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56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第五间里摆放着人高的衣架,分别陈列着发网、假发、头花儿、披肩、手套、袜子等。

铺子地面没有放置烛台,而是从房梁上吊下一排排铁链,铁链上挂着精美的灯笼,烛光莹莹,照着铺子里的家具、货物也发出润泽的光芒,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二楼就是大户贵宾室了。

大客户、有钱人,讲究个私密,就可以上楼细看,尤其富家千金和太太们要买内衣、鞋袜这些。

一楼男女顾客都可以逛,二楼就分男客女客。

两间男客,其余都是女客私密区。

曾知县打头儿,其他老板跟随,一间间逛过去,从楼下又转到楼上,看得意犹未尽。

曾知县捋髯轻笑,越发得意自己眼光好,把这大铺子租给沈宁。

他觉得沈宁有一种本事,她的作坊和铺子不只是成阳县的,她会卖到京城等地去,能给成阳县带来更多的客商和税收。

他忍不住再一次嫉妒一下自己的继任者,轻轻松松捡个功劳。

其他老板也很是感兴趣,有的装潢上来了灵感,有的货物摆放上受了启发,还有的已经想好要和沈宁合作什么新生意。

成阳县那几家点心铺子原本和沈宁没有太深的交情,毕竟没有大宗生意往来,顶多就是慕名跟着参加一下商户们聚会,学学沈老板的新菜谱,沈老板家来铺子里买点心的时候多给些赠品尝尝。

今日来参加开张礼也是觉得成阳县多半大老板都来了,他们不来显得不合群。

这一来就觉得来对了,一点不亏。

沈老板家那纯净的白糖、那晶莹剔透的冰糖,那不就是为他们点心铺子量身定做的吗?

有了这样的好糖,那他们家的点心口味肯定会更上层楼啊。

他们现在体会到酒楼饭馆老板们庆幸沈宁不开饭馆的心情了,真是庆幸沈老板不开点心铺子啊!

否则他们的生意就要黄啦。

现在有沈老板的白糖和冰糖,还有那什么冰糖葫芦、冰糖雪梨、冰糖橘子山药豆的,他们点心铺子的生意会更好!

他们也跟着沈老板沾光了!

怪不得靳老板那些人那么上赶着巴结沈老板呢。

这……谁不上赶着巴结?

几家点心铺子老板下意识就加快步伐,想挤到沈宁跟前去说说热络话儿。

可惜,他们被邱文举挡住了。

邱文举也很想凑到沈宁身边去,即便可远观不可亵玩,那他就近欣赏欣赏也是好的啊。

可惜,他也挤不进去。

以曾知县、沈宁、裴长青和丁教谕几个为核心,还有几位老爷子,然后是靳老板杨老板陈大等人,在后面常老板什么的,咋也轮不到他呢。

参观一圈,曾知县点头赞道:“沈老板别具匠心,定然大有作为的!本官拭目以待。”

沈宁谦虚道:“全赖大人治下清朗,也仰仗众位老板们抬爱。”

众人脸上有光,纷纷说哪里哪里,都是沈老板厉害。

这时候就有人问铺子叫什么,可写了匾额,既然县尊大人和教谕在,不如一并写了。

提议的人是杨四,他暗搓搓使坏呢,寻思沈宁的铺子,可她是裴家妇,他倒是要看看这铺子是叫沈记还是裴记。

一个匾额,是让知县写还是教谕写?

回头写完免不得要被人比较长短,嘿嘿。

能挑拨沈宁和曾知县的关系,杨四爷觉得自己很英明。

不过他这个提议倒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曾知县也早有此意。

沈宁和裴长青也借机请曾知县为铺子写匾额。

曾知县捋髯笑道:“可有现成的名字?”

沈宁:“大人学识渊博,自然是请大人赐名。”

曾知县心里很美,他早就看好沈宁,觉得她一定会把这个铺子做大做强,指不定以后就是京城有名的铺子呢?

她让自己起名,希望自己以后能跟着她的铺子也扬一扬名才好呢。

这年头知县知府什么的可不缺,想扬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略一沉吟,环顾四周道:“沈老板生就玲珑心,总是能做出别人没有的奇货,不若叫……成阳奇货斋?嗯……岂止是成阳,放眼天下也是稀奇的,就叫天下奇货可好?”

