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55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众老板们合眼想象一下制作过程,纷纷点头,“妙啊!”

金丝山药,好吃好看好彩头!

以后但凡讲究点的宴席必定要有这道压轴甜菜了。

那自然也要跟沈老板买这纯净的白糖和冰糖啦!

哎呀,沈老板,高啊!

在众人再三请求中,沈宁就让石榴几个把精细的粉面白糖和白砂糖以及淡黄色的冰糖都捧出来。

目前小鹤年还没试制出白色的冰糖,脱色技术还是不够,得继续改进。

然后席间就是各种惊呼声了。

这个空口尝一尝,那个用馒头米饭蘸着尝一尝,越尝眼睛越亮,频频颔首。

好,真是好!

贵也值当。

自己家肯定要买的,还要多多地买,给亲朋送几两去炫耀。

东间的魏太太听着自己夫君笑声朗朗,作为枕边人她可太明白这个男人笑声是真还是假了。

眼下他是真高兴了,这一顿饭功夫他开怀大笑的次数比以前一年还多。

这……裴二郎和沈宁真的这般好?

说实话之前她对沈宁的印象不是特别好。

魏太太出身绍兴大户人家,魏家虽然也让女孩子读书,却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最应该相夫教子,不应该抛头露面,最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起初听丈夫总夸沈老板,她以为是个跟蔺承君差不多的男子,谁知道竟然是女人。

她既担心丈夫是不是看上这个女人,又觉得这女人不守妇道,竟然不以抛头露面为耻反以为荣。

她猜想这女人定然是个娇媚婉转,很会拿捏男人的狐媚子!

她熟读女诫,是很想当面训诫这沈老板的。

可今儿跟着丈夫看到沈宁的时候,她发现这沈老板跟自己脑补的样子完全不像。

人家没有嗲嗲的,反而干脆爽利,人家也没有抛媚眼扭捏的动作,反而端庄正派,像个男人一样正大光明。

魏太太就越发好奇,席间一直竖起耳朵听成老太太和裴母、宋母等人说沈宁裴二郎的事儿,也适时地问一些她感兴趣的话题。

越听她就越感兴趣。

这时候西间的小孩儿桌已经吃饱喝足,开始去堂屋给大人们见礼顺便接受曾知县的学问考校了。

曾知县忍不住夸了又夸小鹤年学问有长进,也夸了成五郎和成六郎,对小珍珠和宝儿自然也没落下。

东间炕上成三娘子敬陪末座,听着曾知县夸小鹤年和小珍珠比夸自己儿子更真切,心里很是不爽。

不爽就有点挂脸。

成老太太瞅着立刻道:“老三媳妇儿,这金丝山药特别香甜,你多吃两块。”

知道老人孩子喜欢,所以单独给他们上了两盘,就怕不够他们吃的。

不过前面那些菜虽然只是家常菜,味道却极好,而且荤素搭配,酸甜可口,非常开胃,上拔丝山药的时候他们已经吃饱了。

男人们还无所谓,太太们却都讲究个体面,赴宴绝对不能吃饱,七成饱就是极限,就怕吃太饱有失体面让人笑话。

所以尽管她们还能吃,却也不能把两盘拔丝山药都吃光,每个菜都得留一点。

小孩子们就不管啦,虽然有些孩子也被大人这样教育,可只要他们跟着小珍珠和宝儿,那就“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规矩就是规矩”、“吃!专门吃爱吃的,吃到饱为止”!

所以他们不但吃完自己两大盘拔丝山药,到太太桌儿问安的时候看到她们竟然还剩下半盘子,那就不能忍了哟。

成五郎悄悄吸气,感受了一下肚子的饱腹程度,暗暗寻思如果曾大人让他表演一下射箭拳脚功夫,消耗一下,那他还是可以吃的。

可惜裴二叔太替他们小孩子着想,竟然不建议让他们表演功夫,说吃饱喝足不适合剧烈运动,只问了问书就拉倒。

魏太太视线凝在小珍珠和小鹤年脸上,之前她没少听男人夸裴二郎家小子聪慧,是个神童,方才听男人考校功课,听他侃侃而谈没有半点小孩子的紧张拘谨,越发觉得惊异。

这孩子真是……了不起。

说起来她也有女儿呢。

虽然年纪比裴鹤年大两岁,但是女孩子大两岁更好,能哄住丈夫。

她笑着让跟着出门的婆子拿见面礼给孩子们。

她给小珍珠和小鹤年单独准备了礼物,女孩子是首饰,男孩子是文房四宝。

那些礼物是单独给俩孩子的,现在孩子多就一人发几个小银葫芦玩玩。

孩子们齐声道谢。

宝儿很用力忍还是没忍住,问道:“你们不爱吃金丝山药吗?”

这么好吃,怎么有人能忍住不吃完呢?

盘子里还剩下好几块呢,真浪费啊。

他也是被宋母教育过的,出门做客,尤其有贵客在场,一盘菜夹个两次就好了,再好吃三次也封顶。

这拔丝山药剩下的不够一人夹一次的,所以就被剩下了?

宝儿替拔丝山药心疼。

这么好吃的拔丝山药,怎么能被剩下?

