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89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也不用她动手,二蛋就指挥几个汉子,“排队,自己拿里正家的斗装豆子,先装一斗咱称一下重量,大家伙儿就记住是这个斗,以后就用它装。”

豆子装在斗里,刮平,然后倒在已经称过重量的笆斗里,重新称一下。

这样一斗豆子的重量就出来了。

二蛋看向田氏。

田氏有点不情愿地往两个架着秤的男人跟前探头瞅一眼,“十五斤六两。”

二蛋:“这一斗是十五斤六两,这些就给你50文,都记住了。”

汉子们纷纷夸他,“这小子怪机灵的。”

二蛋骄傲地挺了挺小胸脯,“都是阿年和珍珠教的,阿年和珍珠都是豆腐娘子的孩子!”

众人又纷纷夸小珍珠和小鹤年厉害,“真不愧是豆腐娘子的孩子。”

小珍珠:“我娘说感激大家伙儿帮忙祈福,除了豆子,以后还要跟大家伙儿买柴火呢。她让你们种完麦子多去砍一些黄荆条,来年多在沟沿荒地种一些黄荆条和梧桐,这两样长得快,都可以砍来当柴火。”

煮浆子是需要柴火的,裴庄的肯定不够用,那就得跟附近村里买或者换。

当地没有什么山,自然没处打柴,就得烧庄稼杆儿或者根,另外就是尽可能在荒地河边儿栽种菖蒲芦苇以及荆条等植物。

汉子们听得很是欢喜,“豆腐娘子大善,俺们也感激她。”

等田氏把这几个人的账目记好,珍珠又示意二蛋要来看看。

二蛋略有点不敢,但是鼓起勇气要了。

田氏不耐烦,“你看得懂嘛?”

珍珠笑道:“田大娘,我娘明说了,让二蛋来监督你,他得认真负责,错了要罚他的。”

虽然豆腐娘子没给他工钱,但是阿年说了,以后家里做好吃的就给他一份儿。

即便不给他,他也愿意帮忙,因为阿年还免费教他识字算术呢。

要是不能识字算术,他有啥资格给阿年当跟班儿?

在小珍珠和小鹤年的培训下,二蛋现在深谙高分贝的好处,只要田氏不佩服,他就提高声音。

田氏无奈,只得配合。

二蛋检查出两处错误,“这个李三郎是两斗零着五斤六两哦,不是三斤,这个零头咱不给钱,让他下一次凑整,这样好算钱。”

田氏撇嘴,却老实改过来。

二蛋又仔仔细细检查一遍,然后拿炭笔给他自己指尖涂黑,把修改过的地方摁了记号。

田氏尖声道:“你干嘛?”

二蛋笑道:“阿年跟我说,修改的地方要盖章,这样再有其他乱涂抹的我不认账,大娘你得负责。”

田氏要气死了!

这沈宁一家子天生来刻她的吧?

高里正却看得心旷神怡。

豆腐娘子,就是高!

【作者有话说】

废物放在合适的位置,也会发光发热的。

——【今天二更,新来的宝子们收藏一下作者,预收也点点,以后开文看得见。预收文案什么的可能会变动,因为作者的灵感会变嘛。么么哒。】

第75章 大客户 麦掌柜下乡拜会豆腐娘子

早饭后,裴长青几个带着阿年去镇上。

珍珠因为阿鹏不在,她在家练功也一样,所以不去书肆。

反正阿年去了书肆就跟老鼠钻进米缸一样,根本没空搭理她。

而谢掌柜不好玩,她也没人玩,还不如在村里呢。

今儿沈宁又选了荷花嫂子和毛蛋儿娘过来做素鸡。

出货量越来越大,大伯娘她们几个也忙不过来,得添人。

沈宁自然选手艺好且人品可靠的。

黑壮嫂子虽然手艺好,但是还有个奶孩子,就不喊她。

阮荷花和毛蛋儿娘过来做素鸡,也不耽误家里做豆腐、压千张和揭油皮啥的,毕竟现在豆腐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压豆腐、千张的好手。

而阮荷花和毛蛋儿他们家,全家也都是揭油豆皮好手了,自然不会耽误干活儿。

叫她们来做素鸡,等于又多赚一份工资,咋不乐意呢?

