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86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陆典史来了!”

陆典史维护县城治安,有功,大家都看在眼里,大部分人是敬佩且感激的。

他能来,可是给靳老板面子,众人也觉得脸上有光。

裴二郎没那么多人认识,但是和高里正、沈宁认识的就认识他,自然也跟他打招呼。

高里正很自然地就和霍三少过来打招呼。

麦掌柜和康掌柜也没落后。

曹二爷虽然不是成阳县人,不需要巴结陆典史,但是他和高里正豆腐娘子有生意,又对裴长青很欣赏,自然也过来。

他现在就服沈老板两口子,一个做吃的厉害,一个搞营造有天分。

靳老爹晃着白胖的身体亲自接待裴长青等人,给他们请上二楼最大的雅间。

雅间不小,但是没有太大的桌子。

掌柜的就让人又搬来一张方桌接在边上,大家请陆典史和黄典吏上座。

黄典吏却谦让给裴长青,让他和陆典史坐上手。

而高里正这时候自然不摆裴长青长辈的架子,只和其他人依次落座。

裴长青:“靳老板,回头我给你画个图样,你找木匠做张折叠圆桌,人少就用方桌,人多就打开变圆桌,来人多也不怕坐不下。”

这年代不流行圆桌,只有月牙桌,要到清朝才开始盛行圆桌。

圆桌不只容纳人多,坐着舒服,也更适合熟悉人围坐交流,不像方桌那样位次过于严肃,交流不便。

做成旋转桌上菜夹菜也方便。

虽然本朝开国之初重农抑商,可如今已经立国百年,国策早就悄悄发生改变,现在商业发达,商户有钱,来酒楼吃饭的多是他们。

他们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身份差别,围着圆桌坐更自在、合适。

餐具、炊具、家具都是要与时俱进的。

众人闻言很是好奇,就问什么样子。

这会儿还没上菜,大家正在寒暄闲聊,裴长青便言简意赅地解释一下。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

陆典史虽然算朝廷命官,但是也是不入流、没品阶,所以不像主官那么在意身份排序,对圆桌也挺乐见其成的。

众老板就更好奇,纷纷道:“裴二郎,我们找木匠麻烦,不如你绘制好图样找木匠给靳老板做个样品出来,到时候我们跟着订。”

小饭馆喜欢方桌,但是大酒楼雅间方桌确实不能满足需求,经常需要加桌。

裴长青笑了笑,转首看向几位书吏,打算帮他们接个兼职大家一起赚钱,当然,陆典史也有份的,这是默认规则。

他更中意谢炜,这人有点设计天分,好好培养也很有前途。

刚才他说变形圆桌原理的时候谢炜就领悟了。

但是,崔书吏狗腿得实在是太显眼,目光热切地盯着裴长青。

算了,带上他吧,这种人也有用。

裴长青便道:“那就请谢书吏画个图样,秦书吏安排俩木匠打样儿,崔书吏就负责跟众老板们沟通吧。”

这些书吏是没正经工资的,都靠在县衙做工收外快。

老百姓去办事,得交润笔费、纸张费、盖章费,再就是商户等的孝敬。

不过孝敬多半交给上官,上官往下分,那就看上官的良心了。

另外就是吏房、户房、刑房几个常跟老百姓打交道的部门吃香,总有人孝敬、贿赂,像礼房、工房就比较冷门。

工房的灰色收入包括出去接私活儿,比如某书吏懂营造,可以出去给人监管盖房子,再就是从匠户身上搜刮点。

即便老百姓说胥吏猛如虎,也只是对无背景的农户,有点门路的商户都不怕的。

当初裴端挖门盗洞托关系想送妹妹到陆家做妾的时候,宋母让宋父使银子就能把这事儿给摆平。

毕竟对于这两家来说又不缺漂亮女人,裴端妹子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绝代佳人,那自然是银子更实惠。

