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童陶七人都预支了一部分工钱,抽出一天时间去街上逛逛,给家里人买点礼物、点心、干货什么的。
童小枫在县衙混了些日子,算开眼见了世面。
他建议道:“咱们要给二郎和沈娘子买点礼物。”
“那要买什么?”
“叫我说二郎比咱会买,咱不如直接给俩孩子包红封?”
童小枫:“过年红封是过年的啊,难道过年你们不去二郎家拜年?”
去拜年你不给孩子包个红包?
你现在发了,过年还是要发的。
他们都看他,“小枫,你说呢?”
童小枫笑道:“二郎也知道咱啥水平,就凑份子一起给他们买个礼物呗。”
几人又商量买什么。
无非就是点心、茶叶、酒、布匹啥的。
都是实在的庄户人,买啥都有觉得不实惠的。
最后童小枫道:“咱干脆买头猪好了,七个人凑凑,一人也摊不多少钱。”
也不用买太大的,130斤左右就行,每个人凑260文的样子。
他们后来一天100多文,这也就是他们两天多的工钱。
有人不乐意,“小枫,你去县衙几天,飘了啊。”
260文都不当钱了?
童小枫看有人不乐意,就打趣道:“那咱们分开自己送?”
分开送有人又不乐意。
毕竟如果不送一样的,你送多我送少的,谁知道裴二郎会不会有意见?
他们还是要合起来送,就是最好不要这么贵。
陶启发道:“那不如买半扇猪好了。”
一人一百三十文,总乐意了吧?
“这个行。”
大家都乐意。
童小枫笑道:“哥哥们,这么久了你们还没摸着二郎的脾气吗?我们要是各人送礼物,他不但不要,还会不高兴,以为我们搞分裂呢,肯定都让我们拿回去。我们送半扇猪,他也不会要,只会让我们扛走自己分。我们送一头猪,他可不好让我们谁赶回去吧?他肯定会留我们一起杀猪,一起炖肉吃,剩下的还得分分让我们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你们信不?”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纷纷点头,“是,二郎是这样。”
那俩本来觉得260文贵的也不好意思起来。
他们不是不想给裴二郎买礼物,就是穷惯了,抠搜惯了,自己出来这么多日子,一文钱没舍得花。
一说花260文就下意识心疼,毕竟这都快半石豆子了呢。
现在听童小枫分析裴二郎会让他们把肉拿回去,又都不肯,“说给二郎的就给二郎,咱可不能吃完还往回拿。今年跟着二郎挣这些钱,过年家里不缺钱买肉。”
“对对,坚决不拿回去,就给二郎。”
“小枫说得对,就买一头猪了,俺们刚才是犯糊涂没想明白,不是舍不得给二郎家送猪。”
“对对,你们可别跟二郎嘀咕啊。”
“咱本来就是商量嘛,谁会跟二郎说这个呀。”
冬至月二十四这日,童大舅领着童小枫四人,陶族长领着陶启发三人,一起过来给裴二郎家选猪。
依着他们俩,就该各家送各家的,一家送一头。
不过童小枫陶启发他们不同意,说七个人是一起的不搞分裂,二郎最不喜欢他们搞分帮了。
无独有偶,王大、裴大柱、张本力、高木头、裴铁牛、裴大根、裴大民七个人也决定给裴长青送一头猪。
两拨人正好在高里正家碰上。
众人见着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哈哈大笑。
“别提前告诉二郎,要不他肯定不让买。”
“他会让咱们合伙儿买一头。”
陶族长:“一头哪够,一头可不够吃,咱今儿就这么多人呢。”
众人纷纷同意,挑了两头大的,140斤左右。
童大舅变戏法一般从腰上抽出一条红布,给自家买的猪系上。
王大几个一看傻眼,咋能落后呢?
陶氏笑得不行,就赶紧回家帮忙找块红布扎成红花,用绳子系在猪头上。
两拨人赶着戴红花的猪哼哼唧唧往裴长青家去,满村没事儿的孩子老人跟过去看热闹。
小珍珠正领着几个孩子进行课间劳动呢,把被雪打湿的稻草扒开晒晒。
香蒲她弟弟来福嗷嗷喊着跑过来,“珍珠,猪,猪!”
小珍珠手里的木叉子一横,“你才猪呢!”
