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68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小鹤年一怔,立刻给她道歉,“对不起,我就是跟里正爷请教摆摊儿的事儿,他年长见多识广,懂很多的。”

小珍珠立刻笑了,“我本来就没生气,我就是唬你呢,要拿捏你,让你听话。”

两小只又立刻和好了,吵架不会超过两秒钟。

沈宁和裴长青相视一笑。

裴母则摸摸俩孩子的头,“你们是亲姊弟,有话就要这样说开,可别闷在心里。”

她这话是对小鹤年说的。

小珍珠从来不藏话,即便以前她有委屈也会对奶说。

小鹤年却是小小年纪藏一肚子心事。

裴成业说他压力大,那只是能力不配待遇的压力,小鹤年却是把爹娘的婚姻、家庭前途的渺茫等等都藏在心里。

即便现在也没全部释放,时不时也要担心一下爹娘会不会哪天突然变回去。

别人不知道,裴母却知道他晚上睡觉会时不时抽动一下,好像要跑又好像要挥手做什么。

那时候她就抱住他,让他安静下来。

吃过饭还不困,需要消消食。

庄户人消食不需要散步,干农活就成了。

搓谷子、摔稻子,一边干活儿还要集体跟着小鹤年背三字经。

直到俩崽儿打哈欠一家子才洗漱上床。

裴长青照例要举着烧火棍儿巡逻一圈。

院子里堆满了谷子稻子,灶房还有两口铁锅,还有泡发的豆子,这是他们家里最重要的家当,可不能被偷了。

这几天裴长青和裴母睡觉都是警醒的。

裴母年纪大睡眠浅,上半夜她警醒着,下半夜睡着以后裴长青就会起来看看。

虽然本县治安好,村里也没发生过大型盗窃,但那是村里,他们现在等于住在村外。

自己村碍于里正以及沈宁要教做豆腐,可能不会生歪心思,外村可难说。

外村人当然不会凭空知道他们家的情况,那肯定是有本村的当眼线。

满村将近两百多户人家,难说没有坏心的。

所以买大鹅是必须的,狗以后也是要养的。

凌晨一两点左右是人最困的时候,裴长青却在这个时间警醒了。

他轻轻起身下地,穿着短裤直接披上上衣,也没套裤子,就那么赤着脚摸黑儿慢慢走出去。

轻轻打开门扇,凉津津的夜风扑面而来,他却不怕冷,只细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风声飒飒,拂过树梢、草棚子、粮食垛。

不知道是自小对危险的敏感还是裴二郎自己的天赋,裴长青感觉自己的耳力和视力格外好。

古人很多夜盲的,他却没有,甚至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仅凭星光也能把外面的轮廓看清楚。

外面似乎有什么动静?

“唰唰……”

裴长青身体瞬间紧绷,他将门扇后面的柴刀捏在手上,故意用力开门扇,发出吱呀一声。

瞬间,外面粮食垛处好像有人影动了一下。

裴长青拎着柴刀大步流星地走出去,故意从另一边开始巡逻,还去新宅基地那边看看。

待回来时再往粮食垛那边去,果然原本整理好的粮食垛被弄乱,还有一大捆散在地上。

这是有人想偷,却没来得及偷走?

这人是单纯想偷稻子还是别的?

裴长青心里有数,溜达一圈便回了屋。

裴母也醒了,小声问:“二郎?”

裴长青低声道:“娘,没事,睡吧。”

他自己没睡,而是在堂屋又坐了一会儿,直到启明星闪烁再也没有贼来他才进屋轻手轻脚上床再迷瞪一会儿。

睡得酣沉的沈宁睡梦中摸不到他,还有些不爽,这会儿一翻身正好钻进他怀里,又睡得心满意足。

裴长青抱着爱人,也是心满意足。

第二日一早,裴长青照旧醒来,先去院子里检查一番,灶房一切完好,就粮食垛那里散了一抱,他出现得及时,并没有被偷走。

看来贼人也是等他们睡熟才下手,没想到他会警醒。

他暂时没说什么,而是去宅基地那边。

很快就有男人们扛着大镢头和铁锨过来帮忙。

他们介绍自己身份,免得裴长青忘了。

裴长青笑道:“我都记得呢,咱一个村的,不会忘的。”

