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60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衣服就用打磨得十分光滑的木制撑子展示起来。

如果不是时人害怕人形衣架,她觉得找编匠用篾片编假人,然后糊上便宜的布防刮丝,再把要展示的衣服给穿上即可。

还是要尊重人们的习俗,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裴长青给画了简单的效果图,标注了各处需要什么物品,然后让宋福瑞明儿去找他大哥或者大掌柜。

找个当地差不多的木匠来帮忙安装花隔之类的就行。

晚上阿鹏领着珍珠阿年和宝儿去小少爷的院子睡觉。

那边还是睡床,不过有贴心的婆子早就烧好热水灌了汤婆子给暖和被窝,铺着厚褥子,底下还有兽皮褥子防潮,盖得是蚕丝被,床上还有厚薄两层纱帐,又熏了好闻的甜香。

珍珠带着宝儿一个床,小少爷和阿年一个床。

珍珠临睡前照旧打坐,现在还带着宝儿一起。

宝儿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打坐,他按照姐姐的要求摆出姿势,然后听姐姐念什么口诀。

那口诀又慢又长,简直就是最棒的催眠,没听两句呢他就呼呼睡过去。

珍珠自然也坚持不到最后,身子一歪就睡得酣沉。

半夜,珍珠盖着柔软热乎的蚕丝被,做了个美美的梦。

她住在一个华丽的屋子里,熏得香香的,像这里一样挂着轻软的纱帐,盖着柔软的丝被。

她睡得正香呢,竟然有个男人要来掀她的被子。

坏蛋要抢她的被子!

她当即嘿哈,一脚给坏人踹飞。

“啊——”

宝儿吓一大跳,他睡得正香呢,突然“咣当”就被踹地上了。

他坐在地上一脸懵逼。

小珍珠没醒,打完坏蛋就睡得喷香。

阿鹏、小少爷和小鹤年都被宝儿哭醒了。

阿鹏赶紧给宝儿抱走,让小少爷和小鹤年继续睡。

第二天一早,小珍珠起来上厕所,发现宝儿丢了,急得嗷一声,“阿恒阿年师兄,家里遭拍花子了!完蛋,宝儿被拍走了!”

宝儿的鞋子在地上。

她床上地下的都找不到他,房梁都探头瞅了也没有。

小鹤年和小少爷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起来。

这个珍珠!

他们决定谁都不告诉她!

小珍珠可不管,她风一样冲进来,掀开他们的被子,“宝儿不见了!被拍花子拍走了!”

小鹤年无所谓,小少爷却脸红了,虽然他穿着寝衣,但是寝衣是非常私密的衣服,而且他这算衣冠不整!

小珍珠压根儿没有什么私密、衣冠不整的概念,她找宝儿呢。

见他们被窝里没有又一阵风似的跑去找阿鹏。

阿鹏也刚起来,猿臂一探就给珍珠摁住了,笑道:“珍珠,你乱窜什么?”

珍珠真的急了,“师兄,宝儿不见了!”

阿鹏:“他为什么不见了,得问你啊。”

珍珠纳闷,“我睡觉呢,咋会知道?噫,对呀,拍花子的怎么不拍我?我又漂亮又聪明。”

宝儿揉着屁股从屋里迷迷瞪瞪地出来,瘪着嘴,“姐姐你真坏,半夜给我踹下来!我屁股都摔两瓣儿!”

珍珠大眼圆睁:“啊?我踹你?不可能,我睡觉最老实了!躺下啥样早起啥样,不信问你二舅母!”

起来慢条斯理穿衣服的小鹤年:“呵呵哒。”

他和珍珠一个被窝的时候她总打拳,力气又大,小时候还给他脸上打青一块紫一块呢。

后来奶就睡他俩中间。

他们用温水洗漱之后,婆子先一人上了一碗银耳红枣甜汤。

喝完,他们去宋家小院儿吃早饭。

昨晚上三个婆子包了不少馄饨,早上沈宁和裴云又滚了煎饼,炒了鸡蛋酱,大家吃得饱饱。

吃完饭各自分头行事。

如今陶童几个兄弟不用裴长青盯着也能干好,所以裴长青给他们涨到一天五十。

几人干劲十足,吃过饭赶紧去上工。

宋福瑞和裴云去找布庄大掌柜商量装修这边铺子的事儿。

阿鹏扛着宝儿,领着小少爷、小鹤年和珍珠出去玩儿,宋家一个婆子挎着手巾手纸之类地跟随照顾。

裴长青亲自送沈宁先去高里正那边儿小院儿,然后再去县衙。

看着沈宁穿着新衣,头上耳朵上却没配饰,裴长青:“靳老板那边火炕款子结了,阿宁你去逛逛街,多买些首饰戴。”

沈宁摸了摸耳垂,“等你有空咱一起去。”

自己逛街累,还得拎东西呢,前世她就喜欢跟裴长青一起逛街,他付钱还拎包拎东西,她很轻松。

虽然很想陪媳妇儿逛街,给媳妇儿买美美的首饰戴,可给县衙干活儿不自由,“让阿云和宋福瑞陪你。”

