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81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蔺承君发现裴父说起儿媳妇也眼里有光,脸上带笑,是真心实意夸赞的。

他不禁有些好奇,大部分父母都怕儿子被儿媳妇压一头,都想拿捏儿媳妇,他们却不一样。

他们是真的以儿媳妇为荣,真心听儿媳妇安排,给她守好后方。

虽然他家族兴旺,家庭也不错,可他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羡慕。

羡慕他们能团结一心,有劲儿往一处使,不会各怀小心思,互相算计。

有些人家,包括他家,表面看着婆媳、妯娌关系融洽,可一旦涉及利益,就会互相算计。

其实这世上不缺有能力的人,缺的是没能力还有自知之明,愿意服从、团结、压住小心思的人。

同样也缺有能力却还能谦虚,不把没他聪明的人当奴仆的人。

他羡慕沈老板有这样听从她、扶持她的人,也羡慕这些人有她这样能干还厚道的领路人。

这样的人家,平步青云是指日可待的。

他们一起品尝了咸鸭蛋和麻酱鸡蛋。

煮熟出锅的咸鸭蛋,剥掉外壳露出月白色的蛋清,咬一口软软的,有咸味儿却又不会太过。

用筷子夹开蛋清,露出里面橙红流油的蛋黄,一股咸蛋独有的香气扑入鼻端,让人忍不住就啊呜一口。

“哇!好吃!”几个孩子吃得大眼睛都眯起来了。

尤其二蛋,他没吃过!!

他第一次吃咸鸭蛋,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咸鸭蛋!

他家只吃过自己腌制的咸鸡蛋,又咸又硬,跟吃咸菜一样,一年香气都没。

那边儿砂锅里熬的二米粥也好了。

如今家里有点钱了,沈宁没买不实用的首饰,却让裴母只管买肉买米面吃。

裴母除了让裴大柱他们帮忙捎肉和骨头,也买米面回来。

不舍的单吃大米,就掺着熬二米粥。

喝粥就咸鸭蛋,简直绝配!

小珍珠期待地看着蔺承君,“蔺老板,你客观评价一下,我娘的咸鸭蛋比高邮的怎么样?”

为了以示公事公办,她都没叫叔叔。

蔺承君一怔,“什么客官?”

小鹤年解释道:“客观和主观相对,一个是真实的外物,不为人改变,一个是咱们的心性,自己的想法好恶评判。”

蔺承君懂了,却也暗暗称奇,这孩子学问如此厉害吗?

他也没为了讨好沈宁和孩子们说谎,笑道:“公道说你娘腌制咸鸭蛋的配方和高邮的没区别,客观说高邮的鸭蛋确实比这边儿的鸭蛋更胜一筹,甚至桃源的也比这边儿的味道更好些。”

桃源那边儿水多,有个一望无际的大湖泊,鸭蛋鹅蛋的品质就和高邮类似。

这边儿么,虽然也有水,但是冬天冷,水里的鱼虾水草种类肯定没高邮那边儿丰富。

小珍珠笑道:“蔺叔叔是个实在人,不说假话。”

蔺承君笑道:“你也没吃过高邮鸭蛋,你又知道?”

小珍珠:“我娘说的。”

蔺承君看沈宁,她必然也没吃过,这话可能是萧先生或者谁说的?

他又看小少爷。

小少爷却老神在在,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

以前他没这么好的定力,但是自打当了阿年的师兄,教阿年读书,他也在无形中不断要求自己,要稳重、要端得住、要有气势等等。

沈宁:“我说不如桃源的,所以咱们乡下养鸭养鹅的人少。”

小珍珠:“不如桃源的,那肯定更不如高邮嘛。”

虽然她不知道高邮在哪里。

行吧,没毛病。

等吃麻酱鸡蛋的时候蔺承君都惊艳了。

鸡蛋清像茶叶蛋的颜色,再略浅点,但是更嫩,看那蛋黄就真的让人惊艳。

一掰开,灰褐色的蛋黄直接像麻酱以后流出来!

一股咸蛋黄特有的浓郁香气飘散开。

“嗯?”蔺承君轻轻嗅了嗅,又把鸡蛋黄凑近闻了闻,然后舔了少许蛋黄在舌尖抿了抿,微微合眸,细细品尝口感、味道。

他有一条好舌头,味蕾更加敏感,能比普通人尝出更丰富的味道。

他遍尝美食,经验丰富。

这麻酱鸡蛋,蛋黄细腻温润,却有细细的沙沙的颗粒感,甚至有一种吃凝脂的口感,味道却很香不腻。

就好像美味在舌尖跳舞,让人倍感幸福。

小珍珠瞪大了眼睛瞅着他,看着他浓密黑长的睫毛轻轻颤动,急切地问道:“蔺叔叔,如何?”

