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113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林知了够了:“自己琢磨!”说完就和大哥走人。

薛大哥跟林知了去店里,帮林知了送走食客,他就跟林知了商量成亲当日何时把人请过来,届时人在哪里休息等等。

薛二哥忍不住问:“晚上住哪儿?”

林知了:“大哥打算租一处小院,租金半年,暂且住着。”

薛二哥:“半年后呢?”

林知了:“绣坊管事也在找房子,准备买一处小院。”绣坊这处房子是管事和几个姊妹共同的家,绣坊管事只占两成。

薛二哥忍不住问:“房子不好找?”

林知了:“不挑地段,上午看房,下午就能到手。”

奈何绣坊管事不想离绣坊太远。原先姊妹几人起誓就这么过下去。可是这个俗世对女子极为苛刻,何况是风尘女子。

今日听到绣坊管事推心置腹的一番话。林知了才知道她们几人出去买菜都会被指指点点。偶尔还有地痞敲门。那些人倒是不敢硬闯,可是风言风语足够街坊四邻孤立她们。

若非花街姊妹支持,绣坊早就因为没有生意而关门。

管事嫁给薛大哥,用实际行动告诉街坊四邻她们真想从良,周边妇道人家便不会再跟防贼一样盯着她们。

再有地痞敲门,薛大哥住得近及时过去把人教训一顿,三五次过后,便不会再有人上门闹事。

薛二哥看向大哥:“她想找个多大的?是在巷子里还是路边?跟我们说说,我们下午没事帮忙看看。”

林知了:“大哥帮她一起找。我是不是忘记告诉你和二嫂?大哥把护院的差事辞了。现在住在以前镖局同僚家中。”

薛二哥无奈地看着她:“你只字未提。”

林知了有些心虚:“现在说了。”

薛二哥想问为何把护院的差事辞了,又觉得跟差事比起来房子的事更当紧:“既然打算买房,何必再租房?”

林知了:“租房是临时落脚处,可以凑合一下。买的房子要住半辈子,总要里里外外修葺一新。”

听了两人的话,薛大哥有个想法,院里也没外人,他便直说:“我觉得不必租房。她先住绣坊,我把房子修好她再搬过去。修房期间我可以回家住。”

林知了:“婆婆问起来——你可以把买说成租,待房子修好就把她和小侄子接过来。”

薛二哥直摇头:“不成。娘知道城里房租贵,不信大哥有钱租房。”

薛大哥解释他下月初去新镖局做事,离过年只剩一个月,有很多货物以及商家需要他们护送,若是一切顺利,雇主给的赏钱就够他一个月租金。

薛二哥张口结舌:“你你又去镖局?”

薛大哥奇怪:“二弟为何这样说?”

薛二哥张张口:“——还记得你刚才说什么?娘和小侄子搬到城里,你不在家,那家中不就只剩孩子、娘和绣坊管事?你把娘和她放一块,你不怕她俩把家拆了?”

刘丽娘连连点头。

林知了无语又想笑:“二哥,人家可不是薛琬。在花楼十多年,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再说,孩子在身边,婆婆敢当着小侄子的面大吼大叫?她不怕吓着她大孙子?”

薛二哥忘了。

林知了对薛大哥说:“我也赞成直接买房。去绣坊南边或者西边。东边有万松书院和县衙,地段好房子贵。这边的房子这两年涨了许多,年底房租到期我们搬走,房价必然会跌回去。”

薛大哥忙问:“搬去哪儿?”

林知了:“还有一个多月,不急。你俩的事办好,我们再找也不迟。”

薛二哥才想到他忘记问婚期。

薛瑜先一步问出口:“什么时候成亲?”

林知了:“这个月二十四。”

刘丽娘算一下:“只剩十多天啊?大哥,该买的东西买了吗?你别小气,她和陈家不一样。她没孩子,又比你有钱,就算你把这几年存的钱都换成金银首饰,她也不会叫小侄子喝西北风。将来你和她的钱财还不都是小侄子的。”

俩人搭伙过日子,薛大哥没有想过把她的钱财据为己有。但他认同那句“不会叫小侄子喝西北风”。将心比心,他给足人家面子,人家定会厚待他儿子。

薛大哥不信人人都像陈文君算的那么精明。林知了和刘丽娘就不太计较。以前在家中,刘丽娘几乎不叫陈文君做饭,林知了虽然计较这一点,但她每日给百文家用。

也是有这样两个弟妹,薛大哥被陈文君嫌弃,也没有因此认为天下女子都跟她一样。

薛大哥点点头表示记下,“天色不早了,我去问问她能不能直接买房。”

薛二哥送他出去。

待薛大哥走远,他正要闩门,门口出现一辆车,看起来像是从北边拐过来的。薛二哥打开门看看找谁,车上下来两名男子,一名看起来二十岁左右,身着短衣,个子很高,拿着马鞭是驭手,另一位从车里出来,白面无须,三四十岁的样子,着灰色长袍,神色恹恹,有气无力的。

薛二哥上前扶着人进院就叫薛瑜拿椅子,叫刘丽娘把药箱拿出来。

薛瑜把椅子递过去,薛二哥拿着小板凳在他对面坐下,“把手给我。”

白面无须男愣住,车夫懵了。

薛二哥奇怪:“你不伸手叫我诊脉,我怎么给你看病?”怀疑是不是有隐疾,“要不你说说哪里不舒服?”

