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沈宁:“……”
我让你多吃点,没让你学他们那么炫啊。
阿鹏吃完方便面,意犹未尽,“真香,这汤也无敌香。”
没吃饱,没吃够,感觉更饿了。
沈宁笑道:“改天让你们吃饱吃够,今儿就带了这些。”
珍珠:“宝儿,你吃不了那么多,我帮你把汤喝了。”
宝儿立刻抱着比自己脑袋还大的碗,含糊不清,“我能,我能吃完。”
汤也能喝完。
等裴长青、宋福瑞和裴云等人回来,就只能闻方便面的香气了。
几个孩子把碗都用水涮了喝得一干二净。
裴长青不馋方便面,宋福瑞却幽怨道:“宝儿,我怎么不知道你以前这么会过日子?”
宝儿理直气壮:“爹,你是大人,别那么馋。二舅母说了,这是小孩子吃的,没看二舅都没么?”
沈宁没给裴长青留,一是他小时候吃够了,看到方便面就想吐,二是因为还有那么多男人呢。
他跟他们一起干活儿,最好和他们吃喝一样,否则就算他们一天没意见,久了也会有想法。
而她给孩子们吃就无所谓,大家都默认好东西给老人孩子吃。
童小枫童二狗等人不但没意见,反而怜爱裴长青呢。
哎,裴二郎太可怜了,媳妇儿带好吃的都给孩子吃了,没给他留一口,他只能跟他们一起吃……呀,还有鸡腿鸭腿!!!
嗷嗷嗷,沈娘子真好,沈娘子真大方,给孩子吃面条给他们留鸡腿鸭腿!
他们瞬间不怜爱裴长青了,只有羡慕和口水。
吃过饭,汉子们也不闲着,他们去前面帮忙装修铺面。
加上宋福瑞八个男人呢,干活儿那叫一个有效率。
裴长青没去,他们有问题就会来请教他的。
他和沈宁回屋说话儿。
一天没见媳妇儿,都想了。
沈宁:“咱去找高里正商量点事儿。”
裴长青:“累不?我搁车推着你。”
珍珠一听也要去找大丫二丫玩,还理直气壮地说要去看看姐姐们学习进度如何。
她转身把小少爷和阿年也邀请上。
原本小少爷和阿年是想回去继续完善珠算的,他们今儿去县学拜访程先生,程先生自打听小少爷说了以后也一直沉迷研究珠算,最近有点进展,就跟俩孩子分享了。
不过小少爷现在跟沈宁一家生活在一起,有一种自己也是这个家一份子的感觉,因为他们都不拿他当外人,这让他很自在舒服。
珍珠叫他,他下意识就觉得自己是大哥,要陪着他们。
他就看阿年,阿年自然愿意去。
他也挺想看看姐姐们学的如何。
于是阿鹏就推着一车子大人孩子去霍家小院儿。
原本裴长青推的,但是阿鹏觉得他上工累,还是他来推。
到了霍家小院儿,孩子们见面就一番叽叽喳喳,说点心水果盒子,说油炸面真香。
主要是二丫和珍珠太能说了。
她俩碰面,宝儿都插不上嘴,急得嘴巴一动一动,阿巴阿巴地只能和大丫说话。
高里正这两天发货给自己累得不轻,虽然陶启明和大儿子都能给人送货,可他还是不放心。
毕竟又是素鸡等豆制品,又是腐乳、腌白菜,还要往小院儿囤变蛋、咸鸭蛋、麻酱鸡蛋,以后还要加米粉呢。
真是天天都在发货、对账。
他真怕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老大再送差货弄错账,到时候不好跟阿宁交代。
和沈宁对账之前,他都要将账目理顺、对好。
陶启明这里没问题,老大总是会报错账,害得他一遍遍重新对。
这得亏是用阿宁的记账法子,要是照旧办法,老大给他弄错一笔就够他忙半天的。
现在一会儿也就弄好了,就是人老眼花,总归有些累。
哎,自己这点账目就开始记不明白,阿宁那里更多呢。
毕竟她搞生产,既要记录原料多少,还得记录工钱,还要记录发货,除了他们的生意,还有红席,以后还要和靳老板蔺老板合作,再加上米粉。
阿宁的账目估计是他十倍还多。
但是人家阿宁记得清清爽爽,不像他这么费劲。
阿宁还有阿年珍珠帮忙,自己……高进禄个小笨蛋,都不能帮他记账算账。
他真得请个账房了。
“阿宁,你来的正好,我正想去找你说话呢。”看到沈宁和裴长青,高里正瞬间高兴起来,“咱回去做米粉的话,你打算在哪里做?”