沈宁就笑。

他总想让她花他钱的心思前世今生都一样,她便就答应了。

路上他们就碰到往这边来的香蒲和大丫二丫。

三个女孩子都穿着新衣服,就是布料和做工有些差异。

香蒲家毕竟底子薄,张寡妇舍不得买更好的布料,请的嫂子针线活儿在乡下还行,拿出来就一般。

大伯娘买的料子要好一些,一家子都赚钱,张氏还要和人打交道做买卖,不能穿太寒酸。

而石榴和二民媳妇儿小朱氏平时不下地干活儿,就在家做饭做针线,手艺倒是不错,又能看到裴云这个城里人的穿衣打扮,多少都学一些,做的也就更好看。

不过香蒲也没因为自己新衣服少、样子不够时兴而难过,反而很高兴。

来城里这些日子,她跟着张氏跑东跑西的,很是见了一番世面。

整个人看起来文静稳重又透着机灵劲儿。

大丫二丫来的时间短,却也有变化。

大丫更文静,笑不露齿的,二丫却更活泼,一笑就见牙不见眼。

“二婶儿、二叔!”

她们跟沈宁和裴长青打招呼。

沈宁见有人接自己,就让裴长青先去县衙,免得耽误他工作。

裴长青跟三个女孩子点点头,就跟沈宁告辞,往北去县衙。

裴长青走了,大丫二丫肉眼可见的跟沈宁更亲近一些、

沈宁也关心她们几句,特意跟香蒲说说她家的事儿,又关心女孩子们学拼音如何。

二丫抢着道:“二婶儿,我们学得可认真啦,拼音都学会了,加减法也会,现在正对着拼音背诵员工手册呢。”

一边说她就起个头儿,三个女孩子小声背给沈宁听。

沈宁听得很是欢喜,“你们这么努力,是不是一早就起来背啊?”

三个女孩子都点头,晚上舍不得点灯,可不就得早起学?

香蒲:“张婶子也可用功呢,洗脸吃饭都学拼音。”

大丫二丫这才想起也得跟沈宁汇报一下大娘的事儿,纷纷点头肯定。

沈宁笑起来,领着二丫的手进了霍家小院儿。

张氏听见声音小跑着迎出来,“阿宁呀,可想死我啦。家里可好啊?几个皮孩子都听话,没添乱吧?”

她一叠声地问,沈宁一一回答。

张氏也穿着婆婆给的新衣裳,她挽着沈宁的手臂,高兴得不行,“阿宁,你可真厉害啊,你搁乡下呢那些老板都卖你面子,我去跟人家谈生意,都夸你呢,生意可顺利啦。”

香蒲在一边笑微微地看着,学着,其实哪有都可顺利啦?

只有那些跟高里正和豆腐娘子有生意往来的大老板介绍的人才会对她们客气,她们自己认识的那些有的客气,有的就顶不客气。

还有人眼睛长在鼻孔上,用鼻孔打量她们,骂一句:“讨饭婆子!”

不过张婶子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回道:“哎呀,你看你,真是没口福,人家好运来和八方来财大酒楼都吃的好东西,你倒是往外丢,啧啧,没口福哟。”

张氏在香蒲和大丫二丫跟前要当掌柜的,得稳重、沉住气,但是见着沈宁就跟年轻十来岁似的,和小孩子一样叽叽呱呱说个不停,给沈宁说这家说那家的。

“那邱家有个媳妇和闺女真不行,没家教。我都和他们做生意了,见了面还对我翻白眼,好像我去他们家要饭似的,真是给他们家人丢脸。”她在暖香楼认识的邱少爷,谈生意以后也去过邱家在县城的铺子。

其实合作挺愉快的,就是某天去铺子里碰到几个打扮讲究的妇人小姐,不知道为啥就对她阴阳怪气。

张氏不想和她们冲突,心里却也不舒服。

咋滴,她从青楼发展生意,乡下碎嘴子都没人嚼咕她,轮到城里这些太太小姐嚼咕了?

还是合作客户家的家眷,真是没教养。

你们家男人去青楼你不嚼咕他,你嚼咕我?

沈宁知道张氏心里有委屈,就给她做心理疏导,笑道:“大嫂,你和她们不一个层次。她们整天待在家里,嫁人的除了相夫教子也没别的事儿,没嫁人的就绣花儿做衣裳,顶多几个妇女扎堆闲聊,哪像你这样做正事儿?咱是做实业的,是对这个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你还给朝廷交税呢,她怕是除了父兄给的嫁妆,自己赚不来一文钱呢。”

甭管对方好坏,安慰自己人就得无条件站她,你要是说什么“哎呀,你太敏感了,人家可能就是那么一说”,那还是闭嘴吧。

果然沈宁这么一说张氏就高兴了,哈哈笑起来,“我也就是有点不舒服,你这么一说我就敞亮多了。”

沈宁:“大嫂,你做的活儿是她们父兄那群男人做的,他们是男人赚家业,女人孩子受益,咱们是女人和男人一起赚家业,孩子受益。等你做大了,虎头铁头翠莲翠兰他们,不也能过她们那样的日子么?”

张氏立刻道:“就咱以后有钱了,也不能那么惯着孩子,惯得没教养可不行。”她对香蒲几个道:“你们也要学着些。”

三个女孩子立刻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