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59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宋家小院儿正房也有两盘炕呢,男人一炕女人一炕也能睡下。

小少爷其实更想邀请沈宁一家去他那边住。

萧先生给他安排了宅子,两进小院儿,还带着一个跨院,正适合他们。

不过看裴云和宋福瑞跟沈宁那么亲近,还一直聊装修铺子的事儿,他也不好跟裴云抢人,便道:“沈姨,小姑家可能睡不开这么多人,不如我带着阿年珍珠去我那边睡,白天我们再过去一起吃饭读书。”

沈宁知道小少爷怕羞,也就不多说,只问珍珠和阿年。

两人自然乐意,虽然想爹,可睡觉是一闭眼睛各睡各的,也没法更稀罕。

醒了再跟爹说话就好。

宝儿不乐意了,大声道:“我,还有我!”

裴云:“你不跟着娘了?”

她怕儿子小,跟着哥哥姐姐闹腾。

殊不知宝儿跟着姐姐比跟着奶奶和姥儿以及娘更乖呢。

只要给他准备好夜壶,他一点毛病都没。

小珍珠:“行叭,既然你叫我姐姐,我就带着你。”

宝儿立刻抱着她的胳膊狗腿道:“姐姐,你最美了,我最喜欢你了。”

小珍珠切了一声,“钱在哪里爱在哪里,你的零花钱呢?”

宝儿指了指前面的宋福瑞:“爹抠门儿,没给我零花钱。”

小珍珠:“……”

小姑父真抠!

赶车的宋福瑞抗议了,“宝儿,不许败坏爹的名声,爹给你攒着过年发一波大的呢。”

说笑着,马车到了同福巷。

童二狗几个早就收工回来,听见动静立刻跑出来打招呼,帮忙拿东西。

童小枫:“嫂子,二哥去县衙干活儿还没回来呢,要不他一准儿去城门口接你们。”

沈宁笑道:“我们一群人呢,又不是不知道路,不用他接。你们在这里吃住咋样?干活儿还好?”

众人纷纷说好得很。

比在家里吃得好,有活儿干,有钱赚,真是没一点儿不好的地方。

麦掌柜早就打发人送了信儿来,说他和杨老板久候豆腐娘子,等她到了县城要设宴款待云云。

虽然只是客气话,可麦掌柜的周到让人熨帖。

不过明儿蔺老板从府城过来,沈宁得先去跟靳老板等人会面,麦掌柜这边儿最快得后日见面。

她模仿着麦掌柜的帖子也写了一封回信,打发模样最帅腿脚轻快的童小枫给送过去。

厨娘领着俩婆子正在做饭,知道三爷一家和亲家二嫂来了赶紧再做个炒鸡蛋。

俩针线婆子因为炕没干,这两天睡到前面铺子去了。

听见主家来了,她们也下来请安。

沈宁一路上也吃了不少点心,这会儿没那么饿,就和裴云、宋福瑞先看了看铺子。

沈宁看了看,中肯道:“虽然离大街不远,不过终归是拐进来的巷子,客流不大,得靠熟人带客。”

县城消费力还是有限的,东西南北大街上的铺子完全可以满足她们的购买需求,那就不太会往巷子里来。

这就考验经营人脉的本事,以及手艺、款式创新什么的。

这也是裴长青特意强调要装修休息区的原因。

如果能把这里打造成妇人们休闲聚会的场所,类似现代的私人沙龙,卖什么都不是问题了。

裴云听着新颖,宋福瑞也觉得沈宁讲的比爹娘讲得还好,就央求二嫂多说点。

沈宁笑道:“先去吃饭吧,明儿再说。”

这些东西哪里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

再说了她也是一家之言,未必符合现在的需求,还得结合实际来。

吃饭时候裴长青还没回来,童二狗几个就要去接他。

小珍珠:“我去接!”

于是沈宁和一群孩子去接裴长青,阿鹏和童二狗负责保护。

一个孩子顶一百只鸭子,宝儿加珍珠顶五百只。

小少爷和阿年在聊各自心算的方法,看谁的好,就学谁的。

裴长青一边走一边盘算呢,媳妇儿是不是该来了?

那天靳老板说君高升的蔺老板是初六来?

