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54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恁不会过日子?

这么好的东西随便教人?

你每天做上两板豆腐,拉出去换豆子也成呀,那也是个进项。

镇上豆腐坊每天可多人买了呢。

虽然是要教给他们,可裴大伯还是看向裴长青,那意思二郎管管你媳妇儿,咋这么败家?

这年头学个手艺不容易,往往要给人当学徒白干三年工,出徒了还得逢年过节送孝敬。

没瞅你大柱哥给人家跑前跑后地伺候,人家都不舍的教一星半点的本事,纯粹靠他自己看自己学?

你媳妇儿有这个本事,你小两口好好把着多好。

裴长青笑道:“大伯、三叔、四叔,我媳妇儿说了,大家伙儿帮着分家、修房子,还要帮着秋收盖房子,我们也没什么好回报的,这做豆腐的法子就教给你们,这样大家伙儿平时也能做顿豆腐改善改善伙食。”

裴四叔笑道:“要是这样,以后俺们做豆腐就给你家带一碗,你家不用做。”

裴三叔也点头,“对,回头我家也去弄盘大点的石磨。”

沈宁笑道:“这倒是不用的,就谁家做的时候说一声,我把豆子送过去帮我带一份就行。”

众人自然答应。

裴大伯叹口气,这小两口以前不懂事,这一分家也太懂事了。

刨地的时候裴长青就和他们聊买青砖和木头的事儿。

听了价钱大家都沉默了。

是真贵啊。

用不起!

裴大柱:“二郎,你甭急,现在白天还热乎,这些天晌午我们帮你晒些土坯砖来。”

裴大伯:“至于木头,咱几家现在不盖房子谁家有就先挪给你用,不够的再花钱买两根。”

房梁要用腿粗的大木头,房檩就可以次一点,排列密实的椽子就用胳膊粗的木棍就行。

腿粗的大木头不便宜,一根就要几吊钱甚至十几吊呢,他们用不了那么好的,几吊钱一根还是要的。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愿意帮忙摔土坯凑木头。

裴三叔犹豫一下:“我舅兄家早年种了不少树,现在差不多长成,我去问问价钱。”

要是自家会了做豆腐的活儿,肯定会教给丈人家。

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二郎媳妇儿教给他们,他们也不可能捂着不教家里人,到时候肯定还是家里婆娘、儿媳妇磨豆腐。

婆娘知道了,丈人家就知道了,儿媳妇知道了,儿媳妇娘家就知道了。

二郎媳妇也没特意说要捂着,看来就是有这个准备。

裴长青:“三叔,那可真挺好,你帮忙问问,让他们价格实惠点。另外,我家这个正房地基要垫高,院子可能也得垫,我和媳妇儿寻思找村里人一起帮忙。”

裴四叔:“二郎,咱自家人帮忙是没话说的,外人不给钱是不成的。”

一天起码得二十文,现在还是秋收期间,怕是得23文。

沈宁笑道:“我们商量好了,让他们来帮几天忙,回头起屋子的时候把做豆腐的法子也教给他们。”

裴三叔几个一愣,“还要教给别人?”

他们还寻思学了磨豆腐的法子就做豆腐出去试试呢。

裴大伯却捏着胡子笑起来,“好,这个办法好。就算二郎媳妇不教,只要咱们会了,回头他们早晚也就会了,与其白让他们学会,不如帮二郎家干几天活儿,真挺好。”

裴三叔见大哥戳穿自己心事,笑了笑,“也是。”

裴长青自然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不想他们以为自己存心不给他们做这个生意,就道:“镇上豆腐坊一块豆腐差不多一斤,卖三文钱,除了那些按月领工钱的,咱们一般舍不得买。”

众人点头,是呀,除了去别人家帮工能吃豆腐菜,自家谁舍得花钱买那玩意儿?

是好吃,可三文钱能买差不多一斤豆子了啊。

一斤豆子泡发了焖豆饭,多添水够一家子吃一天呢。

便宜点,他们为了改善改善,可能会买上一块吃吃。

一文,两文顶多了。

说实话,两文他们也不舍的,顶多给几两豆子换。

乡下就是如此,你再好吃的东西,一旦贵了也没人买,不是不想买,是买不起,舍不得。

裴长青这么一降温,他们也冷静了。

卖豆腐赚不了大钱,顶多就是冬天没事儿干,每天做锅豆腐换点盐钱。

裴三叔说出了心里话,“我丈人他们村富一些,愿意用豆子换豆腐的人估计也多一些。回头我跟他说说,二郎媳妇把做豆腐的法子也教给他们,让他们木头给便宜些。”