沈宁家东院儿早就排满了,又是白菜又是坛子缸的,即便每天往县里拉,那也不老少呢。
西院儿是她家睡觉的院儿,而且几个木匠一直在那里做活儿。
沈宁:“里正伯,你有什么想法吗?”
高里正摸着胡子道:“你家东边儿还有点空地,可以拨给咱用,就是没有院墙,不安全,冬天也冷。我寻思回去让村里汉子们夯一圈土墙,主要挡风挡外人窥探,你觉得咋样?”
沈宁笑道:“里正伯想的周到,到时候米粉要晾晒的,那块地儿正好。”
不过再要扩展就没地儿了,除非占用耕地。
目前做米粉、粉条、挂面什么还是够的。
高里正倒是想贡献自己家院子,不过他家养了不少牲口,到时候味儿大,万一把米粉熏上味儿就不好了。
还是在阿宁家那边方便。
说到做米粉,沈宁就把蔺承君帮忙买便宜大米的事儿告诉他,“比陈记粮店便宜一些。”
高里正也很高兴,“咱和陈记粮店交情不大,顶多跟着霍家酒坊走,阿宁现在跟蔺老板做生意,让他帮忙也合适。”
沈宁又跟他说做米粉的工具,让他回去找陶族长和王木匠订。
工具主要是活米粉团和榨粉用。
活米粉团可以人工,但是那样累手,沈宁觉得还是打年糕那样快。
大的石槽子让陶石匠做,王木匠派人做打糕锤子。
另外还要王木匠做压粉的装置,将一截圆柱木头里面掏空,底下凿眼儿,需要多粗的米粉就凿多粗的眼儿,到时候把米粉团放进去,用木柱子往下压,就能压出米粉。
石槽子五个就够,其他的要多做些。
裴长青帮忙画了示意图,标注了主要尺寸,不同压粉器底下漏粉眼儿粗细不同。
王木匠有经验,裴长青知道他的水平,画图也是他能看懂的样子。
高里正原本还觉得有些累,现在看到米粉装置他瞬间又打了鸡血。
不,他不累,他还能再干五十年!
第101章 租院子 租个大院子
聊完做米粉的工具,高里正又跟沈宁请教了几个记账、算账的问题,把自己的账目问题解决了。
高里正:“阿宁,你是不是有事儿跟我说?”
沈宁:“里正伯,我寻思着咱们在县城租个院子,最好房间多点。”
裴长青这边加他有八个男人,张氏带着三个女孩子,高里正这里也好几个男人,她以后也会时不时带孩子和公婆过来。
总住别人家不是个事儿,还是要有自己的院子。
成阳县虽然不在南北交通要道上,却是东西交通要道,所以地理位置重要。
县城的房子挺贵的,也很抢手,房主一般不舍的卖,而且太贵买也不合适,不如直接租。
高里正笑道:“你又和我想一块儿去了。”
虽然盘炕以后一屋能睡七八个人,可终归就一个小院儿,张氏带着三个女孩子和一群大老爷们住一起不方便。
另外租个院子既住人也能囤货。
像腐乳、变蛋、鸭蛋鸡蛋这些等待时间久的可以放在城外酒坊小院儿,素鸡、米粉这些就可以囤在这里发货,甚至忙的时候可以带人在这里做。
两人又商量一番找村里人做米粉的事儿,沈宁和裴长青便带着孩子们告辞。
高里正明儿要回去。
虽然现在运货不是非他不可,做米粉工具的图样让陶启明带回去也行,但是找人夯土墙得他来。
他想发动全村免费夯土墙,因为米粉是全村受益的生意。
这事儿得他或者阿宁亲自出头,他儿子不好使。
闺女高氏知道他明儿要走,第二日一早照旧来送他。
听闻他们要另外租院子,高氏道:“爹,谭秀手里有个大院子,好像还没租出去,要不我帮你们问问?”
高里正笑道:“那感情好。”
待高里正带人赶车走后,高氏就打发下人去陈家给谭秀送信,让她去茶楼碰面。
谭秀正在家里教闺女做针线呢,听闻高氏有请立刻收拾一番坐轿子去赴会。
两人虽然都出自裴庄,但是以前没什么交集,后来高里正为了帮沈宁还人情才让闺女请谭秀试菜,而谭秀也是投桃报李的人,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起来。
沈宁吃过早饭原本想先去靳老板酒楼看看他们备料以及练习拉面情况,结果麦掌柜和客栈康老板一起上门来拜访。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