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71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到了后厨,掌柜的已经按照昨儿的种类准备香料了。

自己酒楼没有的,他们连夜补货,满城去买呢。

蔺承君带了俩厨子,靳老板也安排了俩厨子。

靳老板以前被坑过,现在也学精明狠辣了,厨子不再是雇的,而是买的。

签了卖身契的,谁敢背叛他那就是死路一条。

逃奴在古代是没有活路的,除非主家犯事,官府抄家。

否则奴仆就是和主家生死与共的。

沈宁寻思既然已经做牛油火锅了,不妨把火锅伴侣方便面也拿来合作。

对于现代人来说,因为工业化制造,方便面却是方便,可在手工年代那是一点都不方便的,而且非常奢侈。

不过对于那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豪富来说,只是小意思。

现在已经有手工挂面,那些过年、过寿走礼用的龙须面礼盒,就是这种挂面,细若发丝、洁白光韧,而且耐存耐煮。

沈宁要做的方便面就是这种挂面的油炸版,当然要粗一点。

挂面现做来不及,切面又不够细和耐煮,依然做拉面。

拉面最好有蓬灰,没有的话稻草灰也行,反正有碳酸钾。

听她说需要枧水,蔺承君立刻让自己大厨准备。

他们酒楼包粽子会用枧水,中秋节做月饼回馈贵客除了本地酥皮月饼也会做粤式月饼,就会用到枧水。

大厨烧了一铁桶稻草,看数量够了便直接倒水,只听“滋啦”一声,铁桶里溅起一股灰尘,草木灰就板结了。

他们把那块草木灰敲碎泡在水盆里,让其沉淀,到时候取上面的清水用。

等待的时间沈宁就跟几个大厨讲牛油火锅的配料。

沈宁把香料配方一样样说出来,蔺承君就拿笔帮忙速记下来。

这些厨子多半不识字,或者略认识几个,他们是不看配方的,都是靠脑子记,等背得滚瓜烂熟就是自己一辈子的积累。

沈宁说完,“这是咱这么大锅的料,若是以后用更大的锅,那就按照比例往上加。”

这是对蔺承君说的,他要去北地熬火锅料,如果有大锅肯定更方便。

蔺承君记下了。

她把要领一点点掰开揉碎给几个厨子讲,每一步要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口味有什么差异,如何补救,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等等。

这都是美食背后的科学原理,懂这些,厨子如果有天赋,会升级进化为美食家,如果没天赋,那就照本宣科,做好每个步骤也是很厉害的大厨了。

不过这四个厨子根本听不懂,即便强行记住因为不理解很快也会忘记,所以他们只记关键的配方、制作步骤,根本不去记为什么。

倒是蔺承君听得津津有味,都默默记在心里,还能跟她交流一二。

蔺承君也不抠门儿,沈宁跟他学了一些处理食材以及烹饪的窍门儿,还学了两道做鱼的菜谱。

等熬好一大锅牛油底料,要继续焖个时辰。

晌午靳老板去招待贵客,沈宁几个吃过午饭继续忙活。

蔺承君发现沈宁很神奇,应该没出过远门,可她竟然知道千里之外的风土人情和饮食。

听闻萧先生走过大庆各个角落,那想必是他或者小谢公子讲的。

如此看来,萧先生对她和裴长青确实关照,两家关系紧密得很。

他自然越发客气。

下午沈宁拿枧水兑温水和面,加上细盐、鸡蛋,等醒上半个时辰基本就可以揉面拉面了。

蔺承君试着做拉面,但是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厨艺的人是做不好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把面团一把揪断。

他原本还期待她会手把手教他,毕竟昨儿她还教大厨了呢,结果见她只是笑眯眯地看他把面团拽断,让他别试了,并没有教的意思,心下遗憾,只得算了。

沈宁笑,“蔺老板日进斗金的,不要做这种厨下的活儿了,想吃就让大厨给你做。”

她可以上手教厨子,因为这就是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

蔺承君不一样,他年轻俊俏,得避嫌。

即便她没啥意思,也不想裴长青吃醋,裴总瞅着挺和气一人儿,吃醋还是挺厉害的。

前世她因为工作关系,会和一些小鲜肉一起拍视频、做节目,大家看着很亲近的样子,裴长青不会影响她工作,更不会管她,但是就会暗搓搓吃醋,各种撒娇。

如果有女的对他有意思,她没有冲上去宣告主权,他也会反向吃醋,觉得她是不是不在意他啊?怎么不管呢?

