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28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没接郑氏这活儿的话他还无所谓,接了就有心理负担,觉得去看等于承认自己无能。

最后他派一个面生的师弟装路人去学。

反正这些天裴二郎盘炕不少人跟着看热闹,他也去过的。

结果这次没那么顺利,因为师弟去错了地方。

他去了裴铁牛那组。

裴铁牛因为聋哑,眼神、感觉之类的特别灵敏,看到师弟探头探脑立刻认出这是张瓦匠身边的人,便“啊啊啊啊——”地叫起来。

王大也认出来,“你不是张瓦匠的徒弟吗?又来干什么?”

那次起哄让二郎泼水试烟囱的就是他们。

师弟当即羞愧得无地自容,胡乱找个借口跑了。

可龙庙镇又不大,宋家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权贵之家,下人自然没那么嘴严。

郑氏屋里半夜烟囱塌了,丫头婆子串门儿的时候自然会说,只半天相熟的几家都知道了。

再结合宋福瑞一早各家串游问问屋顶如何,现在又看张大的师弟跑来看盘火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一时间就有人悄悄传,“裴二郎真厉害,不但自己活儿做得好,带的人也更强。张瓦匠的徒弟给郑氏盘得烟囱漏雨火炕倒烟,正四处偷师呢,哈哈。”

“这下不嫌一天八百文贵了吧?”

“诶~,谁嫌了?不贵不贵,一点都不贵!”

这么一宣传,宋福瑞那里更多来交定金的了。

之前说二三十家是吹牛,现在直接超过三十家。

宋福瑞急得掰着手指头算呢,“都别急别急啊,得算算时间,要是天冷上冻就不能盘炕了。”

“福瑞啊,没事儿,冬天盘不完我们等来年开春儿的。”

“对,我们也等来年开春儿,这火炕又不是睡一年就拉倒,明年后年他不还有冬天嘛。”

后排队的之前有所犹豫,就是嫌贵,想着不如等等看,可能张瓦匠他们很快就学会了。

到时候只需要一天出150文就好,不需要八百这么多。

结果现在被郑氏、张大一弄,他们对张瓦匠信心全无。

还等什么啊?

赶紧交定钱排队吧!

要不,说不定要排到来年夏天去了。

宋福瑞乐得合不拢嘴,他跟旺财得意道:“我二舅兄原本还担心来年大家都会盘炕了,找他的人就会减少,现在看完全不用担心。至少镇上的人更相信二舅兄的工程队,宁愿等到来年开春儿多出钱也要找他的人盘炕。嘿嘿,我二舅兄就是厉害啊,教徒弟也格外有一手。”

虽然裴长青从来不让人叫他师父,可在外人以及王大这些人眼里,裴二郎就和师父差不多。

只不过这个师父比以前那些师父厚道,不用他们做三年白工,还不断给他们涨工资。

这好事儿去哪里找啊。

被张大几个这么一“宣传”,王大、裴铁牛、高木头、张本力、裴大柱、裴大民、裴大根几个也名声传开。

因为各家一碰头,都说自家火炕和烟囱好好的,不倒烟不漏雨不漏烟的。

这些人可不就被大家记住了?

傍晚收工的时候几人一碰头就聊裴长青的厉害,才分开就想他了呢。

“二郎他们该到县城了吧?”

确实,裴二郎一行人到城门口了。

路上裴云和俩婆子坐车,裴长青几个却是腿儿着。

为了赶时间,他们只晌午停下吃了顿饭。

裴云马车里带了水囊,裴长青他们鸡公车上也推着汤罐儿,还带了一个砂锅,可以就地拿土块支简易锅灶,烧水泡饼吃。

除了烧水吃饭,他们其他时间都在赶路。

有个婆子肚子不爽利,快到县城的时候要去茅厕,裴云就让马车在路边儿等等。

裴长青他们腿儿着呢,就先去城门排队进城。

现在规定离开家去往百里外的地方要带路引,也就是里正给开的盖有县衙印章的介绍信,证明你是哪县哪村的民户还是商户匠户,去哪里干什么,约计多久。

而他们进本县县城,没有那么远,自然不需要这么麻烦。

但是守门官每天会检查进城人员的行李,如果你带了货物那就得交进城税。

比如你拎着一只鸡,说我从外面乡下买来自己吃的,可以,若是超过两只就要交税。

裴长青他们这么一群汉子进城,那又不一样,必须登记领头人的信息,避免在城内作乱,好落实到人。

他们还推着车子,车上还有好几个坛子,那更要收税了。

你说自己吃的?