她们都欢喜得很。

沈宁鼓励道:“我都记着呢,等你们干满俩月以后,工钱每天提到二十文。”

现代试用期三个月,她只用俩月就好。

妇女们做这个耗费体力比男人少,就拿男人小工的工钱,以后让她们做技术含量高的,自然也会给技术附加值的。

来干活儿的人多了,原本的灶间草棚子和堂屋不够用的,沈宁就让人把另外四个棚子归置一下,在那边儿干活儿。

四周挂了简易草帘子和草席子,既能挡风也能阻挡外人的视线。

不过本村人都有数,绝对不会过来探头探脑的,万一被抓着自家损失太大,不划算。

“阿宁,我们忙活就好了,你去做别的吧。”

大伯娘几个见缝插针就让沈宁去歇着,生怕累着她。

沈宁也闲不着,她得看看腐乳、咸鸭蛋、松花蛋、麻酱鸡蛋啥的。

没有仪器,都靠经验把握呢。

正忙着,小珍珠领着二蛋带着几人过来。

来人正是麦掌柜,带着婆子小厮,还带了不少礼物。

小珍珠提前跑回家,“娘,县城酒楼来人了!”

她大喊一声,提醒阿伯娘等人小心些,别让外人瞅了啥去。

大伯娘等人瞬间领会小珍珠的意思,把草帘子压压好,不会被风吹起来。

沈宁盖好腐乳坛子,起身出了草棚子。

麦掌柜三人在院外下了车,大眼一瞧,嚯,甭管豆腐娘子家穷不穷的,这地界倒是不小。

西边儿一座大院子,三间正房起来了,外墙刷着白灰,屋顶是发黄的麦草,几个汉子正在砌院墙,还有一个木匠正埋头做门。

虽然看着寒酸,但的确是新院子,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打听多了豆腐娘子的缘故,先入为主觉得她是个能耐人,所以看着这寒酸的土坯屋子竟然也觉得……挺好看?

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比别家的土坯屋子美貌。

至于哪里更美貌,一时间又说不出,就是感觉,你一眼看的感觉。

东边儿那三间草屋子就相当寒酸了,屋顶的麦草有新有旧,有地方还盖着草帘子。

墙壁更是寒碜,那边是裂纹了吗?

不怕塌掉吗?

还有那窗户,哎呀,真丑啊,窗棂都歪七扭八的。

上面那草帘子倒是挺有美感。

没有院墙的院子里更是堵得慌,盖了好几处草棚子,还有俩粮食架子,还有那一排排的大缸坛子的。

这就是人人好奇的、自己琢磨出老豆腐和素鸡的豆腐娘子家?

这也忒……贫穷了些。

不过看到这里他却多了三分把握。

穷好呀,穷才能感受到金钱的魅力。

随着走近,他又看到院子里影影绰绰的人影,这是不少人在干活儿呢,竟然一点不嘈杂。

出于避嫌,他只飞快地往草棚子里瞥了一眼,自然是什么都瞅不见。

他心头又浮现一个念头,别看豆腐娘子家穷困,可这人手……却都不错。

不愧是善于弄人心的豆腐娘子,用这寒酸的环境就把人给笼络住了。

昨天晚上他又和柳大爷对了对消息,柳大爷收买人失败了。

应该说压根儿没到收买那一步呢。

这豆腐村的人可太精了,要是来个面生的人他们立刻就会警惕。

没看村头村尾那些不下地的老头老太太以及小孩子吗?

你以为他们没用?

那就错了,他们虽然不能下地,但是他们一点不傻,盯着你就问找谁啊,哪里来的?

要是说不出找谁,那不好意思,他们就要跟着你。

说出来找谁,如果他们觉得眼生,还得问你哪里来的。

然后尾随你去那家,跟那家确认你确实是他们家亲朋。

你就说吧,你怎么张口收买?

只能找哑巴娘的娘家以及姊妹来说项,可这样……变故又多。

柳大爷也没想到高里正和豆腐娘子能把豆腐村经营得如此……铁桶一般。

就他的柳家洼,他都不敢这么自信啊。

要是沈宁和高里正听说还得喊冤呢,他们并没有刻意安排什么。

这其实是裴长青的有意为之,他从村民最初来换材料开始就有意引导,说多了总有人往心里去,下意识就照着办。

一个照着办,其他人也跟着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