比起吃到美味的麻酱鸡蛋,她更想听有权威的美食家怎么夸。

这可是她娘做的,骄傲!

蔺承君缓缓睁开眼睛,轻轻地叹了口气,笑道:“相见恨晚。”

小珍珠跳起来,满意了,“啊呜”一口,逮进半个鸡蛋,那股香滑的感觉就别提多顶了。

她含糊道:“比咸鸭蛋更好吃,蛋清更嫩,蛋黄更软更香,而且不咸!”

咸鸭蛋还是有点咸的,这个鸡蛋就刚好吃到咸味儿,但是不觉得咸。

“我可以空口吃十个,不,吃到饱肚儿!”

一口气吃十个都不会够,就想直接有这么一碗麻将蛋黄大口吃,甚至直接拌面、卷饼吃。

她扭头一看,宝儿不吭声,就是一个吃。

吃掉自己的,还跟姥儿要半个。

裴母觉得不咸,就悄悄分蛋黄给宝儿吃。

小珍珠眼疾手快,一把将鸡蛋抢回去还给裴母,“一人一个,不许吃别人的!”

宝儿都要把半个鸡蛋塞嘴里了,眼瞅着被姐姐抢回去塞姥儿嘴里,他咕咚咽了口唾沫。

虽然很馋,但是他没哭没闹,因为跟着姐姐哥哥这些日子,他知道哭闹没好果子吃,而且家里好东西就是一人一份的。

二蛋把悄悄递向阿年的手默默地收回去,怕被珍珠骂。

小少爷吃完自己的瞥了阿鹏一眼,阿鹏腮帮子鼓起一个小包,早塞自己嘴里了,根本没想分给他家少爷。

小少爷:“……”

现在他严重怀疑有时候阿鹏分他吃的是阿鹏不喜欢的!

就跟珍珠对宝儿一样。

沈宁吓唬他们,“吃着不咸,其实还是咸的,不能吃多,小心口渴灌一肚子水尿炕。”

宝儿被珍珠说了很多火炕怕尿的事例,谁谁尿炕,半夜咕咚掉炕洞子里去。

他就没再要,咸鸭蛋也不吃了。

他在家常吃咸鸭蛋,而沈宁的咸鸭蛋再好吃也是咸鸭蛋,他吃口蛋黄就不吃了。

时候差不多二蛋就告辞。

小少爷不让阿年出门,就拜托阿鹏去送送。

二蛋说不用送,自己村呢,他可比阿鹏哥哥熟。

阿鹏还是给他送过去。

而蔺承君以真心换真情在裴家待得也很舒服,裴父裴母和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他送孩子们几本他自己写的游记,里面不但记录了路线,还记载了异地的风土人情、饮食、自然风光乃至各地奇闻。

这是他亲自整理抄录的,上面还有他的各种心得,不但能给孩子们长见识,还是很好的向导呢。

小珍珠不知道书的珍贵,小鹤年却清楚。

他在书肆这些日子,也知道这种私人游记笔记是非常宝贵难得的。

“蔺叔叔,我们借来阅读抄录,下一次就还给你。”要是直接拒绝,小鹤年也舍不得,他也爱书如命呢。

蔺承君笑起来,没拒绝,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分寸,教导得真好。

他又看看谢恒,这俩倒更像孪生兄弟了。

小珍珠:“蔺叔叔,你去了京城,可以给我们写信吗?”

这年代书信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大部分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收不到一封信。

小珍珠羡慕阿恒能收到萧先生的信,她也想有人给她写信。

当然她不羡慕阿恒收到家里的信,她也不想爹娘给她写信,她要和爹娘在一起,收别人的信。

蔺承君笑道:“当然,不过山高路远,信从京城发出到你手里起码要二十几天了。”

而且找镖局或者运输队送信也不便宜。

小珍珠点点头:“嗯嗯,我知道,我会给你回信的。”

为了回信,她也会好好学写字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蔺承君是她第一个大朋友,给她打开了眼界,让她收获了新体验。

第二日天蒙蒙亮,村里人就陆续来上工了。

蔺承君又被震撼到了。

只见这寒酸简陋的作坊里——在他看来不只是东院儿,而是包括沈宁家、东院儿、地窨子、过去的米粉院儿,以及前面后面的地方,都是作坊的一部分——很快就走动着忙碌的身影。

夯土墙的、搭米粉棚子的、挑水的、处理白菜的、做素鸡的、做腐乳的、处理鸭蛋鸡蛋的、搬运大缸和坛子的,很快又有过来送冬白菜的、送豆腐块的……

明明是初冬冷飕飕的早晨,可这里却忙得热气腾腾,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