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25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另外西院儿王木匠他们刨的木花儿他也收进棚子里,这东西烧火可好呢。

正收拾呢,小雨沙沙地落下来。

裴母在屋里小声唤他,“别折腾了,吹感冒可不是玩儿的,快回来吧。”

她早就把晒干的稻杆儿啥的用草苫子盖好了,只要不是大雨根本不怕,瞎忙叨啥呢。

裴父这才赶紧回屋,关门睡觉。

裴母小声道:“二郎明儿要去县里,得早睡,你在外面踢踢踏踏的,瞎忙叨,快睡吧。”

裴父:“我声音不大,吵不着他睡觉。”

裴母:“快睡吧,烦人。”

你年纪大了,就忘自己年轻的事儿了。

秋雨淅沥,开始很小,逐渐增大。

这样的雨夜白噪音格外催人好眠,沈宁一家睡得香甜。

郑氏就没那么舒服了。

之前火炕火道不顺,烟气倒扑就够她忙活的,张大保证一定会给她修好。

他们当即就把火炕的炕面扒了,打算重新盘里面的火道。

忙活到挺晚才收工。

郑氏胡乱吃了口饭,临睡前才猛然想起恍惚听婆子说老爷子回来了,老太太让她过去,但是她一门心思扑在火炕上,听过就忘。

她忍不住又埋怨,“你们咋不多叫两声?”

丫头婆子都不敢吭声,我们又不是没叫,是二娘子你骂人来着,说谁再叫就扇谁,我们没敢再叫。

郑氏又抱怨,“这要是大嫂屋里的人,拼着挨打也得提醒主子,一门心思为主子着想。”

算了算了,反正明儿再去也一样,就说屋里乱糟糟的自己崴了脚。

结果睡到凌晨时分,她突然听见“咣当”一声,吓得瞬间醒了。

东间盘炕,她搬到西间来睡的,虽然有隔墙,可动静太大她还是吓醒了。

听着像东间传来的,她瞬间脑补了几个恐怖故事。

她院儿里也就一个丫头两个婆子,为了避免丫头勾引男人,她一直让丫头晚上陪闺女睡,不到正屋来。

也不是什么勋贵之家,自然没那么讲究,也不会安排婆子在外面守夜值夜,晚上都是自己睡的。

她起身摸索着火折子,拔开盖子吹了吹,结果湿漉漉的受潮了,吹不着。

晚上那会儿他们拿了点灯笼来着,估计不知道哪个臭男人不惜乎,给她弄湿了。

她有心不管继续回床上睡觉,结果刚哆哆嗦嗦地躺下,东间又传来咚一声,这一次声音更大,还嗡嗡地带着回音。

郑氏立刻吓得睡意全无,大叫起来,“来人来人!”

很快她院儿里的丫头婆子以及儿子闺女都裹着棉衣跑过来,纷纷问她怎么了。

她指着东间:“有鬼!”

众人被她吓得俱是一咯噔,女儿更是扑进丫头怀里哭起来。

俩婆子终归年纪大,见识多点,平日里好好的哪里来的鬼?

她俩提着灯笼去东间看。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俩人也吓一跳,登时惊叫起来,“哎呀娘哎。”

就见屋顶烟囱的位置竟然开了天窗!

刚砌好的烟囱泥还软着呢,又没盖雨布,被细密的秋雨那么一泡直接软踏踏地倒了。

有些砖头堆在屋顶,有些直接坠入烟道。

郑氏听见的咚咚声就是这个。

烟道还带回音呢。

雨水顺着烟囱口落进来,把砌好的烟道都泡了,虽然没倒却也不容乐观。

而且扒开的火炕里已经积了一层水。

要多狼藉有多狼藉。

郑氏:“哎呀,这可怎么办啊!”

婆子:“二娘子,要不去叫张瓦匠来?”

他儿子惹的祸,可不得他这个老子收拾?