反正二郎媳妇没不让外传,那他也大大方方地说了,索性让大舅子家自己出点东西来学。

众人又纷纷想自己亲家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如果可以也来学学。

虽然他们学了也可以教,但是总有点不好意思,觉得白占便宜,毕竟二郎媳妇教给村里人是让人帮忙干活儿的。

裴大伯他们又给裴长青和沈宁出主意,让别人帮几天合适,拿多少东西换合适等等。

“以少换多,这样能省不少功夫和钱,早点把屋盖起来,到时候差多少你再说,咱们大家伙儿给凑凑。”

【作者有话说】

————

本章留言继续发红包。

第32章 赚小钱钱 第四更

这时候裴父又挑了一担子谷子过来,裴母帮忙倒在晾晒的苇席上,这会儿太阳不热乎了,她就拿麦草苫子先遮盖起来,明儿大太阳再晒。

他过来跟裴大伯等人打招呼,又和裴长青道:“那几亩稻子要熟了,得准备收割了。”

谷子陆续成熟,他可以帮帮忙,家里几亩稻子一起成熟,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以往都是老二和二儿媳一起下地的,今年老二伤着还没好利索,他不好意思单独喊老二媳妇干活儿。

现在各家也进入秋收阶段,他也不好意思让大哥他们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帮自己收。

那就得二郎家拿点钱出来雇人帮忙。

可以割回来,晒干自家慢慢摔,就是还得注意防雨,尤其连雨天。

只雇人收割挑回来的话估计一天21文就够了。

两个人两天差不多就能收完,一个人就要久一点。

裴大伯道:“这么的吧,明儿一早我和大柱二柱先去帮二郎割稻子。”

裴父倒是乐意,却也不好意思,就看裴长青。

裴长青道:“大伯,要是大哥能匀出功夫来,要不一天22文帮我把稻子收回来,摊在这里晒干我们自己摔。”

裴大伯家只有两亩水田,人多地少,三个男劳力,裴大娘加俩儿媳,裴大柱家小子也能干活儿了,裴二柱家闺女也能做饭收拾家务,所以农忙时候齐上阵,自家那点地都不够种的。

麦收时候裴大柱兄弟俩都会去柳家洼或者其他村大户找活儿干,一天就是20-24文。

24文不管饭,20文管一顿饭。

去帮大户家收庄稼,那都是高强度的劳动,绝对不能偷懒的。

就这样大部分时间也找不到活儿,秋收得看运气,要是碰到连阴天容易毁庄稼,大户也会雇人,要是不着急他们自己的长工也能慢慢收。

大户人家田地多,很多也是佃给别人种不需要自己收,收的只有一部分。

今年秋天,裴大壮他们就还没找到活儿干。

裴大伯:“自己人咋还收……”

裴长青打断他,“大伯,一码归一码,以后大伯和叔家修房子盖房子什么的,我只要有空肯定去帮忙,但是收庄稼大家都忙,没的丢下自己的活儿去给别人帮忙的。”

虽然乡下人经常互相帮衬干活儿,但那并不是真的不要钱,而是互相还人情。

人家帮你,你就必须帮人,否则就要被讲究一辈子,欠人情。

同样的,自家忙得脚打后脑勺,也不会去给别人帮忙。

裴大柱松了一口气,二郎这样说当然是为他们好,毕竟他们几家人多,不会指望二郎帮忙收庄稼。

他可真怕爹好面子不要钱,让他白帮二郎收稻子。

不给24,给20不用管饭他也干的。

一年到头,家里没个进现钱的机会。

裴三叔见裴长青给钱,也很意动,他儿子也多,“二郎,其他地你自己能收不?”

还有几亩豆子高粱啥的,也得人收呢。

收完还有种地呢?

种地也是大头儿。

家里没有牲口,这水田种起来可麻烦呢,得人力把稻茬根深埋腐烂,要么铁锨大镢头,要么人拉着犁给犁出来。

来年再整地、灌溉、育苗、插秧。

没有牲口翻地就很慢,所以他们只能种一茬,冬天休耕来年春天再种地。

二郎这腿脚看样子翻不了地吧。

那他们倒是可以帮忙,也不用多,一天22文不用管饭。

翻地很累的,是大力气活儿。

裴父见他们那样心里着急,不想让老二花钱,分家那几个钱好干啥?

这不还得盖房子吗?

可他也知道自己干不过来那么多活儿,老大家还有七亩地呢。

他拿着大镢头埋头刨地,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