总之他非常守男德,她也会考虑他的感受,多注意,即便工作需要和别的帅哥近距离接触了,工作以后也会保持距离。

反正给他安全感嘛,他撒娇的时候还是很缠人的。

沈宁把拉好的面分成几份盘在碗里,和方便面一样的面饼,还可以拿筷子卷出波浪弧度,跟现代方便面也很像。

她让厨子把面饼上锅蒸熟,再低温油炸,出来就是差不多的方便面。

面也可以不油炸,直接烘干或者晾干,再油炸也可以,不油炸就跟挂面差不多。

蔺承君一天哪里都没去,就盯着沈宁,总觉得她还有使不完的本事。

沈宁朝蔺承君道:“蔺老板,这个油炸面配火锅极好,不过还是那句话,只有天冷的时候行,热的时候依然会坏。”

蔺承君记下了,“沈老板放心,只要你这里学的都遵循咱们的约定,我一会儿就写契书。”

沈宁没拒绝,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蔺老板酒楼有挂面吧,自己做还是从别处进?”

酒楼肯定有挂面,这时候挂面是贵重物,尤其走礼用的龙须面。

客人如果过寿,酒楼就给煮面吃,甚至那些贵客生辰,他们也会送龙须面礼盒到家里。

蔺承君点头,“从面作坊进。”

沈宁:“油炸面用挂面也可以,挂面筋道扛煮,对面粉的要求比拉面低,还是继续进货吧。”

关键当地挂面作坊手艺成熟,拉面却是新事物,不容易掌握。

蔺承君点头,他确实直接进挂面,即便素鸡也会跟豆腐坊合作,不需要自己做。

那边厨子正在炸面饼,等面饼炸制金黄就捞出来控油。

沈宁还提醒呢,“一定要小火低温炸,不要大火,不要高温,炸开花或者炸酥就不对了。”

炸酥那都成油撒子了。

厨子虽然学不明白烹饪原理,但是他们听话,按部就班,绝不乱改。

炸出来的面饼,完美!

蔺承君端起盘子,端详一番,再闻闻味道,点头夸道:“确实好东西。”

军中高级将领肯定喜欢这东西。

行军的时候煮上几大锅,丢一块牛油底料,再加上这些面条,即便没肉都喷香。

亲兵们吃了也有力气。

靳老板招呼完贵客,闻着香味儿就来了。

“是不是油炸面好了,能吃吗?”

他端起一盘面饼,也对着光仔仔细细地研究,啧啧称奇,“沈老板,你可真会吃啊。要不是笃定你是成阳县人,我真要怀疑你是不是宫里出来的……”娘娘了。

不对,宫里娘娘怕是也没这么会吃。

沈宁就笑,“人馋还是有好处的,总会有些奇思妙想。可惜我家贫没条件试,靳老板这里食材应有尽有,我就厚着脸皮试试了。”

靳老板巴不得呢,“沈老板,说什么外道话,这酒楼有你一份儿,你想试什么只管试,缺什么就让大掌柜去买,咱全酒楼上上下下都配合你。”

蔺承君看他那不值钱的样儿,也没笑话他。

有点羡慕。

若是沈娘子肯去府城,他愿意真诚以待。

很快靳老爹得了儿子的信儿,也没坐马车,一路小跑着过来,兴高采烈地:“沈老板,有好吃的没?”

沈宁真是服了这老头儿,你家开着高档酒楼,什么山珍海味没有?

靳老爹特意没吃午饭,就等着沈宁这里有好吃的呢。

沈宁就让后厨给他煮了一碗方便面,加一小块牛油火锅料,放进去一个荷包蛋,再放上一把小油菜。

当地冬天冷,小青菜并不能顺利露地度过腊月,不过这会儿小青菜还是有的。

只不过不管饱,乡下很少种,只有这些大酒楼才会跟城郊菜农订。

后厨还问呢,“老爷子,要不要加两片火腿?”

靳老爹摆手,“不要不要,不纯粹了。”

他端起砂锅放在自己面前,又看看沈宁和蔺承君,“两位老板怎么不尝尝?”

他让厨子赶紧给两位老板也煮一锅。

沈宁是不馋,张氏是午饭吃太多撑得慌。

蔺承君是要尝尝的,毕竟他要做这个生意,但是这一锅是他们一起吃的,老爷子你自己霸占几个意思?

靳老爹让厨子赶紧再煮一锅,大家都尝尝,还让儿子别抠搜。

于是大家就看着靳老爹品尝新式方便面。

靳老爹用他白胖的手握着乌木筷子,挑起一筷子弯曲的方便面,赞叹道:“这面长得就独特,弯弯曲曲的,瞅着像洋面。”

当地管番邦来的东西叫“番”什么,如果是海外来的就叫“洋”什么。

洋人大多头发弯曲,靳老爹对此印象深刻。

沈宁几个笑起来。

靳老爹还舍不得吃呢,刚出锅,很烫,他吹吹,闻了闻,继续点评:“带着独特的面香、牛油香、鸡蛋香,和挂面、手擀面、拉面又不一样,油汪汪的,是油炸的,好东西。”

“这面你瞅瞅,晶莹剔透的,当贡品都很上档次的。”

说着他啊呜一口吸溜炫进嘴里。

“嗯嗯。”他大口嚼面,“吸溜吸溜”,“好吃,香!真香!香而不腻,我能天天吃、顿顿吃!放心吧,这面绝对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