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10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太好了!

以后算术就不用算筹了,可以噼里啪啦打算盘。

娘和高爷爷做生意就更方便。

他压根儿没想过要奖励啊,萧先生应该多夸他什么的,满脑子都是太好了!

小少爷看他高兴得小舌头都露出来了,不见一点失落和愠怒,感觉自己还是不了解阿年,居然把他想成那些沽名钓誉的人了。

他以为阿年会在意第一人这个称呼,会想让先生跟朝廷要这个称号,这样以后阿年读书科举也会轻松很多。

他自己早慧,阿年也早慧,所以他们都是以一种介于成年人和孩童之间的思维交流,并不会觉得这样想有什么不对的。

若是大人听着就会发笑,俩七八岁的孩子在这里纠结大人的事儿?

哈哈,好好笑。

他们一起看萧先生的信,阿年一直惊呼连连,夸先生的字漂亮,潇洒飘逸又不失风骨,夸先生温柔,对师兄好,对他也温和。

连一丁点儿“先生就夸我两句”、“先生对师兄夸更多”之类的意思都没。

小鹤年压根儿就没这样的念头,那是师兄的先生啊,夸师兄不是应该的吗?

而且师兄这么小就只身在外,没有爹娘亲人,多不容易啊,就这都得夸爆好吧!

娘每次说起来都有些神色复杂,虽然夸师兄独立厉害等等,但是最后又会露出怜悯的神色,说不希望他和珍珠这样。

她想让他和珍珠一直在爹娘的怀抱里,直到他们长大不需爹娘为止。

阿年安慰阿恒:“师兄,萧先生虽然远在京城,日理万机,但是他心心念念着你。”

你一点都不会孤单哒。

小少爷笑起来,“对呀,我也思念他。阿年,谢谢你。”

阿年疑惑:“谢什么?”

小少爷笑:“煎饼果子啊,真香!”

谢谢你的陪伴和理解,也谢谢你的安慰和鼓励。

别人以为你跟我读书赚了大便宜,殊不知我才是获益良多的那个。

消食儿完毕,他们要回房读书了。

照例是小少爷先检查阿年昨日的功课,然后休息,再讲新的功课。

之后是他们自由学习讨论的时间。

小鹤年忍不住跟师兄分享拼音字母,“师兄,这是我娘……我和我娘做梦梦到的。”

他相信师兄,但是也不想娘承担什么风险。

从娘故意引导他和珍珠发明数字符号就知道,她指定不想别人知道是她想出来的。

毕竟她是个没读过书的乡下女人。

他并没想过自己想出来也很惊悚——毕竟他只是个小孩子。

因为他就是个小孩子啊,没什么好怀疑的嘛。

顶多就是过于聪明了点。

小少爷:“拼音符号?”

小鹤年点头:“对,那个数字符号算术方便,这个拼音符号识字方便,事半功倍。但是我们只知道皮毛,还得请师兄和先生们继续完善。”

小少爷来了兴致,俩人暂时不研究珠算了,毕竟运算口诀太麻烦,他们俩孩子弄不出来,还是交给朝廷吧。

拼音确实比数字好琢磨,毕竟沈宁给了他们规律。

一上午他们就在这里拆分读音,罗列尽可能多的读音出来,把哪些相同那些有区别都分类列出来。

小少爷笑道:“阿年,咱研究两天,回头请学堂章先生他们帮忙完善一下,等差不多了一起给萧先生写信吧!”

小鹤年眼睛都亮了,有些激动,“好呀!”

【作者有话说】

[让我康康]月底了,宝贝们营养液投一下呀[亲亲]

第81章 招工 没有你裴二郎,我还睡不上火炕?

今儿没下雨,天有点阴,降温了冷飕飕的。

裴长青决定加快盘炕的速度,因为天一冷,和泥上冻就没法再干活儿了。

即便可以在屋里和泥,但是屋顶的烟囱却没法烤火。

他预计能干到小雪节气,那时候若是大降温就只能停工。

来年就没这么好赚钱了。

天气转暖火炕不刚需是一个,竞争者多是另外一个。

现在那些有经验有技术的泥瓦匠肯定都躲着悄悄苦练技术呢,来年基本也就练好了。

如果他们都一天一两银子也行,但是肯定有那种工贼,为了跟有钱人投诚表示我便宜,一天三四百文就干。

那么很快这个价格就会降下来,所以他要抓紧赚这一波钱!