我就说你是卖的!

其实税也不多,一辆鸡公车推的农产品最多收十文。

可裴长青舍不得啊。

他的钱赚得多辛苦呢,十文是他儿子闺女的零花钱呢。

他们是打工人,不是卖货人,一文冤枉钱都不能花。

童家陶家几个汉子,被手持长枪的守城士兵瞪一眼都吓得小腿肚子打转,随之尿意汹涌。

好歹憋住了没出丑。

他们就看裴二郎,没想到他竟然敢跟他们交涉,甚至问:“官爷,我们不是进城卖货的,我们是去打短工的。你看我们这咸菜一样就一小坛子,谁家只卖这点儿?这样吧,您要是不嫌弃,我把这半小坛子腌白菜送给官爷,您要是尝着好吃可以去张记酱菜铺买。”

昨儿高里正带了腌白菜,这会儿酱菜铺子应该上了。

他相信只要对方尝了就会爱上这个口感和味道。

他观察这守门官制服里面的衣服料子极好,双手洁白,手指干净,没有一丝冻疮残留的痕迹,必然家境不错,那自然不缺油水。

不缺油水的有钱老爷,最容易被这种爽口小菜硬控。

这会儿出城的人多,进城的不多,守门官也是熬时间,等着收工关城门呢。

当然如果城门即将关闭的时候有人非要进城才好呢,就能收几两外快了。

守门官看了裴长青一眼。

虽然是乡下人,衣着寒酸,但是他个子高大挺拔,眉眼俊朗气度不凡,谈吐更像读书人。

站在一众进城出城的人之间,很是鹤立鸡群。

这种人一般都有点本事,或者有身份不俗的亲戚朋友,不能小觑。

守门官也不嫌弃,就把那朴素的小坛子接过去,从袖中抽出裁纸用的小刀,拔出刀鞘插了一块腌白菜塞进嘴里。

上下牙齿咀嚼,发出清脆的嘎吱声,随即清甜微酸的味道在口腔蔓延。

嗯?

这乡下人带的咸菜居然不错!

不是家里用盐水泡的白菜能比的。

他又吃了一口,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越嚼越想吃。

感觉当零嘴吃也不错呢。

他点点头,笑纳了,“你这是张记酱菜铺买的?”

裴长青:“官爷,我们是裴庄的村民,应麦掌柜邀请进城给好运来酒楼盘火炕。这个腌白菜是我们村豆腐娘子做的,我们里正昨儿也才往县里发了货,各酒楼、饭馆、酱菜铺子应该都会上货。”

他这么一说,守门官忍不住又抬眼打量他,越发觉得他不是一般人。

裴长青既不畏惧也不谄媚,就那么神情自若地和他对视。

守门官这才拿出登记簿,把裴长青的信息登记下来,问问火炕是什么,又简单告知进城注意事项。

总之就是不要违法乱纪。

裴长青一一应了,然后领着众人进城。

守门官坐在那里,不知不觉吃了不少腌白菜。

旁边几个守城门的士兵忍不住了,一个劲儿地拿眼瞟他,“头儿,你倒是给我们留点儿尝尝滋味儿啊。”

明明冷飕飕的天气,吃凉东西不舒服,可他们咋瞧着头儿吃得那么爽呢?

吃出了水灵灵的感觉。

守门官笑道:“真不赖,回头去张记买两坛子尝尝,要是好的话以后给四海驻军的物资加上这个,冬天他们吃够咸鱼干儿了。”

他家负责给驻防军筹措物资。

裴长青他们被盘问了,等裴云他们马车上来,宋管事儿亮出宋家的帖子却不受盘问,士兵只粗粗往车里看一眼就放行了。

毕竟这些大户平时都要给县里孝敬银的嘛。

这些孝敬银又不是白送的。

裴长青他们跟裴云马车会合,一起往县里小院儿去。

童陶七个汉子有来过县城的,有没来过的,甭管来没来过,都低声惊呼。

“县城城门好高啊,县城的道路真宽真干净啊,县城两边的铺子真好看啊,哎呀,还有楼!两层呢!”

“那边,好像还有三层?”

那是钟鼓楼。

他们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开眼界,裴长青却面带嫌弃。

这么破旧的县城,能有多少消费力?

竟然开了这么多酒楼饭馆儿,还有两家青楼。

看来掌握财富的那少数人,消费力还是挺惊人的。

裴长青微微颔首,嗯,这都是他的潜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