正想着呢就看到前方走来一群人,薄暮冥冥,轮廓模糊,但是前面分明是俩孩子。

他心下一动,忙加快脚步往前走。

果然,就看到珍珠哒哒地跑过来,后面跟着宝儿。

“爹!”珍珠一边跑一边喊。

“二舅,二舅!”宝儿也喊。

小少爷看看小鹤年,“你不喊吗?”

小鹤年:“挺羞耻的哈。”

在外面大呼小叫,只有小孩子才会这样,他们读书人不可以。

不过他也没忍住,朝着裴长青跑过去,“爹!”

裴长青抄起闺女,还得顺便把外甥捞起来,儿子又到了跟前。

得亏他力气大,再把小鹤年也捞起来。

男人生得高大,身上挂着三个孩子也丝毫不吃力。

阿鹏对小少爷道:“阿恒,要不要把你也抱起来。”

小少爷翻了他一个白眼,“幼稚。”

裴长青举着三个孩子走到沈宁跟前,把孩子放下来,又跟小少爷和阿鹏打招呼。

童二狗就招呼小珍珠几个孩子追他,“看谁先到家。”

小珍珠和宝儿可受不得挑衅,立马拔腿追上去。

阿鹏也招呼小少爷和阿年快点走,就把沈宁和裴长青落在后面。

此时天差不多黑了,路上行人匆匆,也没人顾得看他们。

裴长青走着走着就握住了沈宁的手,低声问:“媳妇儿,想我没啊。”

沈宁故意:“没有,一天天那么忙,哪有空想你,啊——”

她惊呼一声,就被裴长青给抱了起来。

沈宁羞红了脸,小声道:“忙一天,你不累呀?”

裴长青抱着她却轻松得很,“我现在又不干活儿,一点都不累。”

他告诉沈宁这两天的事儿。

沈宁也挺惊讶的,“知县大人让你负责县衙修缮工程?”

他都不认识裴长青,竟然重用。

裴长青:“也是多方面原因了,他不信任县衙的人,正好我有那个本事,阿年又和谢家小少爷交好,估计还有萧先生的名望加成。”

沈宁:“就一个县衙便这么复杂,不会给你拉仇恨吧?”

裴长青笑道:“不会,我就是一个工头儿,又不抢他们县衙的职务,也不多赚钱,他们少的那部分回扣只是省了而已,也没进我的腰包。”

一百两银子的活儿,钟主簿经手的话可能就得三百两。

曾大人肯定是知道这其中的门道,所以才找他。

夫妻俩小声说着话,走得就很慢。

快到门口,裴长青给媳妇儿放下,依然牵着她的手,“媳妇儿,你瘦了。”

抱着都轻了。

沈宁:“才没有,我现在吃的比以前好,吃得也多,是你力气变大了。”

吃过饭,大家坐在堂屋说话。

小少爷跟沈宁和裴长青说他和阿年的安排,珍珠也可以一起,“我们要去逛城隍庙,还要去钟鼓楼瞧瞧,再去县学参观一下,顺便拜访一下程先生。”

裴云犹豫了一下,道:“小孩子别去寺庙了,也没什么好玩儿的。”

里面烟熏火燎的,还有泥胎塑像看着也狰狞,惊到他们就不好了。

虽然珍珠和阿年没见过,很想去看看,不过小姑这样说他们也就听话,“那我们不去里面。”

小少爷也道:“小姑,我们就去逛城隍庙那边的街市儿。”

每个城市的城隍庙旁边都有商贩摆摊儿,可热闹了,阿年和珍珠都没见过,他想带他们去玩儿。

裴云笑道:“不去里面没关系的,外面只管逛,不过要跟着阿鹏,千万别走散了,那些地方有偷孩子的。”

平时还好,初一十五的才热闹,人多就容易出乱子。

孩子们自然答应。

裴长青和沈宁就帮裴云夫妻俩把铺子设计一下。

实用舒服为主,风格温馨家常,让人来了能卸下包袱,待得自在,当然还要省钱。

隔断就用木制花隔搭配纱帐、珠帘、草席。

展示柜做成镂空的,也可以当隔断,还可以当摆设。

高低错落的格子,摆放一双双漂亮精美的鞋子、鞋样儿、布料、花样儿、绣样儿等,能吸引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