要是给他和姐姐,就算吃饱也是要给它们吃到肚子里去的,必然不让它们孤零零地被剩下。

他给小珍珠使眼色。

小珍珠道:“我娘说后面还有零嘴呢,让你少吃点,别撑着。”

宋母也赶紧给宝儿递眼色,让他可千万别在这桌夹山药吃。

这孩子越大越不省心了,小时候乖乖巧巧可听话呢,现在跟着珍珠学的越来越野,说话也更奔放。

宝儿一听立刻问还有什么好吃的。

然后淮平就领着石榴等人上饭后甜品了——冰糖葫芦、糖霜山楂、琥珀山药豆。

琥珀山药豆就是用山药豆做的糖葫芦,用短短的竹签子串着,一支上有五六个山药豆。

山楂一支上有三颗,酸酸甜甜的,开胃助消化,吃了大鱼大肉正好解腻呢。

孩子们欢呼一声,立刻跟大人们告辞,去自己小孩儿桌吃糖葫芦了。

全都开开心心。

他们虽然着急,却不杂乱,而是规规矩矩地鱼贯而出,又获得魏太太等人的好评。

魏太太夸他们懂事,宋母看裴母没有自谦的意思,觉得不好,立刻以自己人的角度笑着谦虚,“都是知县大人教化得好,成家也会教孩子,我们孩子也跟着学些人情做派。”

成老太太立刻笑道:“我们家孩子整天舞刀弄枪的,可没这么规矩,这都是跟珍珠和阿年看齐呢。”

自家孩子什么样自己最清楚,抬一抬别人孩子也不会让自己少块肉,关键成家在成阳县的地位不需要踩别人孩子来抬自家孩子。

宋母立刻笑着夸,把所有孩子都夸一遍。

成三娘子嘴角微微耷拉,有些不爽婆婆过于抬小珍珠和小鹤年。

魏太太好奇道:“珍珠这孩子看着与众不同,一群孩子隐然以她为首?”

成老太太笑道:“确实,这孩子胆大心细,习武也是个强的,一般男孩子都没她厉害呢。”

成三娘子越发不乐意了。

第171章 入伙儿 逼迫

这时候石榴和香蒲也把糖葫芦端上来请太太们品尝。

众太太们又是一顿惊叹。

霍老太太道:“县城点心铺子也有饴糖果子,也挺甜的,就是吃起来黏牙,我这牙口不好就不大敢吃。这个冰糖葫芦倒是好吃,脆脆的,酸酸甜甜,好吃。”

成老太太也尝了尝,“这个白糖山楂也好吃,哟,这做法新鲜,山楂外面裹着一层糖衣,这糖衣硬硬的甜甜的咬起来嘎嘣脆,不错。”

魏太太已经开始吃琥珀山药豆了,她也是懂点厨艺的,“除了山楂、山药豆,是不是也能换成橘子、柰果儿、梨子这些?”

她原本想说枇杷、荔枝、龙眼的,又想可能有些人没吃过,想象不出。

裴母笑道:“都可以的。阿宁还带人做了山楂糕、果丹皮,回头给大家带一些回去尝尝。”

其实还有山楂饼的,只是山楂饼需要低温烘烤,时间久,就不给众人分了,自己留着吃,只分山楂糕和果丹皮给他们。

太太们又夸沈宁能干,兰心蕙质的。

裴母也觉得儿媳妇非常聪明能干,大家夸得很对,只是突然想起宫嬷嬷说宴席上要适当的谦虚一下,她就道:“这也是沾了陈老板家的光,他家老大送来不少山楂果子,我们原本也买了两篓子,这么多可哪里吃得完呢?阿宁就说做成零嘴儿给大家分分,没胃口的时候吃两块,开胃助消化呢。”

太太们都感兴趣,魏太太也好奇,很想立刻拿来瞅瞅。

不过沈宁是做伴手礼回送的,这会儿可不会拿出来分,她只能等。

外面沈宁和裴长青已经邀请大家起来消消食儿,一起去参观一下铺子。

曾知县和丁教谕带头,其他人跟随其后。

沈宁他们不讲究什么男女大防,魏太太和几个太太却讲究的,她们不会混在男人堆里去参观,要等以后单独来逛。

众人去了前面铺子,虽然靳老板、霍三少、曹二爷、陈大等人都提前看过铺子,也都觉得铺子的装潢平平无奇,简约大方嘛,在他们看来就是朴素,舍不得花钱嘛。

可他们都不敢小觑,因为他们知道沈宁的铺子看的不是装潢而是货品。

他们都期待沈宁会上什么货品,会给自家带来什么影响,自家能否跟着赚钱。

五间铺子,一楼冲大街的那面都是可以拆卸的门板,显得亮堂宽敞,也方便顾客出入。

铺子里面没有墙壁和门做隔断,而是用花隔、幔帐、屏风做了分隔,隔而不断,通透亮堂。

楼梯开在东南角,这间也是从外进入内里的入户门,设置了供人歇脚的长凳和小几,以折叠屏风隔开,铺子提供茶水。

第二间是糖果铺子,摆放着齐腰高的柜台,柜台上又摆放了古色古香的糖果匣子,里面盛放着各色包装精美的糖果,闪着莹润的光泽,看得人口水直流,很想尝尝。

第三间铺子是一些番货,装饰陈列的作用更多,暂时不卖,没那么多货。

第四间摆放了一些好看的瓷瓶、瓷盒、瓷碗,旁边插了木牌小标签,写着香皂、洗发膏、润肤霜、口红等字样,却还没有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