可这大晚上的叫他来也没法儿开工啊,只得等天亮。

看这惨样,张大这单别说赚钱,那真是亏大了。

宋福瑞一早就听旺财过来说了。

他发现院子里有个使唤婆子或者小厮真挺好,至少自己不再消息滞后了。

如今有热闹他立刻知道。

“走走走,赶紧去找禚元杰,找他蹭早饭,阿云你帮我给爹娘说一声,昨晚上下雨我怕二舅兄的工程出事,得去巡逻巡逻。”他怕郑氏赖上他,让他找二舅兄的人给收拾屋子,赶紧躲出去。

郑氏确实有这个意思,不过她并不是赖宋福瑞,而是想让宋福瑞找裴长青过来给她收拾。

“都是亲戚,他咋能不管?要不是他非说什么盘炕,我能盘吗?要不是他故意不给我盘炕,我能找张大吗?都赖他,他当然得给我收拾。”

她催着婆子丫头都赶紧去找宋福瑞。

可惜宋福瑞滑溜如泥鳅,在好几户人家串游呢,过去关心一下,“大婶儿/大叔,昨晚上雨有点大,你家屋顶漏没?要是漏了也甭怕,瓦匠队一会儿就来给您修缮。啊,没漏啊?哈哈,太好了,我就说嘛,我二舅兄的瓦匠队,那是非常靠谱的。”

雇主们纷纷道:“确实,裴二郎在与不在,一个样儿,我们就信他!”

【作者有话说】

宋父:我辛辛苦苦赚钱,挣下这偌大家业,老了老了,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我有个亲戚,在家种地,啥家业没有呢,也这么说,整天想让老婆伺候他,让儿女回来看他,哈哈哈哈哈。

第86章 城门官 宁愿多花钱,等到来年也找裴二郎他们!

裴云给公婆请了安,也是想早点带着宋管事儿和俩婆子去县里。

旺财要留下,得给王大他们帮忙呢。

她想早点出发,先去一趟儿裴庄,这样可以和二哥他们一起走,路上有个照应。

如今宋母对她特别大度,不但同意,还允许她把宝儿送去裴家跟哥哥姐姐亲近。

裴云自然乐不得。

裴庄。

四更天里雨就停了,裴长青一早就起来收拾,众人知道他要去县里今儿也早早地过来集合。

裴大伯三叔四叔几个也来了。

另外俩木匠也来了。

昨儿傍晚裴二郎已经面试过他们,夸他们活儿做得不错,让他们跟着王木匠好好干。

这就是长期留用他们的意思。

裴二郎还说,他从镇上接了木工活儿,足够他们忙到来年春天的,让他们踏实干。

当然踏实啦,天天有钱赚,能不踏实吗?

东家要去县里,他们自然也得来表现表现啊。

裴长青就在墙根儿那边儿给他们开会。

他先鼓励去镇上的三只小组。

他笑道:“既然要独挑大梁,那得涨涨工资。”

镇上七人立刻面露喜色,即便裴铁牛听不懂,但是他现在会看裴长青脸色。

王大涨到五十,这是乡下老瓦匠的工钱,可以带其他大小工独立接活儿的档次。

王大把他那双不大的眼睛都瞪圆了。

五十!!!

裴二郎给他五十!和爹一样的工钱!

他立刻扭头去看王木匠,神情骄傲无比。

王木匠也是又骄傲又激动,又嫌儿子端不住。

裴二郎提拔你,你可不能太轻浮,让人看笑话。

好在王大虽然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却努力板着面孔,让自己看起来十分稳重可靠。

高木头、张本力、裴铁牛涨到四十。

裴长青特意给裴铁牛比划了一下,裴铁牛懂了,激动得手势都混乱了。

四十?他没看错裴二郎的手势吧?是比划了四根手指头吧?

他都忍不住要跑回家跟爹娘弟妹们分享了。

高木头和张本力也非常高兴,虽然比王大少十文,可人家技术更好,担责更大,应该的。

他们对裴铁牛涨工钱也没意见。

裴铁牛因为聋哑的关系,学技术反而更专注。

每当开工的时候,他一边忙手上的活儿,还会时不时关注一下同组其他人,随时准备和别人配合。

裴长青给裴大柱涨到三十。

裴大柱意外又不好意思,“二郎,我、不用涨吧,我先25就行。”

他是大哥,不能让二郎难做,要是给他涨,那新来的陶家童家兄弟不也得要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