“好!大人起的好名字!”众书吏们先高声叫好。

众老板们也纷纷说好名字。

沈宁谦虚地表达自己就开一普通店铺,没有什么天下奇珍。

其他人却不乐意,纷纷说就是奇珍,“天下奇货,非常贴合。”

“对呀,这纯净的白糖冰糖,谁家有?”

“不说别的,就这发网、手套袜子,我等也是头回见。”

“大人奇字用的妙啊。”

见他们如此捧场,沈宁就和裴长青谢过大人和诸位了。

淮平已经捧了文房四宝过来,冬天冷,砚台还配了一个专门的炙砚炉,里面的墨汁磨得正好,半点都没有冷冻滞涩之感。

几人帮忙铺平了上好的熟宣,曾知县一挥而就:天下奇货。

曾知县是正儿八经的科举进士,自然写得一手好书法。

众人又是一阵恭维夸赞。

又有人让丁教谕也一展墨宝。

丁教谕笑微微的,并不拒绝,他笑道:“曾大人起的好名儿,不如老夫为以此名为题写一副对联赠与沈老板。”

沈宁立刻道谢。

丁教谕虽然不是进士,却也是正儿八经的举人,也曾在国子监进过学的。

多年练习,书法自然是极好的。

待丁教谕写完,众人欣赏一番又是一阵恭维。

曾知县:“教谕好书法、好对联。”

丁教谕谦逊一番,又告诉沈宁和裴长青找哪个工匠来雕刻匾额。

书刻匠人不是普通的木匠,他们既要雕刻技术精湛,还得识字,懂一些书法的精髓,如此才能丝毫不差的将书法刻在匾额上。

雕刻匾额的大字匠人和雕版印刷的小字匠人又不同,手艺精通点也不一样,得找准,不能混为一谈。

裴长青表示记下了,回头就去请人雕刻刷漆,尽早挂上。

当然,回头还得给县衙和丁教谕各送一笔银子过去,这叫润笔费。

他们可能不要,但是自家不能不送。

参观完铺子,题完字,宴会也到了尾声。

曾知县又鼓励一番,便告辞。

阮荷花等人已经将伴手礼分装好,油麻纸包了果丹皮、山楂糕和一些糖果,再装进粗棉麻线勾的手袋里。

手袋方底或者圆底,桶状,开口有系带,可以收紧。

手袋的配色简单大方,蓝白色、白绿色、粉白色等,花纹也有条纹、方块等。

不说太太们喜欢,即便男人们都一眼喜欢上。

他们也配有招文袋、荷包、香囊等,材质有棉布、锦缎、皮革的,式样也好看。

但是谁嫌好看的配饰多呢?

这个手袋比缝制的更柔软、更合用,里面空间似乎也更宽敞。

靳老板自诩和沈宁关系亲近,几乎见天来铺子里逛逛,之前咋没看到这么好的工具袋呢?

他眼神有点幽怨,沈老板,这么好的东西咋不早点给我用呢?

这可比袖子里缝口袋方便多了。

沈宁无视了他的眼神,因为这批手袋是她跟裴云订制的。

今儿才做完呢,数量有限,仅供开张礼。

曾知县要走,沈宁给他和县衙诸人额外准备了伴手礼。

除了别人都有的糖果,还另外准备了茶叶,茉莉花茶、乌龙茶和黑茶都有。

知县单独一份,陆裕几个吏员头目也单独一份儿,其他人就一个班房一份了。

档次自然也有高低之分。

魏太太离开时对沈宁笑得多了两分真心,“等闲了我也来铺子逛逛。”

沈宁自然表示欢迎。

丁教谕几位也一起告辞。

等县衙诸人离开以后,靳老板等人并不走,宴席之后才是他们的主场呢。

他们得跟沈老板商量生意啊。

撤了酒席,重新上茶点,没了知县大人在此他们随意自在很多,可以畅所欲言。

至于生意,目前似乎只能聊茶叶、针织品,白糖冰糖糖果没什么好聊的,因为她也没多少存货。

虽然蔺承君之前带来不少蔗糖,也都做成了白糖,可程序复杂,周期长,产量低,她也没多少存货,还得留着做糖果呢。

至于洗涤用品,这个过年时候再说。

谈好茶叶售价,众人纷纷拜托沈老板多进白糖冰糖。

靳老板和沈宁关系好,沈宁早就说会给他一些好糖用,他不急,可其他餐饮老板和点心铺子急。

人家有,自己没有,生意就要受影响。

沈宁答应过年时候和洗护用品一起上架,大家才罢休。

时间差不多了,年长的老爷子们先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