每天都不能浪费。

今儿裴大民裴大根领着裴大柱继续去陶族长家,裴长青则带着王大、高木头、裴铁牛以及张本力去镇上。

剩下那点儿院墙让大伯他们几个早晚的帮帮工就行。

他感觉还是缺人手,不是缺人,是缺好手儿,能直接上手或者培训一下就变熟练工的那种。

他要求高,把村里大部分男人都筛选过滤掉了。

回头得请熟人介绍几个可用的人。

今儿裴长青还借调了旺财。

裴铁牛带着旺财继续给禚元杰屋里盘炕砌墙,还有两天,足够的。

王大带着高木头去给禚家另外房间开屋顶砌烟囱。

他则带着张本力去给陈氏屋里开顶砌烟囱,手把手教。

两人配合一天开屋顶砌烟囱绰绰有余,像他和王大熟练的还能砌一截烟道呢。

张本力性格温和脾气不急躁,平时疼媳妇儿,爱说话但是不撩骚,学东西也快。

他比王大聪明,吃亏在没有木匠基础。

“二郎,我回家晚上练练锯木头。”二郎家现在正好做家具,他晚上就去加加班,帮忙锯那些小点的板子和木条。

裴长青:“是该练练,尽快上手。”

他们这样多线开工,也是让张木匠等人开了眼。

陈氏略有些不乐意,觉得裴二郎不尊重自己。

之前你给婆母盘炕加上宋三是五个人,一天五百文。

现在你就来俩人砌烟囱,明天又来俩人盘炕砌墙的。

这里外里不就俩人?俩人一天五百文?

这么俩人,你能把活儿干好吗?

当然,她不会直接抱怨,而是问问宋管事儿,暗示宋管事在不伤和气的时候点点裴二郎或者宋三。

宋管事劝她,“大娘子,裴二郎说三天,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觉得一天八百文不贵。他这样多面开工,是想抽人去县城盘炕。听说好运来大掌柜给一两银子一天呢。”

有钱赚,人家有那个能耐赚,当然不会放过啊。

您甭管人家几个人,干几天,怎么干,人家给你把火炕盘好不漏就成。

陈氏有些惊讶,没想到真有人花三两银子找裴长青盘炕。

她叹了口气,“这些人就是不守规矩,贸然进了生意场可别坏了规矩才好,到时候肯定连累我们宋家,出了事儿怕是得让公婆帮忙善后呢。”

宋管事安慰道:“大娘子不必多虑,我看那裴二郎自己有成算,即便真出事儿也是他自己的生意,咱宋家不必掺和的。”

以老太太的习惯,无利不起早,回报不大不可能掺和。

郑氏对此意见更大,跑来跟陈氏说,“这裴二郎和老三真是打的好主意呢,就这么俩人一天五百文,我可不干。”

陈氏瞥了她一眼,“弟妹不必生气,我跟老三说让裴二郎给我屋砌完就去你屋,老三说后面排了十几家呢不给你弄,你不用亏这个钱。”

郑氏:“…………”

她心里骂了一万句脏话。

不给我盘炕,是什么好事儿?

哼,想以此拿捏我呢?

难道你不给我盘炕,我就睡不上热乎的火炕?

离了你张屠户,我还得吃带毛猪不成?

她道:“我偏不信,我去请张瓦匠给我盘。”

张瓦匠看了这些日子,早该会了。

毕竟是盖大宅子的瓦匠,岂会拿捏不住小小的火炕?

郑氏领着婆子亲自去请张瓦匠。

确实,张瓦匠最近正召集徒弟们苦练技术呢。

他们先在自家厢房练手,争取做得比裴长青更好!

最低也不能比他差。

然后他们发现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他们得请个熟练的木匠过来帮工。

其次,还得弄明白火炕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