽悠人。

裴二郎真的有办法让烟囱不漏雨、还让烟道不漏烟?

他不信。

不过他没像郑氏那样直白,毕竟是生意人,圆滑着呐,话不能说死。

“等完工一定要来感受感受。若是当真不漏雨不漏烟,我家也要请裴二郎帮忙盘火炕。”

他想从裴二郎嘴里试探素鸡,结果裴二郎忙得连火炕都没空和他聊。

他参观一会儿只能悻悻离去,决定还是从豆腐村的人入手。

他觉得与其自己研究,不如收买一个裴庄村民,让人打听谁帮沈宁做素鸡,再收买那个做素鸡的人来得更快。

郑氏和几个相熟的在那里嘀咕,“我看够呛,一下雨肯定漏。”

“找个老瓦匠来看看,人家经验多,肯定懂行。”

非得让宋三和他二舅兄出丑,不能让他们讨好婆母,否则二房岂不是被威胁?

虽然火炕不是什么大事儿,可婆母竟然让宋三负责,郑氏就感觉到了危机。

尤其婆母现在对裴云越发和气,郑氏就更加嫉妒。

当父母的都是偏心的,喜欢宋三,就会多给宋三好处,那她二房不就少了?

这不能忍。

县城,好运来大酒楼。

杨老板面沉如水,扫视着面前站着的一干大掌柜二掌柜以及大厨二厨等人,“做出来了吗?”

众人不约而同低头。

麦大掌柜拱手,“东家,这素鸡做法简单,咱们都会,就是如何做出来的却不得而知。咱们跟县城所有豆腐作坊都知会过,让他们一起琢磨。”

杨老板:“琢磨出来了?”

麦掌柜摇头,“依然未曾。”

杨老板鼻子里哼了一声,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麦掌柜声音依然平稳,“东家,咱们是酒楼,最擅长开发各种菜式,却并不需要会做每种食材。”

酒楼直接从粮店买米面,不需要自己种麦子大米,甚至不需要自己磨面。

酒楼直接从豆腐坊买豆制品,也不需要自己会做。

做素鸡是豆腐坊的事儿。

杨老板微微颔首,“确实,那你们可打探到他们从哪家进的这素鸡?”

只要能进到素鸡,他就无所谓素鸡怎么做出来的,只需要知道怎么把素鸡做得更好吃即可。

麦掌柜看向大厨。

大厨这才上前拱手,“东家,我跟一个要好的兄弟打听着,他们是从豆腐村进的,好像有个什么豆腐娘子非常聪明,会琢磨各种新菜式。”

杨老板眉头微挑,“豆腐娘子?一个女人?”

麦掌柜:“确实。”

他想说东家你莫要瞧不起女人,很多点心师傅都是女人,人家心灵手巧,做得可好了呢。

咱酒楼还从人家点心铺子进货呢。

杨老板蹭得站起来,“立刻安排人去进货!必须做出比其他家更好吃的素鸡!”

麦掌柜:“东家,我打听着豆腐村那位里正隔几天就来县里送货,今儿正是他来县城的日子,咱们不妨去拜访。”

麦掌柜是个稳重人,没有把握的消息不说,没有把握的事儿不做。

他自然是打探好了才跟东家说的。

他可是花了重金从另外几家收买了一些零碎信息,自己拼凑出来的这份情报。

豆腐村、豆腐娘子很聪明会研究吃食、高姓里正送货,高里正和霍家是姻亲,高里正还给另外几家送鸡鸭鹅鸡蛋鸭蛋之类的吃食。

“姓高的里正?”

杨老板顿住脚步,他想起来了,几年前霍家三少摆酒,也邀请他去赴宴,席间主要引荐他的岳父,想让各家从他岳父家进鸡蛋鸭蛋以及鸡鸭鹅猪肉等食材。

他那个岳父好像姓高来着?

当初他和靳老板别苗头,因为靳老板跟霍三少儿关系更好,他便不大感兴趣。

霍三少岳家的蛋肉也没比别家更美味,也没便宜多少,他为什么要舍弃之前的货源去就高家?

再者他酒楼的酒大部分也不是霍家的,而是从邱家酒坊进的。

这两家酒坊别苗头也三十多年了,谁也没吞掉谁,现在各做各的生意。

反正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从高里正家进蛋肉。

没想到兜兜转转,他竟然又要跟高里正进素鸡?

不进真鸡却来进素鸡。

杨老板觉得有点滑稽,不大爽。

他道:“不是还有个豆腐娘子么,我们索性直接从她家进。”

他很快就判断出这个素鸡是豆腐娘子做的,高里正也只是跟她合作而已。

既然如此,他何必跟姓高的打交道,直接找豆腐娘子不是更省事?

保不齐还能破坏他们的合作关系呢。

他决定出高价跟豆腐娘子独家合作,让她不要卖给别人。

不就是钱么,他除了在县城开酒楼,在府城和另外县城也有几家酒楼,足够她分红的。

他很快就想好合作计划,不需要去豆腐村进货,那样麻烦,直接把豆腐娘子请来县里,给她一处院子住着,让她在县里做新食材,做出来他给分红,保管比她跟高里正合作赚得多。

想明白以后他直接让麦掌柜去豆腐村接豆腐娘子过来。

麦掌柜:“东家,咱们还是先去打探一下这豆腐娘子的来历和性情,再决定后续如何跟她打交道。”

直接去跟人家说你要跟我合作不要再和别人合作,我把你弄到县里来什么的太过傲慢,只怕会激怒别人。

麦掌柜直觉这位豆腐娘子是有脾性的女子,需要慎重对待。

杨老板:“可。”

已经傍晚,麦掌柜决定趁着城门未关的时辰出城。

他请杨老板坐镇酒楼,又简单安排好大厨二厨以及二掌柜的活儿,这才带着一个小厮一个婆子匆忙坐马车下乡了。

带婆子是为了方便跟豆腐娘子说亲近话儿,他一个男子不好跟人说得太过。

等麦掌柜走后,杨老板又吩咐贴身随从去街面上找几个帮闲过来,让去跟踪打探高里正的消息。

很快,随从回来禀报:“老爷,那姓高的带着一个婆子一个媳妇跟姓靳的去了茶楼。”

杨老板很快明白,这是靳老板给高里正介绍顾客呢。

他点头,沉着脸,“给我盯着他们,看他们还去哪里。”

这会儿高里正可开心得很。

昨晚上他就去沈宁家一起把豆制品装包装车,今儿四更天还黑着他就带着大儿子和张氏、三婶儿一起出发了。

走得早到得就早,先给霍家把豆制品送下,又火速赶往县城。

傍晚这会儿正好给各家交了货。

靳老板又领着他们来见见几位茶馆戏楼的老板。

众人见面相谈甚欢。

高里正把沈宁给的卤味儿方子告诉了几人,“我替诸位试过了,用这个方子熬的卤料汁,腌鞋底子都好吃,所以甭管素鸡、香干、肉、豆子、鸡脚鸭脚猪脚啥的,都可以往里丢,一直卤着,直接吃就很香。”

实际沈宁说的是虽然可以卤肉,但是她有更好的卤肉、卤鸡爪、鸭脚鸭头的方子。

专门的无骨鸡爪,酸甜辣口味儿,还有糟鸭掌、鸭头,那叫一个吃得停不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