也因此,宋母把这笔钱算在裴云的聘礼里了。

现在裴长青给几位书吏一个正儿八经接私活儿赚外快的机会,不只是崔书吏激动,连一向话不多的谢炜和秦书吏都心情浮动。

裴二郎,有能耐且仁义啊。

第105章 腹黑 视她为自己人

安顿好这边儿,靳老板又赶紧下楼招呼。

今日酒楼不止满员,还从其他酒楼饭馆借了不少桌椅、暖锅子过来。

之前不摆桌的位置都摆了月牙桌,供两人对饮加一个锅子。

伙计加大掌柜二掌柜都忙得脚底搓出火星子,人手不够,连后厨、账房都过来帮忙了。

反正都吃火锅呢,也没几个人点炒菜,只有几个素鸡爱好者每次必点红烧素鸡或者油焖素鸡。

而这道菜吧大锅多做比小锅少做更香,所以大厨每天都红烧焖上一锅。

必卖光。

靳老板先在大堂介绍一下福气油锅、福气炸面的来历,反正和福气红席一样,要讨个好口彩大家会更喜欢。

他丝毫不怕推崇一个女老板会让人说闲话或者不满,360°把沈老板夸了一顿,重点强调有想法、开发新菜式、有远见、重情义、带领全村吃饱饭等等。

县城三家豆腐坊也来人了,柳大爷赫然在列。

邱文举自然也在。

柳大爷松口气,可下不盯着豆腐使劲了,否则他真是要无地自容了。

邱文举却老毛病犯了,青楼的姑娘常看常新、得不到的是最好的,现在不搭理他的沈老板就是最有魅力的。

那边儿靳老板用铿锵有力的一句作为结束语,“发财的贵客们,今晚上咱们品尝的福气暖锅和福气面,是福气娘子沈老板的又一创新!赠送的麻酱鸡蛋也是,众位可以慢慢品尝!”

介绍完,掌柜的手一挥,伙计和大厨们就开始挨桌上锅子和菜肉了。

一楼某处雅座,宋父引颈张望,“老大,看着裴二郎了没?请他过来一起坐。”

宋老大:“爹,他和陆典史、黄典吏一起,去楼上了。”

宋父起身,“那咱也上去。”

宋老大拉住他,“爹,算了。”

裴二郎得脸对他没多少好处,对老三好处更大,他自然不想让爹过去。

即便裴二郎夫妻人脉广,现在认识县衙和众多老板,还认识了淮州的蔺老板,可……宋家布庄就在成阳县和龙庙镇经营,又不去府城,也用不上那些人脉。

自然没必要上赶着。

再者他更怕爹和裴二郎走得近了受影响,回头对老三更好。

现在他管家里大部分生意,二弟管棉花,老三跟着裴二郎,老三媳妇儿也有个裁缝铺子,不是挺好吗?

宋父却想得更多,他年轻时候也是顶有魄力、很能干的,否则也不能夫妻二人把家里原本的织布作坊做成布庄,还做成县里前三的铺子。

即便一把年纪,如果有开拓生意的机会,他自然不放过。

更何况他迎来第二春,这么多年又成功让丫头怀孕,就觉得自己没老,自己还很年轻,自己还能再干几十年!

他得给红花绿叶以及孩子再攒点家当,毕竟之前的是抠不出来的,老婆子不乐意。

那他之后赚的就可以自己处置,她不当有意见。

他对宋老大道:“老大呀,你不能固步自封,咱做生意的就如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有进的机会就必须抓住。”

他自己起身,朝着楼上去了。

宋老大的脸色都变了。

同桌另外的老板瞧着,出于好意也劝他,“小宋老板呀你爹说得对,你亲家既然认识蔺老板,而蔺老板据说有松江织布坊,跟他们说上话多进些松江棉布,你家布庄在咱县里就能再上一层楼啦。”

宋老大勉强笑了笑,连声说是,也忙起身追上去了。

还是要跟上,万一裴二郎拉拢他爹帮衬老三呢?

自己经营这些年,可不能被老三摘了桃子。

此时酒楼的客人们正在品尝牛油火锅,不断地发出阵阵惊叹声。

牛油火锅不是没吃过,但是没吃过这么香的!

可惜铜锅子里除了姜片看不见其他香料,只有橙黄的荤油。

但是这个油也太香了!

不管涮牛肉片、羊肉片还是鱼片、鸡肉之类的,都非常非常香!

这种香虽然浓郁但是又不会过于霸道,没有把牛羊鱼等的味道掩盖夺走,反而增加了它们的香味儿和口感。

香中带着适口的辣味儿,又能品出一丝甜味儿,甜味儿又泛出后劲的鲜味儿。

好丰富的口感!

里面不知道加了什么香料,让他们觉得和肉味儿一中和相得益彰,对舌头和喉咙特别熨帖,就想不停地咀嚼,不停地吞咽。

让他们觉得咀嚼和吞咽是一种非常幸福愉悦的事情!

谈生意的,生意谈得格外顺利。

谈事情的,事情也变得丝滑起来。

心情不好的,都变得愉悦轻盈起来。

啊,好幸福!

再尝尝涮菜。

牛油高汤料里又混入了牛羊肉的香味儿,再来涮菜,简直绝味。

直接喝一口都让人摇着头发出啧啧赞叹的声音,“好喝!”

吃着滚烫的暖锅子,再就一口清脆爽口的腌白菜,酸酸甜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