无须男想想前些日子丹阳送来的消息,薛探花如今跟哥嫂住一起,他嫂嫂和他妻子在城中开了一家饭店,生意极好。店面不大,名满全城。他二哥偶尔在店里帮忙,更多时候是给人畜看病。

看到这里,无须男以为写错了,再看下去,这位薛郎中真乃奇人一个,不止给农户的牛接生过,还给富人家的狗接生过,还给妇人接生过。

无须男哭笑不得:“你是薛郎中吧?”

薛二哥点头,听到脚步声,回头接过药箱:“你都知道我是郎中,还怕我诊脉啊?”

“杂——咱没病。”无须男险些说秃噜嘴,“我姓魏。”停顿一下,“我们来找薛,薛郎君。”

薛二哥诧异:“我弟?”打量他一番,这样的精气神,这把岁数,还要参加科考啊。

林知了过来几步,眼角余光看到门外的马车,再看看俩人风尘仆仆的样子,像是为了赶路从早上到现在滴水未进。林知了心里有个大胆猜测:“京师来的?”

无须男撑着膝盖起身:“这位想必是林娘子?”

林知了微微点头:“先生请坐。相公在书院,我这就去找他。”

忽然,魏先生想起今日好像非休沐日。虽然不知道万松书院几日一休,可万松书院是官学,应当跟京师国子监一样——国子监便是五日一休。

魏先生:“不敢劳烦林娘子。林娘子跟我们说说怎么过去便可。”

林知了不懂官家规矩,原身记忆中对官场上的事也是一片空白,闻言随他出去。到巷口指着南边,林知了对他道:“那边有一条马路,沿着马路往东看到一排粉墙黛瓦马头墙,便是万松书院。门上也有匾额,但是褐色木板黑色字,在路边看的不甚真切。”

魏先生拱手道一声谢便上车离开。

薛二哥听到马蹄声远了,立刻出来:“弟妹——”

林知了朝院里使个眼色,薛二哥住口,待他进来立刻关门,低声问:“先前我看人精神不好,以为病得厉害,没有想那么多。现在想想,他的口音好像是中原官话?”

林知了点头。

朝她走来的刘丽娘猛然停下,惊呼:“京师——”随即压低声音,“京师来的?”

林知了:“二哥方才离得近,有没有闻到他身上有厚厚的檀香?”

薛二哥想起一个传闻,阉割的人有的时候身不由己,为了掩盖身上的腥臊味,衣服用熏香,身上还会带着香囊:“不敢叫我诊脉的那位是太监?”

林知了前世今生都不曾见过太监,她也是猜测:“也许。”

太监不远千里地来找薛理,刘丽娘瞬间明白意味着什么:“陛下召三弟回京?”

林知了:“看看相公回来怎么说。”

薛瑜忍不住问:“三哥还会回来?”

林知了:“不回来就只身过去?”

薛瑜朝自己脑门上一下:“我可真笨。京师又不是临安府,快马加鞭也要几日,三哥总要带换洗衣物。”

薛理也没叫林知了几人等太久,约莫半个时辰,薛理拉着小鸽子回来。

林知了感觉他不会把小鸽子忘在学堂,可当真看到他还记得接小鸽子,林知了心里高兴,起身接过他手里的书包:“以后叫他自己背。”

薛理朝小舅子看一眼:“以后也只能他自己背。”

少年仰头问:“你不帮我拿了吗?”

魏先生跟薛理提过先来他家,他不在家,也说一句他二哥很是热心肠,以为他病了,进门就要为他诊脉。

薛理估计以林知了的聪慧想必已经猜到,便直接说:“我过两日去京师。”

小鸽子下意识问:“去京师做什么?”

薛理看似对他讲,其实是对林知了和兄嫂以及妹妹说:“先前来找我的,那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是东宫管事太监之一。”

要不是怕邻居听见,薛二哥定会惊呼出声“真是太监?!”

薛理又说:“殿下令我即刻随魏公公前往京师。”

饶是薛二哥早有预感,然而当真到了这一刻,仍然感到百味杂陈。

刘丽娘:“弟妹和小鸽子呢?”

薛理:“娘子怎么想的?”

林知了:“最快也要腊月才能启程。可是我听说北方冬天冰雪覆盖,若是遇到大雪,从丹阳到京师的这条路怕是要走上两个月。”

薛理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年底房子到期,你和小鸽子先搬到村里,开春随竹林酒家亦或者搭镖局的车过去?我也可以慢慢找房子。”

林知了也是这样想的,搬家这种事急不得,“我也好用这些日子帮二哥二嫂找个新店面,再帮他们把店开起来。”

第83章 薛理回京

薛理待林知了话音落下就打量二哥二嫂的神色, 二人面露迟疑,然而没有出言拒绝林知了的提议,想必故土难离。

怕是还差点火候。

若是有人添一把火,想必二人会断然抛下一切随林知了北上。

可惜时间不允许薛理火上浇油。再说了, 薛理也不打算这样做。

晚饭后, 林知了回屋帮薛理收拾行李。薛理在薛瑜房中收拾他的书籍笔墨。

小鸽子看到薛理的动作才敢相信姐夫要远行, 他揪着薛理的衣角不安地问:“你还回来吗?”

薛理微微摇头。

一直没有听到他的声音, 薛理奇怪,低头看去,小孩眼泪一个个掉, 发现薛理看他, 慌忙擦掉,证明自己才不是爱哭鬼。

薛理感动又好笑, “哭什么?我不回来是因为年后你和你姐也要去京师。”

少年惊得微微张口, 泪水顺着眼角流到嘴角。