毛蛋也蹬蹬跑过来,“珍珠,好些人来给你家送猪,两头!”
小珍珠拔腿就往家跑,给爹娘报信儿去了。
第121章 日进斗金 杀猪宴
他们赶了两头猪过来,裴长青确实不好让他们赶回去,便说当场杀猪炖肉。
有童大舅和陶族长这俩杀过猪的,也不需要特意请镇上曾屠户过来杀猪,他们自己就能操作。
珍珠跑去找阿鹏,“师兄,你去把宝儿和我小姑小姑父喊来呗。”
裴云前几日从县里回来,顺便把宝儿接回去。
师妹有请求阿鹏自然不拒绝啦。
他去问问裴长青还有什么要带的。
裴长青:“让宋三爷把禚三爷也一起请来,顺便去粮店买两袋米面。”
陶族长和童大舅他们也带了粮食来的,差不多一个汉子两斤的量,不过今儿杀猪宴吃饭的人太多,粮食怕是不够,还是要多买一些。
水嬷嬷原本要打发小全子和小才子去买米面的,见状就让他们去帮忙杀猪了,又吩咐卢锦和张顺烧水,一会儿秃噜猪毛。
阿鹏走后,裴长青又让小全子去请陶氏和高老二一家过来吃杀猪宴。
高里正父子三人去了县里,要明儿才回来。
陶氏带着高进禄来的,说高老二和女人们要管养猪场养鸡场,走不开。
她带了十斤面粉和一篓子木炭,对裴母和水嬷嬷宫嬷嬷笑道:“这个木炭是松木烧的,用来烤肉可香呢。”
裴母收下了,道声破费,让她上炕热乎。
陶氏一撸袖子,“不用上炕,我顶会收拾猪大肠呢,一会儿我帮忙收拾。”
今儿杀猪,裴大伯、大伯娘以及三叔三婶儿、四叔四婶儿反而不能帮忙,他们还得上工干活儿呢。
裴大柱等瓦匠却是闲着的,十好几个汉子呢,人手足够。
王大和裴大柱都没动手杀猪,去帮王木匠他们干活儿。
家具单子一直不断,做完一个又来俩,给王木匠和另外俩木匠高兴得一点都不觉得冷。
原本裴长青说太冷要给他们放假,他们都不肯,搬到东院儿草棚子里继续干。
童树林和童二狗也会点木匠活儿,这边儿杀猪的男人太多,用不上他们,他们也去给木匠打下手。
学习班的孩子们听见猪叫都没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二蛋索性给他们下课,让他们去参观杀猪。
这年代菜市口砍头都有不少人围观,更别说杀猪了,都是热闹。
一边儿害怕一边围观。
一时间,上工的、杀猪的、围观的、做饭的,一派忙碌热闹的景象。
顾千里和属下韩方就是这时候来的。
皇家学习班已经步入正轨,每日按部就班学习、接收新一批小太监和锦衣卫、送走学会的小太监和锦衣卫。
顾千里就把学习班交给逄百户和葛百户,留下一个属下帮忙,他则带着韩方到豆腐村来。
陛下非常看重豆腐娘子一家,即便水嬷嬷和宫嬷嬷在这里,顾千里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过来待一阵子。
了解足够多,才能更好地回复陛下的问题。
韩方:“大人,他们可真热闹。”
顾千里:“住几天,我们也是这热闹的一份子了。”
宫嬷嬷和水嬷嬷喜欢这里,他又何尝不喜欢这种没有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日子?
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闲,趁着执行公务之便,来体验体验。
两人下马,见路边儿有拴马桩和大石头,便把马匹拴在那里。
“嘎嘎”,立刻有大鹅叫着晃晃悠悠地过来。
正在东院儿帮忙砍白菜洗白菜的裴大根裴大民听见动静,探头看了看,立刻朝东边儿喊:“阿宁,来客人了。”
沈宁听见动静便快步过来,本以为是县里哪位老板派来的人,没想到是水嬷嬷的外甥顾千里。
她笑着招呼两人,请他们去西院儿。
水嬷嬷听说自己外甥来了,掰老面引子的手都一顿,这个顾千里就这么喜欢住乡下啊?
她脸上堆起笑,热情道:“千里啊,办完差啦?我以为你回京了呢。”
顾千里:“姨,我暂时不能回京,还有另外差事要办,最近没事儿就过来看看您老。”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