虽然是一个村的,但是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多人是不走动的。

有些人一在村里出生在村里死,到死都没去过某些人的家里,也不熟悉。

裴长青看来了十几个汉子,不让他们扎堆磨洋工,而是单独给安排活儿,这样各干各的还有竞争力。

照这个速度,他觉得不几天就能刨完。

没一会儿沈宁和裴母也起来磨豆浆。

沈宁一开始不习惯如此早睡早起,渐渐地现在也适应了。

主要是秋收农忙加上盖房子、做豆腐,她也不可能心安理得地睡大觉。

尽管裴长青和婆婆无所谓,更乐意她多睡,可他心疼她,难道她就不心疼他和家人了吗?

只要心里想着要做什么,晚上早睡,早上也就起来了。

两人一边推磨,沈宁顺势抽查裴母昨晚背的三字经忘了没。

裴母一开始张不开嘴,害臊,不好意思说文绉绉的词儿。

被沈宁带了几句也敢张嘴说了。

婆媳俩正一边干活儿一边学习,就见黑壮妇女跑过来。

“二郎媳妇儿,给我留两斤豆腐啊,豆子给你搁这儿。”

沈宁笑道:“嫂子,咋这么急呢。”

黑壮妇女笑道:“我家孩伢子多,等他们起来我就没功夫,现在跑一趟也不费事,免得到时候人多我抢不着。”

沈宁便拿了炭笔在一块石板上记下。

宅基地那边挖出来不少石头,其中也有石板。

裴长青就冲洗干净拿过来给沈宁和孩子们写写画画。

其中有一块形状不错,石头材质也不错,裴长青还说等有工具自己雕刻砚台呢。

黑壮媳妇儿见沈宁会写字,惊讶得不行,探头看:“你写的啥?”

虽然对方不识字,沈宁还是尴尬了一下。

村里妇女多,她不是都认识,而且一时间乱糟糟也记不住,她就只记叫嫂子还是婶子,然后记个特点。

比如这位就是黑壮嫂子。

黑壮媳妇儿也不认识,却毫不吝啬地一通夸,“二郎媳妇你真能耐。”

说完就跑了,怕家里孩子尿床。

就这么着,等太阳升起来豆腐压好的时候已经全订出去了。

后面跑来的没换着,又是一阵懊悔,直接把豆子放下,“二郎媳妇儿,我预订明儿的,豆子我先放这里。”

有位温温柔柔的荷花嫂子,做事却利索,她原本就多带了两碗黄豆,见状直接都放下,连后面两天的也预订上。

反正直到自己学会做豆腐前,她是要每天来换豆腐的。

沈宁也没拒绝,都给记好了。

看到大家对学做豆腐热情高涨,她越发有信心可以早点把房子盖起来。

裴长青那边也没声张昨晚来贼的事儿,他连裴大伯几人也没告诉,只暗暗观察琢磨。

要散场的时候还没等到沈宁分豆腐,裴四叔胃里好像有手在挠,一直往灶房看。

裴三叔扯了他一把,让他别太明显。

裴四叔笑道:“我就是吃上瘾了,一天不吃就馋。”

这时候沈宁喊他们过去吃豆花儿。

她一喊,裴四叔和裴二柱就管不住脚,蹬蹬往那边去,裴大伯倒是也没说他们,和裴三叔笑了笑,一起往那边走。

只要是能还的人情,他们并不怕。

他们现在吃了二郎家的豆腐,回头自家做豆腐也会送的。

沈宁已经用小铁锅调好了酱汁,又用槲叶包豆渣团给他们。

裴母还挺舍不得呢,觉得她现在做小豆腐挺好吃,她和老头子吃这个可以省粮食。

而且她都想好了今儿再磨小米浆子和豆渣一起发酵,做小米豆渣煎饼试试好不好吃。

沈宁一人分了一个豆渣团子,“要是伯娘婶子做得好吃,也教教我们。”

男人们纷纷笑着答应,呼噜呼噜喝着可口的豆花,赞不绝口。

裴三叔:“二郎媳妇,你这做豆腐还能做豆花,还有别的不?”

沈宁笑道:“那可多了,可以压豆干,还可以揭油豆皮,还能做千张。”

“啊?这都是啥?”男人们很好奇,没听过没见过啊。

沈宁就简单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